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31 13: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漢語大詞典》:「舊俗以農曆正月初七為人日。」 為什麼叫人日呢?《魏書》記載晉代董勳有《答問禮俗》云:「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
神話故事裡面說,女媧創世造物,在第七天的時候就造出了人,所以說人們會把這一天當作是人類的生日。而為了紀念這一日子,人們就會吃七寶羹、戴人勝、撈魚生等活動。
《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羮,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這一天有很多精彩的習俗,杜甫、李商隱、賀鑄等名家都有專門寫人日的詩詞傳世。
一、剪人勝
將彩紙剪成人形,或將金箔鏤刻成人形,裝飾在屏風上,或戴在頭上。「勝」,指首飾或裝飾物。唐溫庭筠著名的《菩薩蠻》就有「藕絲秋色淺。人勝參差剪」之句。
人日代客子是日立春
唐 張繼(一作陸龜蒙)
人日兼春日,長懷復短懷。
遙知雙彩勝,並在一金釵。
人日即事
唐 李商隱
文王喻履今朝是,
子晉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遠,
周稱流火月難窮。
鏤金作勝傳荊俗,
剪彩為人起晉風。
獨想道衡詩思苦,
離家恨得二年中。
臨江仙·人日席上作
宋 賀鑄
巧剪合歡羅勝子,
釵頭春意翩翩。
豔歌淺拜笑嫣然。
願郎宜此酒,行樂駐華年。
未至文園多病客,
幽襟悽斷堪憐。
舊遊夢桂碧雲邊。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二、登高賦詩
在人日這一天,也有登高懷遠,作詩詠懷的習俗。
人日登壽張安仁山銘
魏 東平王曹翰
正月七日,厥日惟人。
策我良駟,陟彼安仁。
正月七日登高侍宴
隋 陽休之
廣殿麗年輝,上林起春色。
風生拂雕輦,雲回浮綺翼。
三、吃菜羮、吃赤豆
前引《荊楚歲時記》說到「以七種菜為羮」。蔡襄《人日立春舟行寄福州燕二司封》云:「春盤食菜思三九,人日書幡誦百千。」
又《太平廣記》引《雜五行書》:「正月七日,男吞赤豆七顆,女吞二七顆,竟年無病。」說今天男性吃7顆赤豆,女性吃14顆,可以使一整年都健健康康。赤豆補血,女孩子多吃一點也沒錯。
《歲時廣記》:「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三日洗之乃落。宮人奇其異,竟效之,今人梅花妝是也。」所以這一天,許多女孩子也會仿效壽陽公主,畫梅花妝在額頭。
章簡公《帖子詞》:「太極侍臣皆賀雪,含章公主正妝梅。」
陳簡齋《墨梅》詩:「含章簷下春風雨,造化功成秋兔毫。」又《梅花》詩:「同心不見昭儀種,五出時驚公主花。」
五、佔晴明
古人祈禱這一天天氣晴朗,風和日麗,這樣就代表一年都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事物紀原·人日》引東方朔《佔書》:「歲正月一日佔雞,二日佔狗,三日佔羊,四日佔豬,五日佔牛,六日佔馬,七日佔人,八日佔谷。皆晴明溫和,為蕃息安泰之候。」
宋王炎《和王文州梅花韻》:「天公乞我人日晴,新年屈指將浹旬。」
清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人日》:「初七日謂之人日。是日天氣清明者則人生繁衍。」
人日晴
元·舒頔
元日至人日,今年卻喜晴。
四方民樂業,千裡卒休兵。
春麗山河壯,風清草木榮。
老天賜強健,拭目看昇平。
六、飲屠蘇酒、柏葉酒
和初一一樣,這一天也講究飲用加了屠蘇或柏葉的美酒,以驅邪避毒,延年益壽。
《人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此日此時人共得,
一談一笑俗相看。
樽前柏葉休隨酒,
勝裡金花巧耐寒。
佩劍衝星聊暫拔,
匣琴流水自須彈。
早春重引江湖興,
直道無憂行路難。
來源:中華書局聚珍文化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