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品牌賦能計劃專家團走進永鴻集團 探討鄉村振興新路徑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的概念,2018年一號文件再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和主平臺。為進一步提升永鴻集團的服務競爭力和品牌力,構築地方現代農業的新高地,使之成為江蘇經濟新增長極和鄉村振興新亮點,江蘇品牌賦能計劃專家團走進永鴻集團,探討永鴻的發展模式、為永鴻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江蘇品牌賦能計劃專家團在雲廚一站總部合影
11月10日江蘇品牌賦能計劃專家團走進永鴻集團,參觀考察旗下兩大產業品牌——雲廚一站、巴布洛生態谷,走進了中央廚房、終端門店、潤康基地,立體化感受了永鴻集團產供銷的全農業產業鏈。11日,來自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發改委、江蘇省財政廳、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政府研究室、中國農業大學、南京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社科院、南京財經大學等專家學者圓桌對話,就產業創新轉型和鄉村振興、三產融合發展等話題深入探討。
永鴻集團董事長胡鴻飛主題發言
永鴻集團作為江蘇省農業中的龍頭企業,在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推進農業新技術、提升生活高品質,爭當新時代鄉村振興排頭兵。
以產帶農 實現「五新」發展
江蘇永鴻控股集團歷經十年發展,打造了巴布洛生態谷和雲廚一站兩大產業品牌,發展成為以「三產融合、跨界整合」為特色的全農業產業鏈集團。
巴布洛生態谷位於南京六合竹鎮,佔地15000畝,2011年開始建設,2014年正式運營,現已逐步發展成旅遊觀光、生態農業、文化體驗、休閒娛樂、餐飲住宿、養老養生多業態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永鴻集團在規劃巴布洛生態谷時堅持不破壞自然機理、保持原有地理風貌、彰顯田園特色風光;在發展過程中,當地社區的農民實現了增收,賦予了農民收入的「造血」因子,打造了企業和農民的利益聯動機制;技術上,運用現代的新技術對傳統的農業作業方式改造提升,以巴布洛打造的草莓樂園為例,通過創新性使用三層溫室、立體栽培和滴灌技術,巴布洛的草莓每年生長期可以長達8個月,每畝年產值可達15萬元;業態創新上,生態谷圍繞價值鏈改造產業鏈,發展成為「現代農業+文化旅遊+休閒體驗」多業態的的發展。通過多年建設,巴布洛不僅自身實現了長足發展,更是實現了與當地農村和諧發展、合作共贏的發展局面,賦予了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增收鏈拓寬,真正做到了「五新」發展即新技術、新模式、新農業、新農民、新農村。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室主任龍文軍參觀 現代化智能草莓大棚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室主任龍文軍在參觀巴布洛後,對巴布洛的模式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強調鄉村振興需要企業帶頭的示範作用,永鴻集團通過土地的流轉不僅讓鄉村沉睡的資產煥發新的活力,農民的產品有了穩定的銷路,讓農村剩餘的勞動力實現了就業。
巴布洛的發展模式不僅賦予了農民及產業的自主「造血」功能,模式也是可複製的,今年7月,位於江西高安22000畝的巴夫洛田園綜合體正式營業,標誌著巴布洛成功實現了品牌輸出和模式複製,該項目也在2017年被評為國家級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
由一產向多產裂變 實現產業「接二連三」發展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如果沒有產業發展作為支撐,那麼一切都將變成「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永鴻集團在發展過程中謀劃農業產業體系,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眼推進產業鏈、價值鏈建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尋找新的產業增長點,雲廚一站便應運而生。
雲廚一站成立於2014年,是以信息化為驅動,以超級工廠、中央廚房為保障,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融合,為社區百姓打造新餐飲服務集群的農業新零售企業。目前,雲廚一站在南京構建了全農業產業鏈,擁有1500畝蔬菜基地、6座中央廚房、200輛冷鏈物流車、240多家社區店,APP、微信商城同步運營,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
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喬均表示,城市化在發展過程中菜籃子和米袋子一直是民生的大問題,2017年南京市居民消費蔬菜320萬噸,產生了100萬噸的蔬菜垃圾,雲廚一站的淨菜生產很好地解決了城市發展中的短板問題。
產供銷一體化,加強各個環節的互聯互通性。雲廚一站通過實現農產品交易的「去中間化」,一端連產品供給端,一端連產品銷售端,打造了一條從種植基地、加工車間、冷鏈物流到社區門店的全產業鏈,降低了農副產品的流通損耗和中間成本。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楊時雲 體驗雲廚一站智能櫃
胡鴻飛董事長表示,「成立雲廚一站最初的想法是將我們自身的農產品及周邊農戶的產品通過我們的平臺銷售出去,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通過中央廚房的提升和深加工讓消費者能買到新鮮、安全的產品。雲廚一站未來的發展方向是智能化零售,通過鏈上雲廚、新餐飲,賦能產業發展,「孵化」新功能,構建立體化、多層次的發展格局。」
鄉村振興新機遇 開創農業新未來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此次江蘇品牌賦能計劃專家團對於永鴻集團的發展表示了高度認可和讚揚,同時也從專業的觀察與研究、交流等角度出發,針對永鴻集團重點項目運營情況,結合當地具體政策、區位優勢及市場前景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高度、可落地的意見和建議。
一、鄉村振興需要企業的力量。優質的農業企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推動力,能夠激活一片區域、壯大一個產業、帶動一方農民、富裕一片農民。江蘇智庫專家李程驊在發言中表示,永鴻集團在探索巴布洛模式時,讓農民成為農業工人,運用現代企業操作模式,形成全產業鏈,讓鄉村變得有吸引力的同時安置好了當地原有農民,帶來了就業崗位,富裕了當地農民。
二、打造農產品、農業IP。打造屬於永鴻產品的亮點,給自己的農產品貼標籤,讓消費者能真正信任、依賴你的產品,利用永鴻集團的優勢打造出高品質的農產品。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張鴻雁強調,永鴻集團做到了產業鏈中的節點效應,未來發展過程中需要強化品牌整合,打造屬於永鴻集團的主體品牌,打造農產品IP。長江學者範從來表示,永鴻集團密切關注農產品安全問題,提供健康、安全的產品的同時,通過外部認證來構造品牌基礎,讓消費者吃的放心。
三、中國農業發展模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創造源源的活力。多位專家就永鴻集團的模式提出了「新空間」這一概念,永鴻集團通過全產業鏈自我成長、自我繁榮,在這個新空間裡,巴布洛傳承和保留當地文化的特徵和原有的地貌特徵,如溼地、湖泊等,雲廚一站通過農產品與現代文化、城市文化的對話,永鴻集團這種多種景觀生產、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空間。
永鴻集團董事長胡鴻飛表示,未來永鴻集團將繼續賦能鄉村振興,在尋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能為中國的現代農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