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許多人結束春節假期,開始上班了,同時正月初七在習俗上還是「人日」,從這一天開始人入新年,新年新氣象,造化從新。
《荊楚歲時記》曰:正月七日為人日。董勳《問禮俗》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北齊高祖有一次正月七日宴集群臣時問:「今天為什麼叫做人日?」著名史學家魏收就以董勳的《問禮俗》回答。現在普遍的說法是,天地初開之時,女媧造物,正月一日造雞,二日造狗,三日造豬,四日造羊,五日造牛,六日造馬,七日才造人,所以以七日為人日。
舊俗這一天要用七種菜作羹,現在在一些地方還流行作這種菜,俗語叫「渣飯菜」又稱「小豆腐」。
在這一天,婦女要剪彩為人,或鏤金薄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董勳《問禮俗》解釋稱:「人入新年,形容改從新。」在晉代,人日這一天還要「造華勝相遺」,就是相互贈送瑞圖金勝,這是一種類似西王母戴勝一樣的首飾。
還有一種習俗,在這一天,每人吞食幾顆赤豆可以一年無病。《雜五行書》記載:「正月七日,男吞赤豆七顆,女吞二七顆,竟年無病。」
古代這一天還有登高望遠的習俗,魏東平王《是日登壽張安仁山銘》:「正月七日,厥日惟人,策我良駟,陟彼安仁。」隋陽休之《正月七日登高侍宴詩》:「廣殿麗年輝,上林起春色。風生拂雕輦,雲回浮綺翼。」
隋朝詩人薛道衡在這一日登高不禁想起了遠方的家人,作《人日思歸詩》: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三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剛剛離開家鄉的你,是否也已思念起家中的親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