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2020-12-12 寶媽育兒字典

清明上河圖「騙局」,張擇端沒說的話,原來都在畫裡了

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我一樣,小時候曾讀過一個叫《一幅壯錦》的民間故事。

在這個故事中,老奶奶把在集市上買回來的田園畫,一針一線的織成了一幅壯錦。故事的最後,這幅壯錦裡的花草、房屋、山水全部變成了現實,從此一家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能生活在美麗的畫中,可把小時候的我羨慕壞了。

不過在當今社會,真的有人把畫「復活」了,不是隨便哪張畫,他「復活」的可是我國國寶級文物、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

今天要說的這本書,就是一本以「清明上河圖」為構思腳本,歷經八年才創作出的中國大型原創懸疑推理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

「清明上河圖」之謎

作為一幅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長卷畫作,《清明上河圖》中約有824人,牲畜60多匹,船隻28艘,房屋樓宇30多棟,車20輛,轎8頂,樹木170多棵。這些栩栩如生的細節,讓北宋時期的汴京面貌躍然紙上。

畫中的每一個局部放大來看,書生、官員、兵卒、船工……衣帽妝發、姿態神情全都各不相同。

順著畫作從右往左慢慢瀏覽,你仿佛能聽到街邊小販正在和婦女討價還價、一個車夫向稅務官大聲表達他對稅費的不滿、幾個瓜農在瓜棚下搖著扇子交流著今年的收成……

關於《清明上河圖》的研究從未停止:它所展現的場景真的是北宋時期的嗎?「清明」二字到底是時令還是一種頌辭?「上河圖」中的「上河」是指一個地名還是趕集上街的意思?

就在大家討論不休的時候,一個叫冶文彪的人卻在思考另一件事:

畫中的824個人,他們姓甚名誰?當時在做什麼?張擇端為什麼要畫他們

復活「清明上河圖」

冶文彪,20世紀70年代人。多年前的一次偶遊開封,讓他沉迷上了《清明上河圖》。

畫卷中人物之多、房屋之多、場景之多,激發了冶文彪的想像,他開始立誓,要圍繞此圖創作出小說史上最龐大的推理布局。他花費五年時間構思、三年時間創作,終於在2015年寫就《清明上河圖密碼》。

《清明上河圖密碼》共計六部,前五部分別以士、農、工、商、兵這五大北宋社會區域為主題,第六部則是前五部故事扇面的拼合。

全書從一個最大的懸念——梅船死屍案開始,引出一個個各自獨立又環環相扣的小故事,最終又以「梅船死屍案」結束,揭露了一樁決定著北宋歷史命運的驚天大案。

《清明上河圖密碼》中的故事發生在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數十年後,此時是蔡京粉墨登場操縱朝政,而朝局上下一片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國勢虛弱之時,自有怪相乘虛而入,由誰來破解這場蠅營紛局?這些怪事最終又會將真相引向何處?

熟悉歷史的人會知道,在公元1127年,張擇端完成《清明上河圖》的十餘年後暴發了靖康之變,北宋滅亡。

作者冶文彪試圖通過虛構的推理來破解這場歷史的興嘆,他藉由張擇端的視角俯視汴京,用文字讓畫中的824個人「原地復活」,從郊野到虹橋、從層巒樓宇到街角車邊,他將隱匿在其中的秘密悉數扒出,赤裸裸的展示在讀者的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中的大部分人物和場景都出自清明上河圖,所有故事都是從圖上描繪的那一刻同步發生,書中描繪的很多場景也都可以在畫中找到相應的位置。

在虹橋上,有一個人一直混在人群中,也親眼目睹了剛才的「客船過橋洞」事件。這個人身穿灰袍、背著木箱,立在橋欄邊,嘴裡念叨著什麼。他就是翰林圖畫院的畫待詔——張擇端。

