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豪GSe

2020-12-17 易車網

寫在最前:這篇文章記錄的是吉利帝豪 GSe 廣州-北京 8000km 長途挑戰的全過程,從廣州出發,途徑杭州、重慶、西安最終達到北京,一共 5 個城市,每個城市會更新一次,敬請大家關注!

重慶-西安:年輕與傳統的交匯

在古都西安感受年輕的魅力

重慶站活動正式結束,大夥們離開了心愛的火鍋和銷魂的山路繼續這次的吉利帝豪 GSe 8000 公裡全路況挑戰,在經過重慶站上山下隧道的車輛基礎性能測試後,吉利帝豪 GSe 留給了各位同行媒體優秀的形式印象。即使面對著重慶的陡坡以及急彎吉利帝豪 GSe 都展現出了自己性能優異的一面,在接下來的西安站吉利帝豪 GSe 又會給我們帶來怎麼樣的優異表現,我們一起期待。此次重慶前往西安路程僅為 700km 左右,我們這次僅分了兩天來完成,每天裡程大約 350km。此次行程可謂相當輕鬆了。

在重慶前往西安的路途中我們同樣為各位車主記錄了沿途的充電地圖

前往西安站的第一個目的地-萬源,第一天重慶到萬源的路途大概 355 km,中間行駛高速公路為滬渝高速,當天武漢市氣溫為2度,在行駛過程中我們打開了 27 度 3 檔風的暖氣。與上一賽段路途不一樣,在前往萬源的路途中一路高速都出奇的順暢,重慶距離達州的路程並不遙遠。全程僅為 215km。

由於達州尚屬於建設中的城市,在此處並沒有布置我們熟悉的如:特來電、國家電網等大型充電樁。當我們到達了達州後智能找當地不多見的星星充電樁進行充電,星星充電樁最大的充電功率只能達到 30kw 。而在這個充電資源較為匱乏的地方電費也並不便宜的達到了 1.87 元一度電。

在達州補充完能量之後車隊繼續向著今天的目的地萬源出發,不得不說,雖然此次路程完美的向大家表明電動車型也可以進行長途出行,但對於萬源這種縣級市來說電動車確實不是一個良好的代步工具,甚至可以說汽車都不是一樣良好的代步工具。擁擠的街道加上較為雜亂無章的交通,我個人認為在這裡的最優秀代步工具應該是摩託車。

剛剛也說了萬源市的發展不算超前,許多充電設施都並不完善。此次我們到達萬源市後曾一度找不到充電樁,並嘗試使用插頭對車輛進行慢充。好在最後在酒店附近找到了一個快速充電樁,但電費高達 2.5 元/kWh。最後迫於沒有充電樁的壓力小藍只好吃了一晚上的「貴价」電。

在重慶到達萬源的路途中我們共行駛了 355 公裡,經過計算這段路程的平均電耗約為 23kWh/100km 。這樣的能耗數字主要是因為上文所說的道路情況比較通暢,全程壓住限速 120km/h 跑,車內開啟暖氣以及座椅加熱等大功率用電器。

萬源-西安 全程道路較為通暢,山路駕駛樂趣十足

在經過「艱苦」的充電環境之後,大夥繼續前往第四站活動的重點目的地西安進發,其實重慶距離西安全程並不遠僅為 700 餘公裡。在經歷杭州-重慶全程陰冷的雨雪天氣後,西安站的前序路程大夥終於迎來了久違的陽光。前往西安的第二天路途全程長度為 353 公裡,萬源到西安的氣溫回升到了7.5度。由於氣溫的回升此程路途中我們並沒有全程開啟暖氣。

再去往西安的道路上由於有一段山路所以車輛我們也儘量採用車輛的動能回收代替了剎車動作。值得一提的是,在山路上行駛通過不同強度的動能回收對車輛進行制動,駕駛者採用單踏板操作也確實有另一番的駕駛樂趣。

在前往西安的路上我們穿越了世界上最長的穿山隧道秦嶺終南山隧道,在經過了終南山之後氣溫開始驟降至 1.5 度。在外界寒冷的氣溫下我們迫不得已重新開啟了車輛的座椅加熱以及暖氣,最終到達西安後全程行駛了 353 km。在此程重慶至西安的路途中遇到的交通情況並不多,全程都保持了比較通暢的狀態,在全程我都保持著道路最高限速行駛。(80~120km.h不等)但由於有一段下坡車輛動能回收較為充足,在此段萬源到西安的路途中我們車輛能耗僅為 15.9kWh/100km。這個數字對於電動車跑高速而言無疑是一非常優秀的數字。

