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根斯坦說:永生屬於活在當下的人

2020-12-10 閒時翻書君

文∣閒時翻書君

維根斯坦說過一句話:

「如果我們把永恆視為無時間感而不是時間的永續,那麼永生屬於活在當下的人。」

閒時翻書君:

「活在當下」已經不是新鮮的概念,但把這種理念同「永生」聯繫在一起,還是第一次看到,有種難以言喻的震撼感。

01

人最為寶貴的東西便是生命,

所謂的生命,本質來說就是一種「存在」,而時間就是衡量存在的基本單位。

就連古時的帝王,都對永生夢寐以求,可見生命的時間對於人的重要性。

當然,對於這種延長生命的希求,終都逃不過「竹籃打水」。

02

生命時間的永續,為自然規律所禁止。

但人的思維卻只受個人意志的驅使,

這實在是造化給人最大的禮物,

所以當維根斯坦將「永生」另作他解時,永生再也不像帝王服丹練術那般縹緲虛無。

單說這一觀念的置換的神奇,維根斯坦便勝過多少為欲望支配一生的帝王將相。

03

話說回來,這「活在當下」固然要比「時間永續」要簡單得多。

然而要使得自己全身心安於此時此刻,卻也不是一件輕易能辦得到的事情。

所謂不念過往,不畏將來,便是一種當下的狀態的描述。

言雖簡,理亦明,然而不因過往與將來的思慮所左右者,又能有幾人。

04

但我想,一旦我們也能將當下視為永生的門徑,便會有這樣的想法:

在千頭萬緒的生活中,哪怕有片刻地專注當下,不也是一種永生的體驗嗎?

哪管他諸事紛繁,此刻的寧靜,怎就不是一種永恆?

寫有思想的句子,就像品一杯咖啡,值得回味,

每日相約在「閒時翻書君」,

歡迎點讚,留言,加個關注,不見不散!

