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奇葩怪象: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令人唏噓

2020-12-26 騰訊網

非洲作為一個物產資源豐富的地區,這裡擁有著獨天得厚的自然條件,因此,在這塊地區,有著讓人豔羨的自然資源。對於非洲人來說,最不值錢的大概就是這些自然資源了,但是在外人看來,這些可都是上天最好的恩賜。

非洲自然資源得天獨厚,適合種植可可豆,盛產可可豆

而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就是出自非洲。非洲的炎熱氣候,以及土壤都非常適合可可樹生長,要知道,可可豆可不是那麼容易長成的。新種植的可可樹樹苗,需要10年才能開始結果。而且一顆可可樹的結果的時間也就二十幾年,當這些可可樹失去結果的本能之後,就需要種植新的可可豆去替代它們。所以,其實種植可可樹需要花費不少的人力和時間。

非洲作為一個盛產可可豆的地區,這裡很多人一生都在以種植可可樹為生。而且,當可可豆到了豐收之際,當地人需要消費大量的能力去採摘、晾曬可可豆。就目前而言,非洲是全球範圍內,可可豆出口量最大的地區之一。

非洲可可豆的產量這麼大,但是卻有這麼一個怪象:大多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要知道,可可豆是製作巧克力最重要的原產地。但是為什麼非洲人卻還吃不起巧克力呢?這讓人非常疑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一回事。

非洲奇葩怪象: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原因令人唏噓

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非洲真的太窮了。雖然非洲盛產可可豆,但是可可豆從種植再到採摘、晾曬都需要很長一個周期。而且,在這個周期需要耗費許多的人力資源。要知道,非洲雖然勞動力充足,但是,這裡的勞動力非常廉價。

當可可豆成熟之後,農場主為了節約成本,會僱傭當地的小孩來採摘可可豆。這些小孩基本上都沒讀過什麼書,而且好管教,做事情也利索,但是,這些小孩子在每次做完事情之後,得到的報酬並不多。這些報酬只夠他們解決溫飽問題,卻還不夠用來購買巧克力。

還有一個原因是,非洲可可豆外銷的價格並不高。非洲人大量種植可可豆,但是最後都是以低廉的價格進行外銷。因為畢竟可可豆只是巧克力的原材料,要把可可豆製作成巧克力,還需要非常複雜的過程和工序,而就目前非洲的生產力而言,他們還不能夠做到把可可豆製作成巧克力。

綜合以上所述,非洲只是生產可可豆,但是並不代表這裡就有吃不完的巧克力。在非洲,巧克力已經像是奢侈品一樣的存在,當地人想要吃巧克力,還是需要付出一定的資金,而這些資金,大部分非洲人拿不出來。所以,非洲即使盛產可可豆,但是當地人卻大多吃不起巧克力。