張擇端作為《清明上河圖》這幅畫的創作者,被安排在這裡跟讀者見面未嘗不算是一個小驚喜,但也有讀者認為張擇端的加入有些牽強。

關於這一點冶文彪回應,「張擇端的進入是必須」,作為「畫痴」,他超凡的記憶力和形象逼真的畫作,都在破案過程中提供了非常關鍵的線索。

在《清明上河圖密碼》中,畫卷上的824人每個都有名有姓。

本書第一部按照金、木、水、火、土的篇章分類,還依次講述了「八子案」、「偷換香袋案」、「範樓無頭屍案」、「暴斃復活變身案」、「梅船案」,五個案子看似不相關,卻埋藏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書中的整個汴京和《清明上河圖》中畫的一樣,表象一派祥和,實則風雨欲來。

在第6部大結局中,京城汴京又現怪象。五個紫衣妖人相繼出現,以五行妖法殺人,又當眾消失。

前五部的主人公「汴京五絕」,沿著各自所遇清明謎案留下的線索,不斷破解離奇命案,並各自遭遇一妖。

最後,「五絕」聚首,共揭終極秘密!

再多的就不劇透了,只能說,收網之作,從千鈞一髮的懸疑緊張,到最後被時代裹挾著的家國命運,簡直如同歌劇一樣激蕩,看完久久不能回神!

難怪有讀者看完之後熱淚盈眶,說這是中國第五大名著!

不僅如此!《清明上河圖密碼》已經火出國了,成為「中國懸疑推理小說的標杆書」

CHINA DAILY(中國日報國際版)還專門闢出一版頁面來推薦這部千古殺局的故事。

日本媒體兩度報導,稱其為「描述北宋時代的野心之作」!受到日本出版方青睞,日文版將和《清明上河圖密碼6》同步上市!

360創始人周鴻禕,官微唯一推薦的國產推理小說就是《清明上河圖密碼》經濟學家梁小民,稱它「情節曲折,格局宏大,構思精巧」, 更極力推崇作者冶文彪「史學功底深厚,讀了大量文獻,寫歷史如身臨其境」!

360創始人 周鴻禕

這樣的國產神作,每個人都不能錯過!貝貝媽媽強烈推薦你看看《清明上河圖密碼》,絕對被震撼!

在條縷清晰又暗藏玄機的驚天奇局中,感受千鈞一髮的緊張刺激。

這種有歷史背景的小說不僅適合家長讀,更適合孩子讀,讓孩子看小說之餘,增加歷史知識,還能鍛鍊邏輯思維能力,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在完美貼近史實的風土人情細節中,仿佛身在北宋街頭真實可感;就像一場旖旎的穿越大夢,讓人沉迷其中、遲遲不願醒來!

