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山隨筆(一)
「洞庭天下水,嘉山天下景」。嘉山,湘西北一顆璀璨的明珠,既無千韌之貌,亦無奇險之美,嘉山聞名於世,得益於孟姜女千裡尋夫和車贏囊螢夜讀故事的廣為流傳。
清晨,聽聞嘉山禪寺召開水陸大法會,屆時僧侶雲集,有得道高僧布道講法,為新建廟宇佛像開光,遂心動神往。
飯畢,驅車一路向北,行至嘉山腳下花山寺,轉而向東,緊跟進山車流,蜿蜒蛇行,沿途綠樹成蔭,錦旗飄揚,路旁香客信士,摩肩接踵,緩緩而行。
遠觀嘉山,其勢自西向東,高低起伏,蜿若巨龍。漫山蒼松翠柏,野蘆香樟,葳蕤生光。掩映古寺,時明時滅,縷縷薄霧,絲絲縈繞。好一神仙居所!
隨眾人沿盤山小道徒步而上,盞茶工夫,直達山頂。正面大雄寶殿竄入眼帘,佛塔僧舍,依勢而建,錯落有致。回首東南,阡陌縱橫,村舍儼然。北臨澧水,水似玉帶,纏繞向東。河中貨輪往來穿梭,偶有汽笛長鳴,其聲經久不絕。
山上遊人如織,熙來攘往,善男信女,手持佛珠,互躬道安。九點左右,幾位高僧在手執佛幡和華蓋眾僧侶簇擁下,雙手合十,口宣佛號,拾階而上,隨知客僧緩緩步入新落成禪寺內……
因急事需下山,故未能親聆高僧講法,亦未見佛像開光之盛典,深以為憾。
2017年10月26日
嘉山隨筆(二)
洞庭之濱,津城東南,天降明珠,化土為山。古謂翠綠,又曰孟姜,弘治年間,易名嘉山。
嘉山之腳,孟姜互鄰。孟種葫蘆,蔓至姜家,瓜孕一女,故名孟姜。姜女適婚,巧遇範郎,喜結連理,好景不長。千裡尋夫,耳熟能詳。天念其貞,民感其德,於山之巔,築廟立祀,塑其金身,尊為娘娘。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姜女有靈,嘉山有幸,無邊勝景,仰慕世人。
觀音生辰,一年有三,今逢其一,妻前有約,為遂妻願,擇時而動,再遇嘉山。
秋風徐徐,暖陽微微,雨後新山,尤顯蒼翠。舉目上眺,棉絮朵朵,青松含墨,陽光點點,廟宇耀耀。登頂東眺,澧水浩渺,蘆洲蒼茫,轉首南望,阡陌縱橫,村舍儼然。
一遇嘉山,距今二年,廟宇樓臺,依稀如昨。唯一有變,放生池畔,雕欄環繞,拱橋如月。池中睡蓮,一苞欲綻。姜女殿前,燭火旺盛,香菸繚繞,信士二三,虔誠溢表。
大雄寶殿,娘娘座前,誠心誠意,了卻心願。諸事無求,唯願平安!
2019年10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