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擬規劃擬規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新增多條高鐵通道等

2020-12-12 澎湃新聞

本文原標題:《深圳再放「大招」,擬規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新增多條高鐵通道......》

完善交通體系建設,深圳再放「大招」。

昨天深圳市政協召開2018年市長領銜督辦提案辦理協商會,會上通報了深圳今年在大交通建設和規劃中的諸多進展。

深圳將謀劃深珠公鐵複合通道、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外環高速公路西延跨江等多條跨珠江口通道;深圳還將推進深汕鐵路建設,謀劃多條出省高鐵通道;西麗、機場東樞紐規劃研究都將於年內完成。

在軌道交通建設方面,深圳已開展第五期軌道交通建設規劃,將考慮納入多條地鐵線,其中東部機場快線將規劃延伸至深汕合作區,並規劃連接中山、惠州......

據了解,根據深圳市委批准的《政協深圳市委員會2018年協商工作計劃》安排,市長陳如桂領銜督辦「1+9」提案,即1件主提案和9件相關提案。主提案為《關於做好交通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完善我市交通體系的提案》,9件相關提案主要聚焦機場東高鐵樞紐站、西麗高鐵樞紐站、東部至機場快線、軌道交通22號線和25號線等方面。

昨天下午,提案主辦單位市交通運輸委回復了提案辦理情況。據了解,市交通運輸委將「1+9」提案中5類20條主要建議細化為88條子建議,分解至各責任單位研究落實。這88條子建議中,經梳理研究,76條與政府的工作思路相吻合(佔比86.4%),5條需遠期研究解決(佔比5.7%),7條不可行已作解釋(佔比7.9%)。目前,已採納落實61條(佔比69.3%),採納部分落實4條(佔比4.55%),採納待落實11條(佔比12.5%),通過其它方法研究落實4條(佔比4.55%),通過其它方法研究實現建議意圖4條(佔比4.55%),無法落實已做解釋4條(佔比4.55%)。

下面來看看深圳的交通怎麼變

通道布局

構建深圳與珠江西岸跨江通道體系

「深圳將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國家鐵路樞紐、國家公路樞紐、沿海主要港口和貨櫃幹線港,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中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全球門戶。」記者在深圳交委的通報中了解到,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背景下,深圳交委已開展對外通道布局規劃研究,下一步將制定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深圳交通發展策略和行動方案。

深圳交委表示,在航運方面,強化深圳世界級貨櫃樞紐港地位,爭取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口岸功能向周邊內陸港延伸,構建內陸港合作網絡,發展西江水轉運和泛珠三角海鐵聯運。

在航空方面,深圳交委表示,深圳機場將與香港、廣州機場協同發展,建成亞太地區知名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將加快第三跑道和推進T4航站樓建設,打造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提供「一票到底」和「行李直掛」的聯運服務。

資料圖

同時,深圳還著力構建深圳機場國際航線網絡,優化面向東南亞、東北亞地區的國際航線,引導航空公司打造國際及地區中短程航空快線,重點發展全球創新型城市、歐美澳熱點城市及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國際航線,本月底深圳將開通深圳飛往倫敦的洲際航線。此外還將發展通用航空,謀劃深圳第二機場。

完善跨珠江通道布局,深圳交委表示將謀劃深中通道、深珠公鐵複合通道(與深珠城際共通道)、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等公路通道及深圳至中山城際、深圳至珠海城際等軌道通道,還將預留外環高速公路西延跨江規劃,打造深圳與珠江西岸的跨江通道體系。

在城際鐵路通道方面,深圳交委表示將規劃珠江東岸形成以深圳為中心的「三橫四縱」城際通道體系,在既有的穗莞深城際、港深西部快軌、深惠城際、中虎龍城際、深珠城際基礎上,研究新增中深惠、深莞、深廣中軸、深汕等城際通道。與香港對接方面,將協調推進港深西部快速軌道規劃建設,超前研究布局新的跨界交通設施,新增南澳專用口岸。

