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也會有耳屎嗎?詳解耵聹腺形成耳屎的過程和它的相關疾病治療

2020-12-19 聽寵物Dr說

養狗狗的主人除了學習養狗的一些知識以外,最願意探索的一件事,那就是狗狗的生理結構和人的生理結構,有什麼一樣或者不同的部位,比如我們寵物主人經常做的一件事,那就是狗狗一歲等於我們人類的幾歲?相信只要養狗狗的人,應該都會好奇這個問題,並且給狗狗換算過年齡。

狗狗的肛門腺是不是和人的痔瘡一樣?狗狗是不是也和人一樣會來大姨媽?狗狗也會和人一樣有膀胱結石嗎?狗狗也和人一樣會換牙齒嗎?這些都是主人經常會問的一些,關於狗狗和人類生理結構方面的問題,那麼狗狗還有哪些和我們人類一樣或者不同的生理結構呢?

★有一個網友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狗狗也會和我們人類一樣有耳屎嗎?

答案:狗狗和人類一樣,它們也會有耳屎!

狗狗的耳屎是如何形成的呢?

耳屎這個大家應該不陌生,我們也可以叫它耳垢(其實耳垢的稱呼在狗狗身上比耳屎更貼切一些),專業的稱呼是叫耵聹,說到耵聹大家可能就比較陌生了,在狗狗的外耳道軟骨上三分之一部位的皮膚上,有兩個腺體,一個是耵聹腺,另一個是皮脂腺,這兩個腺體都會有一些分泌物,而其中耵聹腺分泌的是淡黃色的分泌物,而皮脂腺分泌的是油性無色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混合耳道皮膚脫落的上皮組織以及灰塵就形成了耳屎。

狗狗耳道裡面分泌的這些耳屎(耵聹),並不是一無是處,它們正常少量分泌,可以讓耳朵的皮膚保持彈性和溼潤,而且還可以減少灰塵進入內耳道。

狗狗的耳屎和人的耳屎有什麼區別呢?

狗狗的耳屎(耵聹),也和我們人類一樣,有的狗狗多,有的狗狗會少一些,但是總體狗狗的耵聹腺分泌物沒有人的多,其中有一個這樣的規律,大型犬比小型犬耳屎要多一些,吃油膩食物、吃比較硬的食物的狗狗,耳屎會比其它狗狗的耳屎要多一些狗狗的耳屎大部分都是油性淡黃色的分泌物,而我們人類的耳屎有乾燥薄片狀黃白色的分泌物,也有油性的黃色分泌物。

耵聹腺的誤解:

很多人會把耵聹腺誤解成皮脂腺、或者是泌離腺,它們是完全不同的腺體,耵聹腺只存在於外耳道皮膚部位,而皮脂腺和泌離腺在狗狗的全身部位都有,這三個腺體的開口處都是在毛囊,但耵聹腺有一部分的開口在皮膚表層(所以耵聹腺比其它兩個腺體更容易堵塞

狗狗的耵聹腺常見疾病有哪些呢?

狗狗的耵聹腺常見疾病一般有二大類,耵聹腺腫瘤(80%左右)和耵聹腺囊腫(20%),而在耵聹腺腫瘤裡面,又可以細分為耵聹腺瘤、腺樣囊性瘤、多樣性瘤、耵聹腺癌,其中耵聹腺癌的佔比可以達到70%左右。

圖片是耳朵增生,不是耵聹腺腫瘤!

友情提示:因為耵聹腺腫瘤圖片非常不美觀,而且耳道的腫瘤,主人也很好分辨,所以文章裡面沒有放耵聹腺腫瘤的圖片,希望大家理解!

引起狗狗耳道耵聹腺腫瘤和囊腫的原因是什麼呢?

