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借南郡,直接治理荊南四郡不行嗎,不借南郡就不能發展嗎

2020-12-13 石頭訴歷史

劉備在很小的時候,與同村的小孩子玩耍時,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將來一定要乘坐這樣的羽葆蓋車。要知道羽葆蓋車可是皇帝的車駕,劉備從小的願望就是當皇帝,事實上在他成年之後,他也是按個最高理想來做的,儘管劉備的勢力一直很弱小,但他從來也沒有放棄過理想。

儘管一路失敗,顛沛流離,屢戰屢敗,但是劉備仍然一路走了過來,劉備一生中最愜意的時光就是投靠南下荊州投靠劉表的7年時間,這7年中他有了親生兒子,時不時喝喝小酒,由於7年缺少戰爭,劉備的大腿上已經長滿了髀肉,劉備還因此感嘆一事無所,這一年劉備已經四十多歲了。

劉備

在一個平均年齡30歲的東漢末年亂世之中,能活過平均年齡並且還超過10多歲的人,也不算多,但是,劉備想的是卻是40多歲的年齡仍然沒有建立功業,說明劉備至始至終沒有放棄自己曾經的理想,古今英雄,又有幾人有劉備這樣的英雄氣慨。

之所以洋洋灑灑地說了一大通劉備個人的事,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劉備是事業心極其強烈的一方英雄,別說四十多歲,就算是五十多歲,六十多歲,劉備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理想,仍然會在自己的創業之路上越走越遠,為此,劉備還給自己的養長子劉封取名為「封」,給自己的親長子劉禪取名為「禪」,合起來就是封禪,封建社會中,唯一有能力封禪的就是皇帝,你可以感受一下劉備的功名之心是多麼強烈。

劉備關羽張飛

赤壁之戰後,南郡之戰正在進行,劉備在諸葛亮的建議下,趁周瑜攻打南郡的時間,渡過長江,南下荊州,攻打荊州最南部的四個郡,分別是:零陵郡、武陵郡、長沙郡、桂陽郡。這四個郡是荊州唯一的無主之地了,劉備此時不取,以後就沒有機會了。

自從劉表去世,劉琮投降曹操後,荊州開始被曹操、孫權、劉備三家瓜分,曹操佔據了南陽郡,以及南郡的襄陽和樊城,孫權在南郡之戰後佔據了荊州最重要的南郡,而劉備佔據了荊南四郡以及半個江夏郡,這半個江夏郡是當年劉琦所鎮守的地方,再加上周瑜在南郡之戰結束後,將南郡長江以南的部分劃給了劉備,所以從整體地圖上來看,劉備所佔據荊州的地盤與孫權的地盤犬牙交錯。

劉備在這個時候面臨下一步繼續發展的戰略方針,拿出地圖,看一看劉備的地盤就會知道,劉備如果不有所突破,以劉備佔據的地盤,這輩子都不可能問鼎中原,飲馬黃河,統一天下,實現他做皇帝的理想,因為荊南四郡以及劉備所佔據的江夏郡實在是太偏了,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說,劉備的地盤沒有發展前途。

劉備、諸葛亮、周瑜

荊州四郡的地盤差不多就是今天長江以南的湖北省所有縣市+湖南省全省+貴州省東部一小塊+廣東和廣西最北部一小塊,以及湖北省武漢市一小塊地盤(江夏郡),看看劉備的四周,往哪裡發展呢?

