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徵翻越的最高雪山在丹巴!(圖)

2020-12-12 網易科技

中國工農紅軍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中,從1935年10月進入丹巴,留駐時間長達11過月。


(黨嶺雪山是紅軍長徵時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

黨嶺雪山系橫斷山系大雪山脈的北段。整個黨嶺雪山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呈南北走向,主峰夏羌拉(藏語意為美女神仙山) 海拔5470米,聖潔美麗的美女神仙山,歷來被列入以墨爾多山為中心的四周群山中的重要神山之一。被當地藏民視之為神山,參拜者絡繹不絕,成為藏區信教群眾朝拜的聖地。在主峰周圍林立著28座海拔超過5000米以上的雪峰,形成群峰簇擁、雪山相連、氣勢磅礴的壯麗美景。


(黨嶺雪山下星羅棋布的高山湖泊)

黨嶺景區位於四川丹巴縣邊耳鄉境內,總面積368平方公裡。250萬年以來,由於受新構造運動的影響,這個地區發生了強烈的抬升和斷裂。從黨嶺景區東部海拔2780米的兩河口,至黨嶺雪山主峰夏羌拉直線距離僅21.5公裡,相對高差達2690米。巨大的垂直高差形成幽谷深邃、千刃壁立的高山峽谷景觀。獨特的地質、地貌與氣候條件使黨嶺景區至今還保存著原始狀態的自然生態系統,保存了大量第四紀以來(距今250萬年)目前多數地區已絕跡的珍稀動物、植物、昆蟲等活化石,成為世界上非常重要的地質歷史博物館和物種基因庫。同時也是全球生物地理區域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地區之一,具有極為重要的保護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黨嶺景區特殊的地質、地貌和各種豐富的自然資源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吸引著動植學家和探險家的目光。

附:夜過黨嶺山

作者:李布德

(一九三六年四月)

紅軍長徵舉世鮮,

鐵流夜過黨嶺山;

巍巍群峰銀龍舞,

英雄大戰鬼門關;

彌謾瘴霧何所懼,

北上抗日誌更堅;

登上山顛紅旗揚,

喜看東方破曉天。

作者,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四川省營山縣人。長徵時任紅四方面軍第九軍文書、譯電員。後任山西省軍區政治委員。