西安站的活動開幕時間在 12月15日,這次活動的講解會選址在線大學城內的蘇酶咖啡,大學城內充滿著年輕活力的青春氣息,和吉利 GSe 的定位不謀而合。當天的活動在講解會完畢後車輛的自由試駕活動便開始了,來自於西安當地的媒體以及車主朋友們開始駕駛者吉利GSe 在中國的文化古都西安進行遊覽。

在下午的自由試駕活動中我們去到了西安的大雁塔遊覽,本身今天陽光明媚應該是一個遊玩的好日子,只可惜到了大雁塔我們才發現附近在進行施工作業遊玩計劃只得做罷。晚餐後大隊去到了聽 RAP 表演,不得不說在近年來說唱文化在國內興起確實速度非常快,不少年輕人都被其中的文化所吸引。而此西安站的活動安排也確實向大家完美的展現了帝豪 GSe 的年輕一面。接下來我們就要去到此次活動的最總站-北京。在北京將會用更多好玩的和不一樣的主題等著我們,敬請留意新出行的持續報導。

杭州-重慶:電動車馳騁在冰天雪地的初體驗

告別杭州站,前往重慶

從杭州站開始到重慶站全程路程達到 1750km,一輛車,3 個人。為了保證車輛的正常運作,在出發之前我們已經詳細計劃好了行駛路線,並找出沿途的服務站。此段行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杭州至重慶之間的充電站布置也是相對比較優秀,我們先前設定的服務站中都已經有著固定的國家電網充電樁,若大家沿著此次活動路線出發基本上可以滿足正常的電動車出行。

在此路段的行駛中我們同樣為大家記錄下了杭州~重慶全程的充電路線圖。

在這段路程行駛中給到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冷。在一路向北的旅途中基本上是一站比一站冷,但在路途中我們可以發現在車輛全程為車內供暖以及開啟各種大功率用電設備的情況下還能保持正常的續航裡程,日常的純電車輛出行已經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使用。

杭州-重慶段旅程約為 1756km

在杭州站活動完結之後,這次的吉利 8000km 車輛長途挑戰賽就由我大眼來接棒 CC 繼續進行,此次杭州到重慶站全程路途約為 1756km。在我接棒的第一天車隊從杭州出發一路向著賽程的第 7 天終點合肥進發,在前往合肥的路上我們全程為 426 km,歷經了 4 次休息區。

在旅程的第一天便全程遭遇大雨天氣

在安吉服務區充電費用為 1.6元/kWh。

第七天前往合肥的路途中基本全程遭遇大雨,車輛在行駛途中全程開啟雨刷、燈光、車內暖氣和座椅加熱等耗電量頗高的裝備。最後車輛在行駛 426km 後充電 72.28kWh 約合百公裡能耗為 17kWh/100km 。對於車上載重三人以及一車行李高強度用電來說該能耗數字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數字。

此次旅途幾乎所有日常能遇到的路況我們都遇到了

此次長途挑戰賽車輛幾乎囊括了所有日常車主用車所遇見的路況,高速、堵車、市區、郊區路況等…除了對駕駛者是一次考驗,越來越冷的氣溫更是對「小藍」吉利 GSe 的一次重大挑戰。

對於廣東人來說秋天似乎是可遇不可求的

在合肥休息一晚後車隊繼續向著第八天的目的地武漢進發,在車隊向著武漢進發之前我們決定先到合肥市的「中央公園」逍遙津公園遊覽,對於我這個廣東人來說秋意濃濃的美景確實是不可多得。

由於剛下過雨當地氣溫一直都在零下徘徊

與前一天一樣在前往第八天終點武漢的時候我們主要都是進行高速公路行駛,由於合肥當地的體感溫度已經低至了零下 3 攝氏度,在我們深知電動車輛在高速行駛時由於風阻和電機輸出都會對車輛續航造成影響的前提下我們還是幾乎全程開啟暖氣以及座椅加熱功能。天氣實在是太冷了。

在凌冽的寒風中「小藍」車標甚至已經結冰

而在第八天的高速路程中由於路途中沒有遇見過多的交通狀況,全程路程較為同行以及陰天天氣,我們在高速路中保持著車速 95~110km/h 不等的時速進行駕駛,其中甚至錄得了行駛 68km 車輛表顯剩餘裡程下降 78km 的優秀成績。當然,這樣的好成績我們是基本上全程採用了單踏板行駛操作,也就是在高速上遇到非急剎的剎車情況我們儘量不採用傳統剎車,而是採用車輛動能回收進行車輛制動。

