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馳援」上市民企湖南樣本:不能撒胡椒麵兒

2020-12-26 第一財經

「政策性紓緩民營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面臨的流動性困境,但底線和行動指針完全是市場化的,並不是外界認為的誰有問題給誰錢。」近日,湖南省國資方一位參與民營上市公司「紓困」項目的負責人向第一財經1℃記者解釋道。

此前有媒體報導,湖南省擬推出資金總規模達百億元級的「紓困」計劃,幫助當地民營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降低質押風險、補充流動性。截至1℃記者發稿前,湖南省政府層面並未公布明確的成文方案,但具體的項目已在推進。目前,湖南省已有5家上市公司獲得當地政府的紓困資金援助,涉及資金總額近14億元,由湖南省一級機構和長沙市分別實施。

前述負責人稱,「紓困」資金首要目的是幫助抵抗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流動性風險,國資不謀求上市公司控股權。但政府希望以市場化的標準來甄選救助項目,近期看要救得活,長遠要能看到發展前景,「不可能每家都救——能真正對接我們這些標準的企業其實並不是非常多。」

借款與買股並舉

很多人沒有想到,湖南省地方國資馳援民營上市公司計劃的「落地」會如此之快。

今年10月中旬,即全國首倡地方國資馳援上市民企的深圳市剛剛宣布其計劃前後,由湖南省上市公司協會組織牽頭,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向湖南省政府遞交了一份《關於化解我省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的聯名倡議書》。這份倡議書呼籲省市政府部門協調各金融機構與湖南省上市公司共度時艱,並提出四點援助建議:一是儘快牽頭推動成立上市公司股權投資產業基金;二是提供流動性支持,防止公司股東股票平倉而產生的信用風險;三是協調金融機構給予支持,緩解企業實控人股權質押壓力以及企業經營性的融資壓力;四是協助引入行業龍頭戰略投資轄區企業或者促成戰略合作。

湖南省政府隨之響應,迅速組織全省上市公司質押情況摸底、開會研討馳援方略、對部分上市公司盡調等等。湖南省金融辦和湖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湖南資管」)各自向省政府提交了實施方案,最終,湖南資管成為湖南省級國資馳援民營上市公司的實施主體。

10月下旬,長沙市火速組建「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專項工作組」。10月25日,長沙市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專項工作組下發《關於印發<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工作的操作流程>的通知》,要求根據《中共長沙市委常委議事協調會議紀要(2018年第33次)》,積極穩妥、敢於擔當地做好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相關工作。長沙市確定的方案是,由長沙銀行(601577.SH)與長沙市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長沙國投」)、地方(園區)三方分別按50%、25%、25%的比例出資成立信託計劃,對被援助對象發放信託貸款「紓困」。

第一財經1℃記者了解到,速度是地方「紓困」計劃推進的一個鮮明特點。據國資方面人士介紹,不少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面臨質押爆倉、新的續債周期等壓力,「基本上都是嗷嗷待哺」。

天舟文化(300148.SZ)在一份匯報材料中對這種速度進行了詳細描述:11月7日起,長沙銀行、長沙國投、長沙縣星城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國資平臺與公司及控股股東天鴻投資進行了充分的溝通,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則,在對公司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僅短短一周的協調銜接便為天舟文化定製了個性化化解風險、幫扶解困的具體實施方案。並且迅速完成了合作搭建,11月30日,第一筆紓困資金已經支持到位,及時為控股股東輸送了血液。

11月5日,楚天科技(300358.SZ)公告稱,公司以及控股股東長沙楚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楚天控股」)與湖南資管籤訂三方協議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引進湖南資管成為楚天科技的戰略投資者。湖南地方國資馳援民營上市公司第一單由此出籠。據了解,從接觸與協議籤訂,整個過程不到半個月。

