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徵翻越第一座雪山,地形複雜空氣少,鳥都飛不過去

2020-12-12 旅行中的兔子

雪山早已成為最純淨的區域,它常年被積雪覆蓋。當地居民早已習慣山上厚厚的積雪,而遊客來忍受不了雪山的嚴寒。儘管當地生活條件極其惡劣,但是雪山附近的居民形成了獨特的文化和飲食。居民每天都會在雪山附近放牧,他們會感受到雪山的巨大變化。四川省的夾金山是我國最險峻的雪山之一,當地流傳著許多童謠,無一不展現著夾金山的絢麗和危險。

夾金山平均海拔為四千米左右,最高海拔為4930,地形非常複雜,就連鳥兒也很難飛過夾金山。連綿不斷的山峰造就了夾金山的危險和陡峭,海拔4000多米的雪山空氣稀薄,普通人很難在沒有氧氣設備的狀態下,平穩度過夾金山

國內外探險家聽到夾金山地勢險峻後,紛紛來到夾金山探險。然而,大部分探險家和遊客忽略了夾金山的危險,進而導致大部分人在此喪生。假如你來到半山腰,你就會發現附近保留著許多白骨,這裡鳥兒飛不過,普通人都不敢攀登!

乾隆皇帝時期,金川出現叛逆之人,乾隆皇帝一氣之下準備攻打金川。清朝的官兵必須要翻過夾金山,才能獲得充足的糧食供應。然而夾金山的環境太過惡劣,進而導致1/10的士兵永遠將生命留在了夾金山。雖然乾隆皇帝獲得了戰爭勝利,但是夾金山也奪去了萬名士兵的生命

上個世紀,紅軍為了突破敵人圍剿,毅然決然進行了反圍剿活動。1935年,紅一軍隊翻越夾金山,成功與紅二軍會合。夾金山卻成了紅軍翻越的第一座險峻高山,這座山充滿著歷史光輝,並見證了紅軍長徵的艱難時刻。

眾所周知,即便普通人已經準備好氧氣瓶和各種食物,他們也無法保證自己順利度過夾金山。紅軍長徵期間,各方麵條件都很惡劣,紅軍穿著單薄的衣服,攜帶著少量的食物,踏上了翻越夾金山的旅程……

