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餘幅「浮世繪原作」?浙江賽麗美術館出大招!

2020-12-25 中國財富網官方

在這烈日驕陽的夏季,8月3日下午的賽麗美術館一如這流火般的季節,呈現著絢爛的色彩、如火的熱情——「浙江賽麗美術館藏浮世繪原作展」迎來盛大開幕。逾600位嘉賓齊聚一堂,盛況空前。

感受江戶時代的「浮生繪世」,鑑賞葛飾北齋等「巨匠經典」, 在一曲尺八、銅鑼合奏的《虛鈴》意曲中,仿佛讓人在「浮世」中聲臨其境;動聽清悠的曲調,讓現場的觀眾仿似被帶入了那個年代……同時,也拉開了開幕式的序曲:

朱子、胡雋佳老師合奏尺八、銅鑼《虛鈴》意曲

浙江省統戰部副部長王利月,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錢曉芳,杭州市上城區委書記陳瑾,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正,浙江省文聯二級巡視員駱獻躍,浙江藝術職業學院院長黃杭娟,浙江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張真,韜光寺方丈月真法師,淨慈寺方丈戒清法師,華數集團副總經理鮑林強,浙江日報浙商傳媒有限公司執行總經理莫雲,美術報總編輯楊麗,中國美術學院原版畫系主任鄔繼德,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版畫系主任蔡楓,中國美術學院教授、浙江省版畫家協會主席孔國橋,恆廬美術館館長席挺軍,融創中國副總裁兼東南區域董事長陳恆六,杭州文化廣播電視集團編委會委員金波等領導嘉賓蒞臨現場。

還有來自藝術界的學者、專家張堅、陳海燕、傅永達、趙燕、周剛、胡壽榮、徐默、徐明慧、茹峰、金光遠、常青、林崗、黃鳴、王一飛、王超、李開升、孫田、司文閣、王欣、胡俊、吳昊、洪奔、羅穎、周燕、崢嶸等紛紛到場,共賀展覽開幕。

還有來自浙商全國理事會,浙江省民盟企業家聯誼會,由鮑曉玲所帶領的浙商女傑,浙江省女企業家協會,杭州市舟山商會,《浙商》財智女人會,美好教育,由閆珞珈所帶領的錢塘文化,公羊會等社會團體、組織也前來參加盛會。

今天330餘幅原作的「浮世繪」展覽能夠得以完美地呈現,與兩年來劉正老師在藝術、學術上的支持與精研是分不開的,同時也為本次展覽的舉辦付出了許多精力與努力。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正 致辭

他讚許道,「作為一家民營美術館,能在短短兩年時間收藏到『浮世繪』大量精美的作品並呈現,實在蔚為壯觀;日本浮世繪是世界美術史上輝煌的一頁,甚而影響著世界美術史的進程,其價值不僅是精湛的版畫技藝,也是體現同樣處於東方的中日兩國在造型、藝術上的『合而不同』。此次展覽對於廣大學生,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學習機遇;對於研究者,則是提供了一個研究寶庫;而對於市民百姓,是一個豐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養與品質的大好機緣。」

浙江省文聯二級巡視員 駱獻躍 致辭

他從浙江乃至全國美術界創造的藝術高度與價值等方面,肯定了浙江賽麗美術館五年來承辦五水共治、全國美展、改革開放40周年國畫展、水彩畫展、全國美術創作工程等大型展覽。而今天又將中日文化融合的「浮世繪」奉獻予杭州民眾,將中國美術與日本美術的互相借鑑、緊密聯繫分享予大眾,特別是在浙江美術要增加文化自信、創造東方高峰的當下,帶來不可估量的借鑑、研究及探索的作用。

中國美術學院繪畫藝術學院版畫系主任 蔡楓 致辭

他從浮世繪歷程以及影響力,提出關於解讀藝術「市民化」與「差異化」的兩個關鍵詞。他表示,「『市民化』江戶時代的日本藝術離不開中國明清時期的版畫,浮世繪的市民藝術對中國現當代藝術的大眾化影響也具有可能性;『差異化』藝術的交流不是簡單的單向交流,而是十分複雜的差異性。

