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臨床試驗表明藥物selpercatinib有望治療由RET基因改變驅動的...

2021-01-21 生物谷

2020年10月6日訊/

生物谷

BIOON/---在一項新的1-2期臨床研究中,作為一種精確靶向由RET基因突變或改變驅動的癌症的藥物,selpercatinib(Retevmo)可有效縮小甲狀腺髓樣癌(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MTC)患者體內的

腫瘤

,大多數患者存活了一年以上而沒有疾病進展。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NEJM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fficacy of Selpercatinib in RET-Altered Thyroid Cancers」。

selpercatinib化學結構式。

美國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研究員Lori J. Wirth博士及其同事報告說,這種藥物對之前沒有接受過靶向抗癌藥物治療的患者和接受其他多靶點藥物治療後出現疾病進展的患者都有效。

Wirth說,「針對selpercatinib治療,我們觀察到非常好的療效和非常好的耐受性。反應率很高,反應非常持久,總的來說,該藥物不會引起很多毒副作用。」

這項1-2期

臨床試驗

結果促使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

FDA

)於2020年5月批准selpercatinib用於治療:a) RET驅動的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年患者;b)12歲及以上的成人和兒童,患有需要系統治療的晚期或轉移性RET突變型髓質甲狀腺癌;c)12歲及以上對放射性碘耐藥的晚期或轉移性RET融合陽性甲狀腺癌患者。

藥物selpercatinib是首個獲批的專門靶向由RET基因突變或改變驅動的癌症的藥物。RET突變導致高達70%的甲狀腺髓樣癌,而RET基因融合(兩個不同基因部分地異常組合)導致1~2%的非小細胞肺癌和10~20%的其他甲狀腺癌。

醫生通常用靶向在許多不同類型癌症中常見的RET和其他多種酶(激酶)的藥物治療RET相關癌症患者。但是,目前批准用於治療甲狀腺髓樣癌的兩種多激酶抑制劑,即凡德他尼(vandetanib)和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具有大量的脫靶副作用,這就限制了它們在RET驅動的癌症患者中的使用。

Wirth解釋說,「如果你有一種RET特異性的抑制劑,如selpercatinib,那麼你真的可以非常強烈地攻擊RET,並且更用力地攻擊這種基因驅動改變,同時產生更少的副作用。」

在這項

臨床試驗

中,客觀反應率是一種衡量

腫瘤

顯著和臨床有意義地縮小的指標:之前接受過凡德他尼、卡博替尼或這兩種藥物治療的RET突變型甲狀腺髓樣癌患者用selpercatinib治療後的客觀反應率為69%;之前未接受過凡德他尼或卡博替尼治療的RET突變型甲狀腺髓樣癌患者用selpercatinib治療後的客觀反應率為73%;之前接受過治療的RET融合陽性甲狀腺癌患者用selpercatinib治療後的客觀反應率為79%。

總的來說,82%的既往治療過的甲狀腺髓樣癌患者,以及92%的未接受過凡德他尼或卡博替尼治療的患者,在接受selpercatinib治療後,至少活了一年,而且沒有進一步的疾病進展。

藥物selpercatini最常見的副作用是

高血壓

、肝酶水平升高、鈉水平下降和腹瀉,這些副作用都是可以控制的。在162名患者中,只有4人因為副作用而不得不停止服用selpercatinib。

Wirth及其同事們已經啟動了一項國際III

臨床試驗

,旨在比較selpercatinib與作為RET突變型甲狀腺髓樣癌的一線治療藥物的凡德他尼或卡博替尼。(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1.Lori J. Wirth et al. Efficacy of Selpercatinib in RET-Altered Thyroid Cancers. NEJM, 2020, doi:10.1056/NEJMoa2005651.

2.Razelle Kurzrock. Selpercatinib Aimed at RET-Altered Cancers. NEJM, 2020, doi:10.1056/NEJMe2024831.