車隊離開合肥之後出現了大雪天氣

在中午時分車隊離開了合肥境內時遇到了大雪天氣,在大雪天氣中大家開車都相當謹慎,不怕大家笑話的說一句,這是我第一次在國內見到下雪天,不得不說下雪天還是有個車方便多了。

行駛了 390km 後到達第八天中繼站武漢,在修整一晚之後車隊向著第九天的路程中繼站恩施前進,武漢前往恩施是一趟漫長的旅程車隊從早上8點開始出發經過 12 小時的路程終於在晚上 8 點到達目的地,第九天的路程全長達到 400 公裡.

雖然沒有出現雨雪天氣,但由於之前下雪以及氣溫持續降低,路面結冰情況還是頗為明顯

第九天離開武漢得道路上並沒有出現雨雪天氣。全程行駛較為通暢,但同樣因為天氣原因車內全程開著暖氣和座椅加熱,第九天的總行駛裡程達到了 400 km

此次途徑的滬蓉高速多個服務站中充電電費僅需 0.61 元/kWh ,但都需要額外收取 0.5 元/kWh 的服務費。

此次途徑的白河服務區等服務區更是充電價格出現了0.61元一度電的價格,相當便宜。但是可惜在便宜電價的背後還需要包含著服務費,這樣算下來價格達到了 1.1 元一度電,在價格方面並沒有優勢。

在途中我儘量採用動能回收代替剎車,最終獲得行駛 101km 續航僅掉 106km 的佳績。

而在車隊離開了高家堰服務區後我採用定速巡航加動能回收的策略成功後續 101km 的路程中僅消耗 106km 的續航。要知道我們車上有三名成年人加上一車的行李物件,外加車輛全程開啟暖氣以及座椅加熱功能。能得到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相當的優秀。

第十天的路程終點站是此次活動的第三站-重慶,第十天路程中起點恩施的氣溫大概兩度左右。在在恩施前往重慶的路上我們碰巧路過了女兒城景區,於是乎車隊在行進過程中臨時決定進入景區內進行拍攝。

拍攝完畢後車隊繼續趕路去往重慶路上,在去重慶的路途上並非全程高速公路,而是高速公路與國道相結合,其中國道路段有不少山區道路,在這一段中我們可以很好的結合車輛動能回收作節能駕駛。

第十天路程中遇到了非常寒冷的天氣

甚至在高速公路中遇到了暴雪天氣

在第十天行程中的山路同樣較為寬敞,路段限速 100km/h 。我們全程壓限速跑,其中途徑的白羊塘服務區氣溫已經低於零度,路面以及路邊樹木已經結冰。第十天路段到目前來看是行程至今最辛苦的一天。

到達重慶已經是當天晚上 8 點多,來到一個以火鍋著名的城市怎麼可能會放棄嘗試當地的火鍋美食呢?

重慶人民解放紀念碑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感受帝豪 GSe 的駕駛感受,重慶站活動為一次試駕活動。

「小藍」也成為了重慶站試駕活動中的一員

在重慶站的活動中,我們並沒有設置與之前廣州站一樣的續航挑戰賽。而是舉行了常見的試駕活動,取消續航挑戰舉行試駕活動的原因主要考慮到重慶地處山城,我們想讓在當地參加活動的媒體們可以在重慶高低起伏的山路中更盡情的駕駛以及更好的體驗帝豪 GSe 帶來的駕駛樂趣以及領略重慶的美景。

說了那麼多,在天氣如此寒冷的「北」方車輛的續航又是怎麼樣呢?(原諒我這個南方人,廣東以北都是北方。)此賽段第一天的行程是杭州到合肥。全程 426km 一共消耗電量 72.28kWh,平均百公裡耗電量為 17kWh 左右,計算下來第一天的高速續航裡程大約為 305km 左右,對於一整天的高速巡航而言這個數字確實非常優秀。

第二天路程是合肥到武漢,由於天氣原因全程車內加熱以及大功率耗電設備的開啟。全程行駛了 390km ,一共消耗電量 86.55kWh ,平均百公裡電耗22.19kWh,約合高速續航為 234km。

第三天路程是武漢到恩施,同樣因為天氣原因全程都開啟了座椅加熱以及冷氣。該路段全程行駛了 400km,一共消耗電量 79.24kWh,平均百公裡電耗為 19.8kWh 約合續航裡程為 271 km。

