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發展的眉山
棒!棒!噠!
今天
川報頭版頭條又給了眉山
趕緊一起來看看!
👇
全文如下:
眉山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
擴大「朋友圈」融入「經濟圈」
8月10日,參加「川渝一家、人文相親」研學之旅的重慶市涪陵區客人來到眉山市三蘇祠,感受「千載詩書城」「人文第一州」的神韻。同一天,滿載眉山遊客的旅遊大巴駛進重慶市涪陵區白鶴梁水下博物館。今年,眉山市與重慶市涪陵、大足、渝北三區籤訂文旅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實現客源互送、資源共享、市場共建、營銷互動。
距三蘇祠50公裡的天府新區眉山片區錦江鎮,錦江大橋施工加緊備料。總長度250米的錦江大橋橫跨府河,南北連接眉山錦江大道和成都雙黃路,拉近了成眉同城空間距離。
8月5日,眉山市與尼泊爾卡馬拉邁市結為友好合作關係城市。至此,已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入眉山市「朋友圈」。
從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到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再到不斷擴大的國際朋友圈,眉山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探索。
擴大「朋友圈」為發展添柴加薪
7月31日,天府新區眉山管委會與啟迪科技城集團籤訂投資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啟迪科技城集團將投資16億元,建設啟迪天府新區科技城,圍繞5G、人工智慧、智能網聯等新興產業打造產業創新生態及產業集群,並首批引進了清華大學「科創中國」、啟迪智能網聯汽車集團總部基地等項目。
眉山市委書記慕新海認為,堅持「投資唱主角」是眉山發展的關鍵之舉,「項目做支撐」是拉動投資的動力之源。眉山,作為全省最年輕的地級市,內生動力不足,投資和項目從何而來?
跳出眉山看眉山,放眼全球謀眉山。放眼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眉山思路清晰:開放引領,招商引資,招大引強。
強勢推動招商引資,從市委書記、市長,到區縣主要領導,從經合局到市級部門,都制定了明確的投促「任務書」;分兵作戰,眉山在北京、天津、廣州、重慶、成都等地,設立經濟合作分局。
開放合作,多個「第一」誕生:投資超過400億元的信利高端顯示項目,是眉山建市以來最大的單個工業投資項目;投資30億元的樂高樂園項目,是全球第九個、中國第一個樂高樂園項目……
眉山市經合局局長賴剛介紹,近三年來,該市引進國際國內高端優質項目379個,總投資超過9000億元,世界500強、中國500強、行業500強企業紛紛搶灘眉山。
一大批優質項目的落子,讓眉山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從無到有、由弱變強。
三年來,77個高端製造產業項目的落地,40億元資金的投入,讓高端製造業這一眉山市的傳統優勢產業結構更優、競爭力更強。目前,眉山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傳動件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小型壓縮機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木工工具機生產基地。
融入「經濟圈」加速高質量發展
7月27日,眉山市與成都市籤訂《成眉市域鐵路S5線共建共管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兩市分別確定一家國有公司作為合作主體,共同出資,成立項目公司作為項目法人,負責S5線的建設和運營。
作為成眉同城化發展的重點基礎設施項目,總長83.2公裡的S5線將直接連通兩市主城區。目前,眉山有3條鐵路、5條高速公路、2條幹道對接成都,大部分區域與成都半小時通勤,兩地通勤日均12.3萬人,周末達19.7萬人。
從「錯位發展」到「一體發展」,再到「同城發展」;從局部融入到全域融合,再到成眉同城,眉山緊跟成都,順勢而為。
僅去年,眉山就與成都籤訂同城化合作協議65個,涉及社會、經濟、文旅、民生各方面。今年上半年,成眉兩地先後組織600多戶企業進行產業對接,在建、竣工和儲備的成眉合作項目超過100個,其中超過5000萬元的項目就有78個,總投資近900億元,成眉「產業同鏈、基礎同網、區域同城」走在成都都市圈前列。
與成都實現「一家親」的同時,眉山市積極與重慶「聯姻」,讓雙城經濟圈賦能眉山發展。
7月,眉山市與重慶南川區籤訂製造業合作協議,促進市場共融、成果共享,共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製造業集群和全國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同月,眉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重慶市涪陵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籤訂協議,從人才、就業、社保等方面開展合作,推動兩地人社事業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左手成都,右手重慶,雙輪驅動,眉山蹄疾步穩。
牢固「朋友圈」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下半年要加快進度,今年力爭產出7.5GW高效太陽能電池及配套產品,實現產值60億元。」8月10日,眉山市甘眉工業園區,通威太陽能眉山基地一期高效晶矽電池項目負責人謝毅道出下半年發展目標。
通威項目從雙方開始接洽到敲定投資僅用了36天、到正式籤約僅用了50天、到正式開工僅用了110天。
無獨有偶。投資100億元的中日國際康養城項目,「審批流程縮短了30天,良好的營商環境堅定了我們投資的信心和決心。」該項目負責人感慨道。
效率,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眉山的營商環境。
「人人都是投資環境」,該市先後出臺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等規範性文件,並建立民營企業公開接待日制度、周六便民服務工作機制、民營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等。
為了保障通威項目如期投產,國網眉山供電公司克服工期緊張、物資採購困難等不利條件,每天組織300多人現場施工,20天完成了21基鐵塔組立,88天完成了專用變電站建設,提前10個月建成投運。
天府新區眉山片區在不改變行政區劃的前提下,先後從市和區(縣)兩級政府部門中承接22枚「2號」公章和5541項行政權力,構建了門類齊全的政務服務體系,並高標準建成市民服務中心,讓企業群眾進一扇門辦盡所有事。
堅持開放引領發展思路不動搖,不斷擴大「朋友圈」,眉山正努力走出一條西部內陸城市跨越發展、區域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新道路。
· 眉山天府新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
來 源:四川日報
編 輯:又又
*轉載請註明來源
*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