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的早教班 | 適合0-3個月寶寶的視覺練習遊戲

2020-12-21 小C媽報到

作者 / 小C媽

分享0~3歲育兒知識和早教心得,都是乾貨。

C媽上次說過等」越玩越聰明「遊戲系列寫完後,要和親們分享各類感官遊戲。

寶寶大腦的發育離不開各種感官的刺激,義大利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臺梭利說過:「感官是心靈的窗戶,感官對寶寶智力的發展具有頭等重要性。」所以在蒙氏早教體系中,感官練習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關於蒙氏早教班的體驗,C媽也寫過一篇文章,具體請戳:一年上萬元的蒙氏早教班,感官訓練課到底在訓練啥?

早教班不是一定要去,但早教卻是每個寶寶都需要的,C媽今天就先從最重要的視覺練習開始分享吧。

0~3個月視覺發育特點

一個月

剛出生的寶寶基本上是近視,一周之後,可以看到3米處的物體,但眼睛的運動並不協調,一個多月時,寶寶能看清15~30釐米內的物體,而且會注視了。

兩個月

寶寶視覺集中現象會越來越明顯,比如喜歡看活動的物體以及熟悉的面孔,雙眼能協調地注視物體,眼球會隨著物體的運動而轉動。

三個月

寶寶能固定地注視物體,並且注視時間延長,視線也能跟隨移動的物體而移動。這個時期的寶寶對顏色很敏感,尤其喜歡看紅色,因此家長可以經常用紅色的玩具逗寶寶玩。

下面我們就來分享遊戲吧。

一、圍巾飄飄

拿一條圍巾或手帕,掛在寶寶眼睛大約30CM的地方,吸引寶寶的注意。將圍巾向下移動,靠近寶寶的臉,然後重新提起,接著再往下移動,如此循環往復。上下移動手帕的時候,要輕輕呼喚寶寶的名字或唱歌給他聽。

二、絨球遊戲

找一些色彩鮮豔的絨球或者毛絨玩具,放在寶寶面前30CM左右的位置,然後向不同方向慢慢移動絨球,根據寶寶實現追逐物體的能力限度來決定你移動玩具的速度。

試著慢慢將玩具升高或下降,讓寶寶觀察選擇遠近變化,還可以用玩具輕輕觸碰寶寶的身體或手臂。

三、小小藝術展

將幾個大塑料架子牢牢地固定在繩子上,用夾子夾一些毛絨玩具、布球、搖鈴等玩具,然後將繩子牢牢地綁在嬰兒床的上方。

輕輕搖晃繩子上的玩具,同時告訴寶寶它們都是什麼,這時寶寶是不是正目不轉睛地盯著這些東西呢?

注意:一定要將繩子綁緊,不能讓它掉到床上,更不能讓寶寶和繩子單獨在一起。

四、躍動的大氣球

手拿一兩個眼色鮮豔的造型氣球,在寶寶面前來回晃動,給他製造一些視覺衝擊,你還可以拍打氣球或有節奏地拉動氣球繩,讓氣球"跳「得更加歡快。

注意:任何時候都不能讓寶寶單獨和氣球或者氣球繩在一起,選擇的氣球也要不容易爆裂的,裡面不能裝氫氣等易燃氣體,最好人工吹氣。

五、搖彩帶

把一些色彩鮮豔的彩帶或布條綁在筷子上,然後在他的臉和手周圍輕輕搖動彩帶,寶寶有可能會揮舞手臂、踢動雙腳,說明這些彩帶給寶寶帶來了快樂和新奇。

當寶寶大一些,能夠伸手去爪彩帶時,這個遊戲還可以鍛鍊他的眼手協調能力和抓握能力。

這些遊戲的作用:

上面的遊戲可以很好的促進寶寶視覺的發展。比如觀察色彩鮮豔的物體上下左右移動,可以鍛鍊寶寶的眼部肌肉;讓寶寶追蹤移動的物體,可以讓他將不同距離的物體聚焦在視網膜上,這種技能需要雙眼的配合。

