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發展改革委:推動瀘州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2020-12-12 四川日報

  • 瀘州國窖大橋。 牟科攝


    G246施工現場。 (瀘州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9月24日,瀘永江融合發展示範區規劃建設啟動會召開,意味著瀘永江融合發展示範區規劃建設正式開啟,加快推進川渝毗鄰地區合作共建區域發展功能平臺由前期研究謀劃轉入規劃建設階段。
      10月20日起,瀘州市發展改革委面向全社會用一個月時間公開徵集瀘州「十四五」規劃建議,將「加快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關鍵句提出。
      11月5日,瀘州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黃玉林表示,要把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瀘州市委、市政府關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部署要求落實到瀘州市「十四五」規劃中去,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引領,以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和優勢特色產業集聚發展區為抓手,謀劃生成一批重大項目,力爭進入國省規劃,為瀘州高質量發展和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奠定基礎。
      與此同時,11月印發的《瀘州市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施方案》,每一項都涉及瀘州市當前及未來的發展改革工作:如加快渝昆高鐵川渝段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建成通車;推進重慶經敘永至筠連等高速公路實施等。
      近一年來,瀘州市發展改革委真抓實幹促落實,系列動作和部署,皆為一個目標:推動瀘州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郭蕎璐羽客

    布局
    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將責任壓實與成渝互訪交流呈「鼓點式密集」
      合力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瀘州將以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引領,以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為目標,以打造成渝地區南翼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區為抓手,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開啟瀘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近一年,瀘州市發展改革委圍繞目標提早布局——
      看推進機制。2月7日,瀘州成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瀘州市發展改革委。3月起,瀘州市發展改革委自我加壓,不僅成立雙城經濟圈工作組,部門內調動50餘人分成交通、產業、生態等7個小組,還從瀘州市各區縣抽調了7名幹部專職開展工作。
      看互訪交流。今年4月以來,在瀘州市發展改革委全力配合下,瀘州市黨政代表團與重慶有關方面及成都市的互訪交流呈「鼓點式密集」,著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發展協作共興、開放平臺協同增效、生態環保聯防聯治、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積極促進瀘州市黨政代表團到重慶市永川區、江津區、榮昌區、江北區開展交流考察,籤訂合作協議;促成與重慶市發改委、交通局籤署合作備忘錄。積極促進重慶萬盛經開區、涪陵區蒞瀘考察交流,達成合作協議。
      實際上,去年11月,在渝川黔毗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協作第二次會議上,在瀘州市發展改革委努力下,兩地在交通互聯互通、商貿深度合作、產業協同發展等方面達成合作共識。

    落實
    擴大朋友圈與重慶多地籤訂合作協議
      積極布局之後,瀘州市發展改革委的下一個舉措是打牢基礎,抓好落實。
      7月31日,瀘州市委八屆九次全會上提出「建設長江上遊航運貿易中心、區域醫藥健康中心、跨行政區組團發展模式的融合發展示範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區、內陸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重點任務,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制定《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工作機制》,謀劃形成重大項目105個、重大平臺39個、重大政策9個、重大改革8個。
      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瀘州市發展改革委的一項重要任務便是推動這個「全面」的落實,為此專門制定了瀘州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合作協議備案機制,定期跟蹤各項協議落實情況。在瀘州市發展改革委推動下,瀘州與成都,重慶永川、江津、榮昌、江北、涪陵、萬盛經開發區等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並達成專項協議超過50個。
      除合作項目,瀘州市今年布局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項目多具有緊迫性高、操作性強的特點。全面融入是一個長期且複雜的過程,任務涵蓋範圍廣泛,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有序推進,這也是瀘州市發展改革委在統籌項目時務實的考慮。
      當前,在瀘州市發展改革委推動下,各個項目快速推進——渝昆高鐵川渝段已完成施工圖審核現場檢查,預計12月底動工;S33瀘永高速、G246瀘永公路已開工建設;合江縣入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縣域集成改革試點方案》首批試點名單;川渝合作(江津·合江)工業園區列入全省2020年重點打造的10個產業合作示範區之一;永川區朱沱鎮、瀘縣雲錦鎮開通首條川渝跨省雙向對開省際公交。
      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除「全面融入」,還需「深度融入」,才能謂之「融」。為更好推動毗鄰地區融合發展,今年5月,瀘州和永川啟動瀘永融合發展課題調研,瀘州市發展改革委將近6萬字的調研成果在9月彙編成冊,囊括交通、農業、大數據等15個調研課題,涉及兩地30多個部門合作,對下一步瀘永兩地合作發展的科學謀划具有參考價值,兩地也將抓好成果轉化應用。