★耵聹腺堵塞

耵聹腺堵塞是引起狗狗耵聹腺腫瘤和囊腫的主要原因,我們上面說了,狗狗的耵聹腺會有一些分泌物,通過毛囊和皮膚表層排到皮膚外面,但是因為某些原因毛囊或者皮膚表層被堵塞了,這些分泌物不能排出來,在耵聹腺的裡面蓄積的越來越多,最後形成了囊腫,或者是因為長期的炎症刺激,最後慢慢形成了腫瘤。

中耳炎是引起狗狗耵聹腺堵塞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狗狗有長期反覆的中耳炎,中耳炎會導致狗狗耳道皮膚腫脹,皮膚腫脹以後通透性就會降低,這個時候耵聹腺通過毛囊和皮膚表層排分泌物,就會不通暢或者是堵塞,所以會導致狗狗的耵聹腺出問題,而引起狗狗中耳炎的原因有:

耳癢蟎/疥蟎(疥蟎會寄生在狗狗的耳朵邊緣,非常的痒痒,狗狗會去頻繁的撓)馬拉色菌耳血腫耳道異物洗澡耳朵進水耳毛沒有及時拔除小知識點: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中耳炎和耵聹腺是一個相互的關係,中耳炎可以引起耵聹腺腫瘤,反過來耵聹腺堵塞以後,也會引起中耳炎,因為耵聹腺的主要功能就是減少髒東西進入內耳道,同時它的分泌物有輕度的殺菌作用,所以耵聹腺被堵塞以後,內耳道就會出問題。

狗狗耳道耵聹腺腫瘤有哪些症狀呢?

狗狗的耳朵會有大量分泌物,黃色的或者是黑色的,黃色的分泌物是炎性分泌物,這個比例是最多的,而且會有非常難聞的臭味,味道和狗狗的中耳炎是一樣的,但是耵聹腺腫瘤還會因為破潰,而流出一些血水和膿血分泌物。

狗狗因為耳道的腫瘤會非常痒痒,而且走路會把頭歪向這一側,嚴重的狗狗會出現共濟失調,如果腫瘤比較大,還會壓迫狗狗的眼部神經導致眼睛腫脹,或者是壓迫面部神經,導致狗狗沒辦法咬合食物。

用肉眼可以直觀的在狗狗的耳道看到一個大腫塊,顏色一般是黑色,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耵聹腺腫瘤是小的,但是數量非常多,很多人會誤以為是蜱蟲。

如何治療狗狗耵聹腺腫瘤呢?

治療狗狗耵聹腺腫瘤,手術切除是唯一的的辦法,而且判斷狗狗耳道腫瘤是不是耵聹腺腫瘤,是不是耵聹腺癌,只能通過腫瘤切片的方式,所以上面沒有介紹如何診斷狗狗的耵聹腺腫瘤,因為肉眼可以很好的分辨出來,但是想知道這是什麼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腫瘤,只能通過切片的方式!

具體手術方法:

狗狗全身麻醉後,耳部備皮和碘伏消毒,然後沿狗狗耳道外側做一個垂直的V形切口,分離皮膚後露出耳道軟骨,把耳軟骨和耵聹腺腫瘤一塊切除,在切外耳道軟骨底端的時候,一定注意不要破壞腮腺和面部神經,最後縫合傷口,我們通常建議不管是耵聹腺良性腫瘤,還是耵聹腺癌,最好是把外耳道軟骨和皮膚一塊切除,雖然這樣切除以後,狗狗的耳朵會變小,非常的不美觀,但是這樣可以有效的降低腫瘤復發和轉移的機率。

溫馨提示:

耵聹腺腫瘤外耳道全切手術後,因為這個部位面部神經比較多,所以狗狗的手術部位一側會出現,面部腫脹以及肌肉鬆弛,屬於術後併發症,如果狗狗沒辦法進食,那麼可以下一個鼻飼管,餵一些流食。

耵聹腺腫瘤切除以後,做切片分析,如果是耵聹腺癌,那麼後期是需要藥物化療的,一般是3個月左右。

主人平時需要給狗狗掏耳屎嗎?

很多主人好奇,我們人類在平時會自己掏耳屎,那麼狗狗是不是也需要這樣呢?