本文來源:網易科學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解讀長徵(11):紅軍長徵先後翻越了哪些雪山?
    「雪皚皚,野茫茫」,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徵中經過的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爬雪山,過草地」,是對紅軍長徵艱苦狀況、奮鬥精神最簡潔最生動的描述和概括。 雪山行軍,是紅軍長徵中最艱苦的行軍之一。紅軍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人跡罕至,白雪皚皚,山高谷深,氣候變幻無常。
  • 紅軍長徵途中翻越雪山為什麼難?
    青藏高原東部的川康邊界地區,橫亙著許多高大山系,雪山連綿,積雪終年不化。三大主力紅軍長徵途中,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打鼓山、拖羅崗、折多山、哈巴雪山等幾十座雪山,很多紅軍戰士犧牲在雪山上。 翻越雪山為什麼難?
  • 七天七夜 紅軍翻越大雪山
    寶興縣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是雅安市最北部山區,位於夾金山南麓,是全世界第一隻大熊貓的發現地,也是中央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起點,夾金山也是長徵途中中央紅軍翻越的首座大雪山。紅軍三越夾金山,在寶興戰鬥了4個多月,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和動人故事。
  •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徵精神:紅軍翻越過的幾十座雪山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要進入第七個賽段、「夾金山段」的賽程了,之所以叫「夾金山賽段」,這是一段翻越重重雪山的艱難歷程——《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美國記者斯諾曾經統計過:紅軍在長徵途中一共翻越了18座山脈,其中5座是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
  • 紅軍長徵翻越的最後一座雪山,也是世界海拔最低、最年輕的冰川
    紅軍長徵翻越的最後一座雪山達古冰川給紅軍長徵歲月留下了印記,這裡的紅色文化源遠流長。達古冰山是紅軍長徵時期翻越的最後一座雪山。紅軍在達古冰山周圍經歷了很多艱難險阻,其中得到了當地淳樸藏民的糧食和人力的支持,最終戰勝了種種困難取得了偉大勝利,為長徵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
  • 【記者再走長徵路】夾金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四川寶興7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碧水朱洪園)夾金山位於川西,橫亙在寶興縣和懋功(今小金)縣之間,是中央紅軍長徵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1935年6月,強渡大渡河不久,紅軍即向懋功地區挺進。為甩開追在身後的敵人,迅速實現與紅四方面軍的會合,中央紅軍決定,選擇敵人較少的雪山草地一線,達到快速行軍目的。
  • 紅軍長徵翻越第一座雪山,地形複雜空氣少,鳥都飛不過去
    雪山早已成為最純淨的區域,它常年被積雪覆蓋。當地居民早已習慣山上厚厚的積雪,而遊客來忍受不了雪山的嚴寒。儘管當地生活條件極其惡劣,但是雪山附近的居民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和飲食。居民每天都會在雪山附近放牧,他們會感受到雪山的巨大變化。
  • 《我的長徵》部隊翻越第三座雪山——亞克夏山
    《我的長徵》部隊翻越第三座雪山——亞克夏山 ——與小崔一起「體驗」長徵路   隊伍在今天早上5:00起床,收拾行李,5:50正式出發,開始向長徵途中的第三座雪山——亞克夏山進發。
  • 重走長徵路,翻越大雪山!黑水,等你!
    這裡,就是雅克夏雪山,海拔4743米。1935年7月2日,在共產黨的決議下,紅軍開始翻越雅克夏山,這座被藏民稱為「犛牛都無法通過的地方」。作為紅軍在黑水第一座翻越和翻越次數最多的雪山,如今,雅克夏已由昔日的「險途」變成了「坦途」。
  • 紅軍長徵雪山戰績 你了解多少?
    一說起長徵,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爬雪山,過草地」,其中,雪山是紅軍最艱苦的行軍之一。雪皚皚,野茫茫,綿綿雪山中,紅軍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那雪山到底是指的哪兒啊?幾路紅軍翻越的都是一座雪山嗎? 小編答 紅軍翻越的可不止一座雪山,小編查閱資料粗略數了一下,紅軍三大主力部隊至少翻越了30座不同的雪山。
  • 夾金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四川寶興7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碧水 朱洪園)夾金山位於川西,橫亙在寶興縣和懋功(今小金)縣之間,是中央紅軍長徵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強渡大渡河不久,紅軍即向懋功地區挺進。