    謀劃
    以融入「雙圈」建設為引領全力推動「兩中心兩區兩地」建設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年、「十四五」規劃編制的謀篇年,也是全面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開局年。對瀘州市發展改革委而言,抓住「十四五」規劃編制的窗口期尤為關鍵。
      當前,瀘州市發展改革委正全力探索行政區與經濟區適度分離,助推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以此來推動瀘州市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局。具體而言,瀘州將按照由小到大、由點到面的發展邏輯,從高水平規劃建設瀘東新城到打造瀘永江融合發展示範區,再到共建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最終實現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高水平規劃建設瀘東新城,使之成為瀘州建設跨行政區組團發展模式的融合發展示範區的重要載體,按照「大組群+小組團+特色產業帶」發展模式,全力謀劃山水一體,「三生」共融發展格局,將新城建設為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示範區和「產城人」融合發展新型城市。
      瀘州、永川、江津以跨行政區組團發展模式建設融合發展示範區,是四川、重慶兩省市政府確定的川渝毗鄰地區首批合作共建的9大功能平臺之一。瀘州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瀘州聯合重慶市永川區、江津區,重點抓好跨省際區域合作和行政區與經濟區適度分離改革試點,在川南渝西地區率先突破,形成先行先試的發展經驗。目前,瀘州、永川、江津已達成合作共識,將按照統一編制、聯合報批、協同保障、共同實施的體制機制共同編制《瀘永江融合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
      下一步,瀘州市發展改革委還將積極對接國家、省「十四五」規劃、《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規劃綱要》及川南渝西融合發展專項規劃等,立足建設長江上遊航運貿易中心、區域醫藥健康中心、跨行政區組團發展模式的融合發展示範區、優勢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區、內陸開放新高地、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的功能定位,統籌推動《瀘州市「十四五」規劃綱要》《瀘永江融合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及相關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做好內在銜接。

