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路上:紅軍跨越的雪山不是一個單一的挑戰,難度非常大

2021-01-09 昨天的誓言25

在毛主席的領導下,中國工農紅軍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攀登了雪山、過草地……成功。在有些人看來,如果紅軍在雪地上攀登,爬過的雪山常被認為是在爬一個大的雪山。實際上,紅軍在爬過中的雪山絕對不止是長徵中的一個。其中,主要有四個地方:大雪山,夾金山,夢筆山,大孤山。挑戰他們的難度非同尋常。

其中一個主雪山:大雪山

他也被稱為折多山。位於四川省的西部。他屬於橫斷山脈,方向是南北趨勢。他是大渡河和雅礱江之間的分水嶺。大雪山海拔約5000米,主峰貢嘎山海拔約7566米,上面有現代的冰川。

其中一個主雪山:夾金山

又稱神仙山。他位於大渡河的上遊,小的金山,和邛崍山和高山南端的青衣江之間,海拔約4900米,主峰名大布沙峰。遠觀夾金山就像一個頭戴著白髮的老人,看著他平靜地坐著,同時,他周圍也有烏雲。每次太陽照在白雪上,冰就會閃爍並發出耀眼的光。光看這些形狀,這座山看起來像是一座不朽的山。

據說這座山終年積雪,尤其是日落後和之前前,連鳥都不能飛過去,更別說人了。所以,有一種說法是,除非你是神,否則你可以穿越。

其中一個主雪山:夢筆山

夢筆山的位置在四川兩河口和卓克基之間。他高於夾金山。據當地人說,這座山原來是一座神魔山,一旦他生氣了,他就會無緣無故地捲起,他會像冰雹一樣和石頭一起落下。看起來糟透了。

可以看出,雖然夢筆山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好,但是僅僅聽他是沒有用的,挑戰並贏得他真是一種技巧。

其中一個主要的雪山:大孤山

位於四川黑水和毛兒蓋之間。海拔5000米。從山上往下看,他像一個鼓。在他上面,烏雲在滾動,風在吹,他在咆哮。這一切,就像天空中的高懸鼓,震耳欲聾,令人震驚!大孤山的名字也由此而來。

長期以來,我們對毛主席的詩作《七律·長徵》「紅軍不怕遠徵難……」耳熟能詳,我們還聽說紅軍在長徵中攀登雪山、過草地……極其困難。只有攀登雪山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挑戰!敬禮人民英雄!

