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日環食」夏至來襲,如何拍好這「天狗食日」?日食拍攝攻略

2020-12-21 墨染印畫

2020年,可能你錯過了「超級月亮」、「流星雨」等天象,那麼,別再錯過今年的「年度大戲」——超級日環食。6月21日「父親節」,也是「夏至日」這天,便是期待已久的日環食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天狗食日」

先來了解本次日環食

本次日環食環食帶自非洲中部開始,穿過阿拉伯半島,經印度進入我國西藏的阿里、那曲,四川的甘孜、宜賓,重慶;貴州的赤水、銅仁,湖南的懷化,江西的贛州,福建的龍巖、漳州、廈門以及臺灣全省等,最後終止於太平洋。

除了環食帶之外,其他城市地區都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網上查看了中國主要城市見食情況表。

▲中國主要城市見食情況表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日環食有這樣幾個特點:食分超大,接近日全食,又被稱為「金邊日食」;日環食當天恰逢夏至日,夏至時刻為北京時間05時44分。另外,本次日環食發生時,金星位於太陽西邊不遠處,也可嘗試觀賞「金日同輝」。

▲「金邊日食」

儘管機會很難得,但這裡要提醒大家,無論是觀賞,還是拍攝環食奇觀的朋友們切記——注意自身以及器材的安全。尤其本次環食在正午期間,「能量」更強,需要注意。

如何觀看日食?

觀看環食有專業的設備,也有一些「民間土方」,可以提前準備。

太陽濾鏡:觀看或拍攝專用的護目鏡,比如Thousand Oaks玻璃濾鏡,或者巴德太陽光濾鏡。

▲巴德太陽光濾鏡。

墨水盆法:將一個臉盆盛半盆水,然後向水中滴加墨水直至水的表面恰好被墨水覆蓋。然後將這盆水對準太陽,即可觀察日食。

X光片、相機底片:簡單方便。

▲使用X光片觀看效果

好了,回歸今天的主題,我們應該如何拍攝這「超級日環食」呢?

一、器材準備

相機、手機(有人問,手機能拍日食嗎?當然是可以拍攝的,只是拍攝思路稍有所不同)。

▲手機拍攝,需花點小心思,或者換個拍攝視角,就能拍出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鏡頭:為拍日食焦距當然是越長越好,基本上200mm焦距以上最好。但是我們要合理利用手中的器材,廣角拍軌跡,長焦拍特寫,做到「揚長避短」。畢竟器材只是表現場景的工具,拍攝想法和思路才是關鍵。

▲長焦鏡頭拍攝日食特寫,能清晰記錄下日冕和日珥,還有貝利珠,鑽戒的景象。

▲廣的焦段來覆蓋更多的天空,好讓日食的整個過程在機位不變的情況下不會出畫。

配件:長焦鏡頭的使用,三腳架的使用成為了必然。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偏食階段,要配備合適的太陽光濾鏡。

二、相機設置

對焦:因為強烈逆光下自動對焦很難工作,建議使用手動對焦進行拍攝,在日食前就應做好畫面的取景構圖和預先對焦工作,等待日食後直接拍攝。

▲f/13.0, 1/400s, ISO100

快門:雖然我們平時用肉眼很難察覺到太陽的移動,但當你通過長焦鏡頭觀察畫面時,這種移動其實表現得非常明顯,適合拍攝的時間往往只有兩三分鐘,必須抓住時機快速連續拍攝。否則很容易出現虛影。一般而言,當快門速度慢於1/15s時,拍攝太陽會出現較為明顯的虛影,當快門速度快於1/30s時,可以拍攝出清晰的太陽照片。