知道非洲人吃不起巧克力的原因後,是不是覺得很唏噓。這麼一塊物產資源豐富的地區,人們卻連一塊小小的巧克力都吃不起,著實是令人心疼。

相關焦點

  •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答案讓人沉默!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當地人卻吃不起巧克力,答案讓人沉默!其實我們經常吃到的巧克力零食,它的原材料可可豆的味道都是偏苦澀的 ,如果將其製作成美味的巧克力,就要進行一系列的複雜家庭,但是我們都知道,非洲的人口數量龐大,而將進行發展並不發達,最後的最後勝利都會變的能力的能力進行,再然後讓他們完成了完成簡單的課可作處理。
  •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原因讓人沉默
    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何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原因讓人沉默非洲地區盛產可可豆,為什麼當地人吃不起巧克力呢?原因讓人沉默,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大家都知道,巧克力是一種非常好吃的食物,平時人們經常將其當作小零食來解解饞。非洲就是一個盛產可可豆的地方,可是當地人幾乎不會吃巧克力,這是因為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首先是經濟原因,非洲屬於熱帶氣候所以當地的資源比較豐富,每年可以向世界提供大量的原材料。
  • 非洲最「怪」現象:出口全球70%可可豆,為何當地人不知巧克力?
    可可豆,是可可樹的果實,其實它的味道很苦。我們吃到的巧克力的大部分都是甜的,因為裡面加了糖。如果是不加糖,可可豆製作出來的巧克力也是很苦。可可樹適宜生長在氣候炎熱多雨的環境當中,產地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緯約20度以內的區塊。1922年,中國臺灣的嘉義和高雄等地最早引種可可樹。如今我國大陸也有種植,主要分布在海南地區。
  • 可可豆含有對大多動物有毒的物質,但人們把它變成了美味的巧克力
    尤其是在美國,人們吃起甜食來不亦樂乎,絲毫不考慮攝入熱量是否過度。我們國家就不一樣了,許多人吃甜食時會克制。一是為了健康著想,其次就是想保持優雅的體型,避免發胖。可可豆眾所周知,非洲是一個相對貧窮的地區。
  • 世界上僅5%可可豆屬高端,而這個地方供應其70%。吃不胖的巧克力
    世界上沒幾個人會說不喜歡巧克力說不喜歡的,大多因為加入的糖份太多或沒吃到對的喜歡的,又擔心,吃了發胖今天要給你介紹的,是幾乎不含添加糖的,吃不胖的有機巧克力!在沿著厄瓜多亞馬遜河的瓜亞斯河冒險時,他被強烈的芳香氣所震撼,這促使他問附近的一些當地人,當時他們正在從獨木舟上卸下可可。詢問:香氣來自何處? 當地人回答說「 deríoarriba」,意思是「從河上來」。從那天起,這種可可樹都被冠以「 Arriba」的稱呼。
  • 吃那麼多巧克力,你知道巧克力是怎麼做的?帶你走進可可豆的世界
    六一兒童節沒多久,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和小編一樣,每年過六一都覺得自己老了,六一是絢麗繽紛的,小朋友們歌唱、舞蹈、各種歡聲笑語,不知不覺小編已經十多年過六一了,記得很小的時候每到六一兒童節小編的媽媽總會給小編買很多零食,而小編最喜歡的一種食物就是巧克力,回憶起當年,坐在電視機旁邊看著少兒頻道,吃著甜甜的巧克力,心裡不知道有多幸福,多麼滿足,但是提到你愛吃的巧克力是用什麼原料做的
  • 只知道巧克力代表愛情,很好吃,卻不知道背後非洲童奴付出了什麼
    只知道巧克力代表愛情,很好吃,卻不知道背後非洲童奴付出了什麼!剛過去的七夕情人節,大家有沒有收到巧克力呢?巧克力作為愛情的象徵,在情人節這種節日的時候,女孩子都會收到。對女孩子來說,巧克力是他們無法拒絕的一種美食,雖然明知道吃到巧克力容易長胖,但是很多人還是拒絕不了!
  • 殘酷真相:你吃的每一塊巧克力,都沾染著非洲童奴的血淚
    巧克力,上帝賜給這個世界最浪漫神秘的食物。然而巧克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條交織著血淚和奴役的悲慘的產業鏈。在非洲,數以百萬計的兒童生活在幾乎奴隸的狀態下,支撐起龐大的巧克力產業鏈的底層。童年,本應像低純度的牛奶巧克力,甜美香醇。可在這個世界上卻有很多孩子被迫為別人的甜蜜辛苦勞作,仍生活在一個變相的奴隸制社會。
  • 【七夕,你吃了嗎?】殘酷真相:你吃的每一塊巧克力,都沾染著非洲童...
    然而巧克力的背後卻隱藏著一條交織著血淚和奴役的悲慘的產業鏈。  在非洲,數以百萬計的兒童生活在幾乎奴隸的狀態下,支撐起龐大的巧克力產業鏈的底層。  童年,本應像低純度的牛奶巧克力,甜美香醇。記不清是幾歲起,就開始在可可種植園工作。  「不上學嗎?」  「不,從來沒上過。」  「這項工作很艱苦嗎?」  「是的,很艱苦。」  聊天的時候,還有幾名拿著砍刀的男孩在去往農場的路上走過。
  • 日本白色戀人巧克力暫時停產,對原料可可豆會有什麼影響?