往北邊的話,是周瑜佔據的南郡,劉備總不能攻打周瑜吧,那孫權和劉備不就打起來了,這在魯肅還活著的情況下是不太可能的,畢竟兩家要面對共同的、強大的敵人曹操,不可能互相殘殺,所以北部沒有發展機會了。

往東邊的話,還是孫權的傳統勢力範圍江東六郡,劉備同樣不能與孫權開戰,往東邊發展的機會也被堵死了。

往西邊的話,是崇山峻岭,更是沒有發展的機會。

荊州地圖:最下面四個為荊南四郡

往南邊的話,是更為偏僻的交州,交州就是今天的兩廣地區以及越南的北部,當然交州是一個可以發展的機會,但交州遠離華夏,遠離中原,人口稀少,想要統一天下的梟雄都不屑於到交州發展,那不是華夏核心區,如同雞肋一般,屬於可要可不要的情況。

至於江夏郡,那可是劉備的一塊飛地,處於四面包圍之中,與曹魏及孫權都有交界,又是飛地,根本不可能有所發展,因此下一步,劉備面臨如何發展的問題。

劉備可是有極強的事業心和帝王心的英雄,拿下荊州四郡只是劉備事業的起步階段,他可不像劉璋或者劉表一樣,只想守著一畝三分地過安穩日子,劉備不是這樣的,劉備一生就是想折騰,想創業,想成功,想稱帝,他得有所突破,如何突破劉備目前的戰略困局,是劉備整個集團最優先要考慮的問題。

天下局勢地圖

經過一番考慮,你會發現,劉備集團唯一有發展機會的地方只有南郡,劉備不可能與孫權爭地盤,也不可能與崇山峻岭搶地盤,更不想南轅北轍地去搶那個如雞肋一般的交州,這只會讓理想離劉備越來越遠,因此劉備最好的辦法,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借南郡。

只要劉備集團擁有了南郡,劉備的戰略困局就會迎刃而解,南郡對於劉備來說,有三大作用:

1、打通北伐中原的通道。

當南郡被周瑜佔領時,劉備是不可能越過周瑜攻打曹魏的,既然如此,劉備終生都不可能北伐中原,因為沒有通道,不能北伐中原如何實現理想?所以劉備要不顧一切地向孫權借南郡。

2、攻取益州的戰略取決於是否擁有南郡。

赤壁之戰

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統一天下戰略的《隆中對》中就明確說明了劉備要攻取荊州和益州,現在劉備只佔領了荊南四郡,離隆中對戰略規劃還離得很遠,如果攻取荊州和益州是劉備集團的戰略突破,沒有南郡,劉備連進入益州的通道都沒有,只有佔據南郡,劉備才能沿著長江逆江西進攻取益州,這是從荊州進入益州唯一的通道,所以劉備要不顧一切地向孫權借南郡。

3、統一天下、融貫東西的戰略要地就是南郡。

劉備將來是要統一天下的,沒有南郡這個戰略要地,是沒有辦法實現的,即使劉備現在擁有了益州和荊南四郡,仍然是沒有辦法統一天下,因為劉備的地盤要靠南郡才能連成一片,否則就是飛地,如果南郡是他人控制,等於隨時控制著劉備的命門,因為只要一切斷南郡境內的長江,劉備的地盤就四分五裂了,不能合成一個完整的,沒有南郡,更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所以劉備要借南郡。

