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帝汶 East Timor
1、國家全稱:東帝汶民主共和國
2、人口數量:約106萬人
3、首都:帝力
4、語言:德頓語
廢棄的產地經由外界援助提升品質
在淪為葡萄牙殖民地的1815年,葡萄牙人將咖啡樹從巴西帶至東帝汶,開始進行栽種。後來卻受到和印度尼西亞合併及內戰的影響,使得產地大為受創,咖啡產業受到莫大的打擊,這是東帝汶咖啡生產史上極度黑暗的時期。然而東帝汶自2002年獨立以來,因長期受到戰亂而廢棄的農園,在得到日本、美國、葡萄牙等國的援助後,已經逐漸開始恢復生產力。
咖啡對東帝汶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外銷品,提供援助的各國將咖啡產業的振興及自耕農業視為重要的政策,積極地提供資源。提供援助的方法各國不盡相同。日本方面通過非政府組織(NGO)PWJ(Peace Winds Japan),以公平貿易的方式,進行和咖啡相關的產地開發援助。美國的NGO建設了大型的加工中心,用貨車將咖啡果實載往中心進行水洗式精製,但由於動地問道的道路艱險,有時甚至無法順利運送。PWJ另外加強了對農園的指導,讓農園可以自行加工剝除果皮和果肉,變成帶內果皮生豆的程度。
為人熟知的咖啡產地勒特福後郡,位於首都帝力的西南位置。這個地區海拔在1600m以上,由於咖啡都栽種在險峻的山區,咖啡果實無法運送至工廠進行去殼加工。因此小型農家會在剝除果肉後,用輪胎在水槽中輾磨,乾燥後製成帶內果殼的咖啡豆。東帝汶在戰亂期間各類咖啡產地遭到長期荒廢,幾乎已經無法復耕,現在通過NGO工作團隊的幫助,重新開墾出苗圃,學習剪枝等栽植上的基本技術,咖啡品質正在不斷地提升。
備受矚目的產地 Farm
勒特福後郡 Letefoho
在險峻的山區依舊進行咖啡種植工作
海拔1600m以上,由小農家聚集而成的咖啡產地。在NGO的極力幫助下咖啡品質正在不斷地提升中。
所在地區:艾魯梅拉縣勒特福後郡
平均海拔:約1600m
栽培品種:帝比卡
精緻方式:水洗式
咖啡特色
清澈的咖啡搭配適中的酸度與柔和的香氣,是東帝汶咖啡的特徵。現在以公平交易的方式,得到各國包括日本NGO的PWJ所提供的產地援助。
Kin
品種
古老的品種混雜流傳至今
東帝汶的咖啡品種來源,目前已經失去詳細的記載。當地的阿拉比卡種咖啡中,混雜著阿拉比卡和一種稱為摩卡的品種,普遍認為應該是帝比卡或波旁系的咖啡。
Cultivation
栽種
以小農家為中心,5-7月為收穫高峰
東帝汶的咖啡大部分都是由小農家所生產的咖啡豆。海拔1000m以下的地區種植羅布斯塔種,1000m以上的地區則種植阿拉比卡種,5-7月是收穫高峰期。
Flavor
香氣
明亮的咖啡酸和柔和的香氣
帝比卡系的清澈的杯感再加上明亮的酸味,以及柔和的香氣。除了最近開始出現使用有機肥的咖啡之外,大多還是採用不施加農藥或肥料的自然栽培。拜來自各國的開發援助之賜,咖啡的品質正逐漸向上提升。
文章來源:摘選自《完全咖啡知識手冊》
咖啡評論 微信號:talkcoffee
分享關於咖啡的故事,探尋多姿多彩的咖啡館世界
點擊關鍵詞,獲取感興趣內容
拉花/ 咖啡豆 / 禮儀 / 減肥 / 冰滴 / 奶泡 / 手衝
貓屎咖啡 / 咖啡師 / 90+ / 空腹喝 / 裝逼/ 咖啡比賽
職業解密 / 星巴克·秘密/ 開店·體驗 / 親手弄垮
裝腔指南 / 濃縮·滴濾 / 咖啡膠囊 / 咖啡烘焙 / 咖啡夢想
道聽途說畫咖啡:
長樂路/ 紹興路 / 陝西南路 / 甜愛路/ 韓國街 / 靜安寺 / 泰康路 / 武康路 / 巨鹿路 / 富民路 / 烏魯木齊路 / 奉賢路 / 安福路 / 陝西北路 / 湖南路 / 南京西路 / 北京西路
長按二維碼,一鍵關注
和更多咖啡師交流,聯繫微信:xiaokake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