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5月,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德源街道的菁蓉湖火了。遊客環湖遊覽,欣賞260畝湖光山色,還有菁蓉街、菁蓉夜市、RUHE咖啡、榿木河綠道等各類場景嵌入其中,一處「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大美公園城市新場景靚麗呈現。
視線拉遠,綠色的空間底色之上,是聚勢而成的成都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伴隨著菁蓉湖的開放,這裡的商務服務、產業孵化、文旅體育、市政配套等要素供給持續完善。產業日漸興旺的同時,一個開放共享、充滿活力的中央商務區起步區正加速形成。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堅持以公園城市理念全面推動城市規劃思維、建設方式、管理體系和營城模式變革,打造承載美好生活嚮往的未來之城。踐行公園城市這一全新城市理念,郫都大地上公園城市的探索與實踐不斷前行,始終與成都發展同頻共振,郫都區著力在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的成都答卷上書寫濃墨重彩的一筆。
塑魂 以公園城市理念引領城市格局
以5個環形維和構成杜鵑回眸,純淨簡潔的色調中洋溢著生生不息的靈動。近日,全新的「天府成都安逸郫都」城市形象LOGO正式啟用,郫都區再添新名片。全新的城市LOGO,展示著郫都區歷經千年的人文特質,也寓意著充滿活力的新航程。「創新、開放、智慧、勤奮」,在公園城市理念統領下,傳承千年的郫都城市精神也將有全新表達。
謀一城之發展,首重格局。郫都區堅持突出「公園城市」營城理念,抓好空間優化設計,嚴格對標「中優」「西控」戰略要求,提升城市規划水平。邀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全域規劃修訂完善;引進西南建築設計研究院完成菁蓉湖片區景觀設計;全球徵集望叢文化產業園總體策劃及概念設計方案,阿特金斯等3家機構優勝;完成錦城公園郫都片區競爭性設計,美國艾奕康等獲評前三甲;東部新城片區完成方案設計。緊扣產業功能區建設,確定菁蓉湖公園等3個市級示範區和智慧科技城等3個區級示範區,完成菁蓉湖公園概念性城市設計方案和唐昌戰旗五村連片等規劃方案編制,完成錦城綠道群落等商圈和消費場景整體設計。
規劃落地,可感可知的變化就在身邊。去年10月,總投資約2億元的中信大道改擴建項目正式動工,這條全長5.7公裡的「上班路」不久將更加寬敞、美麗,呈現出「人、城、境、業和諧統一」的城市景觀形態。結合地鐵6號線建設,投資1.8億元的望叢中路全長約3.6公裡市政道路、城市景觀改造提升工程也在推進,預計今年12月完成施工。把「上班的路」與「回家的路」變成風景,市民將收穫「出門見綠」的幸福。
兩年多來,作為公園城市建設具體實踐者,郫都區一點點勾勒著公園城市的內涵與外延,歷史底蘊、文化性格、自然稟賦等城市特質不斷匯聚。
賦能 打造城鄉融合發展示範走廊
4月29日,位於郫都區的唐昌農業大公園正式開門迎客。作為一種新型旅遊形態,它既不同於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園,又區別於一般的農家樂、鄉村遊覽點和農村民俗觀賞園,是農業旅遊的高端形態。「農業」與「公園」牽手,實現農業旅遊雙升級。
在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做好示範,郫都使命在肩;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郫都砥礪前行。回答好鄉村振興和公園城市建設兩道時代命題,郫都銳意改革,以率先建立城鄉融合發展示範標杆,來詮釋公園城市的「鄉村表達」。
藍圖已繪就。1個城市主城區+5條城鄉融合發展走廊+5個產業功能區+8個特色小鎮的「1558」融合發展空間新格局正緩緩鋪開。
大地春潮湧。八大工程同步實施:建設城鄉融合發展示範走廊,做優做精公園城市鄉村表達;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帶動生態價值轉化;推進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走出遺產地產業發展新路徑;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幸福美麗新村;提升城鄉治理能力,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城鄉勞動力資源協同開發轉化,全面激活鄉村振興動能;城鄉生態價值提升轉化,護「綠」呈美、點「綠」成金;城鄉公共服務協同提升,推進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
一個個項目也在加快落地。引進龍湖集團、金茂集團等龍頭企業,實施4個片區綜合開發及運營,2230畝智慧科技城完成拆遷、1810畝郫筒北部新城完成首期供地、菁蓉湖中央商務區啟動建設。統籌推動10個TOD站點開發,梓潼宮站TOD 開工建設。完成6所學校新建、改擴建,郫都區人民醫院新院投用,郫都區中醫院和363醫院犀浦院區主體完工。清水河露天音樂公園、榿木河公園建成投運,石牛體育場完成改造。啟動4個特色商圈、6條特色街區建設,在建商業綜合體10個245萬平方米,探索「公園+首店」經濟新模式,引進品牌首店8家。完成唐昌等5個特色鎮總體規劃方案,建成特色精品街區3個和戰旗十八坊等農村生活消費場景。啟動安德川菜小鎮建設,天府農耕文明博物館等項目加快建設,「陌上花開」等12個田園綜合體加速推進。
共享 品質宜居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五一」勞動節當天,位於郫都區德源街道的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舉辦了「親子農耕體驗營」,來自郫都區數十個家庭的小朋友全流程感知有關糧食的知識。建立起對「五穀」的初印象後,孩子們還參觀了袁隆平雜交水稻科技館。
這座科技館所在的袁隆平國際雜交水稻種業矽谷項目,是全國唯一經袁隆平院士授權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學園區,由郫都區國投公司、國家雜交水稻中心、四川泰隆公司三方合作共建而成。項目落戶郫都,離不開這裡開窗見田、推門見綠的生態優勢。
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生態是最大的優勢。郫都區濃墨飽蘸,要讓綠色生態的發展本底更加濃厚。
郫都區扛實飲用水源保護責任,培育水源涵養林547畝,擴建生態溼地1102畝,水質達標率保持100%;累計建成綠道346公裡,實施「兩拆一增」,新增綠地72萬平方米。啟動印象春臺溼地等5個公園建設,重塑川西田園景觀,實施781公頃生態溼地保護修復。同時,在產業發展中,大力推進以氫能為重點的綠色產業,以大數據、5G+4K/8K為重點的未來產業,引育液空厚普等綠色經濟入庫企業406家。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郫都區堅持以人為本,讓全體市民共享公園城市建設成果。推出「家在郫都——中外文化體驗季」等項目,雙柏社區獲評成都市「外籍人士之家」;建成7個社區綜合體、3個環高校特色街區,親民化改造黨群服務中心24個、背街小巷20條、老舊院落29個;聚集「社區合伙人」2000餘個,籌集公益基金28隻,募資1700餘萬元;「郫都區創新大學生志願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入圍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品牌。點滴變化,讓郫都人的幸福感、獲得感、歸屬感不斷提升。
綠意盡染、生機勃發。在塑魂、賦能、共享的交響樂中,公園城市蓬勃生長,安逸郫都再譜新篇。
(圖文:王良勇 劉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