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博物館開館——揭開西夏歷史神秘面紗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西夏博物館外觀。 李佩珊 攝

中新網銀川6月12日電 (於翔 李佩珊)儒學場景再現、西夏語音解讀、榆林窟復原、全國唯一的西夏窯址展示、動靜結合的西夏帝陵遺址呈現……規劃建設3年的西夏博物館新館6月12日正式開館,13日將面向公眾開放。

開館當天,「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文創研發基地」和「寧夏大學民族學與文化旅遊產業研究院產學研融合實踐基地」授(揭)牌成立。 李佩珊 攝

西夏博物館位於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中國第一座以西夏陵園為背景,全面介紹西夏歷史文化及西夏陵傳承保護歷程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總建築面積9000㎡,展覽面積5400平米,公共服務區、文物庫房及技術辦公區共3600平米。西夏博物館基本陳列由西夏史、西夏文化、西夏宗教、西夏社會經濟、西夏陵、保護與傳承、海外藏西夏文物文獻以及西夏研究成果展8個部分組成。館藏文物近萬件,包括西夏建築構件、西夏石器石刻、磚瓦、西夏瓷器、西夏錢幣、銅鐵、繪畫、雕塑造像等,薈萃了西夏歷史文化遺存中的精品。

遊客在西夏博物館中參觀。 李佩珊 攝

據銀川西夏陵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寬寧介紹:「在本次展覽的文物展示陳列中,我們結合展品特點,注意運用實物、圖表、影印圖照、創作畫、雕塑、模型、場景、多媒體等展示方式和手段,用多種方式為觀眾提供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展示了西夏歷史文化的脈絡。在博物館公共空間中,大量多種西夏文化元素的穿插使用也為西夏博物館陳列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使廣大觀眾在沒有講解員引導的時候同樣能通過展覽傳遞的信息讀懂博物館,讀懂西夏歷史文化的內涵。」

遊客在西夏博物館中參觀。 李佩珊 攝

開館當天,「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文創研發基地」和「寧夏大學民族學與文化旅遊產業研究院產學研融合實踐基地」授(揭)牌成立。寧夏大學民族學與文化旅遊產業研究院還推出「西夏瑞獸」西夏博物館開館紀念版文創產品,並在景區文化創意主題街區的指定店鋪進行限量版發售。「西夏瑞獸」系列元素取自西夏博物館館藏文物:鴟吻、龍首套獸,取「祥瑞」之意,寓意諸事順遂、魚躍龍門。

遊客在西夏博物館中參觀。 李佩珊 攝

同時,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面向全社會發布研學課程,大中小院校的學生走進西夏陵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將體驗到包括親手操作活字印刷術、破解中國古代「黑科技」與「叩開神秘歷史之門,與絲路西夏文物對話」等特色課程。

西夏博物館中還原的西夏文物。 李佩珊 攝

首批觀眾在西夏博物館的3D影院中觀看電影《西夏情緣》。 李佩珊 攝

開館當天,「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文創研發基地」和「寧夏大學民族學與文化旅遊產業研究院產學研融合實踐基地」授(揭)牌成立。 李佩珊 攝

據了解,西夏陵是西夏時期(1038—1227))歷代帝王的陵墓群,坐落在銀川市西賀蘭山腳下。現存9座帝陵和271座陪葬墓,總面積57.56平方公裡,其中遺產區40平方公裡,緩衝區17.56平方公裡,是西夏留存至今規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遺存。1988年,西夏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2年,西夏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7年12月,西夏陵被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是寧夏唯一的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完)