大部分寵物主人給狗狗掏耳朵,都是因為狗狗耳朵有蟎蟲了、狗狗耳朵有異味了,才想到給狗狗掏耳朵了,但是這個時候掏耳朵其實已經屬於治療行為了,而不是預防行為了,正確的方式應該是,我們在平時,每次給狗狗洗完澡以後,需要用棉棒把耳道裡面的水擦乾,如果我們是7天洗一次,那麼最好是使用耳道護理液清洗,如果大家是3天洗一次,那麼只需要用棉棒把水擦乾就可以。這樣一來我們可以把洗澡進到耳朵裡面的水跡擦乾,防止滋生細菌引起耳道感染,同時還可以利用這些水跡,把外耳道的耳屎一塊清理乾淨。

需要注意的是,清理外耳道的時候,只需要輕輕擦拭就可以,不用大力的摩擦外耳道的皮膚,因為這樣會刺激耵聹腺分泌更多的耳屎,以及會造成耵聹腺發炎。

狗狗的耳屎和人的耳屎一樣,不需要天天清理,過度的刺激,反而對耵聹腺的健康沒有好處。

狗狗耵聹腺堵塞,其實除了由中耳炎引起的以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主人沒有及時清理耳屎引起的,大家想想外耳道的耵聹腺分泌很多耳屎出來,附著在皮膚上,混合外界的灰塵等髒東西以後,變得就非常粘稠,這樣一來如果我們不及時清理,它會越蓄積越多,那麼皮膚的通透性就越來越差,最後就是耵聹腺的分泌物排不出來,造成了耵聹腺堵塞,所以給狗狗定期清理耳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習慣,主人一定要學習並且保持下去,同時寵物醫生提醒大家的是,當狗狗因為蟎蟲、真菌等原因導致中耳炎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徹底的治療,避免引起耵聹腺腫瘤,以及前庭症候群。

