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作者:朽瞳,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感覺就好像包餃子和面時 「面多了倒水,水多了加面」 一樣。
從三月中旬到現在,BtoZ的票選 Top10 本身其實完成了有一段時間,但因為拖延就覺得應該在裡面多加一些料才行。結果新加的內容又導致新的拖延…外加本職工作確實最近忙了不少,最終非常羞恥的拖到了現在…
總之這篇文章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當然主要是「之前完成」的2018恐怖片Top10的票選結果。另一部分則是綜合了其他恐怖媒體、網站、獎項等等得出的綜合推薦,包括恐怖電影的一些獎項以及恐怖文學等領域。 總之終於可以說已經和好的面,現在端上桌了~
昆池巖 (2018)
6.1
2018 / 韓國 / 恐怖 / 鄭凡植 / 魏河俊 樸智炫
以《昆池巖》當時在國內的關注度來說,能躋身於 TOP 10 真的毫不意外。儘管恐怖片觀眾群體其實對本片的觀感非常兩極:一方認為本片足夠駭人,觀影體驗確實過癮;另一方則對本片滿滿的偽紀錄片套路審美疲勞,也對其中的恐怖橋段無感,覺得這片子的火爆程度實在難以理解。
先要明確一點是:「恐懼感」和個人觀影環境心態背景各種因素息息相關,《昆池巖》嚇不嚇人這件事兒沒必要也沒辦法互相說服誰,所以也不能作為判斷優秀恐怖片的根據。客觀來說本片作為《墓地邂逅》或者《地下墓穴》這類探險類 Found Footage 的亞洲版本做得確實還可圈可點。本土化的元素和氛圍的塑造都能看出花了心思。作為偽紀錄片質量上至少在及格水準之上,既然在亞洲這片沒太多偽記錄片代表作的土壤裡誕生,《昆池巖》做出這樣的本土化嘗試也算是一部近幾年值得留下名字的恐怖作品了。
詭怪疑雲 (2017)
6.7
2017 / 阿根廷 / 恐怖 / 德米安·魯格納 / 阿里埃爾·查瓦裡亞 馬克西米利亞諾·吉安尼
作為最早在微博推薦《詭怪疑雲》的人,我其實最開始也沒想到本片能成為去年小語種恐怖片中的黑馬。現在它在豆瓣的評價人數和分數都已經超過 IMDB 的數據,這就是它在國內人氣的證明了。
影片一上來就展現了西班牙語地區的生猛,觀影過程中離奇邪門的恐怖橋段輪番上演,可能當你喊完一句WTF以後,下一幕會讓你更加難以預料。其背後甚至不必考慮過多的因果邏輯,這只是一個誰也道不明的詭奇之夜。當然作為一部恐怖電影,本片在「恐怖」上的優秀呈現並不能掩蓋它作為一部「電影」上質量的不足,很多地方都有待精進之處。但既然本片已經被吉爾莫·德爾·託羅欽點坐鎮製片一部全新版本,原版導演回歸執導,未來這個全新「加強版」的《詭怪疑雲》自然值得更多期待。
升級 (2018)
8.1
2018 / 澳大利亞 / 動作 科幻 驚悚 / 雷·沃納爾 / 羅根·馬歇爾-格林 梅拉裡·沃列何
《升級》在國內如此好的口碑是我意料之外的——它在豆瓣足足有8.1分,是這次票選中的豆瓣分數冠軍。
在當時看過預告後我能預料到它肯定質量不錯:從開始簡單交代的科幻背景,接著一個格局不大的暴力復仇故事,直到最後那個顛覆性的可怕絕望的反轉帶來的人性與科技反思。把《電鋸驚魂》擺在履歷表中的雷·沃納爾自編自導這樣的故事當然是輕車熟路了。
片中的爽快殘忍的動作場面,和其中帶著幽默的B級趣味也是本片加分之處。此外要特別吹下男主角羅根·馬歇爾-格林也是獻上了類型片中少見的精彩表演。《升級》滿足了動作片、科幻片、恐怖片影迷們都想要的東西,有如此口碑和排名也就不奇怪了。
寂靜之地 (2018)
6.3
