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玩積木的你
都想像過自己建造一棟大樓
如果有一天
蓋一棟摩天大樓
能像搭積木一樣簡單的就好啦!
模塊化裝配式建築的建造如同搭積木一樣
過去的五年裡,模塊化建築行業在全球範圍內蓬勃發展
這個價值80億美元的產業
產生的廢料比傳統建築減少了80%
每年可以節省220億美元的成本
曾經全球最高的模塊化大樓
紐約曼哈頓的市民酒店(Citizen M Bowery)
Concrete建築事務所+Stephen B. Jacobs Group+DeSimone
2019年開業
10萬平方英尺,21層高
由210個模塊化單元組成
每兩間客房為一個單元
其奢華的室內配套與精緻的細節
讓顧客完全感受不到和傳統酒店的舒適度差異
這一記錄又將被刷新
幾條街之隔,位於曼哈頓第六大道842號的
紐約萬豪酒店(Manhattan AC Hotel by Marriott)
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高的模塊化酒店
Manhattan AC Hotel by Marriott
01.
紐約模塊化酒店
奢華不減,再創新高
模塊化建築為更快的開發過程開闢了道路,而這也是市場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最近的模塊化項目已經建立了將項目時間表加快50%的記錄。因此,如果你擁有出租公寓、酒店、餐廳或學生宿舍,你越早做生意,就會越早賺錢。如果你項目中使用模塊化建設,你就可以很好地捕捉市場需求,從而領先於你的競爭對手。
—— DMD執行長
Ewelina Woźniak-Szapkiewic
紐約萬豪酒店(Manhattan AC Hotel by Marriott)由Danny Foster &Architecture設計, 共26層,360英尺高,位於曼哈頓第六大道842號。
這座的酒店公共區域(如餐廳和大堂)仍用傳統方法建造,客房與屋頂酒吧則採用模塊化單元。DMDmodula公司在波蘭為其製造這些模塊單元,預製完成後將運往美國,用起重機吊裝到指定位置。
嶄新的紐約萬豪酒店將包括168間客房,每間客房都在波蘭精心打造,專注於最小的細節,以達到預期的標準和高性價比。一個完整的模塊單位即是一間客房,會配備床,床單,枕頭,地板,甚至洗漱用品。
當它們全部抵達紐約後,只需90天就可以組裝完畢,真正實現了高層建築的「拔地而起」。
在傳統建築中,酒店客房通常與相鄰房間共用一面牆,但模塊化設計的客房有各自獨立的牆體,在安裝時,相鄰的客房之間勢必會形成一個間隙,大大提高了酒店的客房隔音效果,幫助客人獲得更好的睡眠。
02.
從預製浴室到有機城市
模塊化的歷史
最早的模塊化住宅方案可以追溯到巴克明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他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進行的住宅試驗Dymaxion House中,就設計了一種非常先進的預製浴室模塊。
巴克明斯特·富勒的預製浴室圖紙
這些浴室模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運往美國軍隊使用。然而,由於Dymaxion公司缺乏資金,富勒的模塊化想法從未真正實現。直到1933年,羅伯特·W·麥克勞克林(Robert W. McLaughlin)和他的美國住宅公司(American House, Inc.)設計的溫斯洛·艾姆斯住宅(Winslow Ames House)才首次成功地實現了完全模塊化的住宅系統。
The Winslow Ames House Jerrye & Roy Klotz, MD
這座創新的房子是在一種名為Cemesto的新型外部裝飾材料的幫助下建造的,Cemesto是由甘蔗製成的面板,獲得了約翰·b·皮爾斯基金會(John B. Pierce Foundation)的專利。溫斯洛艾姆斯住宅由幾個房間模塊組成,由一個「服務核心」提供服務,所有的浴室、廚房、管道和加熱系統都連接在這個核心上。
到了六七十年代,模塊化的概念蓬勃發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個流派,分別是英國建築電訊派(Archigram)的插件城市(Plug-In City),和日本的新陳代謝派(Metabolism)。他們都強調靈活性、模塊化和可互換單元的類似檔案的概念,並將建築及城市視作一種具有生命特徵的有機體,而非一成不變的鋼筋混凝土森林。
Archigram, Plug-In City
Nagakin膠囊塔
新陳代謝流派的代表作是大師黑川紀章的Nagakin膠囊塔。它由140個獨立的預製膠囊組成,包括床褥、浴室、櫥櫃。微型膠囊的設計是可移動可替換的,每個只有2.3m×3.8m×2.1m——這是也如今越來越受歡迎的微型公寓的前身。
Nagakin膠囊塔內部
03.
舊思想,新理念
模塊化的新發展
到了21世紀,城市的野蠻擴張的後果逐漸顯現。土地資源緊缺,人口爆炸式增長,城市住房負擔越來越大。於是模塊化開始在高層建築領域大展身手。
Y Design Office 在他們為香港設計的螺旋住宅中繼承了Archigram前輩的思想:在屋頂安裝起重機,以便在需要時更換建築物的單元。
這種新的高層住宅,能夠根據塔樓結構內的特定分區策略,賦予其居民獨特的單元和位置,從而通過每個個體的聯繫和獲取需求,創造非凡的生活體驗。它有一個核心的中庭區域,允許居民之間進行交流。
隨著時間的推移,網絡在位置、分區和方向方面不斷適應。每隔5年,每個單元將被重新安置,並為網絡的擴展做出貢獻,以實現單元之間更好和更強的社會聯繫。
一個單元的生命周期為30年,將會基本涉及到整個塔的6個不同的位置。此外,亦設有一個機械系統,可在四個月內重新編配容量為1,940個單位的單位。居住者可以不再永遠固定在一個地方,或是一直使用陳舊的家居。
當然,這種插件式的高層住宅有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解決,包括更加靈活的結構、防水、水電連接等,它就像一個非常複雜的垂直拖車公園。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確為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提供了一些有趣的選擇。
本節所有圖片 Y Design Office
04.
未來城市模塊化?機遇與挑戰共存
儘管建築科技一直在更新,許多新的技術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如3D列印建築),但模塊化的優點一直未被取代:簡單、經濟、靈活、施工便利迅速、以及始終如一的高品質。
住房、酒店和醫院,這些依賴於相同空間重複使用的產業,是受益最大的領域。反過來,它們也推動了模塊化建設的增長。
Precht Designs Timber Skyscrapers with Modular Homes and Farms
然而任何新技術的推廣,都會帶來了種各樣的挑戰與障礙。
模塊化建築首先面對的一個挑戰就是物流運輸。由於運輸或場地限制,可能會出現模塊尺寸限制。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碰撞也會影響最終的工程質量。
與傳統的建造方式相比,模塊化的協調設計難度呈指數級增長。對於結構、水電、服務設施的精確程度和靈活性要求也高於普通的房屋。
模塊化建造的前期成本很高,因此用於構建模塊和構建組件的設施必須非常完美。單元製造過程中的小小誤差可能導致整個項目的流產,而此時如果大批量的模塊已經生產完畢,投資者必將損失慘重。
可以說,模塊化建築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但它的發展依然令人興奮、前景更是令人期待。如果計劃和執行得當,這種規模化的製造方式,未必不會觸發21世紀建築產業的工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