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寺與宗喀巴

2020-12-11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   2003-03-12 00:00:00   

新華網3月11日消息:甘丹寺是宗喀巴於1409年倡建的首座格魯派寺院,與哲蚌寺和色拉寺一併被稱為拉薩三大寺。甘丹寺全稱甘丹朗傑林,意為喜足尊勝洲。因其為宗喀巴預言「你從這裡去兜率天宮彌勒佛的身邊」,所以甘丹寺的宗教地位居於格魯派各寺之上。建寺時,宗喀巴親領弟子扎巴堅贊和達瑪仁欽等9人到卓日山對寺院地基作了加持,在當時帕竹政權第五任第悉王扎巴堅贊等的支持下,1409年當年就建成了宗喀巴的寢室和以大殿為主的殿堂和僧舍70餘處,同時為上百處僧舍定址典基。同年常隨宗喀巴左右的500多僧侶來到卓日山定居,次年宗喀巴被迎往甘丹寺為佛殿及佛像主持了開光大典。甘丹寺的寺院坐西朝東,依山而疊,構成一座幽靜的山間城廓。甘丹寺主要由措欽大殿、央巴堅經院、靈塔祀殿、赤多康、北頂僧院和東頂僧院等組成。措欽大殿是甘丹寺內最大的集會場所,底層大經堂可同時容納3000多人誦經,殿高3層,18世紀由藏王頗羅鼎加蓋金頂後進行擴建。經堂內北側高臺寶座室置有赫赫有名的歷任甘丹法臺的五獅大金座,寶座原為土製,後用銅質鍍金包裹製作,寶座前階梯左右下方有東北兩個僧院住持的寶座。央巴堅經院是遵宗喀巴意願,於1416年建成的一座密咒修供之所,甘丹寺壇城修供儀軌,為宗喀巴四大功業之一。底層南後殿主供1417年塑造的釋迦牟尼像,其北側的閻羅王護法殿內有1418年塑造的宗喀巴所依本尊獨雄大威德泥塑像。靈塔祀殿是主供宗喀巴大師法體的尊勝塔,又名「見者獲益」靈塔,是1420年由負責建寺的兩位弟子主持,用18大升白銀建造,將宗喀巴大師的遺體安放於全用檀香木製作的木匣內,遺體面朝東北方向。18世紀第50任法臺根敦平措將銀質大靈塔的外部用純金包裹起來成為金塔,該塔也被稱為甘丹大金塔。1981年由卓米·強巴羅追負責重建金塔,現內藏有宗喀巴的頭骨、舍利、骨灰等聖物。四壁繪滿道次第上師傳承和有所甘丹法臺的畫像,殿內西北牆角下的巨石,相傳從印度央巴堅地方飛來,殿名也由此而得。赤多康是宗喀巴大師當年在甘丹寺生活起居的地方,也是他圓寂之處,後為歷任甘丹赤巴的住處。北頂僧院由宗喀巴親傳弟子霍爾敦南喀貝桑布創建,下設有12個康村,僧院外西南側有辯經院;東頂僧院由宗喀巴親傳弟子乃丹仁欽堅贊創建,下設11個康村,經堂東南側是辯經院。兩處僧院主要教學宗喀巴三師徒的論著,經堂分別可容納1500名僧人同時念經。通常所說甘丹寺有3300名僧人,其實僧人最多時曾超過5000名。每年藏曆6月15日開始,在21天的時間中展出明朝永樂皇帝所賜的24幅絲織十六尊者等唐卡,稱為甘丹絲唐節,屆時僧俗民眾雲集甘丹寺觀瞻唐卡。甘丹寺內還藏有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御賜的珍寶盔甲、宗喀巴的缽、高足碗和裝藏宗喀巴牙齒的小塔等珍貴文物。宗喀巴(1357-1419)出生於現青海省的宗喀,故稱「宗喀巴」。巴,藏語意為某地之人。宗喀巴是藏傳佛教的重要思想家,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開派祖師。宗喀巴7歲時被家人送到夏瓊寺,從該寺高僧端智仁欽出家,受沙彌戒,取法名羅桑扎巴。16歲到西藏各地拜訪各家名師,深造研習佛理。1376年師從大學者貢嘎貝學習顯密經論,又拜薩迦派大學者仁達瓦·薰奴洛追為師,同時兼學醫方明、聲明等。25歲時,受比丘戒,並開始撰寫佛教哲學論著。1393年基本結束顯密教研習,開始從事宗教活動,並逐步掀起了一場以倡導嚴守戒律為核心的宗教革新運動。1395年倡建精其寺;1409年舉辦了拉薩大祈禱法會,隨後建立甘丹寺,標誌著格魯派的誕生。宗喀巴一生著有18卷巨著,主要有《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中觀學正文之註譯》和《了義和不了義精要》等。宗喀巴雖是格魯派的創始人,但是他的地位和影響超過了其祖師身份。藏傳佛教尊奉他為文殊菩薩化身,他的藝術形象中「左經右劍」的特徵與文殊菩薩一樣。西藏各地常供宗喀巴三師徒像,左徒為賈曹傑、右徒為克珠傑。