相關焦點

  • 赤壁之戰後,劉備已經佔據了荊南四郡,為什麼還要借荊州呢?
    民間有個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給世人的印象是,劉備在耍賴,借東西不還。人們錯認為他借的是整個荊州,事實並非如此。公元210年,周瑜去世的,東吳的魯肅基於戰略考慮,他勸說孫權將東吳佔據的部分荊州「借」給劉備,好讓劉備站穩腳跟,與東吳一起抵禦曹操。
  • 劉備取了荊州南部四郡,為什麼還要借荊州?這裡告訴你答案
    劉備表舉劉琦為荊州刺史,並以劉琦的名義對荊南四郡進行安撫。於是原本投降了曹操的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太守便直接投降了劉備。至於沒抵抗的原因,很簡單:四郡本身的實力不強,難以搞割據。而周瑜取了江陵,劉備佔江夏,荊南四郡與曹操的陸上聯絡被孫劉聯軍給隔斷了。打又打不贏,不投降還能怎麼辦?這乍一看,赤壁之戰後,東吳取江陵,劉備取荊南四郡。
  • 赤壁後劉備到底有什麼力量,能讓有15萬戶的荊南四郡拱手而降?
    赤壁之戰後,劉備根本就沒有花費大力氣去就佔據了荊南四郡,武陵、零陵、長沙、桂陽四郡的太守幾乎是不戰而降劉備。劉備拿下荊南四郡是很容易得,不像演義中大張旗鼓的劉備、諸葛亮、張飛、趙雲取零陵,趙雲取桂陽,張飛取武陵,關羽取長沙。
  • 劉備攻取荊南四郡,只有趙雲和諸葛亮參戰,關羽和張飛去了哪裡?
    《三國演義》對劉備攻取荊南四郡描寫得比較詳細,不僅虛構了邢道榮,還虛構了關羽和黃忠大戰於長沙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的情節,除此之外攻取四郡的主將也一一道出:劉備、諸葛亮、張飛、趙雲取零陵
  • 荊南四郡有15萬戶60萬人口,劉備是如何拿下的,他當時有什麼實力
    劉備將手下兩員大將關羽和張飛各自連同一千士兵,向周瑜借來了各兩千士兵,作為自己攻打荊南四郡的資本,同時劉備手下還有一萬軍隊,再連同劉琦手下的一萬軍隊,劉備還是有兩萬軍隊,但不可能全部帶去攻打荊南四郡,因此劉備南下攻取荊南四郡的軍隊最多也就是一萬多人,不超過1.5萬人。
  • 赤壁戰後劉備為何能崛起?曾和周瑜明爭暗鬥,魏延或助他奪取荊南!
    周瑜在打南郡的時候,肚子中箭,千辛萬苦打下了南郡,將曹操的勢力徹底趕出了長江以南。但是周瑜回頭一看,劉琦雖然因病去世,但是劉備乘機搞定了荊州南部的長沙郡,武陵郡,桂林郡,零陵郡,加上原來的江夏郡,劉備一下子有了5個郡,成為了一方割據勢力,地盤面積幾乎和江東一樣,氣的要打荊南四郡,劉備軍隊和江東軍隊的大戰幾乎一觸即發。
  • 劉備荊南四郡都打下來了,為何周瑜打不下江陵城?曹仁守城厲害
    其實根本就不是這樣,在赤壁大戰結束以後,曹操倉皇北逃,劉備趁著這個機會,先後攻佔了荊南四郡:長沙、桂陽、武陵、零陵。而孫權也沒閒著,他和周瑜都是人精,他們當然是要搶最肥的一塊肉,那就是南郡。只不過周瑜在攻打南郡的江陵城時,遇到了點麻煩,所以幾乎無功而返。
  • 三國時期,劉備是如何借到荊州的?難道是通過面對面談判的方式嗎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這句諺語相信大家都聽過,這句諺語的背景是三國時期,劉備曾在弱勢的時候向孫權暫借過荊州,而孫權也確實借給他了。但只可惜,錢可以亂借而地盤卻不可以,因而當劉備發展起來以後,一直都沒有歸還的意思,甚至於還和孫權打起了「太極」,表示自己根本沒借過。
  • 真讀三國不看演義:正史中真實的赤壁之戰,主角可不是劉備
    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把劉備、曹操當成三國主角,而孫權則被當成一個陪襯存在。然而歷史上,真的是曹操與劉備爭霸,孫權只是配角麼?其實不是的,如果不是孫權替劉備吸引火力,劉備根本發展不起來。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三國志真實的赤壁之戰,沒有諸葛亮的草船借箭,更沒有玄幻的借東風,沒有龐統的連環計,沒有關羽的華容道上義釋曹操,沒有黃蓋的苦肉計,有的只有那場赤壁大火,有的只有曹軍的疾病。