第四天路程是恩施到此站的終點重慶,同樣因為天氣原因全程都開啟了座椅加熱以及冷氣。該路段全程行駛了 534km,一共消耗電量 106kWh,平均百公裡電耗為 19.8kWh 約合續航裡程同樣為 271km 。可以看出車輛在寒冷的環境下高速續航大約為 270km 左右,相較於常溫下的290km 而言差別並不大,考慮到天氣寒冷會對車輛電池有一定的影響,加上全程高速路開著各種大功率用電設備頂著最高限速行駛,270km 的續航裡程已經相當優秀。好了,這一站報導就到這裡,我們下一站西安再見。

廣州-杭州:打卡沿途 18 個高速充電站

廣州-杭州,全程約 1500km;一輛帝豪 GSe,沿途 18 個充電樁。說來慚愧,這其實是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開純電動車出行,杭州也是我們這一次廣(州)京(北京)行的第二站,這一段行程的充電網絡布局也出乎了我的意料

途徑 3 個城市,打卡 18 個高速充電站

從廣州出發,我們第一天的行程是到贛州,全程大約 420km 左右。其實看我們的路線圖也可以發現,我們這一趟行程時間安排得比較充裕,每天的路程大約在 400km 左右,全程 1500km 也被我們分成 4 天來完成。

這樣相對輕鬆的行程安排原因有兩個,一是這次行程出發前我們並沒有提前去踩過點,只是通過手機地圖 APP 查看到沿途的高速中間有少數的充電樁,結合我們的車輛帝豪 GSe 的續航,所以安排了這次的行程。萬一中間有充電站「掉鏈子」,我們還可以有其它的應對措施。二是這次行程沿途需要進行拍攝,所以時間也安排得更加充裕一些。因為這畢竟是一次持續 20 多天的行程,不希望團隊累趴下。

好了,背景交代清楚了,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沿途的充電站布置情況。總的充電樁分布圖可以見下圖(點擊大圖查看):

從廣州到杭州的這一段行程,給我最大的印象有兩個:

1、純電出行真不是問題,並非此前想像的無法實現;

2、在充電站建設上,南方電網被國家電網按在腳下摩擦。

出發的第一天我們是從廣州到贛州,走的是京港澳高速高速再轉南韶高速。京港澳高速途徑的包括佛岡服務區、魚彎服務區均有南方電網的快充站,每個快充站均布置有 4 個快充樁,並且均是 120kW 的快充樁。南方電網最讓我有好感的是它的充電費用只需要 5 毛錢,而且不收服務費,真的是良心到極點。

佛岡服務區南方電網快充站

在佛岡服務區,還有一個南方電網充電站的布局圖,從布局圖來看,南方電網的充電站也主要是布置在京港澳高速上,所以如果你是走京港澳高速,那麼基本不需要擔心充電的問題。

南方電網高速快充站分布圖

從我們這次的體驗來看,也基本不需要擔心充電位被佔,因為充電位都設置得離衛生間較遠的地方,平時服務區車位很充裕,基本不會有人會把車停在充電位上。當然如果是重大節假日、高速免費,那麼我估計還是會出現充電位被佔的情況,所以也不太建議大家在重大節假日開純電動車出行。

京港澳高速佛岡服務區南方電網快充樁

從第二天開始,進入了江西省內,途徑的高速服務區基本就都是國家電網的快充樁了,包括大廣高速、樟吉高速、滬昆高速等等。這也是我開頭為什麼說國家電網相比南方電網在充電樁的布局方面領先幾條街。

滬昆高速豐城服務區國家電網快充樁

國家電網目前在高速服務區布置的快充樁數量為 4 個,但同時還預留了多 4 個位置,相當於後期可以擴充到 8 個。與南方電網一樣,均為 120kW 的快充樁。充電費用為 1.6-1.8 元/度,從我們這次的實際體驗來看,高速服務區上的這些充電樁大部分都是新建的,故障率都比較低,後期的維護服務是否能否跟上目前還需要打個問號。

國家電網快充樁費用為 1.8 元/度

在充電 APP 方面南方電網使用的是「粵易充」,國家電網使用的是「e 充電」 APP,直接掃碼就可以充電。需要注意的是兩個 APP 的餘額都不可退。這次因為國家電網用得比較多,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一旦 APP 裡的餘額不足,那麼充電樁會自動斷電,所以你在充電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裡面的餘額足夠你這次充滿,才不會耽誤事。

我用過的部分充電 APP 或小程序是無論你裡面是否有餘額,都會自動幫你充滿才斷電,當你下次再用的話需要把上次的餘額清掉才行,相對來說會更加友好一些。

實測帝豪 GSe 高速續航 280-310km 左右

說完高速充電樁,再來說說車。在廣州站的續航挑戰賽上,我們把帝豪 GSe 開出了 405km 的續航,當讓這個數值是在相對比較理想、也就是對純電動車比較友好的環境下開出來的。那麼對純電動車最不友好的高速路況帝豪 GSe 的表現又如何呢?