最重要的是,陪寶寶玩遊戲增加了親子交流和互動,沒有什麼比爸爸媽媽陪著玩更讓孩子開心的事情了。

玩遊戲需要注意的地方:

每次遊戲不用玩太久,幾分鐘就好。另外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如果寶寶注意力有些分散,開始煩躁不安或是不斷將頭扭開時,就說明寶寶已經累了,可以馬上停止,以後再玩。

上面第三個「小小藝術展」遊戲,不玩了也要把繩子和上面的物品從床上取下,以保證安全。

小C媽媽嘮叨時間:

對寶寶的感官練習並不是那麼複雜,如果你有興趣系統學習早教的基本理論,那自然是很好的;沒有時間學也沒關係,C媽會經常和親們分享各類遊戲,大家照著玩,同樣能達到好的效果。(更多早教遊戲,大家在公 號【小C媽報到】 後臺輸入「遊戲」就能查看)

玩耍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這些感官練習都是在玩耍中就悄悄實現,大家趕快和寶寶玩起來吧。關 注公- 號: 小C媽報到回復關鍵字查看更多小C媽的育兒文章

【撫觸】嬰兒撫觸是非常好的早教,多圖解析寶寶撫觸

【趴著】想讓寶寶早點會坐、會站、會走?先做好這件事

【母乳】母乳該如何儲存與解凍,你做對了嗎?

【漲奶】漲奶要怎麼預防和解決?科學有效的方法

【曲線】寶寶發育的好不好,看生長曲線就知道

本文參考資料:Gymboree Play

小C媽,本是學經濟的文科女,卻在當媽後熱愛上了與育兒相關的一切,從此找到了人生的正確方向。一邊全職帶娃一邊專研各類育兒知識,現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在讀,力爭在育兒的路上邊走邊學