相關焦點

  • 了解西夏國歷史,欣賞西夏王國文化藝術的勝地,武威西夏博物館
    武威西夏博物館就在武威的文廟附近,參觀完文廟之後,就來到西夏博物館,看看全國現存唯一的、保存最為完整的、西夏文與漢文對照文字最多的一塊石碑。武威西夏博物館也就是西夏博物館位於甘肅武威文廟門前,座東向西,為"回"字型仿古框架結構建築,佔地面積約3570平方米,展廳面積1400平方米。
  • 西夏王朝湮沒在歷史中,一本「天書」揭開了西夏歷史
    坍塌的窯洞中意外出現神秘天書,這是哪個朝代的書籍?書中的離奇文字又有何來頭?神秘的古書西夏文是西夏國創造並且使用的文字,它曾經在西夏統治區域內盛行了幾百年。然而,隨著西夏王朝的覆滅,西夏文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西夏這個甚少出現在史料中的神秘國度,連同它的文明一齊被深深地埋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下。直到近年來,隨著西夏文獻和文物的不斷出土,人們才得以走進這個消失了近800年的古老王朝。那麼「天書」一樣的西夏文字究竟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 西夏博物館被中國博物館協會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2020年12月21日,經報國家文物局備案,中國博物館協會發布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結果,核定74家博物館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21家博物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25家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其中西夏博物館被核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 詭異的西夏王陵,出土兩件神秘文物,破解了西夏王國的一個謎團!
    神秘的西夏王陵,號稱是東方的金字塔,因為歷史的缺失,西夏王國的一切,只剩下了一個大致的輪廓,而一些重要的細節都已經模糊不清了。1227年,蒙元鐵騎再次對西夏的黑水城發起了攻擊,3個月,整整3個月的苦戰,西夏國10萬將士盡皆為國捐軀(在古代戰爭中,攻城是損失最大的一種惡戰,守城的西夏將士付出了十萬的犧牲,而蒙元鐵騎的損失,至少也在幾倍以上),西夏無力再戰,只有投降,而蒙元鐵騎不顧信義,隨後就對西夏人,展開了滅絕性的屠殺,西夏的文化,書籍,服裝和風俗,在蒙古鐵騎的鋒刀利矛之下,盡皆湮滅殆盡了
  • 十一假期探秘西夏歷史!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的熱播讓很多人對精絕國這種堙沒於大漠黃沙中的神秘古國和陵墓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實在中國千年的璀璨歷史裡有不少類似精絕國一樣的神秘古國,而西夏古國便是其中之一。不久之後,他們終於肯定,這些雄偉的黃土堆正是西夏王家陵墓;在方圓53平方公裡的地區裡,一共發現了九座王陵,253座陪葬墓;這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千年之前,悠悠歷史長河之中驟然消失的西夏文明,突然又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然而從此以後,西夏王陵的面孔一直是若隱若現,迷霧重重!由於文獻缺載,陵區每座王陵的主人是誰,至今難以確定。
  • 1977年在西夏王陵一腳踢出了188公斤銅牛,成了寧夏博物館鎮館之寶
    與鎏金銅牛一起出土的還有一尊大石馬,重達355公斤,是採用通體圓雕手法,由一整塊白砂石一點點削刻而成,是西夏石刻藝術中的精品。馬頭稍垂,頸部彎曲,比例勻稱,馬鬃整齊流暢地披散在脖子上,非常逼真,生動再現了西夏馬的形象。
  • 文化之旅 | 神秘的西夏
    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以近些年對西夏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為基礎,以西夏王朝從興起到滅亡的發展過程為歷史線索,運用當今最先進的電視表現手段,對西夏的歷史文化做了一次最全面、最綜合的展現。為一個消失的民族樹碑立傳 讓一段失落的文明重現光芒在中國歷史的長河裡,西夏似乎是一個缺席者。
  • 大西北之旅 黑水城的考古發現,復活了西夏王朝
    用手觸摸著這至少有50cm厚的牆剁,回望那歷史上的曾經。這就是「絲綢之路」上有著「西夏文明標本」之稱的古城——黑水城。崇尚佛教,自成一體的西夏文化,從此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1372年,明朝徵西將軍馮勝攻破黑城後,明朝隨即放棄了這一地區,此後黑城便在塵封的歷史裡沉睡了近700年。
  • 探究西夏陵
    西夏王朝的歷史,要知道西夏陵的意義,只有從整體的視覺傳達效果,西夏陵的一個初步的印象,夏天是綠色的西夏陵都可以看到,整個秋天,皇陵是荒涼的,這個時候,遊客很多,有時是景觀區後,感覺涼爽的風的狀態不是很好。
  • 歷史上的西夏並非如今的寧夏