「藝術對話」座談

開幕式上還特別設置了藝術界專家們的互動環節,蔡楓、王超、孔國橋、張堅、龐夢雅、王一飛六位老師們,分別從浮世繪這一藝術形式的特徵、中國版畫與浮世繪的淵源、當前中國藝術界對浮世繪的認識與理解等角度進行探討,讓大家對300年前「江戶時代」的民風民俗有更深的了解,也對浮世繪的文化及版畫技藝有更深層次的解讀:

▲蔡楓老師從「浮世繪版畫作品,對中國當代美術創作的意義與作用上剖析:從世界文化意義上,浮世繪的市民藝術對中國當代大眾藝術的影響的可能性,及其當代轉化的思考,例如受浮世繪影響的宮崎駿動畫,及藝術家村上隆等,這些從市民藝術的當代轉化,讓我們思考如何將引入中國的浮世繪資源用於中國當前的大眾藝術創新。

▲王超老師作為本次展覽作品收藏最重要的藝術顧問之一,向大家介紹了藏品的特色和其中的名品:包括有「浮世繪三傑」的作品,最重要的為葛飾北齋的《阿巖》和《笑般若》,歌川國芳十分著名的三幅《十二生肖》,歌川廣重的《五十三次名所圖會》《名所江戶百景》的風景繪畫,特別體現了與中國繪畫理念的相融相通。

▲孔國橋老師從浮世繪衍生,對於如何發揚這些傳統文化上提出自己的見解:我們的今天是傳統塑造的,我們的明天需要我們回顧過去的文化,才能找到繼續發展的可能性。這種對傳統的認識,如何轉換成對自己現狀的思考,是我們面對傳統更需要看到的問題。

▲張堅老師介紹了浮世繪作為世界美術史的重要一節,對法國印象派畫家產生的影響:浮世繪幫助西方藝術家打開了現代美術的大門。浮世繪的東方表達,使西方現代藝術家重新反思西方文藝復興以來再現藝術的傳統,由此引發了藝術的革命。而中國宋代藝術對日本藝術的影響又是持續性的。通過浮世繪的展覽可以領略到其中複雜的藝術交流。

▲龐夢雅女士在幫助賽麗美術館收藏這些作品中付出了許多心血,也有了許多收集過程中的趣聞:她講述在赴日留學期間,每年四月導師就會帶領大家到葛飾北齋墓前叩拜,相當於叩拜版畫的「祖師爺」。機緣巧合下,看到並收藏了在此次展覽上展出的「葛飾北齋的《暇名平本忠臣蔵》系列作品」共11張,非常難得與珍貴!

▲王一飛老師從浮世繪對中國畫創作所產生的積極作用上探討:中國畫講求氣韻生動,骨法用筆,與浮世繪有異曲同工之妙。表現形式上中國畫與浮世繪多以線性表現,同時在平面、色彩上與日本浮世繪可謂同宗同源。 「筆墨當隨時代」,任何藝術的發展跟時代性、歷史性、地域性息息相關。當下的藝術發展更趨多元,相互借鑑、交流產生的影響深遠而廣大。

賽麗正宏集團董事長、浙江賽麗美術館創辦人夏賽麗 致辭

浙江賽麗美術館作為一家全公益性的美術館,一直致力於以國、油、版、雕、水彩、工藝美術等多領域藝術展示、研究、收藏與學術交流的平臺。以公益性、社會性的辦館宗旨,更好地實現藝術發展、文化傳承與文化弘揚。而此次浮世繪歷時兩年多的收藏、兩個多月的精心準備,最後完美呈現得到了各方的幫助與支持。

藉此也希望通過這次展覽,為藝術界、版畫界、師生學者搭建一個借鑑、研究、探索、提升的平臺。「藝術無界」也希望通過這種不同國界的文化交流、交融、生發,為浙江文化大省的建設、中國藝術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錢曉芳宣布展覽開幕,領導、嘉賓共同上臺剪彩