▲f/6.3, 1/100s, ISO100

除此之外,快門速度還需要考慮地景元素,如車流、行人等。

▲要保證駛過的遊船不虛,那麼便需要一個足夠快的快門速度來凝固瞬間,所以取了1/100s的快門速度。

白平衡:暖色調可以在拍攝時更加強化畫面的暖色調,給人一種非常溫暖的感覺;冷色調可以讓畫面呈現偏藍,讓畫面中的色彩對比更加強烈,並透露出一種幽深的美感。

▲冷色調,增強畫面的色彩對比,並透露出幽深、寧靜的美感。

三、創意拍攝

太陽本身都是類似的,而兼顧風景或天際線才是決定畫面風格和氣韻的主要因素。機位可參照這樣來選擇:有一定的高度,避開了地面上建築物的遮擋;距離前景遠,能體現出太陽的相對大小,壓縮透視感。

運用前景:比起拍一個光禿禿的大太陽,巧妙地運用前景,往往能讓照片更有意境。

▲運用前景,使畫面更有意境和層次感。

視覺錯位:可以利用前後、上下、左右產生錯覺,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前大後小」的視覺原理,在一個平面上,兩個差不多大小的拍攝主體一前一後的放置,遠的拍攝主體會在照片上看起來很小,近的拍攝主體看起來更大。

▲利用視覺錯位,增加畫面的趣味性。

多重曝光:利用多重曝光來拍攝日食是目前大部分人使用的方式,利用廣角鏡頭先拍攝一張地面景色的照片,天空需要為太陽預留位置,然後更換長焦鏡頭,用長焦鏡頭拍攝日食,日食的位置要和剛才第一張為日食預留的位置相近,這樣就可以完成拍攝了。

▲多重曝光拍攝日食的變化過程

詩意寫意拍法:有人想把日食拍的詩情畫意一些,這就需要先判斷日食的位置,為其設計前景,增強照片的故事性。這需要在前期選擇拍攝環境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畫面元素。也可以在後期為畫面增加前景。

▲設計前景,增強照片的故事性。

四、如何解決大光比?

在我們能看到太陽細節的時候,其他的任何東西都漆黑一片,這個可能是自然環境中的最大光比。遇到大光比我們應該怎麼做呢?對的!就是包圍曝光,為的就是覆蓋更多的地面細節。

▲大光比下,地面景物做剪影處理。

關於大光比的拍攝,可參見前文攝影技巧丨逆光拍攝有什麼技巧?逆光攝影的實拍技法

五、後期

對於日食的拍攝,適當的後期是必要的,例如裁切、降噪等。當然,根據情況降低高光、提高陰影細節,修改色溫(可以使用RAW格式拍攝,為後期留下充足的層次和色調調整空間,而不用在前期糾結於白平衡等的設定)等。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修圖修過了,把後期處理減到最小。

▲運用後期裁剪、降噪以及黑白處理,使畫面更加完美。

總結

成功捕捉到日食,既需要「天時」—天氣狀況配合,也需要「地利」—存在符合條件的拍攝位置,更需要「人和」——攝影師對時間的捕捉和對空間的規劃。最後,再次提醒大家,注意自身以及器材的安全。