    歷史上的西夏並非如今的寧夏卜仔仔西夏(1038年—1227年)是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西夏國的建立對中世紀我國西北地區的局部統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及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積極貢獻。上面是一段標準的西夏王國的簡介,如果不是特別感興趣或專業研究,西夏在大多數人的腦海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印象,倒是「西夏王陵」更為熟悉,也由此還能讓人們想起曾經有過這麼一個歷史中的國度——西夏。
  • 匆匆掠過神秘的西夏
    2015年,央視滿足了我對西夏的好奇。十集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讓我看得大呼過癮,對那片賀蘭山腳下的土地、對那個神秘的党項民族、對那個像划過天空的一顆流星般謎一樣消失的西夏王朝更是心馳神往。看完《神秘的西夏》,我的觀感卻大為改變,才明白自己的想像是多麼的粗鄙、可笑了。一個能讓蒙古鐵蹄飲血的民族會是如我想的那般簡單?
  • 神秘的西夏引人遐想,來銀川別錯過這個博物館,鎮館之寶是頭牛
    而對於迷戀西夏國歷史的我來說,銀川,也就是當年的興慶府,作為西夏王朝的國都,頗為神秘莫測。現在的省博物館,是位於金鳳區的新館,作為獻給自治區成立50周年的大禮,寧夏博物館繼往開來,以全新的面貌書寫一段新的歷史。自2008年新館正式對外開放以來,便成了來銀川不可錯過的必打卡景點。
  • 3D電影「西夏情緣」
    西夏博物館位於寧夏銀川市賀蘭山東麓西夏王陵考古遺址內,是首座以西夏王陵為背景,比較全面反映西夏歷史的專題博物館。博物館建築外觀設計感神秘,非常適合拍照留影哦展館分二個部分:西夏歷史文化展、西夏研究成果展。館內配有專職講解員,一路講解,展品沒有年代感複製品。每天定時播放3D電影「西夏情緣」,就是看著真投入時莫名其妙的結束了
  • 就在明天,塔塔統阿蒙古文字博物館開館啦!
    >將揭開美麗而神秘的面紗小編等啊盼啊終於明天就是10月16日了塔塔統阿蒙古文字博物館即將開館第二廳:輪迴千載(右翼廳)主要展示並介紹作為文字雛形的巖畫及北方民族曾使用的匈奴突厥文體系、梵藏文體系(包括婆羅米文)、粟特文回鶻文體系、阿拉伯波斯文體系、漢文體系(包括契丹文小大字、女真文小大字、西夏文)等五種體系文字。
  • 導遊口中的神秘西夏
    今天從銀川去中衛旅遊,經過西夏王陵時,導遊小馬隨口講起了西夏的歷史。 「寧夏旅遊主打兩文化,兩河」導遊講兩文化是西夏文化和回族文化。西夏很神秘,1038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1227年,西夏為蒙古所滅,西夏末主李晛投降,不久後被殺害,葬處不詳,西夏滅亡。
  • 荒涼黑城在細訴著西夏王朝曇花一現的豪華落幕。
    蒙古攻破西夏之後在此屯田,將軍哈日巴特爾(黑英雄)鎮守,人們稱為黑將軍,稱此城為黑城。剛進黑城的時候,正好一陣風起,刮來一片風沙,倏時就蒙了雙眼,頓覺一點悲涼,時光、自然、風沙,誰才是真正的歷史主宰?銀川遊之後對西夏文化產生了興趣,開始追劇《西夏王朝(賀蘭雪)》,看李元昊
  • 什麼是西夏王陵?
    當然,他們也已經遺忘了這段歷史,這個歷經九位皇帝的西北王朝似乎只是富裕河套一個來了又去的過客。而賀蘭山下的荒漠中,西夏舊都銀川附近,還存在著一群巨大的墳塋,它們就是西夏大白高國曾經存在過的證據。然而讓學者們疑惑不已的西夏王陵,卻在一次施工開挖地基時偶然被發現了。後來考古學家們又陸續在賀蘭山東麓發現數座形似金字塔的高大墓葬。當時沒有人知道是誰堆砌了這些神秘的土堆,一度認為它們不過是一批唐墓。唯有當地人口耳相傳的傳說中,「昊王墓」這個稱呼在暗示著它們的西夏身份。
  • 探險家兩次來到黑城遺址 發掘大量西夏文物 額濟納博物館見證歷史
    到額濟納看胡楊林,順便看看額濟納博物館,免費的博物館,性價比高,就在達來呼布鎮,居延南路。博物館一共七個展廳,六個基本陳列廳,一個臨時展廳。額濟納博物館一個無價之寶,瑪瑙石,上面像葡萄一樣,布滿了整個石塊,都是深紫紅色的那種,擺在展廳入口顯眼的位置,用玻璃罩起來,周圍還有胡楊樹搭建的景觀。這個是胡楊樹幹打造的根雕,一大一小兩隻猴子,好像在觀看什麼,眼神炯炯,額頭突兀,鼻子很大,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真的讓人嘆為觀止。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 西夏王陵
    來前聽說博物館很值得一看,很遺憾,不知道什麼原因,當天博物館不對外開放,問什麼時候開放,工作人員也不知道,只好直接買票,走下邊的通道坐景區大巴到王陵遺址參觀。       西夏王陵又稱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
  • 寧夏博物館西夏文物特展亮相澳門特區
    中新網銀川6月25日電(李佩珊 於晶)6月25日記者從寧夏回族自治區博物館獲悉,為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由寧夏博物館與澳門特區政府文化局、澳門博物館共同主辦的「絲路古憶——西夏文物特展」在澳門博物館舉行,展期為6月14日至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