2018 / 美國 / 驚悚 恐怖 / 約翰·卡拉辛斯基 / 艾米莉·布朗特 約翰·卡拉辛斯基
啊,《寂靜之地》…
一部難得在國內上映沒慘遭刪減毒手的驚悚恐怖片,也成為了近幾年恐怖片中最受爭議的一部作品。國內觀眾討厭這部片子的理由太多了,我之前甚至還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大致說來還是國內注重實用主義和邏輯的觀眾,和這部設定不甚嚴謹感性溢出的好萊塢作品的碰撞。
如果故事中人物採取的行為根本無法說服我,我又怎麼能夠投入這個故事給出好評呢?怪物設置的不完善和價值觀層面的不認同,再加上觀影習慣的差異,這幾層原因疊加導致了《寂靜之地》在國內評價和西方評價的懸殊差距。但本片依舊是一部質量過硬觀影,體驗過癮的現象級恐怖片,在國內公映後依然能獲得不少青睞,也其實證明了同一地域的觀影口味依然有著不小差異。
陰風陣陣 (2018)
6.7
2018 / 義大利 美國 / 驚悚 恐怖 / 盧卡·瓜達尼諾 / 達科塔·詹森 蒂爾達·斯文頓
作為老《陰風陣陣》粉絲,又和義大利這片土地羈絆多年,瓜導的《陰風陣陣》是我去年最期待的作品。雖然早就知道新版的《陰風陣陣》從一開始就沒打算作為老版的複製,但觀看時依然和很多粉絲一樣糾結在期望被滿足和被打破的邊緣。
瓜導的美學功底和對恐懼的審美表現力非凡,比起老版的《陰風陣陣》,本片觀感上更多的借鑑了祖拉斯基的《著魔》。在很多人看來,如果把片中舞蹈學院的主線單獨剪成一部純粹的恐怖片,無疑是去年觀影體驗的扛鼎之作:流暢的鏡頭和剪輯、Thom Yorke創作的音樂、舞蹈與巫術、大量向現代藝術致敬的呈現以及多段殘酷且瘋狂的場面都無可挑剔。但片中心理醫生的副線以及其中貫穿的愛情主題則讓不少觀眾對本片感到困惑,也帶來了兩極化的口碑。當然,不論如何這是瓜導創作的個人選擇,這次的排名也證明了依然很多人對瓜導和這次翻拍版還是認可的。
解除好友2:暗網 (2018)
7.9
2018 / 美國 / 犯罪 恐怖 / 史蒂芬·思科 / 科林·伍德爾 史蒂芬妮·諾格拉斯
雖然不知道這股風潮能不能維持下去,但無疑2018年是 Webcam 式驚悚恐怖片興起的一年,《網絡迷蹤》和《解除好友2》還有(居然還)尚未上映但電影節傳出驚人口碑的《網誘驚魂》。幾部高質量作品的連番出現,讓影迷開始驚訝於在大銀幕上將小屏幕精心編排後居然有這樣超乎尋常的體驗。
《解除好友》第一部算是 Webcam Horror 類型的探路人,作為一個都市傳說式的靈異恐怖故事,新奇有趣但也問題多多。但來到續集《解除好友2》整個製作都顯然成熟了不少,而且這回以「暗網」為背景也踩中了大部分恐怖神秘事件愛好者的G點:真實存在的「暗網」不乏恐怖傳聞和神秘感,電影裡把暗網和一直傳說中的「虐S錄像」結合,營造出的真實感和殘酷度讓人頭皮發麻。片中黑客技術的運用雖然近乎於不現實,但比起超自然事件仍有更高的可信度。也正是這種貼近於現實的和神秘感和恐怖氛圍,讓《解除好友2》有了這種對新時代年輕觀眾的別樣吸引力。
攝影機不要停! (2017)
8.3
2017 / 日本 / 喜劇 恐怖 / 上田慎一郎 / 濱津隆之 真魚
恐怖迷們都知(遺)道(憾)亞洲恐怖片已經式微很多年了。日本,這個21世紀初產出經典無數的大戶,近幾年的作品在及格線上的甚至都屈指可數。但去年這部《攝影機不要停》如同橫空出世,在亞洲類型片裡都能算得上多年不見的大驚喜,也成為了 BtoZ 三年票選以來 TOP 10 中唯一的一部日本電影。
這部電影在日本放映時就有爆棚的口碑,再加上驚人的票房,一直吊著國內觀眾的胃口長達數月。前半小時粗糙和不合理到連B級片愛好者也會陷入深深的困惑,再到後面充滿驚喜揭曉的真相。感人的熱血配合著精巧的劇情設計和笑料,讓這部電影不只是獻給恐怖片愛好者,而是一封獻給所有影迷和電影製作者們笑中帶淚的情書。