拓維信息則成為長沙市「紓困」資金的首個援助對象。該公司11月29日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李新宇近日與湖南信託籤訂《信託貸款合同》,湖南信託受長沙銀行、長沙國投、長沙市高新開發區麓谷創業服務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委託,擬向李新宇提供融資資金支持——首期信託資金借款1億元,後續各期信託資金的金額及交付時間由全體委託人協商確定。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湖南省和長沙市兩級採取了不同的出資模式:省級層面為「股權模式」,即「紓困」資金由股權轉讓而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的質押率和負債率可以立即得到降低,但其必須要出讓部分股權;長沙市則是「債權模式」,即通過較高折價給相關援助對象借款,特點是出款快,而且不需要出讓股份,同時不設定平倉線,但從長遠來看,並未真正實現「降槓桿」,借款人仍要面臨潛在的未來負債和質押風險。

「兩種模式各有優勢,對深陷流動性困境的大股東來說,每種方式都能緩解當下的壓力,贏得喘息的機會。」湖南省金融監管部門一位負責人介紹,基本上符合「紓困」條件的企業和控股股東都同時跟省市兩級接觸,最終的選擇是「基於多方因素綜合考慮的結果」,而且,兩級馳援資金可以疊加。

「三優」與「三不」

據了解,從最初決定啟動「紓困」計劃起,湖南省政府層面就為地方國資「紓困」劃出了「紅線」,即要明確意識「有些企業不要扶」,包括實際控制人無心主業的、大股東挪用資金的、行業和企業出現嚴重問題的。最終,湖南省和長沙市一致確定的篩選原則是「優勢產業、優勢企業、優勢團隊」。

從已發公告來看,湖南省級層面和長沙市已經落實的5個項目分別屬於農業和文化兩大湖南省優勢產業,以及國家大力支持的智能製造產業。在地方政府看來,對這些優勢產業的扶助,本來就是題中應有之義。

已經落定的項目中,天舟文化是國內「民營出版傳媒第一股」,聚焦教育、文化和泛娛樂三大板塊,積極布局教育資源與服務、優秀文化傳播與傳承和移動網際網路遊戲三大領域,其與人民出版社合資成立的「人民天舟」項目已經成為國家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招牌;拓維信息則是一家以在線教育為主營業務的移動網際網路集團公司,在「網際網路+教育」領域處於全國領先地位;楚天科技正在向打造醫藥工業4.0智慧工廠整體解決方案的工程總承包服務商轉型,是一家智能製造企業。

據第一財經1℃記者了解,對於具體個案,實施方會組織專業團隊對擬施援企業進行盡職調查,調查十分細緻,然後再提交內部專業審評。長沙市層面的項目還需要市裡主要領導籤字。

除了前期的篩選,國資方還會提出其它的要求。據湖南資管方面介紹,他們會在有的項目上約定業績對賭條款,同時,會對資金進行監管,要求必須專款專用,「所有的救助資金都必須用於上市公司大股東的『降槓桿』。」

相關負責人介紹,「一般人認為『紓困』資金就是對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進行救助,但實際上,地方國資主要是希望幫助解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高質押、高負債帶來的流動性問題,如果是上市公司本身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地方國資可能並不具備『紓困』能力。因此,我們更願意稱之為是紓解資金,即幫大股東降低槓桿,激活流動性。」

楚天科技的公告顯示,三方約定,湖南資管成為戰略股東後,楚天科技將按照法定程序改選董事會,接受湖南資管委派董事等管理人員參與楚天科技的經營管理決策,但不做第一大股東、不謀求控制權、不幹預具體經營,僅通過派駐董事的方式獲得楚天科技經營的知情權和決策參與權,對上市公司進行階段性財務投資,力求有效防範資本市場風險的同時,提升自身資產配置能力,帶動集團內證券投行、資產管理、基金投資等業務協同發展。

湖南資管相關負責人解釋,「在進入每個項目時我們都會主動提出『三不』原則,並寫入協議中。」之所以對此進行主動強調,一方面因為「馳援」屬於政策性行動,不具有進攻性和侵略性,「三不」原則可以讓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卸下心理包袱,不會產生牴觸情緒;另一方面,「我們的優勢是管資金,做投資,而不是管理上市公司,那為什麼要去盯著上市公司控股權呢?」