3.Strong, durable responses to selpercatinib in RET-driven medullary thyroid cancer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8-strong-durable-responses-selpercatinib-ret-driven.html

相關焦點

  • 治療新冠肺炎的靈丹妙藥,或許就在這些臨床試驗藥物中!
    在阻斷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方面,該藥甚至可能比3月份開始的臨床試驗中針對COVID-19的藥物瑞德西韋更有效。當瑞德西韋阻止新型冠狀病毒完全複製時,EIDD-2801將基因突變引入病毒的RNA。據報導,隨著RNA的複製,大量破壞性突變的積累使得病毒不再能夠感染細胞。這種藥物似乎也能對付幾種RNA病毒,因此,研究人員說它可能是一種多功能抗病毒藥物。
  • |基因突變|FDA|RET|抑制劑|...
    獲批數據:此次獲批是基於I / II LIBRETTO-001試驗數據,該試驗評估了LOXO-292在RET改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和甲狀腺癌中的作用,入組的患者每天兩次口服160 mg LOXO-292,直至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或疾病進展,主要研究目的是總體緩解率(ORR)和緩解持續時間。
  • 全球最貴基因治療藥物有望在日本上市
    (新華社/法新)  新華社北京2月27日電 日本厚生勞動省一個委員會26日初步批准一種基因治療藥物的生產和銷售,它的售價堪稱全球之最。  這種藥物名為Zolgensma,去年5月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在美售價210萬美元。厚生勞動省定於3月正式為它「放行」,隨後由製藥巨頭瑞士諾華公司在日本的子公司生產和銷售,用以治療2歲以下兒童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 國家藥監局發布《急性心力衰竭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
    為指導和規範急性心力衰竭治療藥物臨床試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急性心力衰竭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現予發布。   在臨床試驗的早期階段,可作為次要終點或共同主要終點。PCWP的降低並不能作為臨床結局或生存情況改善的替代終點。在Ⅱ期臨床試驗中,不推薦將PCWP作為唯一的主要終點指標。在Ⅲ期臨床試驗中,不能選擇血流動力學指標作為主要療效終點,治療前後的血流動力學參數改變不足以使新藥獲批。   6.
  • 雨傘試驗:指引靶向治療惠及更多患者的明燈
    半分鐘讀全文  《自然》雜誌公布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肺癌「雨傘試驗」結果;  研究人員篩選5467位肺癌患者、入選了302位符合基因突變與試驗療法配對的患者,分在22個不同治療組使用特異阻斷該基因或通路上其它重要蛋白的藥物;  雖然結果顯示,只有少部分配對產生60%以上緩解率,多數藥物只有較低緩解率(<30%)和較短反應時間(<1
  • 日本京都大學啟動iPS細胞藥物治療ALS的臨床試驗
    中新網3月28日電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前,日本京都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小組宣布,通過使用iPS細胞,發現有一種藥物或許可以遏制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目前,該研究小組已經開始進行臨床試驗。
  • 速遞II CDE公開徵求《藥物臨床試驗富集策略與設計指導原則(徵求...
    但實際上,由於受試者病理生理學特點和藥物作用機理的複雜性,不同受試者的藥物治療效果不盡相同,從而影響臨床試驗的效率。為了入組能夠從試驗藥物中獲益最大化的受試者,以提高臨床試驗的效率,富集策略的概念應運而生。 富集是指在臨床試驗中根據受試者的某些特徵(如人口學、病理生理學、組織學、基因組和蛋白質組學等)前瞻性地精準定義從試驗藥物中獲益最大化的目標人群。
  • 牛血源冠狀病毒藥物的人體試驗開始
    冠狀病毒仍然可以在戴口罩的人之間通過根據一份報告,南達科他州的一家公司正準備 開始對 源自牛血漿的冠狀病毒治療 進行開創性的人體試驗。科羅拉多婦女第二次測試冠狀病毒陽性對這些母牛進行了基因改造,使其具有部分人類免疫系統,並且測試表明,它們現在所產生的抗體的效力 是從恢復的人類那裡獲得的抗體的 四倍。
  • 科倫藥業靶向 TROP-2的ADC 藥物國內獲批准臨床
    4 月 8 日,CDE 官網顯示,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的 1 類新藥「注射用 SKB264」獲臨床默示許可,擬用於實體瘤的治療。 非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在 TROP-2 陽性的乳腺癌、胃癌、肺癌和結直腸癌動物模型中的抗腫瘤活性顯著,兼具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目前全球尚無同靶點的藥物上市。 在 2019 年 8 月 23 日,該新藥獲美國 FDA 批准開展臨床,成為科倫藥業繼 A116 後第二款款獲 FDA 批准臨床的 ADC 藥物。
