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何故要造反?」中國歷史上這三個皇帝,一個比一個窩囊!

2020-12-23 歷來現實

在人們的印象中,皇帝是最威風的,不但富有四海,還權力無邊。可是凡事都有例外,如果皇帝比較軟弱,遇到了不地道的臣子,大權旁落,那日子可就難過了。

到了這個時候,別說呼風喚雨,就是想弄點好吃的,自己都做不了主,比如南齊的第四任皇帝蕭昭文。

蕭昭文出生在公元480年,曾祖是齊高帝蕭道成,爺爺是大名鼎鼎的南齊武帝蕭賾。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人生就像開掛一樣,一片坦途。六歲的時候蕭昭文被封為臨汝公,接下來就是輔國將軍、濟陽太守,一路綠燈。

12歲的時候,別人都在上初中,人家就是督南豫州諸軍事、南豫州刺史,兼輔國將軍。

13歲蕭昭文更上一層樓,當了中軍將軍。

可見蕭昭文的人生還是非常順利的,處處都有驚喜,不久後,14歲的他迎來了更大的驚喜——蕭昭文的老爸,皇帝接班人蕭長懋去世,接著自己的哥哥蕭昭業登基不久也被射死,蕭昭文是次子,就名正言順地接了班,白撿了一個皇帝。

當皇帝對多數人來說是好事,對蕭昭文來說,卻並非如此。

因為前任皇帝,他的哥哥就是被奸臣射死的,這個奸臣名叫蕭鸞,自己是在他的扶持下當了皇帝,日子能好過得了嗎?

蕭昭文登基才14歲,也沒有什麼後臺,是個名副其實的傀儡皇帝,朝中所有的事向他稟報,他每天能說出口的只有四個字:"問蕭鸞吧。"

蕭鸞把這個小皇帝牢牢控制在手裡,小皇帝的日常生活起居,也必須要向他請示。

有一天,蕭昭文突然很想吃蒸魚,就告訴了宮裡管夥食的官員,可是他苦苦等了半天,也沒有見到蒸魚的影子。

蕭昭文餓得肚子咕咕叫,就又派人去催。

過了半個時辰,飯菜還是沒到,這下蕭昭文可真急了,他親自出馬,來到御膳廚房想看個究竟。

可是當他進去後,臉都氣得煞白,因為他發現大師傅根本就沒做,他怒氣衝衝去問管夥食的官員:朕好賴也是皇帝,吃個蒸魚都這麼難?

那個官員理直氣壯地說,這事不怪我,因為"無錄公命",也就是他沒得到蕭鸞的指示。

聽了這番話,蕭昭文沒了脾氣,他不但不敢生氣,還不斷地給蕭鸞加官,惹不起啊。當皇帝當到這個份上,實在太窩囊了。

蕭昭文窩囊吧,可是有一個皇帝比他還窩囊,竟然被迫親手殺了三個自己最信任的大臣來保全自己,這個皇帝就是唐昭宗李曄。

李曄是唐朝第19個皇帝,做了16年皇帝沒有過幾天舒心日子,因為有個叫李茂貞的大臣跟曹操一樣,勢力太大了。

李茂貞是個很有才華的將領,因為鎮壓黃巢起義有功,得到朝廷重用,權力越來越大,就不把皇帝放在眼裡,越來越飛揚跋扈。

不但不聽朝廷號令,還把軍隊開到離首都長安很近的地方駐紮,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唐昭宗想調離他到山南西道節度使,也被他拒絕。

唐昭宗見李茂貞已經不服從指揮,等於是攤牌了,於是他召集自己的親信商討對策,親信建議他派兵擺平。

景福二年(893年)昭宗出兵討伐李茂貞。

可是自己軍隊戰鬥力不行,打不過能徵善戰的李茂貞。

李茂貞將皇帝的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一路追著就到了長安城下。

唐昭宗建立惶恐萬分,就殺了自己的兩個樞密使——自己的得力助手。然後派人對李茂貞說,我本不想跟你作對,都是我手下出的餿主意,如今我已經殺了他們,您老就趕緊退兵吧。

可是李茂貞不肯罷休,說宰相杜讓能也不是什麼好鳥。

唐昭宗聽了無可奈何,只得含淚將杜讓能先貶為雷州司戶參軍,然後賜死,李茂貞這才罷兵。

無獨有偶,北魏有個皇帝也是想擺脫控制,結果沒有如願,還鬧了一個笑話。

這個皇帝是魏孝靜帝元善見,大名鼎鼎的魏孝文帝元宏的曾孫,孝靜帝人長得超帥,堪稱北魏第一帥哥。此人舉止灑脫,還喜歡詩詞歌賦,是個文藝青年。

北魏永熙年間,權臣高歡把持朝政,氣焰燻天,他趕走了魏孝武帝,在永熙三年十月,立年僅十一歲的元善見為皇帝,由於新皇帝年幼,大權自然被高歡掌握。高歡仗著自己勢力大,不把皇帝放在眼裡,經常帶刀入宮,對皇帝大呼小叫,隨意任用官員,讓孝靜帝如坐針氈,但因為自己沒有根基,也只能忍氣吞聲。