 

責任編輯:

共1頁

 

相關文章

   

熱點專題

  更多

各地招商

  更多

各地資訊

   

旅遊頻道

  更多

地方站點

  更多

相關焦點

  • 甘丹寺塑像:宗喀巴大師。(1959)
    到了十四世紀,藏傳佛教正面臨信仰危機之時, 西藏出了個宗教改革家宗喀巴。1373年, 16歲的宗喀巴, 從青海來到西藏, 他分別拜薩迦、噶舉、噶當等派的高僧為師, 虛心學習各派的長處, 發起了宗教變革運動, 創立新教派, 挽救在厄運中的藏傳佛教。 宗喀巴到處講經說法, 主張先顯後密, 嚴守戒律, 崇尚苦修, 不準追求利祿權勢, 禁止僧人娶妻生子。他廣收門徒(達賴和班禪都是他的弟子), 正式 創立格魯派。宗喀巴和他的弟子們都載黃色僧帽,故稱黃教。
  • 西藏拉薩甘丹寺
    甘丹寺建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位於拉薩以東40千米處,達孜縣境內,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古爾山和貢巴山的坳至山頂處。黃教創始人宗喀巴15世紀在藏地推行宗教改革,甘丹寺便是他親自建立的格魯派第一座寺院。
  • 甘丹寺---藏傳佛教格魯派祖寺
    甘丹寺——黃教的祖寺甘丹寺——黃教的祖寺甘丹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廟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位於拉薩以東40公裡處,達孜縣境內,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古爾山和貢巴山的山坳至山頂處。由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於1409年親自籌建,是格魯派的祖寺。甘丹是藏語音譯,其意為「兜率天」,這是未來佛彌勒佛所教化的世界。宗喀巴的法座繼承人,歷代甘丹赤巴都居於此寺。寺內還保存著歷代甘丹赤巴的遺體靈塔90餘座,並藏有許多明代以來的文物和工藝品。整座建築群由佛殿、喇章宮殿、僧院扎倉和米村及其附屬建築單元組成。1419年,宗喀巴在甘丹寺圓寂,靈塔內尚存宗喀巴的肉身靈塔。
  • 甘丹寺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
    甘丹寺位於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達孜縣境內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它建立於明朝永樂年間,由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親自籌建。 依山而建,金頂、紅簷、白牆,50多座建築佇立在旺波日山上,依次展開,氣勢宏偉,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宗喀巴寢殿、羊八犍經院等。
  • 心中的聖地(74)——拉薩甘丹寺(一)
    甘丹寺,距拉薩57公裡,位於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古爾山和貢巴山的山坳至山頂處。是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廟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它是由佛教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於1409年親自籌建的,可以說是格魯派的祖寺,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清世宗曾賜名為永壽寺。黃教創始人宗喀巴15世紀在藏地推行宗教改革,甘丹寺便是他親自建立的格魯派第一座寺院。