先分享第一天的續航成績,第一天的行程是從廣州到贛州,全程的裡程表顯的數據為 432.7kW。我們從滿電出發,中途在高速服務區充了一次電,補充的電量為 33.98kWh,到達目的地後我們在贛南賓館內的特來電慢充樁進行第二次充電,到充滿一共補充電量為 47.12kWh,相當於我們 432.7km 的路程一共消耗的電量為 81.1kWh,換算成百公裡平均電耗為 18.7kWh 左右。按照帝豪 GSe 電池容量 52kWh 計算的話,相當於它的高速續航裡程大約為 278km。

贛南賓館內的特來電 6.6kW 慢充樁

第二天是從贛州到南昌,表顯的實際行駛裡程為 402.5km,我們一共充進去的電量為 70.06kWh,換算成百公裡平均能耗大約為 17.43kWh,按照帝豪 GSe 電池容量 52kWh 計算,綜合續航裡程大約為 298km 左右。

第一天和第二天的使用環境相對比較接近,我們全程都開車空調,車內一共有 3 個人,同時還放了相關的拍攝器材。導致兩天能耗和續航有較大區別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第一天我們的時速相對較高,在 110km/h 左右,而第二天的時速大部分都保持在 100km/h。第二個原因是我們第一天在贛南賓館用的是慢充進行充電,相比快充實際充進去的電量也會多一些。

從南昌到杭州,這一路的路況環境相對比較惡劣,並且加上氣溫較冷,我們在部分路段也開始開啟了暖風,表現記錄的總行駛裡程為 683.9km,總的補充電量為 120.92kWh,換算成百公裡平均電耗為 17.7kWh,按照 52kWh 的電池容量來算的話,綜合續航大約為 294km。

綜合廣州到杭州總的行駛裡程和加電量來看,換算出來的帝豪 GSe 的高速綜合大約為 290km 左右。接下來隨著越往北走,氣溫的逐漸,對於帝豪 GSe 會是更大的挑戰。在接下來的行程我們也會繼續跟大家分享,我們下一站重慶站見。

廣州站:打卡帝豪 GSe 405km 續航記錄

從廣州開車到北京是一種什麼體驗?如果這次開的是一輛純電動車呢?為了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們決定走一趟。伴隨著我們一起走的是吉利帝豪 GSe,一輛在今年年中剛剛推出的純電動 SUV 車型,而為了增加這次出行的難度,我們又給這次旅程增加了三個打卡點。

這次行程計劃是怎麼樣的?

這次的行程(點擊查看全程圖文直播)是從廣州出發,先在廣州參加吉利舉行的續航挑戰賽。而後一路途徑杭州、重慶、西安最終抵達北京。在杭州、重慶、西安三個地方也會參加吉利在當地舉行的區域媒體體驗活動。

如果是單純從廣州出發走京港澳高速前往北京的話,那麼這次行程的難度就不是很大了,因為京港澳高速沿途服務區基本都覆蓋了充電站。但如果中間的行程還需要分別在杭州、重慶、西安三地「打卡籤到」,那麼難度就很高了。一方面是行程變得更長,另一方面是沿途的充電樁會成為我們困擾的問題。

事前我們也沒有去了解過沿途的充電樁情況,簡單用手機地圖 APP 查詢了一下路線之後,發現沿途的部分高速服務區會有直流快充樁,但為了保險起見,我們每天安排的路程也沒有太長,大約在 400-450km 左右,保證中途在服務區充一次電就能完成一天的行程。

這樣的路線設置計劃一方面是保證中間不會出現太大的意外,另一方面因為中途進行拍攝,會導致趕路的時間會相比普通走高速的時間花費更長,這樣設置會更加靠譜一些。同時我們也制定了 B 計劃,萬一中間有服務區的快充樁沒法充電,我們還能有餘地可以去到當地的 4S 進行充電。