公元539年,高歡去世,孝靜帝覺得機會來了,雖然他的兒子高澄繼承了父親的爵位職位,繼續橫行霸道,但畢竟沒有那麼老練嘛,自己為什麼不能趁此機會奪回大權?。

於是孝靜帝就和自己的心腹大臣荀濟、王大器、元瑾等人商量,想了一個對策,這個對策就是在皇宮裡挖地道。

挖地道當然不是跟高澄打地道戰,而是準備從皇宮的地道逃出去,然後召集全國各地的兵馬殺回來幹掉高澄。

可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挖地道動靜太大了,好不容易挖到城門下面了,被守城的士兵發覺了。

高澄氣勢洶洶的帶兵入宮,看見孝靜帝正在指揮挖地道,義正辭嚴地質問他說:"陛下何故要謀反?"

估計孝靜帝聽到這話,立馬就被整懵圈了。我,皇帝,謀反?這都哪兒跟哪兒啊,哪裡又有說理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唐朝歷史上最窩囊的一個皇帝,沒有他,大唐還能延續數百年
    唐朝歷史上最窩囊的一個皇帝,沒有他,大唐還能延續數百年說起我們國家的歷史,曾經的那些人的功過,總有些難以避開的人物。不過如果說哪一個朝代,最鼎盛的,當屬漢朝、唐朝了。而其中的唐朝,其影響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浸潤其中。
  • 中國歷史上有422位皇帝,但只有這個省,從未出過一個皇帝!
    中國作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傳承五千年上下的歷史文化,在這期間更是誕生了12個大一統王朝,分別是夏朝、商朝、周朝、秦朝、漢朝、晉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 歷史上最年輕的開國皇帝,即位時年僅16歲,下場卻極慘!
    中國曆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頭,都不是普通人,他們有的是造反起家,有的是前朝權臣,通過武力或者和平手段,掌握了天下大權。往往開國皇帝本身就有極高的威勢,號令群臣,莫敢不從。但是歷史本身最有意思的,往往就是在普遍規律中總有不同。開國皇帝中的異類,就是宇文覺。
  • 歷史上最成功的造反,從頭到尾沒一個人反對,皇帝都不敢吭聲
    此行他們三人的任務是抵抗契丹人入侵。 這就是著名的陳橋兵變。但歷史真的如此莫名其妙的就被黃袍加身了嗎?史書的說法很可疑。 陳橋兵變之後,軍隊簇擁著趙匡胤浩浩蕩蕩的開往開封,後周的官員們迫於勢力也承認趙匡胤為帝,並馬上在內部推選出了新的領導班子。趙匡胤也是毫不客氣,於當晚趕走了後周的小皇帝周恭帝,在崇元殿內舉行登基儀式登上皇位,宣布改國號為宋,定都於開封。
  •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中國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的秀才,成就完美皇帝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中國唯一一個造反成功秀才,成就完美皇帝清朝一個小說有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秀才是沒有什麼大前途的,也掀不起什麼大風大浪。這很明顯就是一個俚語,是在民間早就有所耳聞的。
  • 歷史上從來都沒有被詆毀過的三個皇帝,最後一個很重情義
    歷史上的皇帝永遠都是人們討論的話題,尤其是後宮的那些事,除去這些,人們討論最多的就是秦皇漢武和唐宗宋祖,這些皇帝雖都有雄才大略,但基本上都有被詆毀的方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歷史上從來都沒有被詆毀過的皇帝,還是三位啊!
  • 皇帝比將軍重要,為何將軍一造反,士兵們都不顧皇帝跟著造反了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的。古代最嚴重的罪,莫過於「謀大逆」。犯了「謀大逆」之罪,不僅僅自己要被殺頭,還會被「夷三族」「誅九族」。而且,對於一般的士兵來說,造反就算成功了,自己最多只能得到一兩畝薄田,獲益並不大。兩相比較,失敗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
  • 學者:換作是你也要造反
    以河北三鎮之力,雖然一時能勝,但長期以往,對抗不了唐朝中央以及河東、西北節度使的聯合。很顯然,安祿山的叛亂是一種賭命行為,賭得就是唐朝一方會出現失誤。 那麼安祿山為何會在雙方實力對比懸殊情況下,悍然造反呢?這就要從安祿山與太子的關係來說起了。 從能力上來說,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武全才的英主。
  • 皇帝上朝,大臣:陛下,我們要打你20大板,他挨打後,大赦群臣
    公元1127年,金國兩路大軍進攻北宋,攻陷了汴京,這也是繼五代時期的遼國之後,時隔一百多年,中原王朝的國都再次被遊牧民族攻陷。當時強勢崛起的金國,給漢民族帶來了歷史上揮之不去的一次恥辱,而主導這一切的,正是金國的第二位皇帝太宗完顏晟。
  • 穿越成為大明最後一個皇帝,而且離大明滅亡還有不到五個月的時間