本次展覽由「小開心」周瑩主持

嘉賓合影

展覽現場

「溪客伴夏」茶會

結合浮世繪展覽,在賽麗美術館七號展廳,由小笠原流煎茶道正教授方秀男,小笠原流煎茶道中國總支部長黃秀偉為大家奉獻了一場意境悠遠的「溪客伴夏」茶道藝術盛宴。

「紫竹齋」木版畫傳統技藝實演

為豐富展覽形式,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傳統水印工作室「紫竹齋」的木版畫傳統技藝實演也在進行當中,選用由王超老師親自甄選的「雕版製作的原版板片《觀音五十三現之一》」,由其兩位研究生李柏林、洪荔瑤進行現場演示,讓觀眾真真切切體驗到不凡的版畫技藝。

此次賽麗美術館藏浮世繪原作展匯集了「浮世三傑」葛飾北齋、歌川廣重、喜多川歌麿大量原作,並有月岡芳年、歌川豐國等共11位浮世繪師的原作。這330餘幅原作,精彩紛呈,更有只能在大英博物館膜拜的葛飾北齋的《笑般若》和《阿巖》。除此之外,還有歌川廣重的《五十三次名所圖會》《東海道五十三次》、月岡芳年的《風俗三十二相》、歌川國芳的《木曾街道六十九次》、三代豐國的《役者見立東海道五十三》5大系列原作成套展出,實為難得!

作為公益性的美術館,本次浮世繪的原作展不僅是賽麗美術館開館五年來第一次大型的館藏展,也是國內迄今為止原作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浮世繪館藏展,對於普及中國版畫的藝術知識,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加強中國文化自信具有特殊的意義。

展廳內有主題電影《眩 · 北齋之女》播放

「浮筆生花」藝術周邊

浮世繪系列的藝術周邊,「浮筆生化」系列手機殼、藝術微噴版畫、印花T恤等,在賽麗美術館一樓藝術商店均有出售:

展覽持續至10月6日,並免費對外開放,歡迎蒞臨品鑑!