    日本的白色戀人巧克力產品,售賣時間可以追溯到1976年,距今已逾40年,該款產品是由北海道札幌市石屋治果株式會社生產,自上市以來,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在當地,白色戀人已成為獨具特色的產品,在特產銷售上位居全國第二。
  • 可可豆到巧克力的變身之旅,可可豆烘乾機及其焙炒太重要!
    巧克力是由可可製品(可可液塊、可可粉、可可脂)、白砂糖、乳製品和食品添加亮晶晶等基本原料,經混合、精磨、精練、調溫、澆模成型等科學加工而成。其中可可製品的加工非常重要,金澳君帶大家了解一下關於可可豆成為巧克力之前的變身之旅吧!
  • 感受來自AI的幸福:可可豆、巧克力與人工智慧
    看到這裡你也許知道了,這種植物就是製作美味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 為了區分上千億顆可可種子的品種,巧克力工廠在流水線上融入人工智慧技術用來將它們篩選、區分。在可可豆篩選流水線上,計算機通過設定的程序,將快速移動的可可豆識別標記成「正常」與「CCN-51」兩種品類。
  • 巧克力的奇葩吃法大公開,Venchi焦糖布蕾魚子醬狀巧克力聽說過嗎?
    濃醇美味的巧克力,應用範圍是十分廣泛的。巧克力蛋糕、巧克力牛奶、巧克力冰淇淋、巧克力餅乾,甚至是巧克力味道的香水也都算不得奇葩。但以下這幾種巧克力的奇葩吃法,也許就不是人人都能想得到了。
  • 巧克力的原材料可可豆來源,印第安人最初把可可豆當貨幣用於交換
    瑪雅人、阿茲特克人除了食用之外,還把可可豆作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交換媒介。哥倫布第四次美洲探險時(1502-1504),曾在宏都拉斯海域碰到一隻載有20多個瑪雅人的獨木舟。哥倫布發現他們對船上一堆可可豆特別珍惜。如果誰丟落了幾顆,他會立刻小心翼翼地撿起來(像拾錢幣一樣)。可可豆是製作可可脂和巧克力(朱古力)的原料。
  • 原來早在瑪雅人時期就開始吃巧克力了 你了解可可豆嗎
    與其他古典文明不同的是,瑪雅獨特的貨幣是可可豆,可可豆不僅成為商業繁榮的種子,也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種芳香飲料。小可可豆讓我們可以從一個很小的角度來看待瑪雅文明。瑪雅地區的自然資源分布不平衡,因此不同城市之間的商品交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沒有一個發達的貿易網絡,瑪雅文明就很難作為一個整體存在。
  • 可可豆短缺供不應求 全球巧克力價格或將上漲
    中國網2月19日訊 據法國《費加羅報》網站2月17日報導,隨著全球範圍內的消費量增長和氣候變暖等一系列因素引發的生產力受阻,可可豆生產商已經無法滿足生產巧克力的供應需求。作為製造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豆的日益稀缺導致巧克力價格也將隨之上漲。好好享受手中的巧克力吧,因為不久的將來巧克力可能就沒那麼好買了!在一系列原因的作用下,可可豆價格飛漲,並將在很長時間內保持供不應求的狀態。由於新興國家經濟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巧克力的需求也在大幅增長。《華爾街日報》日前發表文章稱:「巧克力的需求量呈現爆炸式增長,尤其在新興國家中消費者不斷增長。
  • 關於巧克力你不知道的前生今世 中美洲才有巧克力
    今天陪著侄女逛超市,2歲的小侄女異常偏愛巧克力,掰開來扔嘴裡嚼嚼吃就已經足以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了。我也很喜歡吃巧克力帶來的味覺體驗。想像不出沒有巧克力的生活,慶幸自己出生於16世紀後。在那之前只有中美洲才有巧克力,而且與現在的巧克力完全不一樣。
  • 再過40年就沒巧克力吃了?普通人吃上巧克力也才一百多年
    近期的一則新聞令全球巧克力愛好者心有戚戚: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全球變暖的趨勢和日益乾燥的氣候正使全世界的可可原料產量下降,並可能在40年後導致該農作物滅絕。西非國家象牙海岸和加納是可可豆的兩大重要產地,全球一半以上的巧克力產自這兩個國家。但西非自2009年起陷入持續乾旱,預計到2050年,超過290個可可種植地中的將近90%將無法維持可可種植。
  • 可可豆裡有巧克力味嗎?小夥切開嘗了一下,猜猜結果如何
    巧克力是人們很喜歡吃的一種零食,尤其是小孩子,幾乎對巧克力沒有半點的抵抗力,但是你知道這麼好吃的巧克力是怎麼製成的嗎?也許很多人都聽說過,巧克力是以可可豆為原料製成的,於是有很多人摘下可可豆,想品嘗一下可可豆裡到底有沒有巧克力味!
  • 可可豆短缺 巧克力40年內絕種?
    有研究指出巧克力有機會在未來40年內絕種,情人節便不可以送巧克力了,巧克力控要哭了嗎?這個震撼的消息其實已經不是近日才被發現的,事出必有因,而且原因有兩個。1)全球暖化可可豆的產量日漸下降,並造成短缺。(圖片來源:Pinterest專頁提供)全球暖化的危機非常險峻,不但令全球多個地方有急速溶雪的情況,氣候的變化也令可可樹處於不穩定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