此外,深圳交委還表示重大交通建設項目按照「四個一批」(完工一批、開工一批、推動一批、前期一批)分類有序推進。今年確保完成南坪三期、石巖外環、丹平一期北延等8個項目,力爭媽灣跨海通道、梅觀市政化南段、鹽龍大道、綠梓大道等9個項目開工建設,大力推進坂銀通道、深華快速路、春風隧道、坪鹽通道等26個在建項目建設,推進望海路、梅觀市政化北段等項目可研編制和大鵬大道、月亮灣快速化等項目初步設計、概算編制等前期工作。

鐵路布局

研究新增深圳快速直達長三角高鐵

記者了解到,鐵路方面深圳除加快推進廣深港高鐵、深茂鐵路、贛深客專、廣汕高鐵建設外,還將從西、北、東3個方向研究新增深圳快速直達長三角、湖南、廣西等方向的高鐵線路。

◆ 西部方向將謀劃深圳經玉林至南寧高鐵通道並連接貴廣、南廣高鐵,實現與成渝地區和西南地區快速直達。

◆ 北部方向在既有廣深港客專和贛深客專基礎上,謀劃新增深圳經廣州至長株潭地區的湘粵第二高鐵通道。

◆ 東部方向在既有廈深鐵路基礎上,新增350公裡時速的沿海高鐵通道,近期將推進深汕高鐵規劃建設。

◆ 新增深圳至河源或梅州的新線路,與正在規劃的杭廣湛高鐵銜接後形成珠三角地區經海西經濟區快速直達長三角地區的新通道。

在進展方面,深圳交委表示,深汕鐵路銜接廣汕鐵路與東南沿海客專的銜接已獲省裡同意,將進一步協調深汕鐵路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

在樞紐布局上,本次協商會也提到一些新的進展。深圳交委表示,近期將構建「三主」(深圳北站、西麗站、深圳站)「三輔」(福田站、深圳東站、深圳坪山站)客運樞紐布局,規劃預留「五主」(深圳北站、西麗站、深圳坪山站、機場東站、深圳站)「四輔」(深圳東站、福田站、平湖站、光明城站)客運樞紐布局。

深圳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6月8日組織召開西麗樞紐研討會,已形成階段性成果,現擬提請市政府審議,爭取年內完成最終成果,西麗站將採用站城一體化的模式,在地下一層建設。西麗站作為國家鐵路樞紐,贛深高鐵、深茂鐵路車輛將在西麗站始發終到,已明確西麗動車所選址於塘朗山。

另外,按照深圳市的規劃,機場東站將承擔深茂鐵路、預留廣深第二高鐵的始發終到功能,計劃在地下一層建設。深圳市軌道辦表示,中鐵總已同意將深茂鐵路深圳機場站由機場北站調整至機場東站,定位為中間站,深圳市將繼續爭取將機場東站規模做大,完善功能,具備開行有關方向始發終到列車的條件。為將機場東樞紐打造為一流的站城一體、空鐵聯運、無縫銜接的綜合交通功能樞紐,深圳市已於2018年初啟動國家鐵路機場東樞紐規劃研究,現已形成階段性成果擬提請市政府審議,爭取年內完成最終成果。

(圖自深圳商報)

軌道布局

開展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編制

軌道交通建設方面,經過龍華的22號、25號線,連接東部與機場的33號線仍是與會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

記者了解到,《深圳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2016—2035)》中,已規劃33號線為東部至機場快線,目前深圳市發改委會同深圳市規土委等部門正組織開展深圳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編制工作。

市規土委介紹,33號線起於機場北(T4)樞紐,經機場東、龍華、李朗、大運、坪山站至坑梓,並且兩端均預留延伸條件至中山、惠州、深汕合作區,承擔深圳向西跨珠江輻射中山、向東輻射惠州的功能。其中,大運至T4樞紐約50公裡,運行時間約30分鐘,龍崗中心城至機場40—45分鐘。

市規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新一期軌道交通建設難以兼顧各個地區訴求,不可避免需要對各線路甄別取捨,待第五期建設規劃方案完善後將報市政府決策上報國家發改委的規劃方案。

此外,由於龍華中軸的強勢崛起,需要軌道交通的有力支撐。目前,市規土委已組織開展地鐵22號線交通詳細規劃編制工作,該線路建成後將服務福田保稅區、香蜜湖、梅林關、民治、觀瀾科技園、觀瀾中心、黎光片區,緩解梅林關交通壓力。