  • 甘丹寺:比布達拉宮還高的寺廟
    6:15,到達大昭寺廣場,花35元購得一張到甘丹寺的"朝佛專車"--早上出發,下午2點由甘丹寺返回大昭寺廣場。2分鐘後,"專車"出發,一車35個人(司機除外),有一位喇嘛坐在靠近門口的位置,有一位漢人(那就是我)坐在車廂的最後一個位置,其餘33人大部分都是手持念珠,手搖轉經筒的藏民,他們均是去甘丹寺朝佛的,惟獨我一人不是朝佛的信徒。
  • 藏傳佛教格魯派第一座寺廟甘丹寺迎來建寺600周年
    新華社拉薩10月20日電(記者 邊巴次仁)渾厚的誦經聲響徹甘丹寺措勤大殿,五彩的經幡飄揚在寺廟周邊的山頂上,繚繞的桑煙瀰漫在旺古爾山間,無數信徒魚貫湧向甘丹寺各個佛殿虔誠地朝拜。18日開始,西藏拉薩三大寺之一的甘丹寺迎來了建寺600周年誕辰紀念活動。
  • 甘丹寺海拔超過四千米,相比大昭寺人山人海,這裡能讓人舒服很多
    甘丹寺是那種第一眼看到就會迷上的寺廟,山坳裡一片建築,從盤山公路開上去時就賞心悅目。甘丹寺是宗喀巴親自創建的,1419年宗喀巴也在此圓寂,寺內有他的肉身靈塔,這座寺廟的地位在格魯派中至高無上。甘丹寺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寺院全稱「甘丹朗傑林」,甘丹是藏語音譯,其意為「兜率天」,是未來佛彌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見該寺僧侶信奉「彌勒淨土」。海拔超過四千米的甘丹寺,宗喀巴大師的修行之所,他大膽創新,改革藏傳佛教,主張宗教與政治相融合,是藏傳佛教的一代宗師,甘丹寺也成為格魯派信徒們的嚮往聖地。
  • 走到西藏97-到拉薩一定要去的三大聖寺之甘丹寺
    這三座寺院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建教最初的三座寺院——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說到格魯派,就不得不說格魯派的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宗喀巴大師法名羅桑扎巴,「宗喀」是他出生的地名,現在在青海的湟中縣。湟中縣著名的塔爾寺就是為了紀念宗喀巴大師而建的。
  • 甘丹寺位於烏蘭巴託市中心,是蒙古最大的寺廟
    在Ochidara廟之後有一座巨大的宗喀巴雕像,繼續沿主路走到盡頭就是壯觀的Migjid Janraisig Sud,其中有數百幅長壽佛的畫像,還有一些小型的佛像擺放其中,似乎都是在注視著大佛,極為莊重。在甘丹喇嘛隨處可見,沿途中心線是長長的通道,可以漫步其中看成群的鴿子和安逸生活的當地人。
  • 到甘丹寺朝佛的人都要摸一摸柱底,以祈禱吉祥!
    甘丹寺是格魯派六大寺廟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由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於1409年親自籌建的,是格魯教派的祖寺,歷世格魯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於此寺。甘丹寺由50多座建築組成,主要由措欽大殿、宗喀巴寢殿、羊八犍經院、宗喀巴靈塔祀殿、絳孜扎倉、夏孜扎倉及23個康村、20個米村組成。
  • 甘丹寺是黃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是格魯派的祖寺
    甘丹寺是黃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是格魯派的祖寺,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清世宗曾賜名為永壽寺。甘丹寺該寺的建立,標誌著宗喀巴及其追隨者以獨立於其他教派的姿態出現在西藏佛教界。寺內還保存著歷代甘丹赤巴的遺體靈塔九十餘座,並藏有許多明代以來的文物和工藝品。