多管齊下

也有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對湖南地方國資的選擇性援助持不同看法,認為是「救急不救窮」。

「從現實來看,地方資金不可能對每家陷入困境的企業都施以援手,『撒胡椒麵』更加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前述負責人說,雖然是政策性「紓困」,但國有資金的投放必須確保安全、有效,以及實現一定的保值增值,因此,項目必須篩選。

但據具體執行「馳援」計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從摸底的情況來看,符合『三優』原則,真正能夠對接(地方國有『紓困』)資金的項目並不多。」

湖南省共有103家A股上市公司,分布於21個行業,但近三年來,多數企業出現了超跌行情。據不完全統計,湖南上市公司中有近半數民營企業控股股東面臨高質押和流動性風險,有的上市公司自身也出現嚴重的問題。

總體而言,上市公司控股股東高質押、高槓桿帶來流動性枯竭是所有受困企業的通病。第一財經1℃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大股東通過股權質押的方式獲得產業併購、股票增持、個人投資、股價兜底等等資金,但在風險來臨之前,多數人都持樂觀態度,風險意識淡薄。

「很多做實業的企業家其實並不熟悉資本市場的『水性』,當風險暴發後有的還會陷入病急亂投醫的狀態,使得事態進一步惡化。」知情人士分析。

湖南某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反思,「過去的想法比較簡單,認為做的這些事對員工、公司都是有利的,相信二級市場會有不錯的表現,因此敢於質押。」

還有一部分公司除了控股股東的流動性風險外,上市公司本身也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有的甚至出現了大股東挪用、侵佔資金等違法行為。這一類企業基本上被排除在救助名單之外。

在湖南省市兩級政府看來,上市公司面臨的困境多樣化,而地方國資無法在規模、資源、專業等各方面全部滿足對不同公司施救的要求。「國資『紓困』的形式和渠道很多,地方資金只是其中之一,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尋求合適的解困方式。」

事實上,一些面臨困境的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東早已開始多方求援。

9月12日,金貴銀業(002716.SZ)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曹永貴擬將控制權轉讓給中信旗下上海稷業(集團)有限公司。11月12日,金貴銀業及其控股股東曹永貴又與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籤署了《綜合服務意向協議》,長城資產將為公司及曹永貴提供資產重組、債務重組、流動性支持等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10月9日,永清環保(300187.SZ)宣布終止此前籌劃的重組事項,轉而引入瀏陽市政府獨資平臺湖南金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戰略投資者,公司控股股東擬轉讓不超過30%的上市公司股份。

而更早行動的加加食品(002650.SZ)則已經在東方資產管理公司的幫助下完成債務重組,化解了財務危機,並正在推進對金槍魚釣的併購重組,擬使公司轉型為雙主業並重的大型食品企業。

