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希爾頓與碧桂園的核心聯盟企業——鳳悅酒店及度假村共同在佛山宣布,希爾頓惠庭(Home2 Suites by Hilton®)酒店品牌進入中國,鳳悅酒店及度假村將成為希爾頓集團旗下希爾頓惠庭酒店品牌在中國的獨家戰略合作,全權負責希爾頓惠庭酒店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開發、籌建、運營和管理工作。
合作基礎:曾有合作經驗 將創新模式發展新品牌
由國際酒店集團和中國酒店資產運營商合作在中國市場推出新品牌,並實行本土化戰略,在近幾年已經成為中國酒店業發展的一個新趨勢,而這類合作都是基於雙方有合作基礎的前提下開展的。對於希爾頓與碧桂園的核心聯盟企業——鳳悅酒店及度假村的合作,希爾頓亞太區總裁艾倫·瓦茨表示,中國是希爾頓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未來中國有望成為希爾頓全球最大的酒店市場,希爾頓和碧桂園此前已在多個酒店項目上有過成功合作經驗,因此此次和鳳悅酒店及度假村合作將希爾頓惠庭酒店品牌引入中國。
在採訪中,參與籤約儀式的希爾頓集團大中華區及蒙古總裁錢進表示,「雙方的合作就是強強聯合」。錢進透露,雙方的合作將採用聯合授權管理、開發、建築、運營這個品牌的方式來進行,用創新的方式來拓展新品牌。
鳳悅酒店及度假村總裁冀宏軍表示,碧桂園旗下有6家已開業或籌建中的酒店由希爾頓管理,依託碧桂園與希爾頓的戰略合作關係,此次希爾頓惠庭酒店品牌的合作是國際酒店集團在中國市場,與有地產背景的高端酒店管理公司的首次合作,合作雙方充分展現了對中國中高端酒店市場破局的信心以及在中國市場本土化的決心。
目標定位:二三四線城市 未來將建1000家
據了解,希爾頓惠庭酒店是希爾頓旗下發展最為迅速的酒店品牌之一,作為中高端酒店,希爾頓惠庭酒店的客房和公共空間配備了齊全的居家設備,注重打造靈活的空間設計,滿足客人從1天到7天甚至更久的住宿需求。該品牌在美國和加拿大現有大約400家在營酒店,並有超過450家酒店正在籌建中,而此次引入中國後,希爾頓惠庭酒店將會提供個性化的客房、洗熨與健身區域、戶外休閒空間、24小時商務中心、寬敞的共享區域,甚至還會打造適合寵物的環境。
鳳悅酒店及度假村總裁冀宏軍表示,未來力爭在中國建造超過1000家希爾頓惠庭酒店,拓展的目標定位在二三四線城市。而在籤約儀式上,記者看到包括佛山、寧德等地的業主已經籤約引入希爾頓惠庭酒店,該品牌也很快將在中國酒店市場上亮相。
中國的中高端酒店存量市場巨大,尤其是在二三四線城市,有不少酒店體急需要引入更高標準化的酒店品牌和管理系統,以推動國內中高端酒店業的迭代升級。相關數據顯示,過去五年,中國中高端酒店市場客房供應量每年增長10% 以上。同時,隨著中國二三線城市消費者消費能力的不斷增強,人們對高品質旅遊和酒店服務的需求逐漸提升,這也是希爾頓惠庭酒店等中高端酒店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機遇。
疫情發生後需求升級 看好未來酒店發展空間
提到為何選擇這個時間點來宣布新品牌引入中國,錢進表示,希爾頓和鳳悅酒店及度假村並非在疫情發生之後才開始的,而是已經謀劃商談了許久。對於希爾頓集團層面來說,希爾頓希望到2025年在中國管理1000家酒店,而此次與鳳悅酒店及度假村的合作,也是希爾頓集團長遠戰略的組成部分。
冀宏軍認為,疫情是階段性的,危機之中才有機會,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並非短時間,作為高品質酒店資產運營商,鳳悅酒店及度假村看好中國的經濟和旅遊住宿行業,對這個行業充滿信心。
對於業主們普遍關心的投資回報率問題,錢進認為新的品牌落戶到市場,一定要根據當地的市場提升回報率,「每個項目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投資回報率,我們會按照中國業主和客人的喜好對品牌進行一定的改變,以達到最佳的投資回報率。」錢進說。
冀宏軍介紹道,今年4月20日,世界500強碧桂園核心聯盟企業——鳳悅酒店及度假村正式宣布成立,由原碧桂園酒店集團核心管理團隊創立,定位為高品質酒店資產運營商,目前管理全球逾500億元酒店資產,為超過100家高品質酒店提供運營和資產管理服務。「依託碧桂園核心聯盟企業的產業鏈優勢,鳳悅酒店及度假村搭建了覆蓋'投、融、建、管、退'酒店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體系和服務模式,為中高端酒店提供投資定位、融資策略、設計建造、運營管理、資產交易等全方位資產管理服務。對此,冀宏軍很有信心:「鳳悅酒店及度假村是具有房企背景的高星級酒店資產運營商,作為業主型酒店管理公司,我們更清楚業主要什麼,會比業主更加關注回報率。」
【遊天下點評】
疫情發生之後,酒店行業需要升級迭代,家庭、親子、父母等親情為核心的旅遊以及高品質的商務需求會進一步爆發,越來越多消費者更注重服務品質,中高端酒店業市場也是未來極具潛力的市場增長點。國際酒店集團和中國高端酒店管理公司的合作,正是基於這個前提和基礎上推進的,而鎖定拓展二三四線城市的中高端酒店市場,也是較為精準的一步。畢竟,不同於多年前業主只要求引入國際五星級酒店的需求,如今無論是業主還是消費者的需求都進一步細化,更需要細分化的品牌服務,而非單純地需要「面子」。但是,下一步拓展的關鍵,就要看本土化是否能夠做到更接地氣,以及品牌個性化的打造。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陳薇薇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陳薇薇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李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