相關焦點

  • 父親節夏至超級日環食 你準備好了嗎?送你份觀看、拍攝指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父親節夏至超級日環食 你準備好了嗎?送你份觀看、拍攝指南 2020年,可能你錯過了超級月亮、流星雨等天象,那麼,別再錯過今年的年度大戲超級日環食。6月21日父親節,也是夏至日這天,便是期待已久的日環食了。你做好準備了嗎?
  • 天狗食日,一波超級日環食下月21日就要襲來
    說到天狗食日,就想到小時候看到的武俠片,說練武之人在天狗食日的那一天會功力大增 所向披靡,以至於後來特別憧憬天狗食日的到來。日環食話歸原題 本次日環食被稱之為二十一世紀以來的最大,與前幾次的日食或月食不同,(前幾次都因天氣或者地域原因限制無法觀看到比較完整的日食或月食現象)而這一次在我國的可見度非常好,
  • 夏至當日將現「天狗食日」,或將出現「金日同輝」奇觀
    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而在今年夏至當日,有「金邊食日」這樣一場天文大戲,據紫金山國家天文臺消息,2020年6月21日下午一場罕見的日環食將在天空上演,我國境內大多數地方均可觀看!
  • 夏至日 & 日環食 組隊出道,你,準備好圍觀了嗎?
    6月21日,一場日環食天象即將上演這將是本世紀我國最壯觀的日環食屆時,太陽的中心部分黑暗邊緣卻仍然明亮【2019年 7 月 2 日】日食帶位於南美洲,中國不可見。 【2019年 12 月 26 日】2019年最後一次日環食,中國各地可見偏食。
  • 快看,天狗食日
    快看,天狗食日「金環日食」在成都,僅能看到日偏食12月26日午後,成都天空上演日偏食。楊濤攝拍攝於關島的「金環日食」。受訪者供圖過去,天狗食日,大家奔走相告,敲擊著鍋碗瓢盆,要趕走天狗;而如今,大家不怕天狗了,鍋碗瓢盆換成了手機、相機。12 月 26 日,2019年天象壓軸大戲「金環日食」上演,中國雖不在環食帶上,但全境可觀測到日偏食,也就是傳說中的「天狗食日」。天公作美,四川人親眼目睹了這場奇觀。
  • 夏至金環日食,本世紀唯一一次!天狗食日、黃巢起義傳說你知道嗎
    2020年的6月21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今天是父親節,全國兒女感恩父親的節日,又恰逢夏至節氣,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裡還有一場「金邊日食」的重磅天象要上演。
  • 21世紀有史以來食分最大的一次日環食,你不可錯過!
    在我國的神話中,吃太陽的是天狗。因此,在民間,日食被稱為"天狗食日",而且日食和月食都是它幹的。「又西三百裡,曰陰山。濁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於番澤。其中多文貝,有獸焉,曰天狗,其狀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兇。」
  • 日環食是金戒指?天狗食日是吉祥還是災禍!網友:好看就行!
    今天很特別,但是大多數懶床的人都沒看到,今天不但是父親節夏至日,還是日環食的一天。經常關注天文的朋友們應該可以看到,這次的日環食在中國的很多地方都能夠看到,如果錯過這次,只有再等十年。比較令人感到激動的是,這一次的日食現象乃是本世紀唯一一次的,並且在中國南方的很多地方就可以看到的日食,並且這個日食現象發生在夏季,這也是本世紀唯一一次,在中國可見的恰逢夏至日的日食。並且,這場超級日環食在下午就能夠震撼上演,當然了,現在能夠看到這條消息的朋友恐怕只有通過視頻才能夠看到了。
  • 日食,天狗食日
    2019年12月26日,難得一遇的宇宙奇觀,明天出現日偏食、日環食以及日全食。日食小月球將擋住太陽照射到地球的光線,也就是古老傳說中的天狗食日!可是古代科學沒那麼發達,出現日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每當日食出現時,人們都會非常恐慌,或者擔心上天要懲罰人類,或者認這是人類即將迎來災難的預兆,古人還有天狗食月,天狗食日的傳說。那當出現日食月食時,古人們都做什麼呢?
  • 日環食來了!福州這個時間將上演「天狗食日」!
    今天(26日)天空將上演,壯觀的日環食天象!你想看嗎?天文專家表示,本次日環食發生期間,我國全境都可以觀測到日偏食,且越往南食分,月亮遮住太陽直徑的比例越大。日食又分全食、環食和偏食,如果當天月球距離地球較遠,而太陽距離地球較近,月球的視圓面較小,而不能全部遮掩太陽,就會發生日環食。日環食發生時,天空中的太陽,變成了一個圓環!
  • 天狗吃日什麼意思什麼時候觀賞好 日食環食最佳觀測時間
