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投入重慶「懷抱」,迎來發展機遇,有望成為四川經濟副中心

2020-12-11 滇山黔水
沿江生態城市

四川瀘州市,地處四川東南川滇黔渝結合區域,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轄三區四縣,面積12236.2平方千米,人口約530萬人。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81.3億元,比上年增長8.0%,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6.1%)高1.9個百分點,比全省平均水平(7.5%)高0.5個百分點。

瀘州毗鄰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長江上遊地區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和政治、文化中心重慶直轄市,也是重慶毗鄰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地級經濟體之一。兩地一衣帶水,互助互利的鄰裡關係親密,長江從川入渝,瀘州在上遊,重慶在下遊,瀘縣與重慶榮昌、永川接壤,合江與重慶江津接壤,合江佛寶與江津四面山同為一體,瀘縣玉龍湖水系橫跨瀘渝兩地。

發展迅猛

近年來,瀘州與重慶的合作取得很好的成績。瀘縣與榮昌山水相連人文相近,交通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物流「金三角」樞紐建設。建設瀘縣至榮昌川渝合作工業示範園區,承接重慶產業轉移;合江與江津合作助推「陸鐵水海」互通互聯,創新發展水上旅遊圈,共同打造旅遊「金三角」。瀘縣與永川,兩地百姓同根同源、同宗同族,世代相傳,共建成渝經濟圈製造業合作示範區,長期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產業協同發展,共同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瀘州夜景

瀘州與重慶的合作,至關重要的是交通,兩地積極對接,共同構建交通一體化格局。瀘州市全面建設瀘州交通網對接重慶,打造建設長江上遊航運中心,積極對接重慶第二樞紐機場規劃,深入開展進行瀘州港與重慶港口深化合作,探索川渝港口實現協調融合發展。

今年7月,重慶與瀘州召開的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融合發展座談會,並籤署了的《協同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通融合發展合作備忘錄》。兩地將在統籌鐵路主通道建設、加密實施幹線公路網、協同打造水運大通道、整體構建航空區域中心、推進運輸服務一體化、合力推動智慧交通發展等方面加強合作,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的現代化交通網絡。

瀘州新貌

兩地的合作項目涵蓋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運輸服務和智慧交通6個方面。合作的重點項目包括渝昆高鐵、隆昌—敘永鐵路擴能改造、敘永—畢節鐵路建設、瀘州—永川高速公路建設,宜賓—瀘州—重慶高速公路擴容、重慶—江津—合江—赤水—敘永—筠連高速公路籌建、安嶽—榮昌—合江和永川—榮昌—瀘縣兩條高速公路的規劃研究。以及推進瀘永(C246)、瀘江(G353)等產業通道建設,謀劃天府大道南延線—成都—自貢—瀘州—重慶產業大通道等;強化共同推動江北國際機場、瀘州雲龍機場、永川大安通用機場、重慶第二機場等航空方面的合作,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樞紐機場群;推進長江幹線川渝段生態航道整治工程,推進江北區寸灘港、果園港與瀘州港深度合作,推進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共同探索建設長江上遊航運物流中心。

高速互通

目前,四川省副中心競爭激烈,瀘州經濟總量排名省內僅在第六,唯一優勢在於地處三交界。瀘州與重慶共同推進交通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加快在兩地之間形成複合型運輸大通道,重慶主城都市區至瀘州,有望實現半小時通達,與這個2.3萬億巨大體量的直轄市合作,承接重慶產業,打造川渝合作新區,瀘州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有望成為四川經濟副中心。