廣州站:打卡帝豪 GSe 續航記錄

確定了路線和行程之後,我們如期參加了第一站廣州站。第一站的媒體活動是帝豪 GSe 的續航挑戰賽,讓我想起了此前帝豪 EV450 的續航挑戰賽,當時新出行也是拿下了第一名,跑出了 482km 的續航(定格在 482km 帝豪 EV450 北京-泰山不充電續航挑戰全紀錄),有了上次的經驗所以這次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帝豪 GSe,它是今年吉利新推出的一輛純電動 SUV,在今年的 6 月份正式上市。一共推出 3 款車型,補貼後的全國統一價為 11.98-14.58 萬元。搭載的是 52kWh 的電池組,NEDC 綜合續航為 353km。

這次的規則很「開放」,全程是放羊式比賽,統一時間滿電出發,固定時間點回到終點,這期間你的行駛裡程和剩餘續航的加起來的綜合裡程最高的即獲勝。這樣的規則對於路線的選擇就非常重要了,能否找到一條通暢、沒有紅綠燈的路線是獲勝的關鍵。

出發前會把充電口給封住,防止中途作弊

我們一開始選擇的路線是廣州大學城外環,在我印象中這裡車少、路也比較順暢,雖然有幾個紅綠燈,但影響不是很大,是刷續航的好地方。不過當我們跑了一圈之後發現這段路目前有幾段在修路,中間還有一段封住了,需要轉彎繞路,導致整個路段並不是很順暢,最終我們選擇放棄這段。

廣州大學城

第二個計劃我們選擇的是廣州環城高速,一開始沒有選擇廣州環城高速是因為這裡有好幾段堵車黑點,到那幾個地方必堵車,會對續航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放棄了大學城外環之後,相比之下環城高速就成為了最佳的地點了。

剛一上環城高速就遇上堵車

剛往環城高速上走,果然就遇到了堵車,好在不是那種完全堵死的那種,還是可以走走停停。過了堵車黑點之後,速度就可以提起來了。不過由於環城高速的車較多,實際車速也沒法提高太多,反而能夠維持在最經濟的 60km/h 等速去跑,這反而更加有利於我們去刷續航了。

環城高速車多擁堵,導致速度上不去,反而有利於續航

而也正是靠著這樣的優勢,最終回到終點我們一共行駛了 246km,表現的剩餘續航還有 159km,加起來相當於這一次挑戰賽我們的總續航為 405km,遠遠高於同行的其它媒體,毫無懸念的拿下了這次挑戰賽的冠軍。

最終行駛裡程為 246km,表現剩餘續航為 159km

 當然了,所謂續航挑戰賽嘛,就是為了刷續航,我們全程是沒有開空調的,所以最終的續航肯定是相比普通日常開車會好一些。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在車速上我們並沒有特意去控制,因為本身環城高速除了堵車走走停停之外,其它的路況因為車多車速都沒發跑太快,反而是在車輛的最佳行駛區間。所以除開沒開空調之外,相對來說這次挑戰賽我們的路線行程也會更接近日常的上下班擁堵情況(當然少了紅綠燈)。

下一站:杭州

告別廣州站,第二站我們將前往杭州。全程大約 1500km 左右,我們中途會經過贛州、南昌、衢州,這一路我們將測試帝豪 GSe 的高速續航情況,解答微博網友問到的高速100km/h、110km/h 以及 120km/h 不同時速下的續航相差多大,同時也會幫大家探秘高速服務區的充電樁布局情況,敬請期待!