相關焦點

  • 長徵路上:紅軍翻越過的雪山竟然非一座 個個挑戰難度非比尋常
    長徵路上,毛主席帶領下的中國工農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成功走過25000裡長徵。這在一些人看來,說紅軍爬雪上,其中爬過的雪山,往往會認為是爬一座很大的雪山。其實不然,紅軍在長徵中爬過的雪山,可絕對不止一處,而是大大小小很多處。其中主要的4處:大雪山、夾金山、夢筆山、打鼓山。
  • 長徵紅軍過草地爬雪山,走過的雪山有幾座,你知道?
    5座雪山分別是四川夾金雪山,夢比雪山,亞克夏雪山,昌德雪山,達古雪山。其中夾金雪山,是紅軍萬裡長徵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12日紅軍成功翻越夾金雪山,翻越5座大雪山紅軍用了將近40天。5座雪山,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縣南部。那長年積雪,環境十分惡劣,山頂氣溫最底可達零下30多度。
  • 解讀長徵(11):紅軍長徵先後翻越了哪些雪山?
    「雪皚皚,野茫茫」,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徵中經過的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爬雪山,過草地」,是對紅軍長徵艱苦狀況、奮鬥精神最簡潔最生動的描述和概括。 雪山行軍,是紅軍長徵中最艱苦的行軍之一。紅軍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人跡罕至,白雪皚皚,山高谷深,氣候變幻無常。
  • 紅軍長徵雪山戰績 你了解多少?
    一說起長徵,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爬雪山,過草地」,其中,雪山是紅軍最艱苦的行軍之一。雪皚皚,野茫茫,綿綿雪山中,紅軍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那雪山到底是指的哪兒啊?幾路紅軍翻越的都是一座雪山嗎? 小編答 紅軍翻越的可不止一座雪山,小編查閱資料粗略數了一下,紅軍三大主力部隊至少翻越了30座不同的雪山。
  • 阿壩州:這裡讓「爬雪山過草地」成為紅軍長徵的代名詞
    回首二萬五千裡長徵,紅軍在四川阿壩州的經歷最長也最驚心動魄.長徵歷時兩年,而紅軍在四川阿壩州就歷時16個月。他們在這裡翻越過長徵中最艱難的雪山,跨越過最艱苦的草地,留下《金色的魚鉤》、《七根火柴》等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正是從那時起,兩個名字「爬雪山」、「過草地」傳遍中國。
  • 長徵路!紅軍用什麼爬雪山過草地(高清組圖)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圖為1936年7月紅二、四方面軍經過的無人煙的雪山草地地形圖。(中國人民解放軍檔案館 提供)「苦不苦,想想長徵二萬五。」這絕非戲謔之語,而是一語道出了長徵這一壯舉留給歷史、留給後人最醒目、最易生發感慨的印記,那便是一個「苦」字。長徵一路,紅軍官兵遭遇的苦難不計其數,難以名狀。且不說敵人一層又一層的圍困、一輪又一輪的追堵帶來的一場場緊張而慘烈的戰鬥,讓紅軍官兵承受了怎樣嚴酷的生死考驗,單就是走路——用雙腳去翻越那一座座陡峭險峻的高山,去跨越那一道道激流洶湧的江河,其中之難、之險、之苦可想而知。
  • 【說不完的長徵】少年紅軍一樣爬雪山過草地
    吳世昌讀過一年多私塾,認識幾個字,10歲那年他在投靠親友的路上被紅軍的宣傳標語吸引住了。紅軍的標語宣傳紅軍是窮人的軍隊,是共產黨領導的,是為窮人打天下的,而且沒收那地主大資本家的大工廠大商場都給老百姓分了。
  • 探訪《七律·長徵》誕生地,想想新長徵中咋過「雪山」
    國慶節前夕,本報採訪組來到甘肅岷縣追尋當年紅軍足跡,感受秋日大漠演兵——滿懷豪情,新長徵中過「雪山」■本報記者 孫興維 賈寶華村頭,68歲的村民孫滿指著一處帶有廂房的老式堂屋說,紅軍休整期間,毛主席就住在這裡,《七律·長徵》就是在這裡構思形成的。低矮的茅草屋簷下,四根明柱粗壯斑駁,左右各有一扇大窗戶,屋子因年代久遠而顯得滄桑厚重。「毛澤東寫長徵的著名詩篇,大多是在紅軍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後而作,《七律·長徵》也不例外。當攻克臘子口、翻越岷山後,紅軍終於走出了雪山草地。
  • [重走長徵路之十五]磽磧——紅軍從這裡開始翻越大雪山
    磽磧是夾金山腳下的一個藏族鄉。人口5000多人,85%是藏族,去往磽磧寨的路非常的難走,在離磽磧寨不到1公裡的半山,我們只能下車步行,從半山腰上可以看到位於山坡下磽磧鄉寨子的全貌,寨子的房屋,顯得非常古老。當年中央紅軍就是從磽磧出發,開始雪山之旅,1935年6月11號,中央紅軍在順利通過寶興縣城後進入磽磧鄉,13號,中央紅軍率領的部隊也到達磽磧,隨後從磽磧出發開始翻越夾金山。
  • 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開賽
    (企業觀察報記者/曾志遠 作者/史雨 賀先強)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8月10日,小金縣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在該縣達維鎮夾金村拉開帷幕,活動以「啟程小金、勇奪雪山,重走長徵、砥礪前行」為主題,由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小金縣委、小金縣人民政府、四姑娘山管理局共同主辦。