關於地鐵25號線交通詳細規劃,市規土委已得到市財委批覆立項,計劃年內正式開展研究。該線路建成後將服務羅湖文錦渡、清水河、布吉、坂田、坂雪崗、華為南區、龍華中心、大浪服務基地、石巖片區,可有效加強龍華與羅湖中心聯繫,緩解跨關交通壓力。

交通布局

今年改造不少於100個擁堵節點

在交通綜治方面,今年深圳全面開展口岸樞紐、學校、醫院等熱點片區交通改善,推進100個擁堵節點優化改造(上半年已完成60個),保持主幹道高峰車速26公裡/小時以上;打通斷頭路工作方面,深圳實施了數輪三年行動計劃,去年打通斷頭路51條,今年計劃再打通20條,屆時片區路網將得到進一步完善。

至2020年全市新建及改擴建自行車道不少於1000公裡。2018年建設不少於8000處自行車停放設施,探索地上、地下立體多元自行車立體停放設施。專項開展龍華—福田、南山跨區自行車道可行性研究,選取80個重點片區開展綜合整治,重新分配道路路權,著重完善片區慢行環境。

針對停車難的問題,深圳現共啟動了57個機械式立體停車項目,年底完成20個以上。今年,深圳還將新增路內停車泊位10500個,力爭建成月亮灣等4個公交綜合車場,啟動大田洋等20個公交綜合車場規劃建設,逐步緩解醫院、老舊小區等熱點區域停車難和公交停車難問題。此外,根據各路段公交客流的情況,深圳將進一步規範公交專用道相應設置,探索以新彩隧道為試點,實施「公交車+載客計程車」的公交專用道路權模式,保障公共運輸路權,倡導公共運輸出行。

市政協委員王雪建議,加快修訂機動車道地方標準,將機動車道從3.25米縮窄到2.95米,為自行車騰出更多路權空間。此外,除興建自行車道外,還要保證車道連續舒適。

深圳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以「城市大腦」為方向繼續推進智能交通發展。近年來,深圳交警持續完善基礎信息採集設施建設,運用前沿技術,不斷提升多維度、立體式、複合型的採集網建設水平。深圳城市「交通大腦」涵蓋了計算、感知、認知三類智能,實現了400G帶寬光傳輸網絡能力、20PB存儲及百億級數據處理能力,建立了道路動態監控體系和大數據研判分析平臺,讓城市交通管理模型更加彈性、更加精細化。

深圳市政協委員李毅建議,目前百度、高德等地圖客戶端的道路擁堵識別準確率還有待提高,希望深圳能建立車道級路網模型的基礎性智慧城市設施,通過交委、交警、規土委的合作打通數據平臺,構建智慧交通的應用。

在化解交通擁堵方面,市政協委員王富海建議,通過交通出行源頭減量,化解供需矛盾。一方面完善城市次中心服務功能,減少通勤需求;另一方面加強軌道和城市的結合,將軌道站點打造成為片區服務中心,建設軌道都市。此外,加強信息連接作用,打造區塊鏈狀的節點城市布局,建立引領資訊時代的城市結構。