多喜愛(002761.SZ)則在最近公布大股東擬轉讓控股權的消息。

不過,也有部分上市公司深陷「無解」的境地,第一財經1℃記者了解,至少有兩家湖南上市民企因公司自身和其控股股東多方出現系統性風險,已經被各方「紓困」資金拒之門外。

相關焦點

  • 連獲國資「輸血」 上市晉企資金紓困「進行時」
    上周四晚間,晉股亞寶藥業發布相關公告稱,此前一日,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山西亞寶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與廣東晉亞紓困股權投資合夥企業籤署了《關於亞寶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轉讓協議》與《表決權委託協議》,將公司8.18%的股權轉讓給廣東晉亞紓困。事實上,這已不是地方國資首次入主本土上市民企。
  • 外地國資紛紛看中「香餑餑」,青島上市公司股權轉讓潮湧
    來源:青島財富圈今年以來,A股多家上市公司相繼實施股權轉讓,一些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由此發生改變,其中部分上市公司受實控人改變影響,從民企變為國企。值得一提的是,此輪國資接盤潮中,地方國資成為了主要接盤方。而地方國資入主路徑呈現了一個明顯的特點,異地接盤成主流。
  • 國資馳援民企發揮「1+1>2」效應 四川發展擬入主清新環境 _ 東方...
    A股市場又現國資馳援民營上市企業。同時為上市公司引入優質投資者,充分發揮各方優勢,以規範治理、商業信用提升、多元化業務拓展等為共同目標,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增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
  • 國資馳援民企發揮「1+1>2」效應 四川發展擬入主清新環境_證券綜合...
    ■本報記者 李喬宇  A股市場又現國資馳援民營上市企業。  日前,深市上市公司清新環境披露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世紀地和於2019 年 4 月 28 日與四川發展旗下國潤環境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同意將其所持清新環境2.74億股股份協議轉讓給國潤環境,轉讓價格為每股9.08元,轉讓總價合計為24.85億元。
  • 國資馳援民企發揮「1+1>2」效應 四川發展擬入主清新環境-股票頻道...
    ■本報記者李喬宇A股市場又現國資馳援民營上市企業。日前,深市上市公司清新環境(002573)披露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世紀地和於2019年4月28日與四川發展旗下國潤環境籤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同意將其所持清新環境2.74億股股份協議轉讓給國潤環境,轉讓價格為每股9.08元,轉讓總價合計為24.85億元。
  • 民企康恩貝引入國資控股是好事嗎?董事長胡季強講了這幾點…
    3、我們要共同打造的不是一家通常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而是國有民營混合所有制的新型市場主體,要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公司治理體系和運營模式,激發管理團隊特別是事業部、子公司總經理們的企業家精神。民企康恩貝引入國資控股一事,近日落定。7月24日,以「戰略引航 共開新局」為主題的康恩貝經營戰略發布會在杭州舉行。這是康恩貝邁入國有民營混合所有制企業之後的首次重磅亮相。浙江康恩貝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康恩貝」)董事長胡季強、總裁羅國良,攜公司相關高管及在杭事業部、子公司負責人出席,數十家市場主流機構投資者參加。
  • 青島航空兩大國資股東撤退變身民企圖謀上市
    青島航空兩大國資股東撤退   變身民企圖謀上市  ■本報見習記者 黃榮   11月17日,山航B公告將所持青島航空全部20%股權轉讓給新南國際,此次交易預計給山航B帶來約4300 萬元投資收益。  此次股權轉讓後,山航B將不再持有青島航空的股權。
  • 北京:百億級基金向海澱上市科技民企伸援手
    繼深圳之後,越來越多地方證監局和國資監管部門在積極行動,紓解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為優質上市公司尤其是民營高新企業「雪中送炭」。北京證監局16日消息,日前北京證監局局長王建平、副局長陸倩帶領公司一處、公司二處及綜合處相關人員赴海澱區政府走訪。
  • 主板國資中恆集團拿下創業板民企萊美
    而且這是一家主板國資上市公司,拿下一家創業板民企上市公司控制權來源:攝圖網當日中恆集團與萊美藥業同時披露,中恆集團(600252.SH)擬接受萊美藥業(300006.SZ)控股股東邱宇(持股22.71%)的表決權委託。同時,18個月內,中恆集團承諾將增持10億元萊美藥業股票,此前中恆還承諾了3.5億元增持。
  • 南充國資「馳援」華塑控股 欲聯手「衝擊」成渝第二城