  • 國政侃歷史:「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並不全面,關羽魯肅單刀赴會
    這齣戲,突出地表現了關羽的孤身虎膽、臨危不懼和機智果敢,而魯肅則成了窩窩囊囊的人物。事實是這樣的嗎? 自赤壁之戰以後,荊州成了曹操、劉備、孫權三個軍事集團的必爭之地。諸葛亮早在《隆中對》中就說:「荊州北據漢、汙,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
  • 劉琦為何在劉備幫助下,拿回荊南四郡不到一年,就突然離奇病逝?
    但是,之後劉備與孫權在赤壁利用火攻的計策,消滅了曹操八十萬大軍,照理來說劉琦應該開始要登上自己的政治舞臺了,可是不過一年,劉琦便在壯年離世,這不禁令人心存遐想,劉琦的死真的是自然死亡嗎
  • 呂蒙攻取荊南三郡的時候,孫權為什麼甘與劉備結盟,拱手讓出零陵
    劉備和孫權為什麼能夠放下成見,訂立一個這樣的盟約呢?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湘水之盟"的背景——呂蒙襲取荊南三郡在"湘水之盟"訂立之前,劉備集團掌握著大部分的荊州地區,比如武陵郡、零陵郡、南郡、長沙郡、桂陽郡,而在"湘水之盟"過後,長沙郡和桂陽郡都在江東集團的控制下。在正常情況下,劉備當然不願意把到手的地盤吐出來。
  • 臥龍,鳳雛,冢虎,幼麟四位人才,劉備得其三為何仍然失敗?
    很多朋友認為,曹操得到司馬懿相當於得到一個大助力,曹丕得到司馬懿直接登上帝位。但劉備集團得了諸葛亮、龐統、姜維三人最終還是逃不過被殲滅的命運,懷疑是三人能力問題又或者是劉備能力問題。其實都是也不完全是,更多的是時機問題。
  • 三國裡被黑得最慘的一位奇才,他若不死,劉備可能進不了成都!
    三國裡被黑得最慘的一位奇才,他若不死,劉備可能進不了成都!要說三國演義裡把誰黑得最慘,我想除了此人,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他本是一代奇才,建立了不世功勳,可不但功勞被人奪走,還被刻畫成資質平平,氣量狹小的人,他就是周瑜。
  • 荊州:三國最模糊的地理概念,曹操、劉備、孫權其實是三家分荊?
    東漢時的荊州,轄七郡,分別是: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東漢末年,從南陽郡、南郡分出一部分縣,設置襄陽、章陵二郡, 於是荊州共轄九郡,即所謂的「荊襄九郡」。東漢時的荊州治所最早在漢壽(今湖南漢壽縣北),漢末移治襄陽(今湖北襄陽市)。
  • 劉備和孫權在夷陵之戰中實力究竟如何?孫劉聯盟到底為何會破裂?
    戰役背景要說這夷陵之戰還得從孫劉聯盟說起啊,眾所周知早先在赤壁之戰發動之前孫權由於實力尚不能與曹操相抗衡,但是孫權為了能夠守住江東只好採納了魯肅提議的"孫劉聯盟",孫劉聯盟之後實力大增,加之"東風"又十分給力,直接將曹操燒了一個片甲不留。
  • 中國古代王朝疆域最南之地——漢朝日南郡存廢始末
    舊南越國共七個郡,加上海南島的珠崖和儋州兩個郡,共嶺南九郡,這九郡當中,交趾、九真、日南三郡位於今天的越南境內,古代我國典籍習慣通稱「交趾地區」或「交趾三郡」,這其中日南郡在最南部,由於全境地處熱帶,一年有2個月時間太陽是從北面照射的,日影在南部,這是當時全國唯一一例,故曰「日南郡」。
  • 三國赤壁之戰正史記載為何截然不同?真相到底是什麼?
    劉備傳裡也說到:「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曹公引歸。」這些都表明,赤壁之戰說到底是曹劉相打,而曹操最終退兵主要是由於出師不利。二來,古代有專門記載歷史的史官,史官們追求歷史真相成痴,即使有偏差也不會偏差太大,畢竟連曹操多疑夢中殺人這種性格都被完整的記錄下來,赤壁大戰這場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的戰役不可能不被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