相關焦點

  • 【記者再走長徵路】夾金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四川寶興7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碧水朱洪園)夾金山位於川西,橫亙在寶興縣和懋功(今小金)縣之間,是中央紅軍長徵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1935年6月,強渡大渡河不久,紅軍即向懋功地區挺進。為甩開追在身後的敵人,迅速實現與紅四方面軍的會合,中央紅軍決定,選擇敵人較少的雪山草地一線,達到快速行軍目的。
  • 夾金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四川寶興7月2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董碧水 朱洪園)夾金山位於川西,橫亙在寶興縣和懋功(今小金)縣之間,是中央紅軍長徵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1935年6月,強渡大渡河不久,紅軍即向懋功地區挺進。
  • 解讀長徵(11):紅軍長徵先後翻越了哪些雪山?
    「雪皚皚,野茫茫」,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徵中經過的自然環境最為惡劣的地區。「爬雪山,過草地」,是對紅軍長徵艱苦狀況、奮鬥精神最簡潔最生動的描述和概括。 雪山行軍,是紅軍長徵中最艱苦的行軍之一。紅軍翻越的雪山,大都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人跡罕至,白雪皚皚,山高谷深,氣候變幻無常。
  • [重走長徵路之十五]磽磧——紅軍從這裡開始翻越大雪山
    當年中央紅軍就是從磽磧出發,開始雪山之旅,1935年6月11號,中央紅軍在順利通過寶興縣城後進入磽磧鄉,13號,中央紅軍率領的部隊也到達磽磧,隨後從磽磧出發開始翻越夾金山。夾金山頂海拔是4114米,山頂終年積雪,連鳥都飛不過去,當時中央紅軍多是南方人,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高的大雪山和這麼寒冷的天氣,又加上當時紅軍十分疲勞,衣服單薄,糧食不足,所以翻越夾金山時,紅軍犧牲了不少人。
  • 紅軍長徵途中翻越雪山為什麼難?
    青藏高原東部的川康邊界地區,橫亙著許多高大山系,雪山連綿,積雪終年不化。三大主力紅軍長徵途中,翻越了夾金山、夢筆山、長板山、打鼓山、拖羅崗、折多山、哈巴雪山等幾十座雪山,很多紅軍戰士犧牲在雪山上。 翻越雪山為什麼難?
  • 紅軍長徵雪山戰績 你了解多少?
    一說起長徵,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爬雪山,過草地」,其中,雪山是紅軍最艱苦的行軍之一。雪皚皚,野茫茫,綿綿雪山中,紅軍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那雪山到底是指的哪兒啊?幾路紅軍翻越的都是一座雪山嗎? 小編答 紅軍翻越的可不止一座雪山,小編查閱資料粗略數了一下,紅軍三大主力部隊至少翻越了30座不同的雪山。
  • 重溫紅色瞬間,銘記長徵精神:紅軍翻越過的幾十座雪山
    從今天開始,我們的「划船重走長徵路」體能大比武要進入第七個賽段、「夾金山段」的賽程了,之所以叫「夾金山賽段」,這是一段翻越重重雪山的艱難歷程——《紅星照耀中國》的作者、美國記者斯諾曾經統計過:紅軍在長徵途中一共翻越了18座山脈,其中5座是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
  • 七天七夜 紅軍翻越大雪山
    2016年9月17日至24日,記者趕赴川西寶興縣,冒著刺骨寒風、克服嚴重的高原反應,翻越夾金山等4座雪山,真切體會到了當年紅軍翻越雪山時的艱險。 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楊海濤探訪熊貓故鄉傳頌英雄事跡    9月17日,記者直奔雅安市寶興縣。
  • 長徵紅軍過草地爬雪山,走過的雪山有幾座,你知道?
    紅軍爬雪山過草地的歷史故事漸漸被人們遺忘,現如今戰士犧牲無人看,戲子離婚天下知。我只想說如果沒有紅軍,根本就沒有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長徵直到至今時隔80多年,你可曾知道紅軍爬過的5座雪山,現如今在哪裡?到底怎麼樣了?
  • 紅軍長徵翻越的最後一座雪山,也是世界海拔最低、最年輕的冰川
    紅軍長徵翻越的最後一座雪山達古冰川給紅軍長徵歲月留下了印記,這裡的紅色文化源遠流長。達古冰山是紅軍長徵時期翻越的最後一座雪山。紅軍在達古冰山周圍經歷了很多艱難險阻,其中得到了當地淳樸藏民的糧食和人力的支持,最終戰勝了種種困難取得了偉大勝利,為長徵的順利完成奠定了基礎。
  • 《我的長徵》部隊翻越第三座雪山——亞克夏山
    《我的長徵》部隊翻越第三座雪山——亞克夏山 ——與小崔一起「體驗」長徵路   隊伍在今天早上5:00起床,收拾行李,5:50正式出發,開始向長徵途中的第三座雪山——亞克夏山進發。
  • 紅軍長徵第一座大雪山、四川第二高山都在這個川西勝地「小金縣」
    可對住在西藏隔壁的四川成都人來說,想看詩和遠方何必去西藏,每個天氣晴好的日子,站在自家天台,就能肉眼可見藏地雪山的光芒。這座在成都天台清晰可見的絕美雪山,主峰海拔6250米,被稱為「蜀山皇后」;這座雪山所在的高原小城,離成都只有3小時車程,卻藏著多處仙境處女地。這座如詩畫般的雪山,叫四姑娘山。這座美好卻不遠的縣城,叫小金縣。
  • 紅軍長徵翻越的最高雪山在丹巴!(圖)
    中國工農紅軍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裡長徵中,從1935年10月進入丹巴,留駐時間長達11過月。
  • 重走長徵路,翻越大雪山,拍攝蜀山皇后日照金山美景
    夾金山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與阿壩州小金縣交接處,主峰海拔為4930米,是當年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當地歌謠唱道:「夾金山,夾金山,鳥飛不過,人不可攀。要過夾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間。」見紅軍要過山,老鄉搖著頭對紅軍說:「雪山是過不得的。大雪山,只見人上去,不見人下來。」
  • 長徵路上:紅軍翻越過的雪山竟然非一座 個個挑戰難度非比尋常
    長徵路上,毛主席帶領下的中國工農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成功走過25000裡長徵。這在一些人看來,說紅軍爬雪上,其中爬過的雪山,往往會認為是爬一座很大的雪山。其實不然,紅軍在長徵中爬過的雪山,可絕對不止一處,而是大大小小很多處。其中主要的4處:大雪山、夾金山、夢筆山、打鼓山。
  • 重走長徵路,翻越大雪山!黑水,等你!
    這裡,就是雅克夏雪山,海拔4743米。1935年7月2日,在共產黨的決議下,紅軍開始翻越雅克夏山,這座被藏民稱為「犛牛都無法通過的地方」。作為紅軍在黑水第一座翻越和翻越次數最多的雪山,如今,雅克夏已由昔日的「險途」變成了「坦途」。
  • 「重走長徵路」採訪團今天開始徒步翻越大雪山
    今明兩天,本報後方記者編輯將與採訪團保持連線互動,全程記錄翻越雪山過程,也歡迎讀者通過桂林生活網參與互動  本報訊(記者陸汝安)今天上午,桂林日報社「重走長徵路」採訪團將於8:30分開始徒步翻越夾金山,這也是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雪山。為了在第一時間記錄採訪團翻越雪山的見聞、感受和艱辛,本報後方記者編輯今明兩天將通過電話與採訪團保持全程連線互動。
  • 參觀紅軍翻越夾金山紀念館,正是紅軍翻越雪山的日子,值得紀念
    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裡有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的紀念館和紅軍廣場。廣場在街道的右邊,廣場停車場正在擴建不讓停車。翻開導航地圖,看到280米外有個停車場,急忙開過去一看,是路邊停靠,道路的左邊畫著一排停車位,停滿了車。道路的右邊打著圍裡面不知在修建什麼。在這路邊來回兩趟,總算在離去車的車位上停穩了座駕。
  • 最「偉大」的山,紅軍翻越的第一座雪山,現在小車直接開往山頂
    在四川有一座大雪山,它因為是70年前紅軍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而被世人所悉知,在更早的137年前一位法國傳教士也在這裡發現大熊貓,它的名字叫夾金山,夾金山的傳奇與神秘也由此開啟。「夾金山,夾金山,鳥兒飛不過,凡人不可攀。
  • 重走長徵路——翻越夾金山
    重走長徵路——翻越夾金山「紅軍不怕遠徵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是毛主席對紅軍長徵故事的生動再現,抒發了對他們克服困難、勇往直前、堅持不懈、團結互助、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長徵精神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