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申遺成功讓德州有了世界文化遺產,我市旅遊業迎來難得發展機遇。圍繞建設區域性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的目標,全市掀起了新一輪建設熱潮。
8月,炎熱的天氣並沒有擋住外地遊客來我市觀光的腳步。在齊河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夏津德百溫泉度假村、慶雲海島金山寺等景點,處處遊人如織。目前,我市文化旅遊業有了長足發展,旅遊總收入、接待人數等旅遊業指標增幅連續幾年均居全省前列。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遊客1008.5萬人次,半年首次突破千萬人次大關;實現旅遊總收入58.9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達到 4.3%,相當於服務業增加值的12.6%。數據表明,旅遊業已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並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大項目助推旅遊業加速
旅遊業「一業興,百業旺」,可帶動吃、住、行、遊、娛、購等多個相關產業。據專家預測,旅遊收入每增加1元,可帶動相關行業增加收入4.3元。
今年,我市圍繞建設區域性休閒旅遊度假目的地的目標,堅持一手抓旅遊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一手抓旅遊資源整合和服務提升,旅遊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目前,全市在建重點旅遊項目50個,計劃總投資781億元,累計完成投資128億元。湧現出齊河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極地世界、武城四女寺風景區、慶雲渤海金山文化城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同時,充分利用我市鄉村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建設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鄉村旅遊點,形成「一縣一主題、一鎮一特色」的鄉村旅遊格局。目前,全市在建提升的鄉村旅遊項目超過20個。禹城鰲龍現代農業生態示範園、齊河昌潤致中和有機農場、武城金水灣生態園、慶雲鼎力紅棗生態園等一大批鄉村旅遊項目正在加速建設。一個個大項目,不僅帶動了就業,促進了經濟,更將旅遊業帶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
景點文化內涵挖掘不足
「這裡的景色確實不錯,建築設計也挺有文化味,但是感覺工作人員的講解還不夠詳細,另外再添點相關書籍就更好了。」8月17日,四川籍遊客陳建東遊完武城四女寺風景區後感言。
整合景區資源,除了規劃,更需要提升景區的文化品位。「我市雖然旅遊資源很豐富,但卻沒有突出重點,制約了旅遊產業的發展。 」市旅遊局局長劉宗斌說。文化是旅遊的靈魂,部分景區在轉型升級時,對文化資源挖掘、開發不充分,未將提升文化內涵貫穿於項目建設之中。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很多景點都缺乏與其文化資源相匹配的旅遊氛圍及旅遊商品。從經營管理層面,也存在由於企業文化缺失導致的景區「硬傷」。
我市地處齊魯文化與燕趙文化交匯處,境內的黃河文明、運河文化、大禹文化、漢唐文明,也都有著美麗的傳說和獨特的文化資源。而目前,我市並沒有抓住人文資源的開發利用。同時,我市的旅遊以一日遊為主,不利於推動商業、餐飲業、住宿業等行業的發展;缺乏一個全面的營銷宣傳體系,促銷方式簡單,宣傳力度不夠,技術相對落後,使得市場滲透能力還相當有限,這些都嚴重製約了我市旅遊經濟效益的發揮。
破解瓶頸鬚拉長產業鏈條
如何破解德州旅遊發展難點?延伸旅遊產業鏈,推動旅遊產業轉型升級,是解決旅遊發展難點的關鍵。我市著名文化學者劉金忠認為,制約我市旅遊業發展的瓶頸在於缺乏一條真正叫得響的景點線路,使許多外地遊客提起德州,不知道該去看什麼。在現有的景區基礎上,要追溯德州地域歷史文化,將之變為景點,特別是要圍繞大運河德州段的成功申遺做足文章。
提及今後德州旅遊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劉宗斌認為,我市應多方面多層次深入挖掘旅遊資源,結合「文化體驗城市、休閒觀光城市、會議會展城市」多方位體現德州旅遊業的特徵,打造「齊魯燕趙文化融合之都」「田園牧歌休閒勝地」「北方會議會展名城」三大德州旅遊品牌,研究出一條專門的線路。大力發展像泉城歐樂堡夢幻世界這樣的主題樂園旅遊,從而帶動當地房地產、餐飲住宿、旅遊產品等產業的發展。與淘寶、攜程等大型網站合作開設旅遊網絡營銷旗艦店,藉助微博微信進行傳播,提升德州旅遊業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