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在江津區舉行的「江津—瀘州合作交流座談會」上,重慶市江津區和四川省瀘州市籤訂《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體化發展2020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雙方將在七大領域開展32個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南渝西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七大領域開展32個方面合作
按照《行動計劃》,2020年,江津與瀘州兩地將深化基礎設施、產業協同、平臺建設、國土空間、生態環境、市場融合、公共服務等7大領域、32個方面的合作,用好瀘州國家高新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瀘州綜合保稅區和江津在裝備製造、消費品工業、汽摩及零部件、新型材料、電子信息五大產業集群及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等產業基礎,共同打造長江上遊航運中心,規劃建設川渝合作示範區,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
「江津與瀘州一衣帶水,兩地歷史同脈、文化同源、地理同域、經濟同體,友好往來源遠流長。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瀘州市還第一時間向江津捐贈了36.8噸防控物資,可謂患難時刻見真情。」江津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毗鄰的兩地積極發揮同屬長江上遊、分別扼守長江出川入渝「第一關口」的區位優勢,搶抓發展機遇。
早在2018年,江津區就倡議並召開了渝川黔毗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協作會第一次會議,建立了「渝川黔」毗鄰地區一體化合作領導機構和聯絡機制,其中江津與瀘州根據實際制定了重點任務清單,共同推進各項合作走實走深。2019年,在瀘州召開的渝川黔毗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協作會第二次會議上,江津又與瀘州共同籤訂了《塘河流域環境保護聯動協議》,一體推進生態環境保護。
交通、文旅、產業等多個領域有合作
據了解,在四川和重慶籤署合作協議以來,雙方加快了在多個領域進行務實合作。目前,由兩地提出的渝瀘高速公路北線項目,今年下半年將開工建設;貫穿兩地的渝昆高鐵江津段工程順利推進,江津與瀘州區域交通一體化建設穩步推進。在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方面,包括瀘州在內的四川參保群眾,目前可在江津37家異地聯網定點醫院直接結算住院醫療費用,流動人員管理、出入境和身份證件辦理等工作均實現信息互通、異地辦理。
「兩地完全有條件從更大範圍整合資源、加快產業協同,推動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尋求進一步的合作。」江津區負責人表示,江津區將充分推進兩地優勢互補,加強四川自貿試驗區川南臨港片區、瀘州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與江津綜合保稅區協同開放合作力度,提升瀘州港與珞璜港,共同探索建立對標世界先進水平、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的制度體系,加強聯動試驗、共享改革經驗,聯合打造西部對外開放合作的新標杆。
江津與瀘州都具有濃厚的酒文化底蘊,瀘州有瀘州老窖、郎酒,江津有江小白、金江津等白酒品牌。瀘州佛寶風景區與江津四面山風景區、遵義赤水風景區,共同構成了神奇秀美、獨特壯觀的丹霞地貌群。「江津與瀘州兩地可聯合宜賓、遵義等地,共同打造兩個國家級『金三角』,即:中國白酒『金三角』和中國康旅『金三角』。」江津區負責人說道。
「目前,瀘州、江津分別有7所高校,兩地現有的三甲醫院總數達到了8家之多。」瀘州市有關負責人表示,可以依託兩地豐富的教育、醫療衛生資源,建立醫教研協同機制,通過支持兩地學校合作辦學,統籌規劃建設區域性醫療中心,加強公共衛生及疾病防控合作等,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下一步,江津與瀘州兩地將共同謀劃實施一批引領性、帶動性、標誌性的重大項目和重大政策,對議定的七大領域、32個方面的事項實行清單化管理、項目化推進,不斷加快合作速度,擴大合作廣度,拓展合作深度,提升合作效能,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舒 通訊員 黃柏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