此房是我造 (2018)
7.3
2018 / 丹麥 法國 德國 瑞典 / 喜劇 犯罪 驚悚 / 拉斯·馮·提爾 / 馬特·狄龍 布魯諾·甘茨
《此房是我造》能夠躋身前三名估計是很少人能猜到的。就像你很難預料任何一個人會如何看待這部電影:喜歡或者厭惡?欣賞或是被冒犯?類型上看來它其實不算是一部恐怖片,所有看過的人都能肯定的是這的確是一部「可怕」的電影。
拉斯·馮·提爾從來不憚赤裸裸地把那些禁忌和殘酷展現在檯面上,《此房是我造》就是最新一次更為激進的呈現。角色對於人類底線的挑戰,對於藝術的理解,對於自己行為的剖析:這些人性的泯滅和道德的淪喪經過角色自身的講述和剖析,都化作了觀眾心中哲學層面的思考。片中那一幕幕令人難以忍受的場面讓觀眾大開眼戒的同時用著最極端的方式刷新了觀影體驗。回想那些影史裡那些充滿了禁忌的經典:一部能載著觀眾衝破各種禁區的作品永遠有人認同其價值。
湮滅 (2018)
7.1
2018 / 美國 英國 / 劇情 科幻 驚悚 / 亞歷克斯·嘉蘭 / 娜塔莉·波特曼 詹妮弗·傑森·李
《湮滅》和原著《遺落的南境》一樣混雜了非常多的概念,像是一盤絢麗的大雜燴:生物學之於本片,如同語言學之於《降臨》;探險隊和生物融合這些元素又和《異形:契約》有些類似;而故事的設定又和洛夫克拉夫特的《星之彩》高度相近。
從《驚變28天》的編劇再到《機械姬》的導演,亞歷克斯·嘉蘭對於這種中小成本的科幻片把控力基本毋庸置疑。本片音效和病態美學的視覺呈現得非常成功,可以讓人陷入這個緩慢迷離的故事裡。最讓人讚賞是生物造型和幾處恐怖場景:呼喊亡者遺言的熊,長滿彩色真菌和珊枝丫的屍體。那種妖豔的、充滿活力和儀式感的腐敗/殘酷之美讓人想起《漢尼拔》劇集中幾處拔叔用受害者製作的藝術品。到最後的燈塔場景,迷幻的色彩和分形體的呈現也是數碼藝術和電影結合的高水準之作。
視聽之外,《湮滅》的高排名當然也源於故事自身,這種亦真亦假的二重身設定和其引發的哲學思辨既讓部分觀眾困惑,也是很多影迷津津樂道的地方。種種優點結合《湮滅》能收到這麼多的投票也就毫不意外了。
遺傳厄運 (2018)
7.1
2018 / 美國 / 懸疑 驚悚 恐怖 / 阿里·艾斯特 / 亞歷克斯·沃爾夫 加布裡埃爾·伯恩
終於來到了眾望所歸的第一名:《遺傳厄運》!在這次票選裡超過50%的人都選擇了本片作為他們的年度最佳。雖然僅僅才過去一年,但《遺傳厄運》的影響在恐怖片領域已經顯現了出來——已經有不少恐怖新片開始採用它的手法來剪輯預告。
《遺傳厄運》能夠在評論界和影迷群體口碑上大獲全勝的主要原因是它對恐怖的呈現:雖然故事依然是西方老生常談的邪教和神秘學,但它的恐怖美學和驚嚇手法相當新穎,特別對於西方觀眾來說,這種非傳統的恐怖體驗在80年代之後就很少出現了,在波蘭斯基和祖拉斯基這些導演的恐怖名作外,少有類似的作品能進入主流觀眾視野。但對於中國恐怖片影迷,這種「邪氣」其實我們在之前以泰國和日本為主的亞洲恐怖片中也能找到。
當然只是「邪」還遠遠不夠,導演阿里·艾斯特展現了嫻熟的到位的導演功底——而這甚至是他的長片處女作。當然片中的幾位主要角色奉獻的精彩的表演都對本片觀影體驗有著大大的加持。兒子、女兒、父親特別是女主角託妮·科萊特的表現,堪稱數年難得一見的恐怖片精彩表演,是《巴巴杜》中的母親和《孤兒怨》中的伊斯特那樣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阿里·艾斯特的新片《仲夏夜驚魂》之前已經發布了預告,看起來非常特別讓人期待~如果本片依然能達到《遺傳厄運》相似水準和反響的話,我們可以說即將見證一個新的準恐怖片大師的誕生。