內容來源:深圳新聞網、深圳晚報、晶報、南方日報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相關焦點

  • 深圳擬規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
    深圳將規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外環高速公路西延跨江等多條通道。南方日報記者魯力攝原標題:市長領銜督辦提案辦理協商會聚焦交通建設深圳擬規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深圳新聞網訊 10月17日,深圳市政協召開2018年市長領銜督辦提案辦理協商會,聚焦今年市長領銜督辦的《關於做好交通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完善我市交通體系的提案
  • 深圳謀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分析稱「雙Y」可能性不大
    近日,有消息稱,深圳將謀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這引發了市場猜測。有傳言稱,港珠澳大橋或將形成「雙Y」通道。目前,港珠澳大橋採用的是「單Y」橋型。大橋共分兩個出口,一個落點在澳門,一個落點在珠海。深圳交委在會上表示,將謀劃深中通道、深珠公鐵複合通道(與深珠城際共通道)、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等公路通道及深圳至中山城際、深圳至珠海城際等軌道通道,還將預留外環高速公路西延跨江規劃,打造深圳與珠江西岸的跨江通道體系。為什麼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引發眾多的市場關注?
  •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專業的粵港澳三地跨境交通服務 36條行車班線300輛客運大巴 每天安全運送3萬人往返粵港澳三地 港珠澳未來交流更密切港珠澳大橋有望從單Y變雙Y據深圳官方披露,正謀劃興建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深珠公鐵複合通道(與深珠城際共通道)等多個大型基建項目。港珠澳大橋有望從單Y變雙Y,大橋效用有望大幅提升。
  • 深圳擬規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或將形成「雙Y」通道!
    這意味著,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的建設,提到!這預示著,未來可能出現!示意圖片來自網絡10月17日,深圳市政協召開2018年市長領銜督辦提案辦理協商會,聚焦今年市長領銜督辦的《關於做好交通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完善我市交通體系的提案》(含1件主提案和9件子提案)辦理情況,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進行現場回應。
  • 規劃提出研究深圳經港珠澳大橋至珠海澳門通道,到底是個什麼通道?
    近日出臺的《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加強內地與港澳交通銜接,更好發揮港珠澳大橋作用,研究深圳經港珠澳大橋至珠海、澳門通道。這是否意味著要新建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呢?專家認為,《規劃》所指通道包括硬通道和軟通道兩個方面,目前應重點研究軟通道。港珠澳大橋運營有待提高港珠澳大橋自2018年10月24日通車,運營至今已近3年。由於受通行政策,特別是受香港「修例風波」和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橋的效能遠未釋放,運營的質量有待提高。
  • 深圳謀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分析稱「雙Y」可能性不大
    近日,有消息稱,深圳將謀劃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這引發了市場猜測。有傳言稱,港珠澳大橋或將形成「雙Y」通道。目前,港珠澳大橋採用的是「單Y」橋型。大橋共分兩個出口,一個落點在澳門,一個落點在珠海。深圳交委在會上表示,將謀劃深中通道、深珠公鐵複合通道(與深珠城際共通道)、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等公路通道及深圳至中山城際、深圳至珠海城際等軌道通道,還將預留外環高速公路西延跨江規劃,打造深圳與珠江西岸的跨江通道體系。為什麼港珠澳大橋深圳支線引發眾多的市場關注?
  • 深珠(伶仃洋)通道規劃:未來有望30分鐘從深圳前海直達珠海
    如果大江大海意味著資源、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那麼連接兩岸的大橋,就是人流和物流的通道,是區域繁華的保證。打開珠三角地圖,珠江口目前建成的跨江跨海通道包括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在規劃和建設中的有蓮花山過江通道、獅子洋通道、深中通道、深珠通道。
  • 18號線擬延伸至港珠澳大橋口岸,一線連通穗港澳
    18號線南延段將分成主線和支線,主線去珠海,支線進中山,目前正研究接入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實現一線連通穗港澳。廣州地鐵正就大灣區城際廣州都市圈線路(廣州段)場站綜合體前期研究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招標文件透露了18、22號線延長線以及28號線最新的走向和站點規劃。