原作賞析

葛飾北齋《百物語之四谷怪談 阿巖》

葛飾北齋《百物語之四谷怪談 笑般若》

喜多川歌麿 《山姥與金太郎》

喜多川歌麿 《忠臣蔵九段目》

月岡芳年《風俗三十二相 文政年間內室の風俗》

月岡芳年《風俗三十二相 文政年間奧女中の風俗 》

月岡芳年《風俗三十二相 文化年間めかけの風俗》

月岡芳年《風俗三十二相 明治年間西京仲居之風俗》

歌川広重 《東海道五十三次之內 · 吉原》

歌川広重 《東海道五十三次之內 ·由井》

歌川國芳 《京都》

歌川國芳 《藪原》

歌川廣重 《五十三次名所圖會 二十·府中》

歌川廣重 《五十三次名所圖會 一·日本橋》

原文轉自:雅昌藝術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浮世繪這麼火?
    展覽由140餘幅名家作品組成,內容涵蓋了美人畫、歌舞伎畫、風景花鳥畫和歷史神話故事等主要題材,構成浮世繪從草創到成熟期的發展史。 每一幅浮世繪都是一個小宇宙,承載著豐富的日本民俗密碼。通過解讀這些信息,不僅能增加觀賞的趣味,還能使我們對江戶民俗和日本文化有更形象的認知。浮世繪為什麼這麼火?與中國的繪畫藝術有著怎樣的淵源?
  • 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滬上
    原標題:國內最大規模浮世繪藝術大展登陸滬上 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來了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是迄今為止國內最大規模、最全的浮世繪藝術大展,140餘幅經典原作基本涵蓋各個時期的名家名作,系統梳理了浮世繪的發展脈絡
  • 「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在京舉行
    原標題:「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在京舉行   4月24日下午,日本那珂川町馬頭廣重美術館主任學藝員、浮世繪學者長井裕子在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進行題為「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   新華網日本頻道北京4月25日電 4月24日下午,日本那珂川町馬頭廣重美術館主任學藝員、浮世繪學者長井裕子在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進行了題為「浮世繪——江戶時代的大眾美術」講座。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師生及各界日本文化愛好者等近百人到場聆聽。   長井裕子首先介紹了浮世繪興起的時代背景。
  • 為什麼浮世繪備受世界矚目
    近日,「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Bund One Art Museum(上海外灘壹號美術館)展出,吸引了不少人前往觀看。展覽由140餘幅名家作品組成,內容涵蓋了美人畫、歌舞伎畫、風景花鳥畫和歷史神話故事等主要題材,構成浮世繪從草創到成熟期的發展史。每一幅浮世繪都是一個小宇宙,承載著豐富的日本民俗密碼。
  • 貴州首個日本浮世繪精品展亮相孔學堂
    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泛指人間世相、社會百態,因此浮世繪即描繪世間風情的畫作。浮世繪深刻反映著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審美趣味、價值取向、社會文化的流變等特徵。浮世繪的內容包羅萬象,從古典文學、風景、怪談、肖像、靜物等應有盡有。
  • 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孔學堂開展
    貴陽網訊 8月31日,「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120餘幅描繪日本江戶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演劇的彩色木版畫作品,以其獨特的色調與丰姿,讓到場參加開幕式的觀眾讚嘆不已。
  •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最罕見的墨線版半成品浮世繪
    7月3日,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共同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Bund One Art Museum展出。這是國內第一次從歷史視覺策劃浮世繪展覽,以日本浮世繪各階段主要大師們的最具代表性作品,梳理了浮世繪草創到成熟期的發展脈絡。其中包括從菱川師宣受明清版畫影響首創浮世繪;早期浮世繪大師鈴木春信;美人畫的演變;「全能」葛飾北齋的人物花鳥,以及歌川國貞的歷史神話、最罕見的墨線版半成品浮世繪...
  • 浮華塵世 極致美麗|日本浮世繪經典作品首次亮相築城
    8 月 31 日," 浮華塵世——北京春秋版畫博物館收藏日本浮世繪精品展 " 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幕,120 餘幅描繪日本江戶時代人們的日常生活、風景、風俗、市井人物的彩色木版畫作品,首次亮相築城。這項美麗又奇特的藝術,以其獨特的色調與丰姿,讓現場觀眾直觀了解日本浮世繪的發展歷史及主要內容。浮世繪,是日本江戶時代的風俗版畫,多色套印,絢麗如錦,所以也稱為錦繪。
  • 被鬼滅之刃、優衣庫「借鑑」,浮世繪到底多有魅力?
    而《神奈川沖浪裏》是日本江戶時代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所繪。葛飾北齋一生經歷過無數題材和技法,他在繪畫領域涉獵甚廣,尤其以風景版畫成就最高。他的繪畫風格對後來的歐洲畫壇影響很大,德加、馬奈、梵谷、高更等著名畫家都臨摹過他的作品。 不僅原作中巧妙地融入了浮世繪風格,很多粉絲也將《鬼滅之刃》中的主角進行了「浮世繪化」。