(原創文字,請勿轉載;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懷特海、羅素與維根斯坦的師徒三人行
    任何一門的學科的認識一旦確定,它就不再屬於哲學,而屬於新的學科。羅素說一個人的過去總是會慢慢變得沉重,一個人的思想必須引向未來,思索可為之事,但這並非容易的事。人的生命就像一條河流,開始的時候很小,僅局限於自己狹隘的堤岸,滿腔激情的衝進巖石和瀑布。慢慢地,河流變寬了,堤岸在消退,水流也變得平靜下來,最後,自然而然地,河流匯入了大海,平靜而毫無痛苦地結束了個體的存在。
  • 薦書丨維根斯坦說邏輯與語言-「享書社」
    維根斯坦在《文化與價值》裡說過一句話:「如果一個人只是領先於時代,某一天他總會被時代追上。」時間之矢永不停息,不僅會追趕你,而且會超越你,終將把你留下的所有痕跡全部磨滅,不留一絲一毫。所以,任何在時間裡的思考都是無法不朽的。維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裡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如果不把永恆理解為無限的時間延續,而是無時間性,那麼活在此刻的,也就永遠活著。」我們只有在時間之外思考,才能得到永恆。
  • 維根斯坦:為何誇大人工智慧是對人性的貶損?
    但維根斯坦此後成為了可以說是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正是因為他證明了我們是如何深陷於語言的網絡中,他還針對人類某些最根本的方面——包括心靈、意識和智能——提出了疑問。這些都是在解釋人之所以為人時,心靈計算理論可能力所難及的方面。強人工智慧這一想法有些牛頭不對馬嘴,因為它與智能截然不同。幼年的維根斯坦正在玩耍。
  • 維根斯坦論哲學史
    而在主張哲學即哲學史的一些學者那裡,他們儘管一般也會承認維根斯坦對哲學的貢獻,但認為直接從問題出發而能對哲學有所貢獻者,只有少數天才才能做到,因此不應該成為多數一般學者效仿的榜樣。有學者甚至譏諷說,那些主張哲學學習和研究應該直接從問題出發的學者,可能過高地估計了自己的智力水平。 那麼,維根斯坦本人是如何看待哲學史的呢?
  • 天才維根斯坦是雪崩 | 共讀
    原創: 鄉愁青年 頭號地標《一生最美的閱讀筆記·青年共讀》文 | 李錦濤編輯 | 王荻菁聯合主編 | 邵卓人讀者好,本期由我帶大家一同簡讀維根斯坦的傳記《天才之為責任》。維根斯坦開始為自己不敢自殺而羞恥,直到羅素確認他有哲學天才。魏寧格說女人本質是性慾本身,倫理上註定無望,只有男人才有意識的活著,科學和商業興起是現代的衰敗,猶太人女性特徵相當明顯。魏本身是猶太人且同性戀,據說希特勒曾說魏是他一生知道的唯一一個好猶太人。離開林茨後在父親催促下他進入柏林夏洛滕堡工業高等學校學習機械工程。
  • 人能活一百歲,龜能活千歲,而它理論上能接近永生!
    說到壽命,人們就會想到永生,永生長壽自古以來是每個人的究極夢想但是真正的永生是不可能的。 生物學家根據動物細胞分裂的次數推算人的壽命,人類的正常壽命應在100歲以上。還有生物學家認為,一般哺乳動物的最高壽命,相當於它們性成熟期的8-10倍。
  • 維根斯坦
    維根斯坦獨自在峽灣最深處的一座小木屋裡做什麼?他在拆解哲學。斯科約爾登,擁有兩百名居民,位於挪威腹地,是世界上最壯觀的峽灣深處的一座小村莊。峽灣深入二百公裡,一直延伸到山腳下。車子停在離村莊三公裡之外的瓦斯博肯停車場,然後步行走上土路,其實是「拖拉機路」,儘管拖拉機並不多見,但那裡的人就這樣稱呼這種泥濘路。
  • 人到中年,真正成熟的人,大多懂得活在當下
    很多人總是吃著碗裡看著鍋裡,明明目前的事情還沒有做好,卻總是想著以後的事情,結果到了最後什麼東西也得不到,其實最吃虧的那個人還是你自己。人到中年,真正成熟的人,大多懂得活在當下。01絕大部分的人到了中年都比較有壓力,畢竟上有老下有小,還有其他的事情需要自己去忙碌。
  • 哲學趣聞|維根斯坦:哲學家就是瓶子裡的蒼蠅
    對於不可言說的事物,我們必須保持沉默。——維根斯坦維根斯坦(1889-1951),生於奧地利,後加入英國國籍。維根斯坦出生於一個稱得上豪門的家庭,他的父親是歐洲鋼鐵工業巨頭。像許多豪門一樣,他年幼時在家學習,但取得的效果並不好。1903年,維根斯坦通過入學考試後前往林茨一所以技術著稱的中學學習。在這裡,他遇到了另一個後來同樣改變了整個世界的人——阿道夫·希特勒。據說當時他們兩個人雖然並沒有很深的交往,但在某些方面卻有著相似之處。
  • 維根斯坦的一句反問話,卻揭露了現實中很多人愛撒謊的原因!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維根斯坦的一句反問話,卻揭露了現實中很多人愛撒謊的原因!文字如下:「撒謊對自己有利的時候,為什麼要說實話?」——維根斯坦#讀完維根斯坦的語錄,可以看出這段語錄,說的很現實,大多數人撒謊的原因,就是對自己有利,才會去撒謊。
