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是一個集體的精神象徵。大到國家,小到團體和個人,都是如此。旗幟在人類歷史上發揮的作用,只要看看拿破崙戰爭時期就可以了。滑鐵盧之戰時,拿破崙率領的十二萬法國大軍與英國著名指揮官威靈頓公爵以及當時的普魯士老將布呂歇爾將軍指揮的共十四萬聯軍大決戰。拿破崙原本已經親自將布呂歇爾打敗,並命令法國元帥格魯希前去追趕,在這種局面下,只要布呂歇爾不來支援威靈頓,法軍基本就可以打敗威靈頓率領的聯軍部隊。然而,在下午七點多時,在法軍幾乎要勝利的前夕,戰場右側,出現了一片巨大的黑色旗幟,這些旗幟,正是布呂歇爾的普魯士殘兵的旗幟。然而,當法國軍隊看到這些旗幟的時候,內心狀態發生了突然轉變,從自信轉變為擔憂,繼而又轉變為恐慌,最終,拿破崙竟然戰敗了。這就是旗幟的力量。
實際上,旗幟的文化不僅僅是在現當代才如此重要,更是可以追溯到久遠的過去。原始氏族社會時期,旗幟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象徵性物件。當時由於生產力過於落後,生產關係非常簡單,人們之間的生產和協作,幾乎全部在為生存忙碌,因此,旗幟的作用,就和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以古希臘地區為例。古希臘在公元前二十世紀的時候,發生過一次全社會規模的旗幟崇拜。當時,女子在家勞作,操持家務,男子外出打獵,負責家裡的食物供應。然而,由於當時人類的狩獵工具過於落後,狩獵經驗也不多,加之當時人類的體格沒有後來發達,許多男子在狩獵的過程中,反而成為了獵物獵取的對象,在這種局面下,成功狩獵就尤其珍貴。
因此,當時只要能夠成功捕獲一定獵物的男子,在回到部落聚居地後,都會獲得格外尊重。部落中的長老和祭祀,為了表彰這些勇敢男子對整個部落生存的貢獻,就發明了各種各樣形式的圖騰和旗幟,其中一些旗幟,例如曼西尼的阿卡面獸人身旗幟,就是在一根很長的枝幹上,用雜草編織一個矩形,然後用泥巴在上面精心繪製一幅圖像,待到泥巴乾燥後,這些圖像就部分地保留了下來。村中祭祀再將這些旗幟插在村落一個固定角落,並留出一些空間,等到再出現英勇無畏的表現之時,就將新製作的旗幟也插在地上。在部落酋長召集部落召開大會之時,全體部落成員都要聚集在旗幟周圍,向這些勇士和他們的英勇表現致敬。
不過,當時旗幟的主要作用,是作為一種精神象徵和精神寄託,幾乎沒有其它意義。社會發展到文明階段以後,旗幟便產生了其它意義。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在地中海東岸的以色列地,對猶大王國和以色列王國發動了侵略戰爭。當時的以色列王國在北方,猶大王國在南方。羅馬軍隊是從土耳其半島入侵到地中海東岸的,因此,首先受難的是北方的以色列王國。另一方面,當時以色列王國正在和猶大王國交戰,但當他們一聽聞羅馬軍隊要來時,就立即準備與南方的猶大王國結盟。誰知猶大王國當時並不擔憂,他們不但不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甚至還威脅以色列王國說,如果以色利王國不能立即滿足猶大王國的利益,那麼在羅馬軍隊開赴以色利王國之時,猶大王國將毫不留情地從背後給以色列王國致命一擊。
為了挽救自己的國家,為了立即與猶大王國結盟,以色列國王亞哈給猶大王國國王希利寫了一封信,信中寫道:「我的親愛的希利國王,想想如果所有事情的發展,都按照您設想那麼順利,那這個世界該有多麼荒唐。只要您稍微一想,就會明白,以色列王國受難之後,就會輪到猶大王國受難了。我們曾經有著數不清的瓜葛和糾紛,為了獲得您的支持,我也需要拿出我的誠意來。因此,我在這封信中,特意將位於阿卡南部的三座城市的旗幟敬獻給您,以表達我同您結盟的誠意。我想,在我奉上這三面旗幟後,我們之間的一切恩怨就能夠一筆勾銷了,為了我們共同的利益,希望您能恪守並踐行您當初對我的承諾。」
從以色利王國的亞哈王給猶大王國的希利王這封信中,我們就能知道,旗幟對於當時王國的重要程度。亞哈國王為了將三座城池獻給希利王,甚至只需要將這些城市的城市旗幟敬獻出去,就可以了。由此可見,這時候的旗幟,已經在精神寄託方面的意義上更進一步,帶有相當濃厚的象徵性意義和代表性意義了,能夠象徵和代表著整個城市。同時,古羅馬軍團凱撒大帝的鷹旗,就更為人所熟知了。 當時的鷹旗,使用的是古羅馬最上乘的絲織品紡織的,鷹旗上古羅馬軍團標誌,也是用金絲和銀絲繡上去的,非常貴重。眾所周知,當年凱撒在高盧作戰時,龐培曾經派人去盜取了凱撒部隊鷹旗,差點一度造成凱撒整個大軍的混亂。如果不是凱撒迅速將這件事情壓了下去,並且派遣手下在一天之內就將這面旗幟找了回來,後果不堪設想。從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當時的一面旗幟,完全可以決定部隊的人心。