輝煌的朝天門

相關焦點

  • 建設四川經濟副中心,這三個城市是最佳選擇!
    四川副中心建設背景四川在重慶直轄後,原來雙核經濟帶動全川發展,轉變為單核,為了全省全局發展,不得不優先建設成都,扶持成都留住全川人才資金。如今成都已經成為西部綜合實力最強城市。為了協調全川經濟發展,平衡區域發展落差,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衝擊,副中心的建設是必不可缺的。建設經濟副中心推動全省城市加快發展,通過五年形成大城市和小城市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副中心輻射帶動區域,促進經濟社會協調平衡發展。
  • 四川南充VS四川瀘州,誰的發展潛力更大,爭闖副中心的可能性更高?
    僅是南充和瀘州,同等競爭的對手還有宜賓、德陽、綿陽、樂山和達州。但要成為名副其實的經濟副中心城市其實還有很遙遠的距離,四川比較迫切要建立經濟副中心城市,但其餘各市經濟總量離成都都有很大的差距。要建立副中心城市,不是僅僅只看經濟和區位,需要各方面綜合考慮。2017四川除成都外有上述七座城市GDP總量超過1500億,最高的綿陽為2074.8億,最低的樂山1507.8億。也就是說在經濟這一階梯來看,這七座城市相差並不大。
  • 四川副中心城市雛形已現!宜賓將成為四川第一個副中心城市!
    自2018年四川提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的發展戰略以來四川地級市的發展得到了明顯「提速」;在穩健提升全省經濟發展大局下,四川再次提出了建設經濟副中心的構想,一時間有條件的城市都紛紛開足馬力為創建省域經濟副中心做足了準備。
  • 四川經濟副中心城市建設向何處去?
    近年來,為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我國不少省相繼建設了經濟副中心。四川省鼓勵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南充及達州7個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本文對各地經濟副中心城市進行一些簡單的研究。全國的經濟副中心城市建設得怎麼樣?
  • 四川這個城市迎來機遇,將成為經濟副中心
    四川省作為「天府之國」,其豐富多樣的環境和宜人的氣候成為許多旅行愛好者嚮往的地方,此外,作為中國礦產資源全國前五大省,其工業也非常發達,基於該資源的積極提高也非常大,四川省獲得了突破4萬億的成績,另一方面,一個省的發達離不開省內其他城市的共同努力,如省會成都貢獻1.5萬億GDP,作為世界重要的電子產業基地
  • 瀘州市發展改革委:推動瀘州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與此同時,11月印發的《瀘州市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施方案》,每一項都涉及瀘州市當前及未來的發展改革工作:如加快渝昆高鐵川渝段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建成通車;推進重慶經敘永至筠連等高速公路實施等。  近一年來,瀘州市發展改革委真抓實幹促落實,系列動作和部署,皆為一個目標:推動瀘州爭創全省和成渝地區經濟副中心。
  • 四川:在環成都經濟圈、川南和川東北經濟區形成省經濟副中心
    信號三:「在哪兒建、建什麼樣的」全省經濟副中心,有了更明晰的答案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就離不開「全省經濟副中心」。全會提出,在環成都經濟圈、川南和川東北經濟區分別形成全省經濟副中心;與此同時全會明確了「一高三強」的內在要求,即經濟總量佔比高、綜合承載能力強、創新發展動能強、區域帶動作用強。多位與會代表認為,這一部署讓培育全省經濟副中心在空間區域和內涵要求上都更為明晰,同時它也蘊含著省委激勵各地爭先競強、跳起摸高、競相發展的導向。
  • 川江水道上的瀘州與重慶:搶抓機遇 雙城一展天地
    原標題:川江水道上的瀘州與重慶:搶抓機遇 雙城一展天地   ●從成渝經濟區、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學家說,雙城一展天地,空間遼闊更高遠。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其建設將成為我們國家一個重要的戰略大後方,它增加了國家經濟發展的迴旋空間。
  • 四川與重慶「雙胞胎」的城市,經濟發展非常迅猛,稱為「小重慶」
    時間在推移,社會在發展,隨著祖國不斷的進步,我們也體會到了「中國速度」帶給我們的便利,當我們看到如今繁華的街道,不由得感嘆世間的美好,那讓我們一起去瀏覽祖國的大好河山吧!作為四川大省中國西南地區之一,近年來無論是該省內的經濟發展,還是省內的觀光發展,都受到很多關注,隨著省內近年來不斷關注四川省的省都市成都,除此之外,省內的其他城市,也越來越華麗,今天介紹四川一座城市,眾所周知,四川省和重慶市總是有著極其深厚的緣分,無論兩者之間的文化發展都是以歷史為背景,一切都是很多緊密合作的,每當四川的時候,很多父母們都相當重視重慶這個廣域市,但在此基礎上很多人忽略了四川省內的這個
  • 重慶江津與四川瀘州將在七大領域開展合作
    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中新網重慶4月8日電 (鍾旖 黃柏添)重慶市江津區和四川省瀘州市8日籤訂《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體化發展2020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雙方將在7大領域開展32個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川南渝西一體化發展示範區。