相關焦點

  • 適合1歲半到2歲寶寶的8個早教遊戲,幫寶寶大腦發育
    有寶媽朋友問:「寶寶上幼兒園之前要不要給他報個早教班啊?怕寶寶不適應擔心跟不上其他小朋友,但現在早教班都上萬了,好貴啊……」其實孩子早教不是非得上早教班,在家就可以做,今天給大家整理了8個早教遊戲,輕鬆和寶寶做起來吧,讓寶寶越玩越聰明↓↓1、學穿鞋襪2、記住家人名字3、倒水
  • 適合0-3歲寶寶的3個感統遊戲,趕快玩起來!
    舉個例子,我們讓寶寶走到凳子上坐好吃輔食,在這個過程中,寶寶需要用視覺看到凳子在哪裡,用前庭覺和本體覺走到凳子旁,再用視覺、本體覺將輔食送到口中,用味覺感受輔食的味道,這些就是感覺統合的體現。感覺統合能力對寶寶很重要,關係寶寶的成長以及學習生活!而且,0-6歲是寶寶感統能力發育的關鍵時期。
  • 適合0 5歲寶寶玩的25個家庭早教遊戲
    適合0~5歲寶寶的25個簡單家庭早教遊戲,在家就可以玩兒的早教遊戲。早教遊戲不僅僅是遊戲,還能啟智,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 1、積木
  • 嬰幼兒早教班有必要去嗎?阿芳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宅家裡?去公園?周邊一日遊?還是會給寶寶報一些興趣課或者早教班呢? 珍珠奶茶現在9個多月,阿芳暫時還沒有給她們報早教課,現階段要不要報早教班,也是阿芳正在思考的問題。 針對早教班,家長們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態度。
  • 你還在花費萬元上早教班嗎?兩款益智小遊戲,幫寶媽省下冤枉錢
    由此可見,0~3歲確實是開發孩子大腦、促進孩子智力發育的關鍵時期。近年來,國內外的早教課程、早教班都非常火爆。「早教」不等於「早教班」從孩子的腦神經發育規律上看,早教本身確實對孩子智力發育有一定影響,但早教不等於早教班,這樣背著書包早出晚歸的學習模式,也未必適合0~3歲的嬰幼兒。
  • 適合家裡玩的1歲寶寶親子遊戲
    >適合家裡玩的1歲寶寶親子遊戲2013-06-06 09:47:45出處:PCbaby作者:SURE介紹給你一些周歲以內寶寶可以在家和父母一起玩兒的、簡單而能促進生長發育的遊戲。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適合10個月寶寶的益智遊戲,快來玩!
    適合10個月寶寶的益智遊戲,快來玩! 十個月的寶寶已經具備很多能力了,比如會咿呀學語,能聽懂簡單的語言,反應靈敏……這個時候的寶寶對外界也充滿了好奇心,所以父母要抓住機遇,多給寶寶創造機會,讓他們的運用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能力更上一層樓。
  • 親子遊戲:6-12個月寶寶感統訓練
    作者:寶寶知道 教育思考者寶寶在6個月後,身體進入快速的生長期,因此,四肢的鍛鍊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在寶寶6-12個月期間的感統訓練,應該著重於肢體動作、聽覺和視覺等等。親子遊戲:6-12個月寶寶感統訓練適合7個月寶寶的遊戲1,舉腿(肢體動作)首先慢慢而輕柔地分別將寶寶的兩腿舉起,放下。
  • 適合3-5個月寶寶的遊戲互動,鍛鍊語言能力、感覺和運動技能發展
    寶寶出生後,父母不僅要把寶寶養大,還要讓他們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健康發展。這就需要家長,從小就對他們進行一點一點的培訓,2~3個月大寶寶的發育情況,全身都會長一些肉肉,變得胖嘟嘟的,還會發出特別的聲音,看到熟悉的人,會笑得像朵花。當他們開心的時候,會伸出手想要去觸摸事物。
  • 原來這些練習在
    跟蹤能力實際上是眼睛對物體的跟蹤能力,也是一種視覺練習。當寶寶才幾個月大,去醫院體檢時,醫生會搖一搖撥浪鼓,看看寶貝的眼睛是否能跟著撥浪鼓走,這就是測試寶寶的聽覺和視覺跟蹤能力。現實中,有很多寶寶出生後,因為父母不理解,所以他們也不經常做這個練習寶寶,因此寶寶的視覺在早期階段沒有受到刺激,此外,孩子們後天過早地得到了手機和電視,在某種程度上,兒童的視覺障礙是造成的。
  • 適合五六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推薦
    親子遊戲玩抓積木手抓物體的動作先是大把的抓,後是拇指和其他四指對捏,然後是拇指食指對捏。這個月可能會拇指和其他四指對捏,拇指和食指對捏能力還要經過2~3個月的時間。讓寶寶練習抓小積木,能夠鍛鍊寶寶手指的運動能力。鍛鍊指尖細小肌肉的協調動作,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
