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幌拉麵街
「老頑童」妹尾河童,最喜歡坐火車旅行,吃不同地方的食物,就連一碗麵也可以吃出花來。本來並不以為然,但到了北海道才發現,日本人對食物的態度,的確極致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說到北海道美食,腦海裡想到的就是拉麵、拉麵、拉麵。札幌最有名的便是拉麵,據說日本拉麵三種基本口味中的一種,就起源於札幌。因為抵不過拉麵的香氣,出了札幌火車站就直奔站外的拉麵店。每點一份面,營業員都會細細地問要哪種湯頭,豬肉湯、味噌湯,還是醬油湯,複雜之極。這家店有一種奶油湯麵,據說是為了體現北海道畜牧業發達的特點而開發的。奶油拉麵在乳白色的湯汁上錯落排列了豆腐、鮑魚、豬肉等食材,頗為古怪。不過,豆腐的清香加上鮑魚的鹹鮮,倒是衝淡了奶油的味道。而且只有這樣的濃湯大碗,才越發品出北海道冰天雪地的滋味。
在北海道,各地拉麵的口味各有不同。札幌重味噌、旭川重醬油、函館重鹽味,各自開發出了不同的拉麵流派。日本人說,不同地方的人們,口味、材料不同,做菜的方式自然都不一樣。或許因為,日本原先諸侯國林立,各有習俗及偏好,為「特色」做足了鋪墊。也難怪同樣是雞肉雞蛋飯,在配料上,北海道放洋蔥,京都放胡椒粉,而關西放的卻是青椒和芹菜。
蟹肉鐵板燒日本人愛吃蟹,甚至出了首歌就叫做《一起吃螃蟹去吧》,可見螃蟹的地位之高。松葉蟹、帝王蟹、毛蟹等是最常食用的蟹類,直接汆燙品嘗是最過癮的吃法,當折斷蟹腳、拉起長長的蟹肉放入口中的那一刻,那股鮮甜勁道,真是不枉來到北海道。
札幌街頭有一面牆,顫巍巍地掛著巨大的帝王蟹模型。那附近連著幾家店都是吃蟹的,其中的一家有難得一見的蟹肉鐵板燒。在北海道,傳統的蟹吃法很簡單,一般是煮熟了做成冷盤,蘸著檸檬、醬油或醋。這家店的廚師說,希望能開發蟹肉的新味道,一成不變的滋味會讓顧客厭倦,也不全是為了競爭的關係。鐵板燒的生意很好,一般要提前幾天至一周才能預訂得到位置。
燒蟹的過程宛如一場表演。蟹是4-5公斤的阿拉斯加帝王蟹,只取了長長的蟹腳。廚師用了一把極薄的鋒利小刀切開蟹殼,兩三下之後,蟹腳就只剩了細細的彎鉤連著肥碩的腿肉。蟹肉的燒烤程序很平常,只用了幾滴日本醬油調味,以儘量保持蟹肉的原味。桌上還有三瓶鹽,分別是西西里鹽、喜馬拉雅巖鹽和安第斯山脈礦鹽,取其地殼運動之前海水的滋味,口味偏重的人可以自行加鹽。就著原味,蟹肉很嫩,回甘之餘已足夠鹹味。
小樽品壽司在中國時,吃壽司比的是魚肉的鮮美;可是到了北海道,壽司的比拼則變成了飯糰的口感和醬油的滋味。小樽人堅持認為他們的壽司是全日本最好吃的,不僅因為這裡的魚肉新鮮、鮮美,更因為他們用溫的米飯捏成壽司,帶著離開爐子不久的溫情。
據說每家壽司店米飯的燒法都是秘訣,最好的是用新瀉和細川兩地的米拼拌,使得米飯有韌性而不至太過鬆軟。在一家壽司店見到一位做了20多年壽司的師傅,他手指一挑就是一口飯量的米飯,輕輕一捏捏成一個既緊密又不滯重的飯糰。壽司師傅說,幾十年前的日本,做壽司的師傅地位高,看到不懂得正確吃法的客人會氣得大喊大嚷趕出去,如今時代變化了,壽司只是食物,只要客人喜歡,怎麼吃都可以。