  • 吉利德治C肝藥物在中國上市,臨床試驗有效率達97%以上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吉利德治C肝藥物在中國上市,臨床試驗有效率可達97%以上吉利德旗下的C肝藥物,被稱為「吉四代」的索磷維伏片正式在中國上市。C肝是由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中國約有1000萬的C肝患者,C型肝炎在常見傳染病中排名第四,其中超過96%的感染者為HCV基因 1、2、 3 和6型。抗病毒治療是C肝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吉利德旗下有多個C肝藥物。
  • 新療法有望破解高危MDS治療難題
    在1b期臨床試驗中,Magrolimab與阿扎胞苷(Azacitidine)聯用,治療既往未接受治療的高風險MDS患者和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表現出良好的療效和耐受性。
  • ...臨床試驗表明CAR-T細胞療法可高度有效治療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
    2020年12月7日訊/生物谷BIOON/---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虛擬的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報告說,在一項2期臨床試驗中,一種稱為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的CAR-T細胞療法將近80%的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體內的癌細胞降低到無法檢測的水平。
  • 科倫藥業:慢性B肝創新藥獲國家藥監局審評通過 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中證網訊(記者何昱璞)科倫藥業7月26日午間公告稱,公司控股子公司四川科倫博泰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創新藥物KL060332膠囊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通知書,以及公司控股子公司KLUS Pharma Inc.已向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簡稱FDA)提交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
  • 大事件:自閉症腦-腸軸治療藥物殺入II期臨床
    該藥物通過口服給藥去除胃腸道中的某些代謝物以治療自閉症譜系障礙(ASD)。 該臨床試驗旨在評估 AB-2004 在 26 名 ASD 男性青少年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依從性。其他探索性終點包括關鍵微生物代謝物的變化和核心/非核心 ASD 行為變化。
  • ASH2020:臨床試驗表明CAR-T細胞療法可高度有效治療晚期非霍奇金...
    2020年12月7日訊/生物谷BIOON/---美國達納-法伯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虛擬的第62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報告說,在一項2期臨床試驗中,一種稱為axicabtagene ciloleucel(axi-cel)的CAR-T細胞療法將近80%的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體內的癌細胞降低到無法檢測的水平。
  • 《柳葉刀》:有望同時預防和急性治療偏頭痛,創新口服藥物關鍵試驗...
    超過1/3(38%)的患者會經歷頻繁的偏頭痛發作(每月超過4次),或是雖然頻率不高但會對個人造成嚴重影響,對這部分患者而言,定期的預防性治療將帶來臨床益處。 當地時間12月15日,《柳葉刀》最新在線發表了預防偏頭痛的創新口服藥物rimegepant的2/3期隨機對照試驗結果,相較於安慰劑,這款藥物能夠有效減少發作天數,有望為偏頭痛預防治療提供新的選擇。
  • Science重磅消息:美國臨床試驗證明瑞德西韋治療COVID-19有效!
    這種被稱為瑞德西韋的實驗藥物會干擾某些病毒的複製,包括導致當前大流行的SARS-CoV-2病毒。4月29日,美國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主任Anthony Fauci宣布,一項針對1000多人的臨床試驗表明,服用瑞德西韋的人平均在11天內痊癒,而服用安慰劑的人平均在15天內痊癒。
  • 治療痛風的秋水仙鹼或對新冠炎症有效 牛津大學開展臨床試驗評估
    據報導,用於抗炎治療的秋水仙鹼已被列入正在接受測試的藥物清單,作為RECOVERY試驗的一部分,由牛津大學運行。 「RECOVERY」試驗是世界上對Covid-19住院患者治療的最大臨床試驗。
  • 吉利德治C肝藥物在中國上市,臨床試驗有效率可達97%以上
    據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肝膽胰中心主任魏來教授介紹,索磷維伏片在中國12周是一個療程,日服單片,一個療程的價格為98994元,按照臨床試驗結果,其有效率在97%以上,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真實世界研究中有效率94%至100%,我國真實世界的數據還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