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勃朗峰就在眼前
跟來的兩位是匈牙利人,他們是帶了露營裝備的,計劃到穆迪峰另一側的ColdelaBrenva就紮營,明天才衝頂。他們明顯是打算了繼續跟在我們後面,雖然先到山脊,卻遲遲不願動身下山。毛毛領頭沿著山脊向右下方走了一百多米,這一側的坡度還要大些,看來不可能從雪坡下去。我建議從左側有巖石暴露的山脊繩降下去。匈牙利人建議我們把繩子合起來,這倒是個好主意。於是5個人先後下到了山肩。這時大概已經是4點半了,毛毛和範範在等待我們繩降的間歇裡已經把羽絨衣套上了。
從這裡到勃朗峰頂還有2小時的路程。
匈牙利人終於決定領頭繼續下山,當中領頭的一位先後滑墜了幾次。毛毛性急,我們又超了過去,一刻不停地向山谷另一端的最後一個坡走去。雖然氣溫有些下降,但仍然晴朗,我們希望儘快登頂後到那個無人看守的木屋過夜了,下山是不可能的了。翻過眼前這個坡,剩下的路就四平八穩的了,勃朗峰那個饅頭一樣的峰頂就在我們眼前。
走到山谷另一側,風越來越大,表面的粉雪開始被吹起來,風颳在臉上已經頗有些割臉了。我大聲地說明通常的攀登路線,是沿左邊靠山脊的地方直接上去並翻過這個坡。在斜坡起步的地方發現了明顯的路線痕跡。大概這裡的風一直都很大,積雪沒有淹沒部分路線。但是一會兒痕跡消失了,毛毛選擇向右上方的路線攀了一陣子,我再次提醒道應該從左邊的山脊向上,當然山脊旁邊不遠就是義大利一側的深淵。毛毛將信將疑地往左橫切到山脊附近,攀登了幾十米,又停了下來。上方路線的冰面狀況很差,他很肯定地說「很危險,不能上!」
既然不能上,那只能再找其他的出路了,於是又切回原處繼續向右上方攀登。上方的冰雪狀況更差,直接向上攀登不可行,毛毛說應該走再下方一些的路線,於是三個人先後小心翼翼地倒攀了20來米。毛毛的主意是往右邊橫切,看看有沒有出路。於是在離巖石不遠的雪坡上,我們很小心地一點點橫切。我走在結組最後,但每往前進一步,愈發覺
得不安。研究過勃朗峰的攀登地圖好多次了,沒聽說要往右邊切;而且,雪坡邊緣往右就是和山谷落差越來越大的巖壁。如果發生滑墜或者雪崩,斷然沒有逃生的可能!
切了30來米,我終於卻步了,很肯定地說再下去要出事。僵持了陣,大家決定回到起步的地方好好看看再說。轉身回撤,在斜坡起步點不遠的地方,我一眼看見雪地上有條向左側山脊橫切的分道,離分岔口兩三米遠還有一隻前人遺落的背包卡環。無疑,我剛才說的路線的確是前人的登頂路線。但既然毛毛也肯定地判斷左側山脊走不通,而往右的風險遠遠超出了理智的範疇。毛毛說,「要麼,你再領頭走左側路線試試?」他已經不停地鼓勵給大家幾次了,只要可能,我們攀到半夜也要登頂勃朗峰。抬頭看看天空,黑雲早已經壓了過來,頂峰還能模糊地看到,風也更大了。這時候,我們已經在這個看似不起眼的雪坡上消耗了2個多小時,到傍晚7點過了。應該上嗎?說起來,有可能過的。或許面對上面的冰壁,我的判斷和毛毛的不一樣?
猶豫了一下,我回答道「今天肯定不能繼續攀登了!太危險了。」
來源:網絡
(責任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