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以縣名命名的旅行目的地,婺源自然有處處是風景的信心。在縣博物館對婺源的看點做了全面了解後,你便可以放心地計劃行程。不要排除偏僻的小村,也不要繞開始名景區走。無論是商業化程度超高的紫陽鎮和李坑,還是少人駐足的古樸幽深的虹關和察關,所有的地方都是真實的婺源。
婺源縣府所在地紫陽鎮是旅行者最重要的落腳地之一。婺源博物館可以做你的行程顧問,而且從此去月亮灣也很方便。如果還有一天空閒,可以從這裡拜謁文公山。
核心景點
婺源博物館
婺源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所藏的萬餘件文物主要包括唐宋名硯、朱代紀年基管器、明清書畫和歷代工藝品。參觀需從空曠的大廳向左,「婺源印象」展廳展示了婺源各地的風光、民俗,也提示了旅行者好玩且免票的目的地。右側的「婺源千年展」介紹了婺源歷史和每個村莊的逸聞,你可以了解到賈而好儒的婺商,以及婺源建村選址的各種講究。
文公山
距離縣城30公裡的文公山是朱熹祖墓的所在地。人口處朱子文化園內在的朱熹紀念館以3個展室分別介紹了朱文公的, 生平、著作、思想,以及兩次回鄉留下的印跡。若要依此尋蹤,可從古樸的山門牌樓拾級而上,沿山嶺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古驛道。如今沿驛道兩旁的朱子格言路牌上行,半山腰積慶亭的匾額為朱熹手書。走過忠孝門,18棵依然健在的高大古杉樹相傳為朱熹手植。祖墳後的寒泉精舍是朱熹服喪期間的住所兼講堂。在茶亭岔路口,你可以沿水上棧道環繞文公湖,也可以朝百鳥園的方向上山。
月亮灣
來到婺源,幾乎沒人會錯過月亮灣。不僅因為這裡是婺源美景的名片之一,也因為這裡是前往東線各村落的必經之路。狹長的月牙形小島夾在兩岸之間,偶有農婦在河邊捶打衣服,再配上遠方白牆黑瓦的徽派建築,這個畫面成為最經典的婺源。 春季油菜花盛開和冬季落雪的時候,月亮灣對面的小山坡將是攝友們的聚集地。
節日和活動
每年的11月或12月,婺源縣城會舉辦「中國鄉村文化旅遊節」,在這個官方的旅遊節日,媒本採風、山歌大賽、攝影展是常規節目。
另外,不要錯過元宵節的板凳龍。
食宿指南
住宿
客棧、酒店遍布縣城,如果選擇長途班線車,儘量選擇如文公北路等離老北站較近的住處。明顯的季節性讓婺源在淡季時房間充足,價格也平易近人,但旺季2 ~ 3倍的漲幅提醒你做好預算。紫陽鎮唯一家青年旅舍在調研期間正在修繕,若背包客們期待一個理想的聚集地,還需耐心等待。
就餐
和徽菜、贛菜相似,但又都不同,婺源風味仿佛自成一體。「無素不糊,無葷不蒸」,「糊菜」是以米粉和著素菜蒸熟的,這是自古缺糧的婺源本地人面對艱苦歲月的辦法。最有名的婺源食材當屬荷包鯉魚,它比普通的鯉魚鮮美的多。
當地交通
公交車
婺源縣公交線路並不豐富,最方便的1路連接了婺源汽車站和老北站,票價1元。
計程車
計程車4元起價,1.5公裡後1.4元/公裡,22:00以後為1.6元/公裡,另收1元燃油附加費。
摩的
在車站和東門橋頭都集中了不少摩的,價格比計程車並無優勢,拉活時會「義務」介紹農家樂,但還是小心為妙。
周邊景點
思溪延村
篁嶺
鴛鴦湖
微信關注野小遊,了解更多旅行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