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鵲橋衛星進入使命軌道 環繞地月拉格朗日L2點運行

2020-12-17 騰訊網

新華社北京6月14日電(記者白國龍)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4日11時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運行在地月L2點Halo使命軌道的衛星。後續「鵲橋」中繼星將在此軌道陸續開展在軌測試和中繼通信鏈路聯試,為年底擇機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提供地月中繼測控通信。

11時0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員發出指令,「鵲橋」中繼星建立軌控姿態,星上軌控發動機點火,隨後正常關機,變軌過程結束。根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實時遙測數據監視判斷,「鵲橋」中繼星軌道捕獲控制正常,進入使命軌道。

「鵲橋」中繼星於2018年5月2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進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經過一次中途修正,於5月25日到達近月點並成功實施近月制動後,順利進入月球至地月L2點的轉移軌道。

地月L2點位於地月連線的延長線上,經專家反覆研究,最終確定將Halo軌道作為「鵲橋」中繼星使命軌道。Halo軌道中文稱為「暈軌道」(「暈」字借自日暈、月暈),軌道形狀不同於地球衛星的橢圓軌道,而是三維非規則曲線,軌道控制非常複雜。「鵲橋」中繼星將在Halo軌道做擬周期運動,通過定期軌控保持軌道的穩定性,實現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的中繼通信覆蓋。

據專家介紹,嫦娥四號任務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任務。由於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擋,著陸在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無法直接實現與地球的測控通信和數據傳輸。「鵲橋」中繼星將成為架設在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與地球間的「通信站」,搭建地月信息聯通的「天橋」。

據悉,嫦娥四號任務共搭載4臺國際合作載荷,其中由荷蘭研製的低頻射電探測儀和由沙特研製的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在此次「鵲橋」中繼星任務中搭載;德國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瑞典中性原子探測儀將搭載在嫦娥四號探測器上。