  • 美術館的浮世繪大展要結束了,你沒看的話還可以看這裡
    《浮世繪流派史》是一本匯集浮世繪名家並21個派別的作品集,精選340餘幅浮世繪各流派名家代表作品,詳述浮世繪變遷的歷史,勾畫了一個龐大而清晰的浮世繪譜系。《浮世繪流派史》譯自日本株式會社審美書院於日本大正三年(1914)出版的浮世繪畫派集的日文修訂版,這一版收錄了180幅浮世繪大家具有代表性的大幅手繪、木版畫作品,以及160餘幅隨文插圖, 同時在東京、京都兩家帝室博物館的協助下,特別獲準複製皇家御用之物,華族及其他各名家之藏品。書內畫作的解說是東京美術學校教授大村西崖先生。
  • 印象派與浮世繪的真實關係
    迄今鮮為人知的是,印象派與浮世繪的關聯並不是一種不二而無以取代的關聯,也就是說,兩者的關聯或許不會發生,與印象派相關的異域美術或許根本不是浮世繪,而是其他的什麼。原因是:印象派與浮世繪實際出現的關聯並沒有深入各自本身的內裡,也沒有深入彼此特有的層面,而只是在特定的共性層面發生。共性是指無論就印象派還是浮世繪而言,都與其他繪畫有著某種共享性的層面。
  • 清代木板年畫與日本浮世繪 「異域同繪」
    近日,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兩者代表作品一百餘件展出,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日本浮世繪部分有「浮世繪第一人」菱川師宣,「浮世繪六大家」鈴木春信、鳥居清長、喜多川歌麿、東洲齋寫樂、葛飾北齋、歌川廣重,「最後的浮世繪大師」小林清親等重要畫師的經典作品。清代木版年畫部分選取了天津楊柳青、江蘇蘇州桃花塢、山東濰坊、四川綿竹、河北武強、福建漳州等重要年畫產地的代表性作品。
  • 眾籌| 繁世浮雲錦繪成!21個浮世繪流派藝術精選,限量圖書及周邊
    開篇的海浪,是浮世繪最著名的代表作,畫家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裏》。作為浮世繪的頭號迷弟,梵谷受浮世繪影響巨大。梵谷一生雖然窮困窘迫,卻也收藏了200多張浮世繪作品。點擊圖片了解詳情↓↓↓1、流派之最《浮世繪流派史》是一本匯集浮世繪所有名家21個派別的作品集。精選340餘幅浮世繪各流派名家代表作品。詳述浮世繪之變遷,展現各家風格技巧之全貌,勾畫一個龐大而清晰的浮世繪譜系,展現浮世繪中別樣的世俗景象。
  • 日本浮世繪:世界虛浮 快樂至上
    浮世繪也稱「江戶繪」,堪稱江戶時代日本民俗的百科全書。它與歌舞伎、相撲一起被稱為「江戶三絕」。從字面意思來理解,浮世繪——浮世中的繪畫。 「浮世」來自佛教用語,本意指人的生死輪迴和人世的虛無縹緲。日本語言中自「浮世」一詞出現開始,就一直含有暗指豔事與放蕩生活之意。
  • 「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開展
    2020年8月5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此次展覽既是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也是中國美術館「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覽。
  • 訪浮世繪博物館
    日本人為何如此看重「浮世繪」?我一直心生疑惑。今年五月在長野縣旅行時找到了浮世繪博物館,讓我有點興奮;更讓我意外的是,這裡收藏的浮世繪畫作竟多達10萬件。  在館內見到各式各樣的人物與風景的浮世繪畫作,看介紹知道浮世繪是在德川幕府時期興起的一種民間藝術,主要描繪日本百姓的日常生活場面、山水風景和精彩演劇。從某種意義上說,它與中國的《清明上河圖》表現的題材有點相似。
  • 浮世繪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近期,北京、上海與東京三地,都在舉辦浮世繪大展,它們分別是中國美術館「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上海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與東京的「日本三大浮世繪收藏展」。浮世繪在日本藝術史上跨越了260餘年,用今天的眼光看這顆東方的藝術明珠,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
  • 展日本風情 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在滬開幕
    中新網上海新聞7月7日電(徐明睿)「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
  • 魔都暑假觀展指南:浮世繪眾生 萬物留光影
    由上海新華發行集團和上海天協文化聯合主辦的「夢回江戶——浮世繪藝術大展」空降外灘1號Bund One Art Museum,這次展品布局新穎,融入超多新元素,140餘幅浮世繪經典作品集各個時期的流派名家,跨次元重現江戶歷史風情、浮世繪的發展脈絡、名師名作的解讀以及對浮世繪版畫技藝繁衍的探索等,全方位地展現了浮世繪絢爛多彩的風俗人情和歷史價值,給中國觀眾上了一堂了解日本經典藝術的基礎課。
  • 看展 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近日在中國美術...
    近日,由中國美術館主辦的「異域同繪——中國美術館藏日本浮世繪和清代木版年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甄選一百餘件作品展出,為觀眾帶來美的盛宴。中國清代木版年畫和日本浮世繪歷史淵源深厚,各具藝術風格與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紀的東方世界相映成趣。展覽分為美人、戲劇、風景三個板塊,展示了日本浮世繪與清代木版年畫在題材選擇和形象塑造方面的異同。浮世繪中的美人往往姿態曼妙、衣衫華美,而清代木板年畫中的女性姿態端莊、溫柔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