  • [重走長徵路之十五]磽磧——紅軍從這裡開始翻越大雪山
    當年中央紅軍就是從磽磧出發,開始雪山之旅,1935年6月11號,中央紅軍在順利通過寶興縣城後進入磽磧鄉,13號,中央紅軍率領的部隊也到達磽磧,隨後從磽磧出發開始翻越夾金山。夾金山頂海拔是4114米,山頂終年積雪,連鳥都飛不過去,當時中央紅軍多是南方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高的大雪山和這麼寒冷的天氣,又加上當時紅軍十分疲勞,衣服單薄,糧食不足,所以翻越夾金山時,紅軍犧牲了不少人。
  • 參觀紅軍翻越夾金山紀念館,正是紅軍翻越雪山的日子,值得紀念
    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裡有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的紀念館和紅軍廣場。廣場在街道的右邊,廣場停車場正在擴建不讓停車。翻開導航地圖,看到280米外有個停車場,急忙開過去一看,是路邊停靠,道路的左邊畫著一排停車位,停滿了車。道路的右邊打著圍裡面不知在修建什麼。在這路邊來回兩趟,總算在離去車的車位上停穩了座駕。
  • 長徵路上:紅軍翻越過的雪山竟然非一座 個個挑戰難度非比尋常
    長徵路上,毛主席帶領下的中國工農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成功走過25000裡長徵。這在一些人看來,說紅軍爬雪上,其中爬過的雪山,往往會認為是爬一座很大的雪山。其實不然,紅軍在長徵中爬過的雪山,可絕對不止一處,而是大大小小很多處。其中主要的4處:大雪山、夾金山、夢筆山、打鼓山。
  • 四川丹巴黨嶺山脈徒步行程安排:穿越天堂秘境[圖]
    整個黨嶺山,雪山相連、氣勢磅礴。滿山遍野的彩林,雄奇壯美的雪峰,星羅棋布的碧藍海子,蒼翠茂密的原始森林,緩緩流淌的清溪,綠茵如毯的草甸,以及淳樸的嘉絨藏族風情、久已聞名的丹巴美女共同組成一幅美麗的畫面,讓人流連忘返。黨嶺山也是紅軍長徵時翻越的海拔最高的雪山,至今還保留著許多紅軍石刻標語。黨齡山區有葫蘆海等三十餘個含煙凝碧的高山湖泊,被當地人稱為「海子」。是第四紀冰川退縮後形成的冰磧堰塞湖和冰鬥湖。
  • 阿壩州:這裡讓「爬雪山過草地」成為紅軍長徵的代名詞
    回首二萬五千裡長徵,紅軍在四川阿壩州的經歷最長也最驚心動魄.長徵歷時兩年,而紅軍在四川阿壩州就歷時16個月。他們在這裡翻越過長徵中最艱難的雪山,跨越過最艱苦的草地,留下《金色的魚鉤》、《七根火柴》等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正是從那時起,兩個名字「爬雪山」、「過草地」傳遍中國。
  • 長徵紅軍過草地爬雪山,走過的雪山有幾座,你知道?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歷史故事漸漸被人們遺忘,現如今戰士犧牲無人看,戲子離婚天下知。我只想說如果沒有紅軍,根本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長徵直到至今時隔80多年,你可曾知道紅軍爬過的5座雪山,現如今在哪裡?到底怎麼樣了?
  • 翻越四川「大雪山」夾金山紅軍山,紅軍不怕遠徵難,踏上歷史之旅
    在寫下這篇文章之前,我想很多人看到題目便會想起——長徵。「翻越大雪山,重走長徵路」學過歷史的朋友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夾金山主以雪山出名,常年可以看到白雲皚皚,像是一片雪山。夾金山主要位置位於四川雅安市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交界處的夾金山,是邛崍山脈南部的高山,是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翻越的第一座雪山。這裡不僅僅可以感受到當年長徵的艱難路程,還可以為自己現在所擁有的生活而感受驕傲,賞眼前的一番美景,吟一首詩歌。
  • [詩歌裡的長徵]過雪山草地:鑄就長徵的不朽豐碑
    「紅軍長徵舉世鮮,鐵流夜過黨嶺山;巍巍群峰銀龍舞,英雄大戰鬼門關。」(張愛萍將軍《過草地》)……  紅軍長徵,如果把每支部隊的行軍裡程加起來,總共有8萬裡,而在四川的裡程最長。  過雪山草地無疑是紅軍長徵最為艱苦悲壯的時候。據我們的統計,紅軍在長徵途中所翻越的雪山有73座之多,這裡的雪山是指埡口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4000米以下的都沒有算。其中,在四川境內有67座,雲南有3座,甘肅有3座。
  • 六盤山:紅軍長徵翻越的最後一座大山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1935年,紅軍長徵翻越六盤山時,正值仲秋,天高雲淡,毛澤東詩興大發,留下了氣勢磅礴的傳世名作《清平樂·六盤山》,六盤山也因此名揚四海。六盤山紅軍長徵紀念館王鑫介紹,紀念館由「序廳」「紅軍不怕遠徵難」「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捲西風」「不到長城非好漢」5個部分組成,展示了紅軍長徵中的上百件遺物、文物、圖片資料,仿製了毛主席住過的窯洞等,再現了紅軍長徵3次經過六盤山時的鬥爭歷史,以及六盤山兒女在長徵精神鼓舞下建設家園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