  • 繼重慶之後,四川這一城市有望晉升,或將有望發展成為「直轄市」
    重慶是我國四個直轄市之一,位於長江上遊,是我國的經濟中心。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重慶,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除發展繁榮外,重慶人民的幸福指數也很高。生活是平靜的,不僅是許多遊客心中的旅遊勝地,也是許多城市發展的目標。
  • 爭創四川經濟副中心 南充再放大招
    而這一消息,被外界解讀為與綿陽、德陽、樂山、宜賓、瀘州、達州一同被四川定位為「區域中心城市」後,志在逐鹿「四川經濟副中心」的南充再放的又一「大招」。南充三環電子2018年7月,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正式提出構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明確「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區域中心城市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
  • 瀘州打造川滇黔航運物流中心 無縫換乘降低運輸成本
    瀘州港貨櫃碼頭隨著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推進和成渝經濟區區域規劃的逐步實施,四川省經濟社會實現了持續快速發展,建設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加快推進又為四川發展帶來新的機遇翻開地圖,瀘州地處川滇黔渝結合部,作為成渝經濟區南部的重要城市,發展機遇尤為突出。建設中的瀘州,「鐵水公空」齊頭並進共發展,一個以綜合交通樞紐為支撐的長江上遊川滇黔航運中心正呼之欲出。第一大港還需建設完善集疏運體系瀘州位於川滇黔渝結合部,是長江經濟帶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交匯點。
  • 重慶等地區有望迎來新高鐵,涉及三省一市,沿途宜賓等城市迎發展
    現在我國有很多省份,都在大力的建設當地的交通,相信這一點,大家在出行的時候都有所察覺,現在我們在出行的時候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了,雖然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我國的中西部地區發展的速度比較慢,但其實最近幾年它們都迎來了很大的發展機遇,在我國的中部地區更是發展迅速,這與當地的交通建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 四川迎來「高光時刻」,新建高速對接重慶,兩座城市將進一步騰飛
    四川迎來「高光時刻」,新建高速對接重慶,兩座城市將進一步騰飛人們對四川省這個省的理解可能來自於對成都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成都是四川省的省會,所以四川省的知名度也越來越高, 四川省,位於我國西南地區,地形複雜多樣,地形迥異, 臺階很大,國內由山地
  • 重慶年底有望再添一條軌道交通,沿線區域將迎來新發展機遇
    重慶作為我國的四大直轄市之一,這裡人口眾多,而且近年來隨著當地不斷地發展,很多外來人口也來到重慶這座城市發展,人口是日益增加。從重慶每天交通的擁堵情況就能夠看出重慶的人是有多少,也能體現出重慶當地人的生活水平,不過也跟重慶當地的地形有著關係。
  • 成渝經濟圈 迎來新機遇
    貫徹落實中央部署,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兩地正在協同發力。四川江華恩一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侯宗渝最近一直關注重慶南北大道北延段(高灘—茨竹)工程的進展。2014年,公司將生產基地從重慶空港工業園區遷到40公裡外的鄰水縣高灘園區,如今,又有了搬遷總部的打算。「高灘離重慶近,這是我們幾年前的思路,現在,我們更看重川渝高竹新區的潛力。」侯宗渝說。
  • 瀘州「幸運」的縣,被358.7億元高鐵「砸中」,有望「撤縣設市」
    四川省瀘州市位於四川、貴州與重慶3省市的結合之處,同時位於成都經濟圈和重慶經濟圈之內,區位條件非常不錯。它是長江上遊水運貿易中心城市,未來的瀘州一定是一個充滿經濟活力的城市。瀘州具有2000餘年的歷史文化,是四川省的一座寶藏地級市,其境內的國家級文化遺產就達到了6項。
  • 四川瀘州合江九支鎮加快建設副中心,未來要超越貴州遵義赤水市
    傳統上九支鎮就是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西南部赤水河堯壩鎮、先市鎮、法王寺鎮、五通鎮、車輞鎮等幾個鄉鎮的實際經濟中心。赤水河畔的九支鎮與貴州省遵義北部旅遊大市赤水市僅一河之隔,區位優勢明顯,坐擁有赤水河黃金水道20公裡,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處於四川瀘州市半小時和重慶市一個小時經濟圈。
  • 重慶榮昌:一個「邊緣」小城發展新動力從何而來?
    ——從重慶榮昌看區域發展新機遇&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記者李勇、陳國洲、劉恩黎&nbsp&nbsp&nbsp&nbsp榮昌位於重慶最西端,與四川瀘州、內江、資陽3市接壤,人口有86萬人,經濟總量剛過650億元,從各方面看都是一個「邊緣」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