  • 博士論文上沒有導師籤名的天才——維根斯坦
    作為20世紀初的哲學家維根斯坦也曾經試圖替人類思想劃界,頗有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當中以切割「物自身」與「現象界」兩域方式,來界定人類知識所能企及的極限與屬性之宏旨。這也是多數人所理解維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能成為經典的原因。
  • 論維根斯坦後期思想在當代哲學發展中的位置
    甚至像維根斯坦研究專家英國牛津大學的哈克教授在他的著作《維根斯坦在20世紀分析哲學中的地位》中還這樣說:「20世紀後20年的哲學在蒯因的帶領下,主流的英語哲學傾向日益偏離了維根斯坦的觀念」,「英語哲學在20世紀後二十五年中,很大程度上是在反對維根斯坦對於哲學理論構建的非難中形成的,反對的就是維根斯坦所堅持的哲學」①。
  • 《心靈奇旅》要我們活在當下,而「當下」正在消失
    第二,都說要活在當下,但看完電影的這些天裡,你活在當下了嗎?是不是發現很難?那是哪裡出了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說人要「活在當下」。 我前面提到,目標的追求過程也是一種「活在當下」,那我們把它歸為是一種自我驅動的「內在」當下好了。
  • 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一維根斯坦家族
    維根斯坦家族是歐洲最顯赫的豪門家族之一,有著超過數百年的悠久歷史。維根斯坦家族的產業遍及鋼鐵、鐵路、輪胎、金融和建築業,對整個世界的影響更是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哲學等諸多領域。在世界近代史上,除了羅斯柴爾德家族以外,還沒有哪個家族的影響力能夠如此之大,如此之廣。
  • 照亮你的人,也會讓你活成一束光
    生活中那些持續帶給我們溫暖的人,一定都具備積極向上的某些特質。這些特質像一簇簇火焰,不斷迸發出驅散陰霾黑暗的光亮。 生命中那些可遇不可求的智慧、有力量的人,恰如那道光源,照亮我們的同時,也會讓我們漸漸活成一束光。 當你活成一束光,其他的光會看到你這束光。
  • 維根斯坦:我既不能加速我的死亡,又不能阻止我的死亡
    從《邏輯哲學論》來看,維根斯坦所謂「不能說的東西」大致有如下四個方面:1、邏輯形式;2、哲學的本質;3、倫理學,「唯我論」和「生命意義的問題」;4、對於「世界存在」的特殊神秘的感覺。然而,這四個方面並不是同等重要。邏輯形式不能說只是表明語言的界限,哲學的本質不能說是因為在維根斯坦看來哲學並不是理論,而是行動。哲學只是語言批判,向人們指出語言的所能與不能。
  • 靜心的三方面:關於靜定,關於當下,關於活在當下
    這就是「活在當下」,這就是「臨在當下」,這就是毫無妄想,如如不動的境界我們必須認清什麼叫真正意義上的「活在當下」當我們活在當下的時候,真正地在活著,作為一個人不然,就是穿上衣服的猴子也許,這句話聽起來太誇張、很難聽,但事實就是如此而真正的活在當下,即與我們如何靜心以及如何修心,息息相關也可以說,關於活在當下的知識
  • 抑鬱症:活在當下的原因,以及幫助活在當下生活中的技巧
    你在當下的生活花費了多少時間?你花了多少時間做白日夢--思考過去,或擔心未來?迷失在思想中你會耗費多少時間?學會活在當下可以幫助我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同時把我們與原本就存在的無限平靜聯繫起來。人類的痛苦 - 抑鬱,焦慮,內疚,擔憂,恐懼等等都與我們生活在「我們心中」而不是現在有關。
  • 活在當下,不後悔,才是最好的活法
    稻盛和夫說:「明天永遠不可能跨越今天,提前到來。」所以活在當下,把握當下,才是最好的選擇。不畏將來,不念過去,活在當下,才是人生最好的活法。人想要活在當下,就要學會告別,與親友告別,和曾經告別,跟遺憾告別,像自己告別。03 活在當下《了凡四訓》中說:「昨日之日,譬如昨日死,今日之日,譬如今日生。」
  • 《財富自由之路》|你是活在當下還是活在未來?
    文 | 悠揚人的一生從時間軸 上可以劃分為過去,當下,和未來。過去已成定型,你是活在現在還是活在未來?01「活在當下」是一種受人推崇的生活態度。做好自己眼前的事,努力工作,照管孩子,一切歲月靜好。有些人把這樣的生活稱為幸福。從個人成長方面來看,活在當下就相當於「被困在永恆的當下」,這是李笑來的觀點,讀來是不是有種打寒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