  • 相關焦點

    • 瀘州:投入重慶「懷抱」,迎來發展機遇,有望成為四川經濟副中心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1.3億元,比上年增長8.0%,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6.1%)高1.9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7.5%)高0.5個百分點。瀘州毗鄰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長江上遊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重慶直轄市,也是重慶毗鄰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地級經濟體之一。
    • ...經濟區聯席會議第四次會議在瀘召開丨努力打造全省第二經濟增長...
      ★ 會議強調,要把川南渝西融合發展作為重點,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要加快建立公共衛生重大突發事件一體化應急響應體系,推動區域醫療衛生事業合作共建。★ 劉強在會上表示,瀘州市將進一步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為推動川南經濟區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作出瀘州積極貢獻。
    • 爭創四川經濟副中心 南充再放大招
      而這一消息,被外界解讀為與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達州一同被四川定位為「區域中心城市」後,志在逐鹿「四川經濟副中心」的南充再放的又一「大招」。南充三環電子2018年7月,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正式提出構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明確「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
    • 宜賓確定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7月30日,宜賓召開的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此次全會形成共識,推動宜賓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宜賓必須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同時,全會與會同志認為,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決定》明確提出「支持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支持宜賓建設國家創新型現代產業發展示範市和國家產教融合示範市」,這是省委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布局中,賦予宜賓的新使命、新任務,作為四川省的區域中心城市,宜賓必須率先而為、主動作為。
    • 宜賓:2021年建成四川省經濟副中心 2025年建成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十三五」時期,宜賓緊扣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目標,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推動長江生態第一城建設、經濟強市建設、科教強市建設、長江上遊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全面創新改革先行市和四川南向開放樞紐門戶建設、民生社會事業發展、民主法治建設、黨建示範市建設取得新突破,在全省經濟版圖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
    • 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省人大代表、綿陽市委書記 劉超 賴傑 攝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姚茂強 周洪攀「綿陽的奮鬥目標很明確,就是對標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 「十四五」新目標定了:瀘州,就這麼幹!
      聚焦新目標建成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瀘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站位全局「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交匯疊加,瀘州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政策空間十分廣闊,必須搶抓機遇、借勢借力。
    • 區委統戰部考察組前往瀘州 共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江津網訊(記者 李婉齡)4月22日,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楊利率考察組前往四川省瀘州市,開展統一戰線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暨統戰系統中心組集中學習調研活動。
    • 江津牽手瀘州,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南渝西地區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4月8日,在江津區舉行的「江津—瀘州合作交流座談會」上,重慶市江津區和四川省瀘州市籤訂《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體化發展2020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雙方將在七大領域開展32個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南渝西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 ...市委書記劉超: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綿陽的奮鬥目標很明確,就是對標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目標定位,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作為綿陽「班長」的劉超,又將如何帶領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在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徵程中,通過高質量發展,把綿陽建成成渝地區副中心城市?
    • 搭平臺、結對子、促共建|江津—瀘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高職...
      12月3日,江津區—瀘州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高職學校發展研討會在瀘州職業技術學院舉行,重慶市江津區委教育工委委員、區教委副主任張躍國,瀘州市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郭春生出席會議。張躍國、郭春生分別對江津、瀘州兩地職業教育硬體設施、師資隊伍、校企合作、國際交流等情況進行了介紹,提出了兩地開展校際合作交流的具體設想和構思,並表示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前沿陣地,兩地合作要落實到位,做成樣板,推動渝西川南教育協同發展,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 四川經濟副中心城市建設向何處去?
      近年來,為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國不少省相繼建設了經濟副中心。四川省鼓勵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及達州7個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本文對各地經濟副中心城市進行一些簡單的研究。全國的經濟副中心城市建設得怎麼樣?
    • 國內首部酒文化遺產保護法規瀘州誕生
      四川新聞網瀘州12月2日訊(記者 嶽東)「中國酒城·醉美瀘州,一座釀造幸福的城市。」這是今年初,瀘州發布新的城市形象定位語。怎樣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與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結合起來?今日,記者從瀘州市人大常委會獲悉,全國首部旨在保護和弘揚白酒文化的地方性法規——《瀘州市白酒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條例》(簡稱《條例》),已於2018年12月1日在瀘州正式實施。這標誌著瀘州在白酒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上有法可依。據考證,瀘州酒業,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發展在新時代。瀘州現已成為全國唯一擁有「瀘州老窖」和「郎酒」兩大全國知名白酒的城市。
    • 瀘州市資訊|中國西南地區新建城際高速鐵路,線路全長220公裡,預計...
      中國西南地區新建城際高速鐵路,線路全長220公裡,預計明年開通日前,作為我國西南地區成渝經濟區城際鐵路網重要組成部分和川南城市群快速客運通道之一的川南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後,北接成渝高速鐵路及成自高鐵,南連成貴高鐵及渝昆鐵路,西連雅眉樂自城際鐵路。屆時,將形成川南半小時交通圈,至成渝兩地1小時交通圈,至成渝其他次級樞紐城市2-3小時交通圈。完善成渝經濟區城際鐵路網,促進我國西南地區核心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 四川瀘州:打造高顏值、高品質、高價值的公園城市
      桂圓古樹瀘州位於天府之國四川省東南部,是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成渝雙層經濟圈南翼中心城市。近年以來,瀘州市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搶抓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重大機遇,加快建設長江上遊航運貿易中心和區域醫藥健康中心,奮力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作為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重要節點,瀘州在區域生態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性地位。
    • 四川瀘州:打造高顏值、高品質、高價值的公園城市
      9月16日,「西部開發新脈動」網絡主題活動南線首站便來到了四川,在瀘州正式啟動。桂圓古樹瀘州位於天府之國四川省東南部,是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成渝雙層經濟圈南翼中心城市。近年以來,瀘州市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搶抓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重大機遇,加快建設長江上遊航運貿易中心和區域醫藥健康中心,奮力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作為長江上遊生態屏障的重要節點,瀘州在區域生態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性地位。
    • 李俊同志擔任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書記
      會上,市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宋勇宣讀了市委對李俊同志的任職決定,李俊同志擔任瀘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書記。省法院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劉學鋒充分肯定了以吳洪汛同志為班長的瀘州中院領導班子的工作,介紹了李俊同志的履職簡歷。他強調,要全力支持李俊同志的工作,以實際行動堅決擁護省委、市委的決定。
    • 建設四川經濟副中心,這三個城市是最佳選擇!
      為了協調全川經濟發展,平衡區域發展落差,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衝擊,副中心的建設是必不可缺的。建設經濟副中心推動全省城市加快發展,通過五年形成大城市和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副中心輻射帶動區域,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平衡發展。
    • 川渝合作「雙城記」瀘州與鄰「唱大戲」
      而瀘州作為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也是全省經濟副中心7個候選城市之一,近年來正謀劃向東發展,這既是順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國家戰略,也是瀘州推進川渝合作的使命擔當。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號角」吹響前,瀘州已先行探索。  2019年底,G8515廣瀘高速潼南至瀘州段建成通車,渝西川東地區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進一步暢通。
    • 「瀘州」龍馬潭區迅速貫徹落實全省統一戰線讀書班精神
      7月1日上午,全省統一戰線「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讀書班」開班式在省社會主義學院召開。瀘州市龍馬潭區各鄉鎮(街道)統戰委員、統戰部機關全體幹部職工共22人在分會場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