【聽寵物醫生說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專業的寵物疾病知識,喜歡記得點關注】

相關焦點

  • 耳屎多是什麼原因?學會正確處理耳屎,它是耳道健康的維護員
    人體是個十分精妙的組織,構成它的每一個部分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耳屎作為其中一員,默默存在於我們的耳道內,看似平平無奇的它,是否有我們不知道的秘密呢?耳屎是怎麼產生的,它有什麼作用?耳屎是怎麼產生的?人的耳道內有一條耵聹腺,它每天源源不斷分泌一種淡黃色油性物質叫做耵聹,隨著時間推移,耵聹黏附皮屑、灰塵以及其他經過耳道的異物形成一團混合物,這種混合物就是耳屎。耳屎的主要成分為60%角蛋白、20%脂肪酸以及10%的膽固醇。作為耳道的守門員,它的作用首先就是可以抑菌殺菌。如果告訴你古代用耳屎治療傷口,估計你會覺得這是天方夜譚,但它的確是真的。
  • 常給寶寶掏耳屎會誘發疾病!教你正確護理寶寶耳部衛生……
    今天,丹丹姐姐就來為各位全面科普下關於清理寶寶耳屎的幾大問題,正確護理寶寶耳部衛生! 耳屎究竟為何物? 「耳屎」在醫學上名叫「耵聹」,是外耳道皮膚變態的汗腺——耵聹腺分泌的油脂狀物,幹後成固態,色黃或棕褐,對外耳道有保護作用。
  • 耳朵裡是油耳屎的人,也會有狐臭?油性耳屎能轉變成乾性嗎?
    為什麼我們會出現耳屎,它的作用是什麼?而是有我們好多中的耵聹腺生成,一些耳屎裡面還包括一些耳朵外面的灰塵,或者是耳朵上面的皮屑物質,有人覺耳屎很髒,其實耳屎不僅是髒,而且對我們的耳朵健康也有很多幫助,首先它可以保證耳道保持一種潤滑的狀態,假如說,平時把耳屎掏得比較乾淨的話,可能會導致耳朵過於乾燥,出現脫皮,發癢等情況。
  • 寶寶有耳屎,能不能掏呢?
    耳屎(即耵聹),是外耳道皮膚耵聹腺的正常分泌物,作用是保護耳朵皮膚和鼓膜不受傷害。一般情況下,耳屎可通過咀嚼和吞咽動作被排出體外,但寶寶的耳道比較狹窄,咀嚼和吞咽動作不是很有力,所以常有耳屎積存在耳道中,形成小的硬結。
  • 寶寶有耳屎,可以幫寶寶掏耳朵嗎?如何正確處理?
    掏耳屎一時爽,一直掏一直爽。不少家長看到寶寶也有耳屎,就想幫寶寶把耳屎掏乾淨,其實,寶寶和大人不一樣,耳屎也不是想掏就能掏的。調查顯示,美國平均每年有12000多名兒童因為棉籤而被送進急診,其中85%的孩子,都是在試著用棉籤清理耳道的時候,受到了傷害。
  • 陳年耳屎和狐臭又有什麼關係?
    在了解這個問題之前要了解什麼是耳屎。耳屎是什麼?耳屎又名耵聹,產生於耳道內的耵聹腺,由耵聹腺分泌出淡黃色油性分泌物。並且會和汗液、皮屑、空氣中的灰塵等異物粘在一起形成最後的耳屎。 雖然它俗稱耳屎,但並非一無是處。和鼻毛、鼻屎一樣起到保護作用。
  •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耳科醫生說出實情,別做錯了
    如不及時治療,會危及生命。醫生告訴我們:臨床上,像這樣自己亂掏耳朵掏出中耳炎、黴菌性外耳道炎、聽力下降的病例屢見不鮮。所以耳朵,不能亂掏。01耳屎並非一無是處耳屎在臨床上被稱為耵聹,其實是耳道裡的耵聹腺分泌的一種產物,是人體的自然代謝現象,並非病變。
  • 「耳屎」太多被同事吐槽!姑娘去醫院一查,嚇得直掉眼淚!
    錢江晚報2019年7月23日訊 人人有耳屎,弄乾淨就可以了,而杭州某公司20多歲的姑娘小林(化名)近兩個月卻為此痛苦又尷尬,輾轉幾家醫院左耳中的「耳屎」怎麼也掏不盡,更誇張的是,小林還出現耳痛,聽力下降等症狀。輾轉多家醫院後,小林終於找到了病因,可她被嚇得掉了眼淚——這些除不盡的耳屎,居然和瘤有關係?
  • 杭州一姑娘「耳屎」太多遭人嫌 一查嚇得落淚
    人人有耳屎,弄乾淨就可以了,而杭州某公司20多歲的姑娘小林(化名)近兩個月卻為此痛苦又尷尬,輾轉幾家醫院左耳中的「耳屎」怎麼也掏不盡,更誇張的是,小林還出現耳痛,聽力下降等症狀。 輾轉多家醫院後,小林終於找到了病因,可她被嚇得掉了眼淚——這些除不盡的耳屎,居然和瘤有關係?
  • 20多歲杭州姑娘耳屎總也掏不盡,一查耳朵,瞬間嚇哭!
    原來,小林近兩個月左耳悶悶的,被杭州多家醫院診斷為耵聹(俗稱耳屎)栓塞,進行過外耳道衝洗等措施,但耳悶症狀並未緩解,反而出現了左耳道疼痛的症狀並逐漸加重,同時聽力也在不斷下降。不少人以為,耳屎多是灰塵等進入耳道或不衛生造成,其實,人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其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耵聹,俗稱耳屎。
  • 妙齡女子耳屎總掏不盡,耳內鏡檢查後,瞬間嚇哭了