聲明:本文由易車號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易車網。

相關焦點

  • 光潔如玉 淨(靜)若山林 試駕帝豪GSe
    而今天,我們受邀來到北京遠郊的山林中試駕吉利旗下首款純電動SUV——帝豪GSe。在這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納涼之地,帝豪GSe的出現也與周遭環境的調性極為相符。初識之後,我便對它提起了興趣,在濃烈的驕陽之下打起了精神。
  • 畢業季來趟說走就走的旅行,2020款帝豪GSe是首選
    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10-15萬級純電動中的人氣王——2020款帝豪GSe。至於原因,且聽小編一一道來。;另外2020款帝豪GSe的車身採用了同級少有的雙色設計,滿足了年輕群體對個性時尚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臺都市跨界SUV,2020款帝豪GSe還擁有遠超同級車型的1.52㎡的全景天窗,遇上好天氣,就可將天窗打開看看藍天白雲,讓旅途更加愜意!精緻內飾+超大空間,帶來舒享的出行體驗2020款帝豪GSe的內飾走的是簡約實用風格。
  • 吉利新款帝豪GSe上市 補貼後11.98萬元起售
    日前,買車網從吉利汽車官方獲悉,新款帝豪GSe正式上市,此次共計推出5款車型,補貼後售價11.98萬-15.98萬元,相比老款售價上漲了4千元。內飾方面,大體的設計和帝豪GS保持相同的設計,並換裝成旋鈕式擋把,看起來更為高級。其儀錶盤採用液晶+電子屏的顯示形式,中間7英寸的液晶屏可清楚的顯示車輛信息。此外,液晶屏還可以和中央多媒體屏幕實現雙屏互聯。
  • 吉利帝豪GSe的野心
    帝豪GSe成色幾何?除封閉式前格柵和局部細節差異外,帝豪GSe在外觀和內飾方面均與燃油版車型保持高度一致。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帝豪GSe的補貼後售價為11.98-14.58萬元,在降低用戶購車成本這方面,吉利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對比目前市面上的主流產品,帝豪GSe的成色幾何,想必大家心中已有一桿秤。
  • 長安悅翔v7對比帝豪—長安悅翔v7對比帝豪哪個好
    長安悅翔v7對比帝豪—長安悅翔v7對比帝豪哪個好視頻地址:評論:0長安悅翔v7對比帝豪—長安悅翔v7對比帝豪哪個好1/ 2長安悅翔v7對比帝豪—長安悅翔v7對比帝豪哪個好猜你喜歡長安悅翔v7對比帝豪—長安悅翔v7對比帝豪哪個好[車友頭條
  • 新款帝豪UP/帝豪GL UP發布官圖
    近日,吉利汽車發布了新款帝豪UP及帝豪GL UP的官圖,兩車均採用了吉利全新的4.0家族化設計語言,兩車前臉均採用了直瀑式的進氣格柵
  • 帝豪GL哪個顏色好看
    【太平洋汽車網】帝豪GL哪個顏色好看?帝豪GL哪個顏色好呢?下面我們來分析分析。帝豪GL哪個顏色好看而作為帝豪車系的精品緊湊型轎車帝豪GL,也有著13個月賣了近13萬臺的表現。帝豪GL有幾個顏色     2018改款帝豪GL提供冰晶白
  • 吉利新款帝豪UP/帝豪GL UP官圖發布 細節提升
    易車訊 近日,吉利發布了新款帝豪UP和帝豪GL UP的官圖。新車基本延續了現款車型的造型設計,但在細節以及配置方面具有提升。從官圖來看,新款帝豪UP採用吉利4.0全新設計語言,更加寬大的全新4.0直瀑式進氣格柵設計配以尺寸升級的黑色車標和下格柵兩側全新獠牙式設計,視覺上更具衝擊力。此外,新車還採用了全新旋風式造型的16英寸輪圈。
  • 吉利全新帝豪實拍:時尚的實用主義者
    當新帝豪第一次映入我的眼帘,雖然整體的輪廓沒有變化,但明顯細節更精緻了。這來自吉利對老款帝豪前臉和尾部的局部重新刻畫。相比舊款,新帝豪的車身線條更加簡練,車身的鍍鉻飾條被控制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增添質感卻不招搖俗氣。與老款相比,新帝豪的保險槓動感了很多。
  • 帥到沒朋友,超高品質,全新吉利帝豪GSe即將上市
    吉利憑藉著帝豪EV一款車型,就讓自己轉的盆滿缽滿,並得到消費者的一致認可,但苦於沒有兄弟一起分擔壓力,讓帝豪EV感到了疲憊,所以帝豪GSe應時而生,該車是吉利推出的首款純電動SUV車型,綜合續航裡程可達400公裡,並計劃將在6月份正式上市,補貼後售價預測在12萬元左右,原以為北京車展後各廠家今年不會再出新款電動汽車
  • 帝豪GL提車一個月了,帝豪車主分享行駛1700公裡後的體驗!