    天狗吃日什麼意思什麼時候觀賞好 日食環食最佳觀測時間  12月26日,一場日環食奇觀將現身天宇。日環食發生時,天空中的太陽變成了一個圓環,金光燦燦猶如一隻「金指環」。天文專家表示,此次日環食將於北京時間26日10時29分50秒開始,至16時05分43秒終止,歷經5個多小時。
  • 夏至之約,遇見最美金邊日環食
    食分表示食甚時日面直徑被遮的部分與太陽直徑的比值,很顯然,食分越大,日面被遮掩的程度就越大。環食階段持續時間不到一分鐘,稍縱即逝。除環食帶地區能看到壯觀的日環食外,我國其他地區都可以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
  • 夏至罕見日環食!驚人發現易經爻辭將最早日食記錄向前推2000年!
    今年夏至日,也就是本周末,6月21日,將上演今年天象的重頭戲——日環食。這一次日環食的最大亮點在於食分超大,在環食帶,99.97%的太陽都會被月球遮擋住,從而形成一圈金色邊框。比如夏至這一天,在歷史上的任何一年,這一天的黃道卦都是豐卦,而無論當年是閏年還是平年,黃道二十四節氣和這樣需要進行「閏」,用以彌補誤差的曆法不同,黃道二十四節氣本身就是精確的,它不會產生任何誤差。這樣就有意思了。在本周末的夏至這一天,黃道卦是豐卦,這一天出現了日環食,而巧合的是,豐卦的爻辭「日中見鬥」正是說的是日食,那麼這說明什麼呢?
  • 有記錄的日食是從什麼開始的?古人是如何看待「天狗食日」?
    日食,又叫做日蝕,是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後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這時發生日食現象。在民間傳說中,稱此現象為天狗食日。日食只在朔,即月球與太陽呈現合的狀態時發生。
  • 金環日食正在上演,這是真正的「天狗食日」,在這兒看得更清楚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喜爺的世界之旅實驗室。此時此刻,金環日食正在在上演,相信大家都可以看得到,不過,你所在的地方看的清楚嗎?是不是正在看呢?這是今年最後一次日環食了,而且在中國境內還可以看到「日偏食」奇觀,如果你想看「日全食」的話,就得去中東、東南亞、西太平洋等地,若你恰好在那兒,真是幸運。但是如果你不能去,也不要惋惜,不能去那些地方看,也可以看直播啊,喜爺說的對吧。說到日全食,大家都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吧,其實,日全食是日食的一種,就是在地球上的部分區域太陽光被月亮全部遮住的天文現象。
  • 2020年最期待的日環食拍攝指南請收好
    2020年最期待的日環食來了,這份拍攝指南請收好!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本年最重要的天象:日環食將重磅來襲。本次日環食開始於非洲,穿過中東、南亞,進入我國境內。在我國將穿過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和臺灣。
  • 日食傳說:天狗還是蟒蛇食日? 戀人互相追逐?
    日偏食與日環食的過程和日全食大致相同,但沒有食既和生光這兩個關鍵的環節,只有初虧、食甚和復圓,因此日偏食和日環食的可欣賞度不可和日全食相提並論。  有資料記載,1901年至1999年,全世界範圍內發生共計228次日食記錄中,日偏食78次,日環食73次,日全食71次,混合食6次,主要的三種日食發生的機率差不多,而混合食明顯最為罕見。
  • 2020.6.21日環食時間幾點開始 今天日環食幾點食分最大
    6月21日(夏至),日環食天象將在我國天幕上演。筆者從廣州市五羊天象館了解到,這是我國8年來第一次目睹到的日環食,錯過這次良機,在我國境內觀賞日環食,就要再等十年(2030年6月1日才再現)。6月21日,在我國除了在環食帶內可以觀測到日環食外,其他各地都可看到食分不同的日偏食。
  • 2020年最期待的日環食來了,這份拍攝指南請收好!
    2020年6月21日,夏至日,本年最重要的天象:日環食將重磅來襲。本次日環食開始於非洲,穿過中東、南亞,進入我國境內。在我國將穿過西藏、四川、貴州、湖南、江西、福建和臺灣。這次日環食是未來10年中國境內唯一的一次,錯過後就要等到2030年6月,所以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 天狗食日,金環日食 全國範圍肉眼可見,千萬不要錯過
    10時56分左右月亮半影進入我國西藏阿里地區,而後月亮半影向東北上掃過中國全境,我國均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其中,海南食分最大,為0.499;漠河食分最小,為0.021。15時37分後月亮半影由海南省離開我國,對我國來說,可見日食時間歷時4個多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