  • 澳門蓮花口岸擬整體搬遷到橫琴!深珠通道來了!珠海即將發生巨變!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最近被評為「廣東省一級A類客運站」佔地總面積約7.8萬㎡規劃定位為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級交通樞紐換乘中心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通車後珠海到香港只需半個鐘不僅「大橋遊」火爆了起來許多港澳人士也被吸引到內地創業生活
  • 「深珠通道」規劃出爐!珠海、深圳、粵西將無縫對接!
    新增西部對接通道:深中通道—中開高速—機場高速北延—機場高速、高欄港快線。 「六橫」中,西部沿海高速、珠海大道為現有道路;香海大橋及其西延線、港珠澳大橋及其西延線、金海大橋-金港大橋為部分在建;深珠(伶仃洋)通道及其西延線為規劃中新增的重要通道。
  • 北有深中通道、南有港珠澳大橋,為啥還要建深珠通道?
    9月以來,珠江兩岸戰略通道建設如火如荼:9月6日,深中通道橋梁工程全面開工,23日,廣深港高鐵全線開通運營;10月3日,虎門二橋主橋全線貫通,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一時間,大灣區內浪潮翻湧。一個重磅消息再次刷屏。
  • 珠海規劃直通深圳的伶仃洋通道,與深珠通道到底什麼關係?
    《規劃》提出,為強化與深港和粵西城市的聯繫,規劃新增伶仃洋通道、黃茅海通道,市域層面將打造核心城區快速環線。規劃新增的伶仃洋通道,起於深圳前海,跨越伶仃洋,途經珠海淇澳島,然後直抵唐家,繼續向西,經過中山五桂山,到達鬥門蓮洲,向西延伸至高欄港、江門臺山及粵西城市。並附如下線路圖。
  • 18號線擬延伸至港珠澳大橋口岸,一線連通穗港澳!
    18號線南延段將分成主線和支線,主線去珠海,支線進中山,目前正研究接入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實現一線連通穗港澳。廣州地鐵正就大灣區城際廣州都市圈線路(廣州段)場站綜合體前期研究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招標文件透露了18、22號線延長線以及28號線最新的走向和站點規劃。
  • 港珠澳大橋後,深圳珠海擬建「超級跨海通道」!
    示意圖據深圳媒體消息,繼港珠澳大橋後偶,「深珠通道」浮出水面,深圳珠海之間擬研究規劃建設一條跨海的,城軌+高速公路的快速通道。港珠澳大橋的局限並沒有採用的雙Y方案連接香港、澳門和珠海的「港珠澳大橋」已經基本建成,即將正式通車。但由於沒有採取「雙Y」格局,東岸只連接了香港,並沒有直接連結深圳。
  • 珠海直通深圳「深珠通道」線路規劃重磅出爐
    作者: 睿智上行為強化與深港和粵西城市的聯繫11月15日珠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珠海市幹線路網規劃》規劃新增伶仃洋通道、黃茅海通道其中伶仃洋通道即深珠通道將快速連接深圳和珠海新增的黃茅海通道則可以跨海直通江門
  • 港珠澳大橋車流量太少,建議恢復雙Y,增加深圳支線
    上一篇文章提到,港珠澳大橋由於沒有深圳支線,車流量特別少,平均每天就4000輛車次,一分鐘才3輛車次,這種車流量只相當於內地一條雙向兩車道三級公路[撇嘴],依照這種車流量,巨大的投資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本。
  • 深圳至珠海跨海通道落地:或為公鐵聯運,廣東已開展線位研究
    將新增廣中珠澳高鐵等多條高鐵線路招標公告中透露,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正在開展城際鐵路的規劃工作,根據徵求意見階段的規劃方案,廣州地區將新增永廣高鐵、廣中珠澳高鐵等多條高鐵線路,2017年鐵總批覆的廣州鐵路樞紐總圖已不能適應發展需要,需對廣州鐵路樞紐批覆的客站布局、樞紐能力進行重新審視和優化。
  • 深圳將攜手珠海推進深珠通道規劃 未來有望30分鐘從前海直達珠海
    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早前公布的消息,去年深圳就已啟動深珠通道的規劃研究。根據規劃,深珠通道是連接珠海與深圳的一條跨海大橋。根據初步規劃,深珠通道選址位於港珠澳大橋與深中通道之間,為公鐵兩用橋。通道起於深圳,跨越伶仃洋至珠海,向西延伸至臺山,陽江。
  • 18號線擬延伸至港珠澳大橋口岸,一線連通穗港澳
    18號線南延段將分成主線和支線,主線去珠海,支線進中山,目前正研究接入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實現一線連通穗港澳。廣州地鐵正就大灣區城際廣州都市圈線路(廣州段)場站綜合體前期研究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招標文件透露了18、22號線延長線以及28號線最新的走向和站點規劃。
  • 深珠(伶仃洋)通道規劃:未來有望30分鐘從深圳前海直達珠海
    如果大江大海意味著資源、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那麼連接兩岸的大橋,就是人流和物流的通道,是區域繁華的保證。打開珠三角地圖,珠江口目前建成的跨江跨海通道包括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正在規劃和建設中的有蓮花山過江通道、獅子洋通道、深中通道、深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