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樂園》劇照 |
搜狐娛樂訊(馬嫚麗/文)從近幾年的片子來看,鈕承澤越來越講究情懷和歷史責任感了。2007年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鈕承澤聚焦人的內心困惑,以偽紀錄片的形式反諷臺灣演藝圈;《艋舺》則通過幾個年輕人的青春悲情故事,拼湊一出臺灣黑幫史;等到了《軍中樂園》,鈕承澤聚焦60年代處於戡亂期的臺灣軍妓院,也讓陳建斌這個來自大陸的老兵角色,承載臺灣外省人遭受命運玩弄的苦澀和無奈。
鑑於電影中受侮辱損害的本土女子,無法化解鄉愁的臺灣外省人形象。《軍中樂園》,更準確地說,是拍給臺灣觀眾的電影。鈕承澤下了很多心血,也很有野心。但他沒有跳脫臺灣青春片的窠臼。影片最後加入慣有的青春迷茫以及喜劇色彩,多少消解了他原本想要表現的史詩情懷。
還是要感謝鈕承澤。如果說《軍中樂園》的上映讓臺灣年輕人了解五六十年代臺灣國民黨的那段歷史,那它在內地上映,讓國內人多少了解建國初國共也有一段被忽視的爭端,以及微妙敏感的兩岸關係。片中的大尺度情色鏡頭好剪,但不少「反攻大陸」標語,蔣介石畫像等時代元素,確實會讓片方華誼兄弟操心內地上映進程。
背景——
你知道臺灣831嗎?
在看《軍中樂園》之前,你得先了解下臺灣831。通俗的說,這是臺灣官辦妓院,它的出現和消亡,是臺灣近60年的歷史縮影。在1950年代,兩岸關係緊張,臺灣備戰士兵數萬。為了解決將士們的生理需要,官方政府建立「特約茶室」制度,以自願方式徵收女子充當軍隊的「侍應生」,也就是軍妓。
而831的名字來歷,並沒有確切來歷。一說當時的軍中特約茶室,總機代轉的號碼為「831」,另有一說當時軍中使用的中文電報明碼,女性生殖器官的電碼是8311,於是831便成為暗語。不管怎樣,在當時臺灣備戰的十萬將士眼中,831不就是「軍中樂園」嗎?
鈕承澤在片尾特別提到感謝葉祥曦先生的《軍中樂園秘史》。臺灣人葉祥曦曾在60年代末在軍營當兵,此書也記載著他的軍隊見聞。影片可以說還原了當年831的盛況——消費的軍人按牆上的照片號碼挑人,然後買票進房間,紅燈亮起即為辦事,超過既定時間就算超時,必須續票。而阮經天角色的任務,就是賣票,提醒士兵辦事時間,以及盯防姑娘不要逃跑。
故事——
老兵思鄉+新兵迷茫
就這樣,影片以阮經天,一個新兵的視角,進入60年代的臺灣軍營。電影開篇頗有野心,歷史紀錄片鏡頭描繪了時代的雲波譎詭和荒誕。阮經天飾演的臺灣本土青年羅保臺,先是來到海龍特種訓練隊受訓,碰到了一口北方音調的隊長老張(陳建斌飾演)。一番訓練之後,不合格的阮經天被分配到風月場所特約茶室。三個男人和三個女人的故事由此展開。
三個男人,「老兵身份」的外省人老張,新兵小保和華興(王柏傑飾演);三個女人,巧言令色把老張哄得團團轉的阿嬌(陳意涵飾演),和小保有曖昧情愫的妮妮(萬茜飾演),和華興惺惺相惜的莎莎。鈕承澤在這三條愛情線上各有側重。
但最出彩的是老張的思鄉情愫。鈕承澤曾說,拍這部電影,也是因為自己當老兵的爸爸。電影花費大量篇幅描述陳建斌的思鄉之情。但當陳建斌和老鄉喝酒時,收音機裡黃梅戲的唱詞大意是「你們都是籠中鳥,有翅膀也是關在籠子裡」,暗示了這批老兵的命運。在陳建斌的最後一場戲中,陳意涵就戳穿他的幻想,「你們這些大陸佬,再也回不去了!」
在阮經天和王柏傑身上,鈕承澤注入的是對兵營中上級欺壓下級壓制的批判,以及臺灣青年當時的迷茫。王柏傑在受上級欺負後,就問阮經天,「我們為什麼要當兵?」兩個年輕人,一個選擇逃離,一個墮落成和街邊女子打情罵俏的痞兵。
主題——
反諷現實or 展現迷茫 豆導略猶疑
不得不說,整部電影最出彩的是陳建斌飾演的老兵角色。這不僅是因為陳建斌確實演技出眾,也在於他的角色更能站住腳,更讓人動情。相較之下,阮經天在角色的限制下,和萬茜之間的曖昧,反而成了一個愣頭青和一個女神的故事。
特別是後半部分,鈕承澤開始消解片子開頭的史詩情懷。讓阮經天和萬茜一起在夜色下浪漫奔跑,然後阮經天要為未來守貞,苦悶之下又墮落了,這仿佛一出常見的臺灣青春片情節。充滿喜劇氣氛的鏡頭和表演下,一個妓女生了孩子,整個特約茶室竟成了一個童話般溫馨的存在。
這種氣氛下,一個本來要反諷現實的有史詩野心的電影,成了一個在軍妓院工作的小兵溫馨的回憶。當然在最後,鈕承澤又用阮經天的一通旁白把主題轉回來了。但這也能看出鈕承澤的猶疑。倘若能夠從一而終地維持影片前半部戲謔現實反諷現實的主題,跳出臺灣青春片的窠臼,可能會引發更多曾經因為時代自身命運被改變的國人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