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年看臺灣二二八 復興中華才是真正紀念

2020-12-19 中國新聞網

  六十七年前的2月28日,臺灣同胞掀起了全省範圍的武裝反抗(國民黨當局)鬥爭,成為島內60多年來「規模最大、株連人數最多、在人們心靈中造成創痕最嚴重」的一次政治事件,即通常所說的「二·二八事件」。 今天又值2月28日,臺灣《中國時報》刊發評論文章《甲午年看二二八》客觀分析,理性論述,稱近代中國因應外患而啟動的文明轉型,兩岸生民皆飽受磨折,多數人並無成為加害者的條件和意願。二二八的不幸,與其說是誰施加的,不如說是「一個不幸的祖國帶給她一塊失土的不幸」。如今,要真正紀念臺灣二二八,我們要和平團結,要復興中華。

  原文摘編如下:

  前日本駐臺陸軍航空兵、《臺灣終戰秘史》作者宮澤繁說:「分析兩者間產生這樣的感情分裂,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應當是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日本和日本人是使兩者分裂的元兇。在臺灣的日本人一想到這問題,便羞愧得無地自容,真恨不得鑽到地下去……」

  「兩者」,指的是臺灣光復初期社會上出現「省籍隔閡」的大陸人與臺灣人。宮澤繁沉痛地指出,「使兩者分裂的元兇」是他的祖國日本。

  沒有成為加害者的意願

  清季因應外患入侵,中央政府對臺灣挹注大量資金與人力從事洋務運動,煤礦、鐵路、輪船、電訊、電燈、學堂、郵政、機器,凡近代實業俱興。至光緒甲午(1894)年之前,臺灣財政已然自給自足,成為全中國唯一出超的身份。

  然而,光緒甲午年以後淪為日本殖民地的臺灣,50年的殖民統治,半世紀的「去中國化」洗腦,相較於大陸地區內亂外患相尋的際遇,臺灣社會已進一步站在不同發展位置上。

  二戰後臺灣光復,面對的是倖存於殖民主義世紀的殘破落後祖國。正是這樣一個戰後幾近破產、產能低落的祖國政權來接收日帝鐵蹄下的「先進」失土,不但無能駕馭,還帶來雪上加霜的內戰消耗,遑論如清季中央之對於臺灣的資助與建設。

  日帝侵華與《馬關條約》終結後,《中美商約》進場,美國戰時生產的大量剩餘物資湧向貧瘠的中國市場,脆弱的中國民族企業相繼關閉。在臺灣爆發二二八事件的同時,大陸失業、饑荒、學潮、工潮、暴動、搶糧、賣女、棄兒……,其人間慘況,不輸臺灣二二八。另一方面,反飢餓、反內戰、反美帝、反迫害等民主運動,則是兩岸民眾共同的時代訴求;當今臺北的「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就是在二二八事變同一年見證那場時代訴求的集合點。

  臺灣二二八悲劇的多重性,緣於中國反殖民戰後的背景,臺灣內部統治衝突與省籍矛盾,並以此為元素,在外力介入下,膨脹為臺灣人「統獨」對立的集體想像與記憶。緝私血案發生前一天,美國就正式要求聯合國授權自己接管日本在西太平洋佔領過的島嶼。至事變發生,美方駐臺領事館、重要媒體、陸戰隊、中情局,找到煽風點火的機會。

  這不是說將臺灣二二八的責任全推給外力因素,只是強調,近代中國因應外患而啟動的文明轉型,兩岸生民皆飽受各式磨折──大多數人沒有成為加害者的條件和意願。

  將二二八受害意識的撫慰,寄托在對中華民族的憎惡,寄托在對日帝殖民的懷戀,寄托在一個想望中的大洋島國,只是那種異變心理的投射。

  復興中華才是真正紀念

  梁啓超曾對林獻堂說:「破碎山河誰料得,艱難兄弟自相親。」臺灣二二八的歷史實像,是一個不幸的祖國,帶給她一塊失土的不幸。它的歷史教訓,就是召喚分裂的「兩者」,用更優質的民主建設化解內部爭議。

  我們要以和平團結,復興中華,來真正紀念臺灣二二八!