  • 0~3歲是認知啟蒙的最佳時期,家長牢記「4個多」,比早教班管用
    然後也學習了一種辦法,「4個多」一共八個字。但是在學習這「4個多」之前,先要大家了解一下,早教認知啟蒙到底是什麼?什麼叫做認知啟蒙?先說早教,就是圍繞孩子的行為習慣,語言、情商培養以及創造力為主的,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孩子在3歲前正是學早教啟蒙的黃金時期,錯過這個時間再培養孩子就難了,早教啟蒙需要在孩子3歲前給予正確的引導,能讓孩子以後養成一個好習慣,培養孩子成為智慧寶寶。
  • 3歲背圓周率、質量監管空白 早教班的虛火該降降了
    來到三樓,兩個活動區域被家長佔滿,十幾個孩子正在地上玩玩具,等著上課。一間正在上課的教室裡,老師正給一歲半的孩子進行「閃卡練習」。家長則一對一坐在身後,其中有兩個孩子不停往後看,甚至離開了座位。  據介紹,七田真亦莊店在讀學員約600人。每個孩子需要一名家長陪同上課,以至於早教班裡人滿為患。
  • 玩是最好的學,0-3歲寶寶不可不玩的五種遊戲
    相對於0-3歲的寶寶來說,玩遊戲是最好的一種認知、學習的方法。下面我們來看看哪些是3歲以下的寶寶不可不玩的遊戲:一:身體遊戲3歲以下的寶寶各方面發展都是通過身體運動來發展的。所以,對他們來說,身體遊戲既能鍛鍊他們的體能又能發展智能。身體遊戲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身體指認的遊戲,幫助寶寶了解身體構造。比如家長可以告訴寶寶眼睛、鼻子、嘴巴等都分別在哪,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邊說邊觸碰他們的身體部位,同時也能激發寶寶的觸覺發育。還一種就是肌肉遊戲,比如穿珠子,可以培養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拍皮球,增強體能等。
  • 適合0-6歲寶寶玩的「放電」遊戲,好玩還省錢,收藏了帶娃玩起來
    :自製玩具遊戲適合0-1歲寶寶在室內玩的「自嗨遊戲」推薦不少家長會問:不會說話的小嬰兒也會玩嗎?接下來就來推薦些適合1歲內寶寶玩的音樂遊戲。0-3月的寶寶:優美舒緩的音樂,有助安撫寶寶煩躁情緒聽著優美舒緩輕柔的音樂,能讓哭鬧的寶寶漸漸的安靜下來,有助平復寶寶的煩躁情緒,而且聽的過程,也有助促進寶寶 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育。
  • 0-1歲新生兒智力開發要點,儘早培養寶寶更聰明!
    在3歲以下,特別是0-1歲,嬰兒的智力發展日新月異。 早期是兒童智力、人格、社會行為發展的關鍵時期。大腦早期的經驗對大腦形成工作方式非常重要。因此越早在德育、智育、體育、情感方面受到關注的孩子,綜合發展就越好。 今天我們就詳細介紹下0-1歲寶寶的發育裡程碑,並例舉一些相應的遊戲,方便為大家進行早教時提供示範。
  • 3歲教背圓周率,一節課售價四百元:早教班「虛火」該降降了
    來到三樓,兩個活動區域被家長佔滿,十幾個孩子正在地上玩玩具,等著上課。一間正在上課的教室裡,老師正給一歲半的孩子進行「閃卡練習」。家長則一對一坐在身後,其中有兩個孩子不停往後看,甚至離開了座位。 據介紹,七田真亦莊店在讀學員約600人。每個孩子需要一名家長陪同上課,以至於早教班裡人滿為患。
  • 適合0-6歲寶寶玩的「自嗨」放電遊戲,好玩還省錢,帶娃玩起來
    0-3月的寶寶:優美舒緩的音樂,有助安撫寶寶煩躁情緒  聽著優美舒緩輕柔的音樂,能讓哭鬧的寶寶漸漸的安靜下來,有助平復寶寶的煩躁情緒,而且聽的過程,也有助促進寶寶聽力和語言能力的發育。  3-6月的寶寶:玩能促進運動和認知能力的親子遊戲  一般到了3個月後,寶寶就逐漸會翻身了,6個月後逐漸會獨坐。
  • 鬧哄哄的早教班,真的有必要給孩子報嗎?
    「孩子8個月時候我就熱衷於團購各種早教體驗課,基本每周末都會有安排,那時候想的就是多對比,找一個適合孩子的長期堅持下去,直到把城關、七裡河的各個早教機構的課程和親子類活動全部體驗了一遍後,還是決定放棄早教這條路,選擇了自己陪娃。」
  • 黑白卡用不對影響視覺發育!3個正確方法,訓練寶寶火眼金睛
    01 要與寶寶眼睛保持合適的距離 醫學研究表明,0-3個月新生兒的視覺距離在20~30cm左右,隨著發育不斷延長。 1個月以內的寶寶,可在嬰兒車、嬰兒床的兩邊放置豎立的黑白卡。 這個月齡的寶寶以睡眠居多,即使清醒的時候也是在嬰兒車裡或者小床上躺著,趴著。 在嬰兒車兩邊或者床四周放黑白卡,有助於寶寶清醒的時候就能看到,且距離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