鬼入侵 第一季 (2018)
8.7
2018 / 美國 / 懸疑 驚悚 恐怖 / 邁克·弗拉納根 / 麥肯娜·格瑞絲 卡拉·古奇諾
作為新世紀最佳恐怖單季之一,我不知道在微博/豆瓣吹過多少次《鬼入侵》了,所以在這就不太多廢話,主要Update一下這部劇集的後續消息:
網飛已經敲定《鬼入侵》 第二季將於2020年和大家見面。 導演邁克·弗拉納根與製片特萊沃·梅西將繼續以 「Haunting」 為題會開啟一個全新的篇章,該項目被命名為《The Haunting of Bly Manor》。選材自美國文學大師亨利·詹姆斯的中篇驚悚小說《螺絲在擰緊》:講述了一位家庭女教師在就職莊園裡的可怖遭遇,在她看守著兩個孩子的同時卻頻頻撞鬼,最終令人難以分清這一切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女教師精神錯亂。
作為文學史上最為重要的鬼故事之一,《螺絲在擰緊》曾屢次被搬上大銀幕,其中最為經典的是1961年傑克·克萊頓執導的《無辜的人》,期待《鬼入侵》能再次成功改編經典文本並且高水準的呈現出來~
【還有:邁克·弗拉納根的《閃靈》續集《睡眠醫生》已經被提檔到了今年11月,又是一個額外的期待!】
黑森靈 (2017)
6.1
2017 / 英國 / 驚悚 恐怖 / 大衛·布魯克納 / 拉菲·斯波 阿舍爾·阿里
2018年恐怖/科幻電影中出現的生物形象其實不少,既有《巨齒鯊》《侏羅紀世界2》《狂暴巨獸》中相對傳統的巨獸形象,也有《使徒》《塔巴德》《冰膚傳說》這些不錯的類人生物造型。如果從獨創性角度被圈內提到次數最多的生物造型設計應該還是《寂靜之地》《湮滅》和《黑森靈》這三部了。
雖然不知道《黑森靈》的具體製作成本,不過它絕對是上述作品中成本最低的一部。也讓它怪物設計水準更加感人:黑森靈中的怪獸的名字叫做 Moder。但其實設計靈感來自於挪威的神話中的「霜巨人」( Jtnar ),傳說中它們會變形,普遍呈現出人類和動物結合的特徵。而 Moder 最特別的部分就是將人體怪獸倒置於頭部,後肢化為鹿角,前肢像須子但也保留了人手的功能。《湮滅》中的那頭喪屍熊其實也雜糅了人體的一部分,細節驚人,但比起Moder來說還是沒有那麼驚豔~
最佳恐怖片原聲裡的這三位簡直像是神仙打架:
卡朋特老爺子回歸《萬聖節》40年後的續集,重新演繹自己創作的經典,麥可那熟悉的面具和熟悉的配樂一同奉上,這本身就是能載入恐怖史的事件。卡朋特在配樂領域的巨大成就完全可以和他在恐怖片導演領域的成就比肩。今年他還將獲得坎城第51屆導演雙周「金馬車」榮譽大獎!官方公告中就有這樣一句話:「他偉大的電影配樂一直激勵著法國的電子音樂。」
Halloween: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8.7
John Carpenter Cody Carpenter Daniel Davies / 2018
Thom Yorke 第一次的電影原聲就獻給新版《陰風陣陣》,對於恐怖片影迷、樂迷、和 Radiohead 的大量粉絲來說都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兒。Thom 本人對此也非常重(緊)視(張),前期四處請教,電影上映時也難得的參與各種發布會和採訪。
對我來說《陰風陣陣》的原聲是一張非常優秀的專輯,和電影有著微妙的距離和錯位感,就像 Luca 的《陰風陣陣》對 Agento 原版的《陰風陣陣》那樣。或許有人沒法同意,但這種距離感成就了原聲和新版電影的獨立性,也同時是兩者迷人的地方。
