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後,雅居樂雅城集團以充滿儀式感的品牌煥新發布會掀開了發展的新一頁。
8月18日,雅居樂雅城在發布會上披露,其未來將從「綠色生態人居服務商」的品牌願景出發,聚焦綠色生態景觀服務與智慧裝飾家居服務兩大主營業務。
其中,綠色生態景觀服務包括園林景觀、生態環境、綠化管養三項業務;智慧裝飾家居服務主要涵蓋住宅精裝、公共裝修及智造家具三項業務。
為何聚焦在這兩大業務?
雅居樂控股公司董事副總裁、雅居樂雅城集團董事長陳忠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解釋,這兩大業務整體上呈現「大行業、小企業」的現狀,尤其是生態園林和裝飾家居方面,2015年時市場的規模超過4萬億,預計2024年將提升至7萬億的規模。「因為有這個市場,同時我們也有發展優勢,所以就選擇了重點從這兩方面入手」。
「大行業、小企業」的行業形態往往意味著較低行業集中度。招股書顯示,在景觀及建築行業,就於2019年的收入而言,排名前十的行業參與者合計分別佔相關市場的約0.78%及2.12%。
沒有絕對的主導者就意味著機會,雅城集團藉助戰略收購及自身增長實現迅速擴張。招股書披露,其已先後收購了上海特銘、江蘇百綠、廣東美景、北京京林等公司,擴大了自身的業務規模和覆蓋範圍。
截至2019年末,雅城集團業務在全國涉足了119個城市,在24個省份的84個城市中有599個總地盤面積約為3510萬平方米的進行中綠色生態景觀項目;在智慧裝飾家居項目上,目前在19個省份的52個城市有456個總建築面積約為350萬平方米的進行中智慧裝飾家居項目。
這樣的發展也體現在了雅城集團的業績上。2017年-2019年間,其分別實現收入15.48億元、35.09億元、50.9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81.4%;年內利潤分別為2.64億元、4.90億元、8.2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76.3%。
不過,分拆出來的雅城科創集團,也難免像背靠母公司的物管企業一樣,在業務和收入方面對母公司存在較高的依賴性。
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2019年,雅城集團的總收入中,雅居樂集團及其他關聯方的收入貢獻佔比分別為99.4%、91.1%、78.9%。
陳忠其對此解釋,其實在2016年之前,雅城並沒有第三方業務,只是為雅居樂自身的業務服務,直到2016年雅居樂提出多元化發展,雅城才成為集團八大板塊之一。
「從數據上可以看到,2017-2019年我們第三方的貢獻是以比較高的速度在增長。」招股書顯示,這一期間,第三方的總收入貢獻從0.6%大幅增加至21.1%。
「2020年,比例達到一半一半應該問題不大。」陳忠其表示,雅居樂集團所帶來的業務每年以20%、30%的幅度增長,是雅城的一個基本保障,在此基礎上,未來還是要繼續拓展第三方業務,「爭取將外拓業務佔比提高到70%」。
拓展第三方業務的一個重要方法便是收併購,而雅城此次上市募集款項的重要用途之一即為「物色戰略投資及收購機會」。
陳忠其表示,這一方面包括將比較優質的企業拉攏進來,達到最低限度51%的控股權,管理權則交給原團隊,雅城方面僅制定指標考核等;另一方面則考慮與小企業進行聯營,利用雅城的管理、資本,在雅城的標準要求之下,服務業主,擴大業務的同時帶動小企業的生存。
在業務拓展方面,陳忠其表示雅城不排除參與老舊社區改造的可能,「可能會聯合一些資本、自身的地產集團進行打造、改造。比如這次重慶兩江新區兩岸的一些改造,我們就要去參與它的水體治理、山體治理、生態和河流。」
值得一提的是,雅居樂集團在2016年以「地產為主、多元並行」為思路,分拆出了8大板塊,分別為地產、雅生活、環保、卓雅教育、雅城科創、房管、資本投資、商業管理,而此次板塊劃分實則就是瞄著上市行進的。
目前物管板塊雅生活已於2018年上市、雅城集團正在推進上市中,餘下的板塊也將在成熟之時啟動上市計劃。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