相關焦點

  • 獻完《清明上河圖》,張擇端去哪兒了?
    但這些畫都不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規模浩大、複雜迷離。張擇端有膽魄,敢畫一座城,而且是12世紀全世界稱得上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今天的美國畫家,有膽量把紐約城一筆一筆地畫下來嗎?當然會有人說他笨,說他只是一個老實的匠人,而不是一個有智慧的畫家。一個畫家,不應該是靠規模取勝的,尤其是中國畫,講的是巧,是韻,一鉤斜月、一聲新雁、一庭秋露,都能牽動一個人內心的敏感。
  • 名畫賞析|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賞析)全畫的最具戲劇性「畫眼」,在河中那隻客船,是畫家張擇端埋下的線索,從此著手,才可讀懂全畫真意。後面紅框裡的三位白衣書生,想在橋上消消停停看魚也沒戲,被小乞丐纏住了,有一個不勝其煩,扭身給了一點小錢以求脫身,畫面最右邊,抱住大腿要錢呢。看來在大橋上,天橋上要錢乞討抱大腿自古有之。(清明上河圖賞析)
  • 都知《清明上河圖》乃張擇端著作,然其主要內容與價值,被淡化了
    △宋微宗時期的翰林圖畫院張擇端不僅通曉畫宮室,還非常擅長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等,可惜後來他失位家居,只能靠賣畫為生,其最具有代表性的畫有:《西湖爭標圖》、《金明池爭標圖》《清明上河圖》。隨著時間流逝,至今大部分的作品都失傳了,如今存世的《清明上河圖》,只知其名,那其內容講了什麼呢?
  •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全圖欣賞一副「我們祖先的節日」民俗畫卷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全圖欣賞一副「我們祖先的節日」民俗畫卷
  • 《清明上河圖》——世界名畫
    《清明上河圖》有很多稱謂:傳世名畫 、一級國寶、不朽傑作、獨一無二的現實主義長捲風俗畫……每一個稱謂都當之無愧。這幅畫的作者張擇端是南北交接時期的畫家,東武人。一次是說,太倉王抒任兩浙巡撫時,有一個姓湯的裱畫師,生活十分困難。王抒同情他,將他帶回家中生活,後來又把他推薦給嚴世藩。嚴世藩得知王家收藏有《清明上河圖》,強行索要。王抒自然不願意,但也不能得罪這位高官,於是請人畫了一幅摹本送去。沒想到姓湯的對嚴世藩說,王抒送來的畫是假的。嚴世藩大怒,找藉口殺掉了王抒。
  •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清明節的景象嗎?宋人曰:錯!孟元老如此說
    《清明上河圖》是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傳世名畫,瓷器上、屏風上、木雕上、扇子上都有它的身影,它在國畫中的地位不亞於《紅樓夢》在古典文學中的地位。特別是近些年,不少學者、名家,甚至普通人都開始了《清明上河圖》的探究,使它在我們的視野裡更加生動、更加有味道。
  • 專訪|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餘輝:《清明上河圖》裡都是老熟人
    「我發現了古人對《清明上河圖》的本質理解,把他們的聲音放大了,並在圖裡一一找到了證據。」餘輝說,最直接的證據就是,縱覽《清》卷幾乎沒有歡快的色彩,沒有太多的「頌揚」。在整幅長卷中,表現娛樂活動的場面,只有一個犄角裡,有個人在說書,「這說明畫家是有主動地選擇」。但只有這些證據還不夠,餘輝又對比了明清兩代畫家繪製的《清明上河圖》。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
    《清明上河圖》裡的漕船我們再來看,畫卷裡所畫的船隻。張擇端一共畫了29條船,一共有6種類型。每一種的設計都不一樣。第一種是漕船,船身扁平、寬闊,載貨量很大,所以才能開得更穩。每30船編為一個船隊,屬於國家擁有,每年都要去長江和淮河流域運糧食回來,屬於超大型「國有船運企業」。
  • 熱播網劇引爆千年懸案,故宮裡的《清明上河圖》是不是真跡?
    在宋徽宗組織編寫的《宣和畫譜》中,記錄了歷代畫家231人,作品6396幅,就是沒有張擇端和《清明上河圖》。這麼牛的畫家,這麼牛的畫,難道宋朝人都不知道嗎?關於這個疑問,學術界有人猜測,認為張擇端有可能是南宋或者是金人,因為身份原因便沒能載入史料,而《清明上河圖》的成畫時間因為晚於宣和時期,而沒被記錄在冊。
  • 《清明上河圖》中張擇端未畫的地方,內水門...
    一方面黃河發大水,河道經過改道,再有,即使一部分是原來的位置,也是若干米以上的地面,應該說是大致的位置是確切的。現在的「一渠六河」,主要指的是開封市區西乾渠、澗水河、西黃汴河、利汴河、南黃汴河、東護城河和惠濟河,各個河道都有自己的故事,最著名的就是張擇端所畫的《清明上河圖》那段,現在說的就是汴河。
  • 放大清明上河圖20倍後:古代一神秘職業曝光,原來早已在宋朝出現
