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20億?25億?當然我說的是RMB!」在候訪間準備採訪的時候,夢工廠動畫公司CEO傑弗裡-卡岑伯格喊出了幾個《功夫熊貓3》在中國的預估票房數字。可以感受到,總裁先生不僅特別樂意去談《功夫熊貓3》的票房話題,談吐間還會流露興奮與自信的神態。
當然,卡岑伯格完全有理由這樣自信。這不僅僅來源於此前兩部《功夫熊貓》在中國累積了近8億的票房,更重要的是,目前橫掃影市的《速度與激情7》也讓好萊塢片商看到了仍在擴張的中國影市對這類「好萊塢金牌續集電影」的驚人消費潛力。
需要補充的是,夢工廠的《熊貓3》不僅像「中影參投《速7》」那樣在資本層面接納了中國投資;在製作層面上,該片也直接啟用了夢工廠與上影在兩年前建立的「東方夢工廠」。《熊貓3》將有至少1/3的製作工序真正在中國完成——以實現從投資、製作到最終發行的「全合拍」模式。《熊貓3》的導演甚至在我們的採訪中透露,本片屆時還會製作中國特供的「漢語口型」版本。
而這一系列舉動的目的其實早已是司馬昭之心,卡岑伯格先生採訪中對此毫不掩飾:「主要是為了迎合中國市場嘛!」具體來說,一些美國媒體也指出了夢工廠與中國合拍《熊貓3》的兩方面動機:「1、合拍可以使片方在『選擇內地檔期』時擁有更大話語權;2、將《熊貓3》有相當一部分製作工序移到中國,可以更加名正言順的利用中國的廉價勞力,進而節省開支。」美國媒體的這些分析主要也基於夢工廠在今年年初發生的一個重大變故:「裁員危機」——當時這位「霸道總裁」對「美國夢工廠」進行了大量裁員並砍掉了許多正在開發的動畫項目。
而在這一系列的動蕩及隨之而來的輿論壓力下,夢工廠總裁卡岑伯格來到了「錢景大好」的中國,在這裡他接受了比美國媒體友好得多的記者採訪,並且也淺嘗輒止的回應了以上的傳聞。
鳳凰娛樂:據稱《功夫熊貓3》有至少三分之一的工作將由中方完成,這是否是只是為了迎合中國政府關於「合拍片」出臺的相關法律條文,以便佔據更好的檔期?
卡岑伯格:首先,我們在上海建立東方夢工廠已經是兩年前的事情了,到現在那裡早已匯集了差不多260名動畫師。我們當時創立東方夢工廠的目的一來是為了迎合中國市場,二來也是為了將中國動畫推廣到世界。那麼,為了讓這些中國動畫師更快的達到世界級水準,我們選擇讓他們直接參與《熊貓3》的製作過程,這樣他們就可以與我們美國最頂級的動畫師「肩並肩」的合作,以便高效的汲取到足夠多的經驗。
那麼,你提到的廣電總局關於「合拍片」的要求其實只是個最低標準,而我們與上影的合拍程度已經要遠遠超過這一「1/3」的標準了。而我們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保證《熊貓3》可以成為一部好的動畫片,如果說在此基礎上還能在中國獲得更好地檔期,那自然也是錦上添花之事。
鳳凰娛樂:之前有媒體透露,夢工廠裁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中國市場的投入成本過大,而且「東方夢工廠」的建立也搶走了美國總部很多員工的飯碗,對此你有何置評?
卡曾伯格:這是無稽之談。我們公司出現裁員主要是之前有3-4部動畫片的北美票房失敗所導致的,但這種情況是影史上每一家電影公司都曾遇到過的。我個人當然希望每部電影都能大賣,但你也知道,一家企業「只成功不失敗」根本不符合現實規律。
之前確實有人說,我們的裁員是因為再也無法維持美國夢工廠與東方夢工廠的「財政平衡」,但這種傳言並不真實。我可以說,夢工廠的資金實力仍然非常雄厚,外界完全不用去擔心這方面的問題。而夢工廠之所以將規模縮小,是因為我作為CEO做出了一個「減產」的決定:我決定將從前的每年製作三部動畫片降低為每年只製作兩部,就是這樣。
因此,美國夢工廠的所有變動與我們在「東方夢工廠」項目的投入是沒有任何關聯的。我個人很感謝你對夢工廠的關心,你搜羅到了這些飄散在北美坊間的傳聞,但我很遺憾的告訴你,它們其實都是些美國媒體的意淫。這些傳聞產生在一個月前,那時我們的新片還沒上映,美國媒體也對我們的前景持悲觀態度。然而在我們的《瘋狂外星人》以超預期的成績登頂北美周票房冠軍的寶座之後,已經在無形之中給這幫人狠狠打臉了。
記者:《功夫熊貓3》運用了哪些新的技術?
卡岑伯格:從技術角度來說,《功夫熊貓3》運用了這五年間最新開發出的技術平臺「阿波羅」來進行動畫製作。第一部啟用「阿波羅平臺」的動畫電影便是去年的內地市場動畫片票房冠軍《馴龍高手2》。這款平臺對於動畫片「模擬表演」的細節展示將更為驚人,所以,《熊貓3》的主人公雖然仍然是「萌萌噠」的阿寶,但新一部的《功夫熊貓》將為這個角色找到一個更為出色的「演員」。
鳳凰娛樂:總裁先生,你看起來是如此的年輕,你是如何保持的呢?
卡曾伯格:這其實是相由心生的事兒,不僅僅是外表,而是要保持著一顆童心。自從我30多年前剛剛進入迪士尼公司工作的那會兒我就愛上了動畫片,我現在只是不忘初心罷了。
編註:本部分為記者群訪問題
本文系鳳凰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