    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其淡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耵聹,俗稱耳屎。耵聹具有保護外耳道皮膚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時藉助咀嚼、張口等運動,耵聹多自行排出。蘇立眾主任忙安慰淚眼婆娑的小林別緊張,並簡單介紹此少見疾病的來龍去脈,然後開具了顳骨CT檢查。不出所料,顳骨CT檢查顯示小林左側外耳道膽脂瘤,已擠壓破壞左側聽骨鏈,且與左側頸靜脈及面神經管等重要結構關係密切,所以小林疼痛症狀明顯,左耳聽力已有明顯的下降。一切明了,小林如釋重負鬆了口氣。蘇立眾主任評估小林的病情及心情後,表示儘快手術為好。
  • 用這個掏耳棒,矽膠毛刷清掃耳屎,連碎屑都掃光
    那你知道耳屎究竟是什麼東西嗎? 人體是靠不斷排洩廢物實現自我淨化的, 除了正常的消化系統來排洩, 眼睛也會有眼屎, 鼻子當然有鼻屎,耳朵也會排洩,
  • 挖耳屎,1400萬成都人的最愛!But挖不好就…(內附中獎名單)
    首先質疑的是這麼掏耳朵衛生嗎?會不會引起耳道感染呢?會不會能使耳朵受傷呢?掏耳朵時如果耳屎堅硬或比較多,容易把皮膚劃傷,細菌便會趁機進入傷口引發感染。或因來回搔刮,把細菌擠入毛囊、皮脂腺管,引發炎症、流水,嚴重者發生外耳道癤腫。2.由於經常刺激外耳道皮膚,使皮膚淤血,造成耳屎分泌增多,堆積嚴重。也就是說,耳屎越掏越多。3.經常掏耳朵刺激鼓膜發生慢性炎症,鼓膜發紅、變厚,外耳道也會流出少量膿液。
  • 人的耳朵為什麼會分成「油耳」和「糠耳」?原來我一直都誤解了
    網友回答:油耳和糠耳是由基因決定的,是遺傳的。二者都是外耳道的正常分泌物。油耳是如何形成的?外耳道分為軟骨部和骨部,靠近鼓膜的是骨部,靠外的是軟骨部。在軟骨部,有兩種腺體,即耵聹腺和皮脂腺。當耵聹腺分泌比較旺盛的時候,就會出現油性耵聹,俗稱「油耳」。
  • 寶寶耳屎要不要掏?會影響聽力嗎?
    是不是有一些媽媽看到寶寶有耳屎就忍不住掏,特別是有強迫症的媽媽,那麼問題來了,小寶寶的耳屎需要掏嗎?掏了會不會影響孩子聽力呢? 其實,寶寶的耳屎是完全沒必要掏的。
  • 寶寶的耳屎到底該不該掏?
    1耳屎會自動排出正常情況下孩子耳屎是不需要做任何處理,它會在孩子說話、吃飯、打呵欠時,隨著下頜運動,藉助皮膚上汗毛的推動作用,自動被排出。所以說,就算你不掏,耳屎也是會自己跑出來的。同時因為挖耳屎過程中,對外耳道皮膚的刺激,孩子耳屎會因為耵聹腺體被刺激而分泌更多的耳屎,不利於孩子耳屎的排出,反而因耳屎的堆積而形成耳道的栓塞。可以用棉籤或挖耳勺幫寶寶掏耳朵嗎?不能!
  • 「耳屎不是你想掏,想掏就能掏」,別輕易掏孩子耳屎,應這樣處理
    於是5歲的孩子被全麻做了手術,才將耳屎給掏乾淨,並且花了五千塊的費用。這就讓很多寶媽感到疑惑和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娃掏耳屎?該怎麼掏?在此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耳屎對孩子來說到底有什麼作用呢?耳屎對孩子來說有什麼用?
  • 耳屎在耳朵的什麼位置
    耳道軟骨部皮膚具備耳屎腺,其淺黃色黏稠的分泌物稱耳屎,別名耳垢。耳屎在空氣中乾燥後呈片狀狀;有的耳屎如黏稠的植物油脂,別名「油耳」。耳屎具備維護耳道皮膚和粘附外在因素的功效,平常依靠吞咽、張嘴等健身運動,耳屎多自主排出來。若耳屎慢慢匯集結團,堵塞於耳道內,即稱耳耵聹。
  • 「耳屎」太多,一掏就疼?到醫院一查,發現是個「瘤」
    (新華社資料圖) 因為「耳屎」太多,象山市民王女士跑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竟然是外耳道膽脂瘤,並為此動了手術。 王女士有遊泳後掏耳朵的習慣。最近,她總感覺耳道裡有「耳屎」,一掏耳朵就疼,最後只得到象山一院醫健集團總院耳鼻喉科就診。 經診斷,王女士耳朵裡根本不是「耳屎」,而是外耳道膽脂瘤。在醫生建議下,她接受了全麻顯微鏡輔助下手術治療,目前恢復良好,已順利出院。
  • 沒想到,耳屎對寶寶竟有這樣的好處!
    由於寶寶耳朵較小,家長肉眼看不到耳朵深處的情況,而且寶寶尚不懂用語言交流,所以有些家長常常會擔心耳屎堵塞寶寶耳朵,影響寶寶聽力,因而想幫寶寶清理耳屎。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一、耳屎的作用 耳屎是內耳道分泌腺所分泌的物質,醫學上又稱為「耵聹」,由於耳屎有一定的黏稠性,可幫助吸附進入耳朵的灰塵、異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