展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鵲橋」地月中繼衛星進入使命軌道 環繞地月拉格朗日L2點運行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1時06分,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運行的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圍繞該點運行的衛星。後續將在此軌道陸續開展在軌測試和中繼通信鏈路聯試,為年底擇機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提供地月中繼測控通信。
  • 「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使命軌道運行
    6月14日11時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運行在地月L2點Halo軌道的衛星。 11時00分,「鵲橋」中繼星建立軌控姿態,星上軌控發動機點火,隨後正常關機,變軌過程結束。
  • 「鵲橋」中繼星順利進入使命軌道
    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14日)11時06分,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運行的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圍繞該點運行的衛星。
  • 【2018年】「鵲橋」中繼星實現太空飛行器首次造訪地月L2點
    2018年6月14日 「鵲橋」中繼星實現太空飛行器首次造訪地月L2點 2018年6月14日,我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運行的使命軌道,成為世界首顆圍繞該點運行的衛星。
  • 今早,西昌發射中心,世界首顆運行拉格朗日L2點通信衛星升空!
    2018年5月21日訊,記者剛剛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今天凌晨5時 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配圖與文字無關 新華社發(國防科工局供圖)鵲橋號中繼星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鵲橋號來源於中國民間流傳千古的牛郎織女傳說,而如今的鵲橋號則是中國航天人用自己的辛勤、智慧和汗水設計建造的地月信息聯通的「天橋」。
  • 搭建「鵲橋」 為何要在拉格朗日L2點
    原標題:搭建「鵲橋」 為何要在拉格朗日L2點   5月21日,嫦娥四號中繼通信衛星 「鵲橋」成功升空。它的使命是前往地月拉格朗日L2點,為「嫦娥」和地球搭建一座用於通信聯繫的「橋梁」。那麼,拉格朗日點到底是什麼點?拉格朗日L2點又在天空的什麼方向?
  • 「鵲橋」中繼星成功進入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Halo軌道
    軍報記者北京6月14日電(記者鄒維榮)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6月14日11時06分,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中繼星成功實施軌道捕獲控制,進入環繞距月球約6.5萬公裡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使命軌道
  • 中繼星「鵲橋」:等待「嫦四」是我的使命
    當然,如果中繼星「守」在地月拉格朗日L2點不動,由於受月球遮擋,仍然「看不見」地球。所以,設計師為其設計了Z向振幅約1.3萬千米,繞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Halo軌道。「鵲橋」在這一軌道上做擬周期運動,既能「看見」地球,又能「看見」月球,可以同時與地球和月球背面進行信息和數據交換,通過定期軌道控制來保持軌道的穩定性,實現對嫦娥四號著陸器和巡視器的中繼通信覆蓋。
  • 嫦娥二號環繞拉格朗日L2點飛行 創多個第一
    人民網北京8月30日電 記者從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得到消息,截至8月30日,我國第二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二號已環繞拉格朗日L2點穩定運行近5天時間,預計9月1日與太陽、地球、L2點處在同一平面內。這標誌著嫦娥二號成功完成了各項拓展試驗,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又一重要跨越,為我國探月工程後續任務及深空探測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為什麼鵲橋中繼衛星會繞沒有任何物體的L2點運行?
    這五個點中,L1、2、3是不穩定點,因為其單向受力,受到擾動即無法保持位置;而L4和5則是同時受到兩個天體的作用為平衡點!而嫦娥四號的先行官「鵲橋」中繼通訊衛星要去的就是這個L2點,但L2點仍然在地月系連線上,一樣會被月球遮擋怎麼辦?
  • 中國發射世界首顆連通地月中繼衛星 架通信"鵲橋"
    這是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簡稱: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它的成功與否對2018年年底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任務至關重要。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說,十多年前,中國人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地發射嫦娥一號的,如今我們的探月任務也為更多國家創造了科學探索的平臺。
  • 我國成功發射嫦娥四號中繼衛星 「鵲橋」使命重大
    2018年5月21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它的使命是在地球和未來將降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號探測器之間,搭建一座傳輸信號與數據的橋梁。它發射到位於地球、月球延長線上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讓月球處於地球和中繼衛星之間。這樣,「鵲橋」既能「看到」月球背面,也能「看到」地球。這座「鵲橋」的搭設,將建立起未來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嫦娥四號探測器與地面測控網絡的聯繫,幫助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 嫦娥二號探測衛星與拉格朗日L2點「共舞」
    嫦娥二號與拉格朗日L2點「共舞」——訪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吳志堅    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王敏、袁夢晨)8月25日23時27分,我國第二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二號在世界上首次實現從月球軌道出發,受控準確進入距離地球約
  • 「鵲橋」號成功發射!將在地月之間搭建「通信中繼站」
    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中國於21日凌晨發射中繼衛星,將為將來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 中繼星「鵲橋」在軌測試正常 靜待嫦娥四號到來
    中新社發 梁珂巖 攝中新社北京12月13日電 (郭超凱 郭睿)記者13日從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獲悉,近日該研究院研製人員又對中繼星「鵲橋」進行了一次在軌測試,測試報告顯示一切正常。中繼星將在使命軌道上繼續飛行,靜待嫦娥四號探測器。
  • 科學大家| 地球月球間的鵲橋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發射
    衛星由火箭送入近地點約200公裡、遠地點約40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五二零,我愛你。   在5月20日的夜晚(實際發射時間為5月21日凌晨),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鵲橋號衛星。這顆衛星,是為將在月球背面工作的嫦娥4號和地球之間提供通信連結的中繼衛星。而這顆名為鵲橋號的中繼衛星,在五二零的夜晚發射,真是有緣。
  • 七夕|緣分一道橋——「鵲橋」
    嫦娥四號走過的最長情的橋2018年5月21日,「鵲橋」中繼星肩負重任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奔向太空,進入預定地月轉移軌道,開始了搭建地月信息聯通「鵲橋」的航程。經過1次中途修正,於5月25日到達近月點,在成功實施近月制動後,順利進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轉移軌道。
  • 嫦娥四號中繼星成功發射 拉格朗日點是什麼—新聞—科學網
    記者從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獲悉,5月21日5時2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鵲橋號中繼星發射升空。
  • 浪漫「鵲橋」:嫦娥四號成功著陸背後的重要「功臣」
    還可為其他國家探索月球背面提供中繼通信服務由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位於地月連線的延長線上,該點軌道包括李薩茹軌道和Halo軌道,綜合考慮「鵲橋」中繼星與「嫦娥四號」著陸器、巡視器的距離穩定性、覆蓋率、軌道進入和維持、月球遮擋影響等因素,科研人員經反覆研究,最終確定將Halo軌道作為「鵲橋」中繼星使命軌道。
  • 鵲橋中繼衛星,為什麼會繞著沒有任何物體的L2運行?
    鵲橋號中繼衛星環繞的那個點是地球和月球的第二拉格朗日點,雖然該點不存在天體,但它比較特殊,可以使探測器在那裡長期駐留。關於原因,這就要涉及到三體運動。   雖然三體運動問題是不能精確求解的,但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得到五個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