    帝豪GL提車一個月了,帝豪車主分享行駛1700公裡後的體驗!大家好!我是一名帝豪GL的車主,買車已經一個月了,行駛了1700公裡左右,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想了解帝豪GL的車主一起來看看吧外觀方面,GL外觀毋庸置疑,外觀設計很動感時尚。
  • 帝豪GS用實力說話
    在汽車領域中,外觀漂亮的車子數不勝數,但是兼具內在的車子並不多,其中帝豪GS就是這麼一款。帝豪GS定位於緊湊型SUV,跨界式的車身造型十分吸睛。車頭繼承了吉利經典的回字形前進氣格柵,兩側LED大燈內置了日間行車燈。帝豪GS的前槓線條複雜,讓前臉看上去十分精神。
  • 朋友新買一輛帝豪,沒幾天就開到了4S店,網友:帝豪真的很差嗎
    朋友新買一輛帝豪,沒幾天就開到了4S店,網友:帝豪真的很差嗎不得不說,現在買車的確是一件很令人頭疼的事,雖然可選的車型多了,而且車型的價格也相當便宜,但是在眾多的車型當中,選擇一款合適的車型是相當困難的,而且質量差的車型經常混在質量好的車型當中一起出售
  • 帝豪GL行駛3000公裡了,帝豪車主給大家分享他的駕駛體驗!
    帝豪GL行駛3000公裡了,帝豪車主給大家分享他的駕駛體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買車的人原來越多了,那麼現在買車選擇帝豪GL這款車好不好?可能很多朋友都沒有試駕過這款車,所以不太了解,今天一位行駛了3000公裡的帝豪GL車主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他的駕駛體驗,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相信能幫助你了解這車!外觀方面,外觀大氣、流暢,鷹眼式大燈造型有設計感、led大燈照度明亮,水波紋前臉辨識度高,尾部飽滿左右連貫。
  • 新款帝豪UP的官圖發布
    近日,吉利汽車發布了新款帝豪UP的官圖,作為年代改款車型,兩款新車均採用了吉利全新4.0家族化設計語言,整體造型更顯年輕與動感。外觀方面,新款帝豪UP採用了更加寬大的全新4.0直瀑式進氣格柵設計,下方的保險槓也進行了全新的升級,兩側的獠牙設計看起來非常的動感時尚。整體的前臉設計橫向拉伸感更強,衝擊力十足。
  • 吉利將推2021款新帝豪UP和2021款新帝豪GL UP_易車網
    12月18日,吉利汽車對外透露,為滿足更多用戶與時俱進的用車需求,吉利帝豪轎車再次向上煥新,將同步推出2021款新帝豪UP和2021款新帝豪GL UP兩款新車。2021款新帝豪GL UP在造型上融入了吉利全新4.0家族化設計語言,將採用全新吉利4.0直瀑式前格柵、燻黑LED光導尾燈等煥新設計,整體造型迎合了時尚潮流趨勢,更加優雅大氣。
  • 深度揭秘,帝豪GS如何玩轉年輕人的潮流圈?
    早在2017年,帝豪GS周年慶典就與上海草莓音樂節激情合奏,「動靜的我們」帝豪GS車友會正式成立,緊接著2018年帝豪GS聯手網易雲音樂打造音樂博物館,2019年帝豪GS打卡全國7城動靜音樂節…… 再到今年
  • 2019帝豪最新款怎麼關鎖車音
    吉利官方宣布消息,旗下全新跨界SUV命名為帝豪GS(詢底價|查參配),並發布了帝豪GS的官方圖片。根據消息,帝豪GS將會在2016年第二季度上市銷售。據了解,帝豪GS是基于吉利全新FE平臺打造,在外形方面,新車借鑑了帝豪Cross概念車的設計元素,使用了品牌最新的家族式前臉,前大燈組造型犀利,併集成了LED日間行車燈。側面來看,新車整體造型非常動感,配合黑色包圍、黑色車頂和車頂行李架更加突出其主打跨界風格的主題。尾部方面,新車造型有稜有角,兩側尾燈樣式也較為獨特,整體尾部看起來很有層次感。
  • 向上 成就不凡 全新帝豪德州榮耀上市
    空間探秘、趣味試駕等環節,不僅讓客戶了解了全新帝豪舒適的車內環境和智能的車載系統經過了熱鬧的動靜態車內體驗,嘉賓們在司儀的帶領下轉移到內場,舒適的環境和精緻的冷餐緩解了大家的疲勞。餐畢,激動人心的一輪抽獎開出電子秤一臺,此時大屏上10秒倒計時視頻震撼來襲,活力青春的現代舞表演與全新帝豪的氣質不謀而合。
  • 選帝豪還是選榮威I6,哪個是一哥?
    全新帝豪,家族式水漣漪前臉全新研發的平臺,一些舊有的問題的已解決,上汽作為合資車企,在研發、技術上得到一定的先天優勢,一些成熟的配套及技術可以順其自然拿來就用,比如榮威底盤採用與朗逸、凌渡同樣設計,後懸架減震器與彈簧分離,減震器可以單獨調節,而且後減震上支撐採用聚氨酯鋁結構,濾震效果及後排乘坐感受高於帝豪減震器彈簧集成一體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