    財聯社 (成都,記者 崔文官)訊,深陷困境的華塑控股(000509.SZ)迎來一絲曙光,公司昨日晚間公告稱,與南充國資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約定南充國資將協助公司完成債務處置,化解公司負債。雙方將「紮根南充地方、立足『155』發展戰略」,充分發揮上市公司在推動經濟建設、加速產業升級,高質量地服務南充市「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戰略目標。華塑控股稱,公司是南充市本地上市公司,債務問題已經影響到公司的發展。南充商投擁有國資背景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擁有優秀的金融人才、卓越的資產管理團隊以及豐富的資金資源。
  • 國企民企共同發展 金一文化獲海科金集團100億資金支持
    國企民企共同發展 金一文化(002721,股吧)獲海科金集團100億資金支持  在諸多得到國資「跑步救援」的上市民企中,誰家得到的「真金白銀」最多?記者經過認真查驗,發現金一文化得到各類資金支持達100億元,雄踞第一。  今年以來,隨著A股指數大幅調整,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債務違約等問題不斷凸顯。
  • [專題報告]行進的國資改革樣本 8大典型案例剖析
    故投中研究院在前兩期系列報告基礎上,結合相關案例資料,推出本篇國慶專刊《行進中的改革樣本——八大典型案例剖析》,以期與前兩期報告交輝呼應,從不同視角解讀新一輪國資改革下的PE機遇和風險,為各位提供參考。  1.
  • 浙文互聯攜手國資深度布局數字營銷,或將成混改新樣本
    對此,專業人士也表示,目前浙文互聯有著深厚的國資背景,其主要股東的背後是浙文投以及杭州市臨安區固有股權控股有限公司,由此未來通過混改引進浙文投等國資,浙文互聯也將在資金、資源等多方面獲得多重賦能,而這也有助於企業深度布局數字營銷。由此,本就作為數字營銷領域龍頭企業的浙文互聯實力也將更上一層樓,並將能夠提供更具指導意義的解決方案。
  • 民企紓困模式升級 投資回報趨向「私人訂製」
    紓困方式多樣化 從此前紓困民企案例來看,普遍以協議受讓控股股東或重要股東股權或債權的方式為主,由此民企可快速獲得資金高效緩解高質押風險,而國資也順勢「晉升」民企重要股東。然而,紓困民企行動一年多來,當下的紓困方式已不僅局限於此,而是陸續出現協議受讓上市公司子公司股權、公開競拍企業股權、大宗交易受讓股東股權等多種形式的紓困方式。
  • 高明華: 國企和民企如何實現戰略性組合
    日前,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四次會議,會議提出國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進兼併重組和戰略性組合。國企和民企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個支柱,均不可或缺,而實現二者的戰略性組合,能夠使二者相互借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 高明華:國企和民企如何實現戰略性組合
    日前,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四次會議,會議提出國企民企要相互配合,推進兼併重組和戰略性組合。國企和民企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兩個支柱,均不可或缺,而實現二者的戰略性組合,能夠使二者相互借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 第二屆浙商大會國資領域推129個項目與民企對接
    機場碼頭 高速公路 城市燃氣統統拿出來向民營企業開放  第二屆浙商大會國資領域推129個項目與民企對接  「這次響應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號召,回家鄉創業,確實感受到了政府扶持力度的不斷提高,在浙江天台的項目從籤約到大樓結頂,只用了100多天時間,這樣的高效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
  • 國資溢價70%入主,這隻A股復牌一字漲停!轉債更暴漲...
    來源:中國基金報中國基金報記者王建薔國資入股民企再添一例,河南有望再添A股公司。繼河南洛陽國資馳援江蘇民企南下入主賽摩智能後,河南地方政府再次牽手民企,這次瞄準的是總部位於天津的汽車模具龍頭企業天汽模。
  • 萬科是國企還是民企?一紙國資嘉獎令惹出實際控制人爭議
    深圳地鐵集團入股萬科成為第一大股東後,萬科究竟算國企算是民企一直存在爭議。據媒體日前報導,深圳地鐵集團因入股萬科而獲得深圳國資委獎勵,深圳國資委文件中點明,獎勵理由是「實現了市屬國資世界500強企業零的突破」。9月29日,網上流傳一份文件,是深圳市國資委關於對地鐵集團入股萬科項目予以資本運作獎勵的通知。
  • 再接逾12%股權 湖南國資「明股實債」紓困凱美特氣
    湖南國資將再接手凱美特氣12.4467%股份,加上去年11月落地的紓困入股,湖南國資最終將合計持股如此高比例的國資入股,在當地諸多紓困案例中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