    今天,我要講述的也是一幅畫,這幅畫跟《千裡江山圖》不同。《千裡江山圖》是近幾年被熱炒的作品,這裡面夾雜著美少男王希孟的故事,才讓人念念不忘。而這幅畫,已經紅了上千年,這便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你知道麼?如果我們將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的話,竟然發現了現代一個非常火的職業,原來在宋朝就已經有了!究竟是何職業?一起來看看吧!
  •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高清細節大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
  • 《清明上河圖》裡的那道城門,是「汴京保衛戰」中的哪道門?
    把《清明上河圖》和「汴京保衛戰」聯繫起來,估計只有筆俠的腦洞了。一個是太平盛世的巔峰之作;一個是國破家亡的生死大戰,沒想到,它們竟然能聯繫到一起。確實如此,如果在「靖康之恥」前,沒有張擇端記錄下北宋這繁華的一刻,也許我們永遠也無法一睹汴京昔日的風採了。興盛和衰敗,原來就在一瞬之間。昨天我們說了汴河對於「汴京保衛戰」的影響,今天,我們來看看汴京城的城門。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也會知道中國有這麼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這幅畫長528釐米,寬24.8釐米,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幅受人歡迎的巨作。畫中所描述的是北宋年間的都市生活,裡面的每一個景象,每一個角色都畫得非常細緻、清晰。
  • 宋朝軼事:那些收藏過清明上河圖的人,都什麼來頭?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的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由北宋畫師張擇端創作,自畫問世以來,引各方追捧。那些收藏過此畫的人,都什麼來頭呢?張擇端繪製完清明上河圖後,並未給畫命名,第一時間把畫呈獻給了當時的北宋皇帝宋徽宗。王磵題的跋文上面這幾位是朋友,也都是北宋降金的遺臣,活躍於當時詩壇。每當懷念故國,便將故國人張擇端所繪的清明上河圖打開,追憶當初汴京的繁華。幾人都在畫上題過跋文。
  • 《清明上河圖》畫的是哪個季節,學者們為了證明觀點引發口水戰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北宋畫家張擇端繪製的一幅長捲風俗畫,是我國古代的一幅傳世佳作,素有「中華第一神品」之稱。 《清明上河圖》全長528釐米,寬24.8釐米,真實、全面、細緻地描繪了北宋都市生活的各個方面,對了解和研究當時的人文風俗具有重要價值。
  • 張擇端之畫 | 米舒
    張擇端之畫北宋宣和年間,中國畫壇驚現一幅氣勢恢宏、百人百態的市民風俗長卷《清明上河圖》。民間好畫者紛紛報名應試,宋徽宗慧眼識珠,將張擇端收入宮廷畫院。由於張擇端出身民間,在東京遊學時好細察當地風俗人情。他在翰林畫院任職時,對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視若未見,而對宮外的市井生活卻充滿了濃厚興趣。由於他「尤嗜於舟車、市橋、郭徑」的精心描摹,為他創作「清明上河圖」提供基礎。該長卷的第一個題跋者為金朝人張著,張著用寥寥85字敘述張擇端生平,贊張的畫技「別成家數也」。
  • 欣賞 | 清明上河圖全圖賞析
    (2) 湯裝裱恩將仇報據清代顧塑公的《消夏聞記》載:太倉王(yu)家裡收藏有《清明上河圖》,嚴世蕃知情後,強行索要,王(yu)不願,就請一 高手(即黃彪)複製一本送去,早先王(yu)巡撫兩浙時,有一姓湯的裱畫師,生活十分困難,王(yu)把他帶回家中做事,後又推薦給嚴世蕃。當王(yu)的仿本(清明上河圖)送到嚴家時,湯裱畫恰在旁邊,就對嚴世蕃說:"這畫是假的"。
  • 宋朝軼事: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一天,宋徽宗駕臨大相國寺降香,聽說這裡有一位揚言要把繁華汴京,移到畫中的年輕人。便在寺內一個齋堂裡召見了張擇端。交談之中,兩人相見恨晚,酷愛繪畫的宋徽宗認為,張擇端是大宋不可多得繪畫奇才。於是,宋徽宗下旨將張擇端招入皇家翰林學院。
  • 藏在《清明上河圖》裡的200個秘密-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清明上河圖》裡的漕船我們再來看,畫卷裡所畫的船隻。張擇端一共畫了29條船,一共有6種類型。每一種的設計都不一樣。是不是張擇端想通過畫卷,來給徽宗表達一些意見,告訴他,當時社會存在很大的危機,你要小心?有人論證說,畫中的城牆沒有防禦措施,裡面既沒有駐士兵的地方,也沒有武器。在仇英和清院本裡,城牆裡面既有士兵,也有武器,甚至還有標語「警惕外患」。但是真本裡,沒有畫這個。因此,就有人認為,這是張擇端有意為之,是要告訴徽宗,現在我們疏於城防,很危險的,隨時會被人家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