相關焦點

  • 臺北舉辦紀念李友邦特展 回顧二二八事件(圖)
    原標題:臺北舉辦紀念李友邦特展 回顧二二八事件(圖) (圖自臺灣《中國時報》)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二二八事件」滿67周年,臺北市文化局策劃「臺灣先鋒─李友邦與二二八受難者紀念特展」,透過李友邦將軍歷經「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時被槍決的生命軌跡,並以其在戰後籌組的「三青團」為主軸,呈現「二二八事件」的多元面向。
  • 為什麼臺灣民眾在二二八向共產黨員致敬?
    今年2月28日,就是臺灣「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的紀念日。中國大陸將舉辦活動進行紀念。前些天,在臺北「二二八和平公園」,有臺灣民眾舉行了向「二二八起義共產黨員致敬」的活動,並在公園內插滿五星紅旗。那麼,共產黨和「二·二八」事件有什麼關係?「二·二八」事件中民眾的訴求到底是什麼?現在臺灣很多政黨或民間團體都冠上了「共產黨」的名號,到底孰真孰假?
  • 臺灣舉辦多場二二八事件紀念活動
    中新社臺北2月28日電 (記者 黃少華)今天是臺灣二二八事件發生65周年紀念日。臺北、新北、臺中、高雄等地舉辦多場追思、祈福、展覽、音樂會等紀念活動。  距臺灣光復僅一年餘的 1947年2月28日,臺北市民為前一天軍警打死商販而罷市、遊行請願,並聚集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抗議,遭衛兵開槍射擊,激起全省民眾憤怒,爆發了大規模暴動。
  • 甲午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隆重舉行
    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宣布大典開幕。2014年5月24日,農曆甲午年四月二十六,備受矚目的甲午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開幕式暨拜祖大典在湖北隨州隆重舉行。來自海內外近萬名炎黃子孫會聚烈山,拜謁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神農,緬懷聖祖功德,祈願國泰民安、人民幸福。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會長許嘉璐出席大典。
  • 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72周年
    中新社臺北2月28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孔任遠)2月28日是「二·二八」事件72周年紀念日,臺灣各界舉辦展覽、研討會、追思會等活動,紀念這一深刻影響臺灣社會的歷史悲劇。1947年2月27日,臺北市發生一件私菸查緝血案,激起當地抗議浪潮。
  • 臺灣各界紛紛啟動「八八風災」一周年紀念活動
    新華社臺北8月1日電(記者 傅雙琪 李凱)距離莫拉克颱風襲臺一周年還有7天,臺灣各界已紛紛投入紀念「八八風災」和回顧防災重建工作的各項活動中。    去年莫拉克颱風襲臺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據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最新統計,「八八風災」造成681人死亡、遺體未確認身份23件、失蹤18人。
  • 中華文化復興論壇舉辦 聚焦中華文化復興與民族振興
    中新社記者 石龍洪 攝    11月12日,中華文化復興論壇在北京大學開幕,200多位來自兩岸及港澳思想界、文藝界、宗教界、教育界等領域專家學者出席,並就中華文化復興與民族振興展開研討。中新社記者 石龍洪 攝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電 (石龍洪 張曉曦)中華文化復興論壇12日在北京大學開幕,200多位來自兩岸及港澳思想界、文藝界、宗教界、教育界等領域專家學者出席,並就中華文化復興與民族振興展開研討。  本次論壇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文化部·北京大學兩岸文化交流研究基地承辦。
  • 臺灣統派:臺灣同胞當看清民族復興、兩岸統一大勢不可逆
    中新社臺北9月21日電 (記者 楊程晨 邢利宇)由多個統派團體共同主辦的臺灣社會各界紀念「光輝十月」座談會21日在臺北舉行,活動現場近200人出席。1911年10月,武昌起義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1945年10月臺灣光復,甲午戰爭後被割讓的寶島回到祖國懷抱;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自此徹底改變中華民族百年來落後挨打局面。主辦方表示,臨近十月舉辦紀念活動,是為讓更多臺灣人回首「雙十」「臺灣光復」以及「十一」時,從中看到臺灣社會向前發展的歷史契機。
  • 尊重歷史 開創未來——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73周年
    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成為臺盟的重要政治活動,為臺灣同胞謀福祉、維護祖國和平統一是一代代臺盟人傳承不息的使命擔當。 今天,讓我們從卷帙浩繁的史料庫中擷取吉光片羽,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73周年,緬懷在「二·二八」起義中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弘揚臺灣人民愛國愛鄉的光榮傳統。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京舉行,兩岸各界與會代表發言時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彰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兩岸同胞要銘記共御外侮的歷史,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光明前景。