做成壽司的有一種尖頭、魚鰭大得像翅膀的古怪魚。這是鰊魚,又名八角魚,是冬春之交的時令魚類,只有魚背脊部位的肉可以入壽司。早年小樽附近的祝津海岸多有捕鰊魚的漁民,分別受幾家深宅大戶管理。如今鰊魚已經越捕越少,只能靠養殖。而原先的深宅大戶,屋子依舊,裡面的住戶卻早已搬遷或換了人家。
一盆壽司上桌,按魚肉魚子的顏色紅白相間著,肉儘是叫不出名字的魚肉,魚子滿到不可思議,大概只有在北海道,才能這般奢侈。 甜食的天堂從地圖上看,北海道像是一個不規則的菱形。這片北方土地,一直到1786年,才被江戶幕府的探險隊勘探出準確的形狀。明治政府出於實力擴張的需要,1869正式將當地命名為「北海道」,啟動了這片廣袤土地的開拓。從此,許多日本人陸續從本州遷往北海道,開荒耕種,堪比美國的西部拓荒運動。
土地的歸屬帶來了巨大的資源。作為日本最大的牧場、農場,最重要的漁業基地,北海道的特色食物圍著水產、牛羊豬肉、稻米、黃油、牛奶這些元素排列組合,北海道的甜食就是其中典型一例。
札幌街頭櫥窗閃亮的KINOTOYA(乙屋)創辦近30年,如今日漸走紅。每天下午5點至7點,店裡推出90分鐘無限量甜食套餐。我們到的時候,只見幾個北海道男生叫了一桌子蛋糕,正吃得不亦樂。據說最近日本流行一個新詞彙「甜品男孩」,說的就是這類愛吃甜食,不愛泡吧的男生。
乙屋最有名的是海綿草莓蛋糕,表面像個普通的夾心蛋糕,一口咬下去才知道底下一層層儘是文章,先是鮮奶,再是紅豆,然後是糯米年糕,最後是香蕉和其他水果,蛋糕做得如此有想像力。據說這家店的老闆畢業於北海道大學,熱愛農業、畜牧業,立志帶動大通街一代成為札幌有名的甜品街。這麼一來,工作人員只好全力以赴,據說為了不斷開發新品種,店長每天要品嘗6種以上的「實驗蛋糕」,一副對料理食物唯恐不盡心的態度。所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說法,恐怕本來就同時適用於北海道的廚師和食客。
Tips上海到北海道有直飛航班,降落在札幌新千歲機場。新千歲機場地下接火車軌道,可直接通向北海道各地。在北海道島內旅遊最簡便和經濟的方式是乘坐火車。JR北海道鐵路局推出一種鐵路週遊券,分3日券、5日券和任選4日暢遊券,價格在15000日元至19500日元之間。
下榻SASAI酒店位於十勝平野的寂靜溫泉鄉裡。溫泉已歷經百年以上,是據說有80年歷史的老牌溫泉旅館,也是日本惟一的植物性溫泉,人稱美人泉。
旅行季節3月中旬北海道開始融雪。這期間要準備大衣、風衣等禦寒衣物。到了4月中旬,北海道曠野草原的積雪開始融化,草木長出了嫩綠的新芽,河邊叢生的福壽草綻放花蕊;5月的札幌是櫻花和紫丁香盛開的季節,5月2日至12日是北海道一年一度的櫻花祭,整個北海道瀰漫在嫵媚嬌豔的粉紅櫻花下。但是說到究竟哪裡才是最後賞櫻之地時,意見卻不大一致,有人認為是北海道東川町的旭嶽溫泉一帶,大部分日本人卻傾向於北海道東端、根室市「清隆寺」內那40株「Chishima」櫻花。這裡的平均開花時間都是在5月下旬,而1984年5月30日則是其紀錄中最遲開花的年度。
購物最著名的就是「白色戀人」巧克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