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丹寺是黃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是格魯派的祖寺,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清世宗曾賜名為永壽寺。甘丹寺該寺的建立,標誌著宗喀巴及其追隨者以獨立於其他教派的姿態出現在西藏佛教界。寺內還保存著歷代甘丹赤巴的遺體靈塔九十餘座,並藏有許多明代以來的文物和工藝品。
甘丹寺,位於西藏拉薩達孜縣境內拉薩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日山上。旺波日山猶如一頭臥伏的巨象,馱載著布滿山坳、規模龐大的建築群,充分體現出傳統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因地制宜,寺廟傍山而立,群樓重疊,巍峨壯觀。
甘丹寺,始建於明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在帕木竹巴闡 化王扎巴堅贊和內鄔示本仁欽桑布等地方政權首領的資助下創建的第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宗喀巴從此長居此寺,轉大法輪。大師圓寂後由其大弟子賈曹傑·達瑪仁欽(公元1364年~1432年)和克主傑·格勒貝桑次弟繼承他的法座,稱為「座主」(赤巴),從此則產生了甘丹赤巴的傳承系統。
甘丹寺內分兩大扎倉,即絳孜扎倉和夏孜扎倉,遂奠定了格魯派的基礎。最初人們稱為「甘丹寺派」,簡稱為「甘丹派」,後來演變為「格魯派」,意思是善現(或善律)派。此外,還有人稱為「新噶當派」。甘丹寺是黃教六大寺中地位最特殊的一座寺廟,該寺的建立,標誌著宗喀巴及其追隨者以獨立於其他教派的姿態出現在西藏佛教界。
甘丹寺是格魯派的祖寺,與哲蚌寺、色拉寺合稱拉薩「三大寺」,清世宗曾賜名為永壽寺。寺院全稱「甘丹朗傑林」,甘丹是藏語音譯,其意為「兜率天」,這是未來佛彌勒所教化的世界。可見該寺僧侶信奉「彌勒淨土」。宗喀巴的法座繼承人,歷世格魯派教主甘丹赤巴即居於此寺。寺內還保存著歷代甘丹赤巴的遺體靈塔九十餘座,並藏有許多明代以來的文物和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