  • 大陸將紀念「二·二八事件」 臺灣各方反應不一
    【觀察者網綜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於2月8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之際,大陸有關部門會舉辦系列紀念活動。臺灣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各方反應不一。 臺灣《旺報》在9日再度引述了大陸方面關於2012年舉辦的「二·二八事件65周年學術研討會」的相關報導。
  • 國臺辦就邀請臺灣各界人士參加抗戰紀念活動發表談話
    中國臺灣網9月4日北京訊 (記者 高旭 張御舲)9月4日,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就邀請臺灣各界人士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表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
  • 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70周年
    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7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2月23日,紀念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7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回顧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以來的70年曆程,作為生活在祖國大陸的臺灣同胞,我們深有感觸的是,不管兩岸關係如何風雲變幻,祖國大陸始終與臺灣同胞手相連、心相依。實踐證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路,是造福兩岸同胞的正確道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
  • 紀念臺灣光復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蘇輝指出,臺盟中央與全國臺聯、中國社科院共同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回顧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抗戰禦侮、最終實現臺灣光復的光輝歷史,彰顯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展現全體中華兒女共促祖國統一、共謀民族復興的堅定決心和磅礴力量。
  • 大陸要紀念二二八,臺灣怎麼看?
    【觀察者網綜合】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於2月8日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二·二八事件」七十周年之際,大陸有關部門會舉辦系列紀念活動。臺灣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導,各方反應不一。 臺灣《旺報》在9日再度引述了大陸方面關於2012年舉辦的「二·二八事件65周年學術研討會」的相關報導。並表示,此前為紀念「二·二八」事件60周年,大陸方面不僅出版新書、舉辦大型座談會,中央電視臺更是播出紀錄片以強調兩岸的共同歷史。今年紀念形勢為何,有待觀察。
  • 臺灣各界紀念「二·二八」事件 呼籲繼承先烈遺志推動祖國統一
    新華社臺北2月28日電(記者章利新、劉斐、楊慧)2月28日是「二·二八」事件發生72周年紀念日。連日來,臺灣社會各界紛紛舉辦活動,紀念這一深刻影響臺灣社會的歷史事件。  72年前的這一天,臺北菸草專賣局緝私警察毆打販賣私菸的女煙販激起民憤,進而引爆了臺灣民眾反對專制統治、爭取基本權利的「二·二八」起義。
  • 臺灣統派紀念抗戰 稱中國統一才是臺灣真光復
    臺灣中國統一聯盟昨天下午舉辦「七七抗戰紀念及胡秋原先生紀念演講會」。圖:(統盟提供)臺灣統派團體「中國統一聯盟」昨天下午舉辦了「七七抗戰紀念及胡秋原先生紀念演講會」。統盟主席紀欣表示,兩岸必須早日統一,臺灣雖已光復65年,但也只有待中國再統一之時,才是臺灣的真光復。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昨天有兩百多位統盟盟員出席這場演講會,政論家、統盟顧問曾祥鐸表示,他幼時歷經抗戰,親睹日人殘暴。
  • 甲午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隆重舉行 何厚鏵等出席
    原標題:圖文:甲午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隆重舉行 (記者 楊平 攝)   昨日是農曆四月廿六、傳說中炎帝神農誕辰日,甲午年世界華人炎帝故裡尋根節暨拜謁炎帝神農大典在隨州隆重舉行,主題為「四海一家親,共圓中國夢」。海內外各界嘉賓齊聚炎帝神農故裡,共同拜謁始祖,祈福中華。
  • 臺灣民間各界紀念「七七」83年
    又到七七,臺灣當局未置一詞,但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舉辦百人紀念會,有群眾團體到日本在臺機構表達「保釣」決心,統一聯盟黨(原中國統一聯盟)於7月6日座談重溫「一致抗日」的歷史……馬英九出席了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的紀念會,他致辭說,李登輝曾經質疑臺灣人抗日,這是「出賣臺灣、羞辱人民、作踐歷史」,「臺灣人抗日有10萬人死傷,當時臺灣人口總數只有3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