  • 拉薩甘丹寺:大殿那根不著地的柱子、靈塔內不腐化的肉身述說神奇
    說起拉薩三大寺廟,必須提一下甘丹寺,說起甘丹寺,必須說一下宗咯巴大師,說起宗咯巴我們必須說一下西藏的宗教。到了甘丹寺必須去措欽大殿看看,為什麼?因為殿裡除了供奉強巴佛(彌勒佛)和宗喀巴鎏金銅佛外,還有一根奇異的柱子。話說當年宗喀巴大師親自建造此殿,大殿由108柱子支撐,是整個甘丹寺裡面最大的殿堂,其中有一根大柱是最奇怪的,怎麼個奇怪法呢?你看,它的底部離開地面足足有一掌厚的距離,沒有起到支撐的作用,這是怎麼回事呢?
  • 旅遊:甘丹寺——拉薩三大寺之一,格魯教派的祖寺!
    格魯派六大寺院之首,由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親自籌建,是格魯教派的祖寺。甘丹寺幾乎佔據整個半山,頗為壯觀。因甘丹寺處在林拉公路上,所以我們進拉薩以前先去該寺進行了膜拜。如果你對黃教感興趣,建議上午前往,屆時所有殿都會開放。
  • 青海西寧宏覺寺舉行紀念宗喀巴大師燃燈節儀式
    燃燈節是宗喀巴大師圓寂的紀念節日,宏覺寺是宗喀巴大師誕生地西寧市境內的千年古剎,也是大師幼年接受啟蒙教育的道場之一,是唐蕃古道上歷代班禪大師愛國愛教、弘揚佛法、扶持國政的歷史文化遺產。宏覺寺舉行紀念宗喀巴大師燃燈節歷代班禪大師都是宗喀巴大師佛學文化教育的主要繼承者和傳播者。一世班禪大師是宗喀巴大師顯密教法的主宰者和持有者,也是宗喀巴大師唯一的心傳弟子。
  • 燃燈節,紀念偉大的宗喀巴大師
    1419年,宗喀巴大師在甘丹寺示現涅槃,圓滿善逝。49天後,甘丹寺的弟子第一次燃起了清靜的酥油燈,紀念三界法王宗喀巴大師。據說當時天空頻頻降下五彩繽紛的花朵,時而傳來微妙悅耳的天樂,潔白的雪花從空中降落,寺院上方出現潔白色的光柱和五彩霞光,蔚為壯觀。
  • 黃教創立者宗喀巴大師兩個弟子,克珠傑與根敦朱巴,誰更厲害?
    宗喀巴(1357~1419)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創立者、佛教理論家。1419年,宗喀巴在拉薩甘丹寺圓寂,時年63歲。宗喀巴大師一生中不僅創立了格魯派,還編寫了大量的佛學名著。這些著作都是我國佛學史上重要的文化瑰寶。
  • 大美拉薩之甘丹寺,藏傳佛教黃教祖寺
    甘丹寺,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親自主持修建,公園1409年修建!宗喀巴大師塑像
  • 藏曆十月二十五日 宗喀巴大師圓寂紀念日
    宗喀巴大師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2014年12月16日,藏曆十月二十五日,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圓寂紀念日。 宗喀巴大師(1357~1419年),法名羅桑札巴,意為「善慧」,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是後人對大師的尊稱。 傳說宗喀巴大師是文殊菩薩轉世,於元順帝至正十七年(1357年)暨藏曆火雞年十月二十五日誕生在「宗喀」,故被稱為宗喀巴。三歲時,法王噶瑪巴遊戲金剛由西藏至內地,見其器宇不凡,即授其近事戒,並賜號慶喜藏。
  • 甘丹寺,山路十八彎上的小色達,拉薩三大寺廟中最不為人知的一座
    事實上,拉薩的三大寺廟並沒有大小昭寺,而是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這三座寺廟在整個拉薩以及整個藏區都有著非常崇高的地位。其實,如果不是這次去林周縣拍攝黑頸鶴,這座屹立於旺波日山上、猶如佛國色達般的寺廟,依舊不會出現在我的視線裡。的確,比起哲蚌寺的宏偉多彩,色拉寺辯經的熱烈,甘丹寺確實沒有多少的曝光度。甘丹寺的小眾,很大原因是它距離拉薩城區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