Suspiria (Music for the Luca Guadag
8.7
Thom Yorke / 2018
有《囚徒》《邊境殺手》《降臨》《萬物理論》這些名作傍身的超人氣的冰島配樂大師 Jóhann Jóhannsson 在《曼蒂》在去年聖丹斯上映後不久就逝世了,也為這部配樂和電影本身增加一抹悲傷。JJ的實力和水準不用多說,《曼蒂》也是去年被最多媒體評選為年度最佳恐怖片配樂的作品。之前在看《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時也在片中發現了他被框起來的名字,實在是令人唏噓。
Mandy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
8.7
Jóhann Jóhannsson / 2018
《海拔》(Elevation)—— 史蒂芬·金
帶著金神的閃耀光環,《海拔》這部書一面世就成為了文壇焦點。而且金神這部作品把背景搬回到了久違了的「城堡巖」。故事中的男主角遇到了神秘的事件:他的體重莫名不斷減輕,但體型卻毫無改變,衣服增減甚至都不會影響體重,醫生對此也束手無策……
本書並不是一個典型純粹的恐怖小說,據說還相當溫暖,還討論了同性戀、文化割裂等諸多社會議題。但既然出自金神筆下,即便不是純粹的恐怖小說,那種揮之不去藏在深處的扭曲與詭異也是絕對不會少了的~
Elevation
7.6
Stephen King / 2018 / Scribner Book Company
《乳牙》(Baby Teeth)—— Zoje Stage
《乳牙》是去年備受關注位列各種書評榜單的一部作品,也是一個典型「壞種」式的故事:一個媽媽的年幼女兒不太對勁,她能讀會寫,但從不說話,而且討厭去幼兒園。更特別的是她還對父親有著超乎尋常的迷戀,而且拒絕和母親分享她的爸爸。母親想讓她的女兒恢復正常,但這個孩子的行為和腦中的想法遠比她想像的更加可怕。
《乳牙》的故事獲得了相當多的媒體好評:不安、毛骨悚然、充滿懸念是書評中的關鍵詞,而據說本書結局更加驚人,也是讓我非常期待可以看見本書的中文或者影視改編版本了。
Baby Teeth
Zoje Stage / 2018 / St. Martin's Press
《德古拉:源起》(Dracul 有繁中版)——戴克·斯託克
作為《德古拉》的前傳,可以說《德古拉:源起》的誕生就流淌著貴族的血液。因為這部書的作者,正是《德古拉》原版作者布萊姆·斯託克的後人。這本書也是根據布萊姆·斯託克留下的手稿和在原著中被刪除的章節完成的,這也讓本書從血緣角度「正統」了不少,除了德古拉這個角色的起源之外,書中還有作者布萊姆·斯託克本人的故事。加上《德古拉》作為現代血族文化的奠基之作影響力深遠,這部前傳受到大量吸血鬼和奇幻恐怖文學愛好者的追捧也是毫不意外了~
德古拉 源起
戴科.史託克 J.D.巴克 / 2019 / 皇冠
啊,拖得時間夠長,但終於也是完成了這篇文章,算是鬆了一口氣。
最近這半年也發現了想平衡工作、生活、愛好之間的難度比讀書時大多了......雖然微博和B站的短內容雖然更新還好,但訂閱號長文的頻率始終沒法保證。總之即使自己和外界的變化速度很快,但BtoZ還是會這樣磕磕絆絆的繼續維持下去。
最近再次開始思考讓BtoZ更加穩妥繼續運轉下去的方法,找投資也好,試著變現也好,在不是自己熟悉的領域,也是一頭霧水。總之還是要抱著堅持下去一切都會 OK 的態度吧。
當然最感謝的是大家一直的支持,我們下次見~應該不會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