  •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徵精神:紅軍翻越過的幾十座雪山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要進入第七個賽段、「夾金山段」的賽程了,之所以叫「夾金山賽段」,這是一段翻越重重雪山的艱難歷程——《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美國記者斯諾曾經統計過:紅軍在長徵途中一共翻越了18座山脈,其中5座是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
  • 翻越大雪山 重走長徵路 小金縣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舉行
    30公裡組男子個人第一名30公裡組女子個人第一名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11日訊 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8月10日,小金縣第五屆夾金山越野挑戰賽在該縣達維鎮夾金村拉開帷幕,活動以「啟程小金、勇奪雪山,重走長徵、砥礪前行」為主題,由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小金縣委、小金縣人民政府、四姑娘山管理局共同主辦。
  • 你可知道,紅軍長徵時在雪山地區行程一千多公裡,只用了一個月
    今天的我們一提起《長徵》,都會想起紅軍在爬雪山、過草地時所經歷的種種磨難。在大自然的神秘莫測下,即使是今天,我們想要翻過雪山、穿過草地,也都要帶上各種裝備和物資,在準備齊全了才敢出發。然而,在八十多年前,紅軍缺衣少食,又沒有過雪山和草地的經驗。
  • 紅軍長徵途中翻越雪山為什麼難?
    青藏高原東部的川康邊界地區,橫亙著許多高大山系,雪山連綿,積雪終年不化。三大主力紅軍長徵途中,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打鼓山、拖羅崗、折多山、哈巴雪山等幾十座雪山,很多紅軍戰士犧牲在雪山上。 翻越雪山為什麼難?
  • 【記者再走長徵路】夾金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四川寶興7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碧水朱洪園)夾金山位於川西,橫亙在寶興縣和懋功(今小金)縣之間,是中央紅軍長徵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1935年6月,強渡大渡河不久,紅軍即向懋功地區挺進。為甩開追在身後的敵人,迅速實現與紅四方面軍的會合,中央紅軍決定,選擇敵人較少的雪山草地一線,達到快速行軍目的。
  • 紅軍後代談長徵:父親爬雪山險些掉進冰縫(圖)
    紅軍後代談長徵:父親爬雪山險些掉進冰縫(圖) 2014年是我的父親誕辰100周年,撫今追昔,我更加懷念已故去的父親,更加緬懷為新中國誕生英勇犧牲在長徵路上的無數紅軍指戰員。  百死一生走長徵  我的父親朱明輝是福建省長汀縣人。1929年,毛澤東帶領紅軍來到長汀。父親那年15歲,沒能當上紅軍,卻當上了紅色少先隊隊長。
  • 紅軍長徵翻越的最高雪山在丹巴!(圖)
    中國工農紅軍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中,從1935年10月進入丹巴,留駐時間長達11過月。
  • 紅軍長徵路上的地圖故事
    紅軍長徵路上的地圖故事 發表時間:2016-08-10    來源:解放軍報字體: [大] [中] [小] 在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徵中,面對敵人的前堵後追,地圖,關係著幾萬紅軍的命運,決定著中國未來的命運。長徵途中發生的地圖故事,今天讀來我們不由得感慨軍事測繪對部隊行動的重要性。
  • 七天七夜 紅軍翻越大雪山
    1935年5月,奪取瀘定橋後,中共中央決定避開人煙稠密地區,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線。6月18日,歷時七天七夜,中央紅軍大部翻越了夾金山。據史料記載,中央紅軍和紅四方面軍會師前後所翻越的大雪山多達19座。寶興縣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是雅安市最北部山區,位於夾金山南麓,是全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的發現地,也是中央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起點,夾金山也是長徵途中中央紅軍翻越的首座大雪山。紅軍三越夾金山,在寶興戰鬥了4個多月,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和動人故事。
  • 死亡行軍--紅軍過雪山草地全記錄
    新華網成都9月24日電(記者劉永華、吳傑、樊永強) 「長徵苦,最苦是雪山草地。」    採訪中,提到雪山草地,幾乎每一位經歷過長徵的老人,都用了一個「苦」字。     爬雪山、過草地,今天已成為人們體驗長徵精神的重要方式。然而,70多年前紅色大軍的雪山草地之行,卻無疑是人類歷史上最悲壯的死亡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