之後整個歷史時期,旗幟的演化基本都朝著代表性的意義發展,而旗幟本身的象徵性意義,就逐漸減少了,這主要是因為社會的進步和民智的開化。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由於社會發達程度不高,人類的生存存在嚴重困難,大部分人在現實生活層面都無法得到滿足,因而現實之於他們就是痛苦的。既然在現實中得不到滿足,那人們就只好逃避現實,逃入每個人自己的精神世界裡去。因而,當時整個社會的宗教階層和祭祀階層,就擁有很大的影響力。一方面,絕大多數民眾需要精神寄託和精神麻痺,另一方面,整個宗教和祭祀階層能夠給予這些民眾他們需要的這些精神寄託,二者一拍即合。所以,為了更容易地影響大部分人,這些宗教和祭祀階層的成員們,就發明了無窮無盡的說教和理論,再用旗幟代表這些理論。因此,人們只要一見到旗幟,自然就會受到劇烈影響。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現實層面的需求越來越容易得到滿足,因此,生存的危機感和焦慮感逐漸減少了。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不會將過多的精力投入到精神需求和精神寄託中去,許多過去連生存都解決不了的人,後來也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了。於是,人們將越來越多的精力,放在了現實層面。這時候,旗幟代表的精神層面的寄託意義,就越來越少,隨之增加的,是旗幟原本就有的代表性意義,是沒有過多精神層面象徵的指向性意義。到了今天,世界上許多地方的物質文明已經高度發達,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們,幾乎將自己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現實生活層面,因此,旗幟這種東西對他們的影響,幾乎已經看不見了。只有在更高層面和更大的集體層面上,例如這個國家層面,旗幟的意義才依然重要。
現在全世界有198面國旗,然而這些國旗中,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旗是紫色,之所以造成這種現象,還是由於旗幟的象徵性意義。紫色這種顏色,尤其是在西方國家,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都是皇家的專用顏色之一。例如,法國王室的專屬旗幟,其整個底面顏色就都是紫色,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許多皇家旗幟,如皇家狩獵旗幟,皇家園林旗幟,等等,其旗幟底色也都是紫色。因此,紫色已經成為了皇家的代名詞,而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建國時期,都沒有到二十世紀,而是在十九世紀之內,當時,皇權制度依然遍布全世界,因此,所有國家的國旗,都自然而然沒有使用紫色。
許多人都認為,紫色是一種貴氣的顏色,之所以形成這種觀念,主要是因為紫色這種顏色的染料工藝,在工業革命中後期,才逐漸被人們掌握。與其它顏色不同,紫色的染料工藝非常複雜,當時人們一直解決不好這個問題,直到十九時期中期,英國化學家才無意中成功合成了紫色染料。隨後,英國皇室又對紫色染料的配方進行了壟斷,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由於紫色面料的罕見和稀少,一直是英國皇室特有的尊貴象徵。因此,正確的邏輯順序應該是:紫色染料和面料非常罕見和稀少,之後紫色面料問世,英國皇室壟斷製造權和使用權,紫色逐漸在人們的意識中形成一種貴氣的顏色,最終,紫色才成為貴氣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