    這對於一個皇帝而言,算是窮得叮噹響了,要知道每年大明光是支付遼東的軍餉都是七百多萬兩白銀。很明顯,他的這些錢已經養不起遼東的那幫兵了。而朱由檢卻清楚地記得歷史上的李自成入北京城後可是直接從投降李自成的明朝官員中拷掠出了七千多萬兩白銀。七千多萬兩啊。是他這個皇帝現在所有家產的一千倍啊!
  • 中國歷史上造反最難的朝代,從立國到滅亡,沒人成功過
    大家都知道,在中國歷史上,只有皇室才有繼承皇位的可能,其他外姓人想要成為皇帝,只有造反的道路,歷代開國皇帝除了秦始皇和篡位者之外,都是通過造反來成為皇帝。如果說哪一個朝代造反最困難,那整個宋朝就是最困難的朝代。
  • 中國歷史上共有83個王朝,559個皇帝,卻有一個省,從未出過皇帝
    導語:中國的歷史上一共有83個王朝,出現了559個皇帝,卻有一個省份,從未出過一個皇帝世界上每個古代文明的發展,大多數都是通過戰爭所達到的,而正因如此,便註定了這些朝代的存在不會長久,縱觀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
  • 歷史上最奇葩的皇帝,擁有一百二十七個兒子,卻沒有一個是親生
    歷史上最奇葩的皇帝,擁有一百二十七個兒子,卻沒有一個是親生。自從秦皇統一了六國之後,在中國的眾多的朝代中又出現了四百多位皇帝,而且這些皇帝長相也是形態各異,性格方面也是大有不同,有賢明的君主有暴君,甚至還有一些特別奇葩的帝王。
  • 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命」的三位皇帝,最後一個僅在位29天
    眾所周知,明朝在中國歷史上是最擅長出「奇葩皇帝」且「人均壽命最短」的王朝,從建國到覆滅一共傳位16帝,歷經276年,平均算下來大約每17年就得更換一位新皇帝。據說,造成明朝皇帝壽命都不長的原因是朱元璋家族患有遺傳病,但據最新的資料解密說是因為宮牆上有大量的硃砂,而硃砂中含有一種重金屬,那就是汞,人只要長期生活和工作在汞嚴重超標的屋子內就很容易造成汞中毒,所以現在很多專家學者都普遍認為,汞中毒是造成明朝皇帝壽命短暫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除了壽命短,明朝很多皇帝的在位時間也可以用「短命」來形容,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在明朝歷史上三位最「短命」的皇帝。
  • 我國古代出現了四百多位皇帝,為什麼沒有一個是山東人
    自秦國嬴政統一中原成為始皇帝,至清王朝滅亡,在這兩千多年裡,中國歷史上先後出現了四百多位皇帝(其中包括少數民族建立政權的君王,和太平天國洪秀全父子),他們遍布全國各個省份和地區
  • 中國歷史上有559個皇帝,卻有一個省,從來沒有出過皇帝
    中國歷史上有559個皇帝,卻有一個省,從來沒有出過皇帝文/猿飛日月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出了名的明君,這些明君來自我國各個省份,現在可以說成為了各個省,各個市的標誌性人物在我國有一個省,卻從未出過皇帝,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看一看。幾乎我國每一個省都曾出過皇帝,甚至涉及到城市,就比如說漢高祖劉邦,出生於江蘇省蘇北地區,如果具體一點,那就是徐州地區,又比如說西楚霸王,當他打贏天下的時候,就曾定都彭城,雖然彭程不算是他真正的家鄉,但是離宿遷很近。
  • 中國歷史上的三個神秘人,一個成仙,一個還活著?
    中國歷史上的三個神秘人,一個成仙,一個還活著?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科學的盡頭,乃是玄學。中國作為最古老的文明古國,裡面奇人奇事,令人回味,其中就有這麼幾個人,他們在世間留下傳奇事跡,但是隨後卻下落不明,我們來看看都有誰:春秋戰國的老子老子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孔子曾多次向老子問禮求道,他的思想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研究的瑰寶。
  • 中國歷史上被斬首而死的三位皇帝
    在中國古代,封建皇帝大都是遭受叛亂被殺,抑或亡國被殺等等,基本上是死於非命,且數量居多。
  • 歷史上最重情義的三個開國皇帝,沒殺過功臣,無一例外都很有作為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幾位在歷史上總被人拉出來歌頌的幾個好皇帝,其實評價一個皇帝的好壞要從多方面來評價的,看政績還要看他對歷史的推動有多大,但歷數中國數千年來這麼多位皇帝裡頭,可以說沒有一個皇帝能做到十全十美的,有的貧苦出身,對百姓很好,但他卻為了權力大肆殺功臣;有的則非常為中國拓展了廣闊的疆土,但他卻對平民麻木不仁,殘暴統治
  • 本是一個窩囊皇帝,當了十三年的傀儡,卻因為一個女人改變命運
    在古代中國,可以說基本上所有的男性都想成為皇帝,成為皇帝之後就可以做天下第一人了,所有財富和美女都是自己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但是在歷史上,也有少數幾個皇帝,他們的權利和地位被架空,最終只能做一個傀儡皇帝,事事都要看人臉色,甚至還會被當成提線木偶一樣被操控,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