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王朝湮沒在歷史中,一本「天書」揭開了西夏歷史

2020-12-24 木兮圖史

坍塌的窯洞中意外出現神秘天書,這是哪個朝代的書籍?書中的離奇文字又有何來頭?

神秘的古書

西夏文是西夏國創造並且使用的文字,它曾經在西夏統治區域內盛行了幾百年。然而,隨著西夏王朝的覆滅,西夏文也逐漸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西夏這個甚少出現在史料中的神秘國度,連同它的文明一齊被深深地埋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下。

直到近年來,隨著西夏文獻和文物的不斷出土,人們才得以走進這個消失了近800年的古老王朝。那麼「天書」一樣的西夏文字究竟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千年前,那個根植於西北腹地的西夏國,又有著怎樣鮮為人知的前世今生的?

可能有人們就問了,古老的西夏文究竟有什麼珍貴呢?

所謂西夏文,它是西夏國使用的官方文字,這種文字跟其他民族使用的文字有一個巨大的區別是什麼呢?它不是經過幾千年歲月的積累約定俗成的一種民族的文化的符號,它是這個西夏王朝的開創者李元昊命令他的手下花了三年的時間,人為製作的一種文字符號,用來記錄党項族的語言。

這人們就疑問了,你說一個皇帝幹嘛下旨專門製造一種文字呢?那麼製造這種文字之後呢,過了幾百年它又消亡了,這文字有意義嗎?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就得說說這個古老的党項族的興衰史了。

說起「党項族」這個詞,現在的人聽起來很陌生,因為它是中國古代西北地區的一個遊牧民族,現在已經消亡了。那麼我們古老的党項族,它屬於羌族的一支,這羌族是一個很大的範圍,根據族群劃分,有党項羌,有吐谷渾羌,這党項羌就是党項族。

羌族自古以來,一直居住在青海湖周邊的草原上,到了漢朝時期,党項羌就遷徙到了合攏(現在的甘肅),以及關中(現在的陝西地區),在那裡過著原始的遊牧生活,以姓氏為部落的稱呼,逐漸的形成了党項羌內部的八個部落,或者叫八個氏族,最強大的叫党項拓跋氏。

在歷史上還有一個拓跋氏,叫鮮卑拓跋氏,党項拓跋氏與鮮卑拓跋氏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呢?史料中也沒有證明党項拓跋氏和鮮卑拓跋氏之間究竟是不是一回事?誰也說不清楚他們之間究竟有沒有聯繫。但是党項拓跋氏党項族中最強盛的一支,這是毫無疑問的。

到了唐朝,党項族人進一步遷徙到甘肅的東部和陝西的北部,依然過著他們這種遊牧部落的這種生活方式。唐朝政府就在党項族人聚集的地方建立羈縻州,對他們進行管理。

所謂「羈縻州」就是一種尊重當地民族習俗建立的管理他們的一種行政機構,或者叫地方政府,區別於唐朝內地的州,有點像今天的自治州。唐朝政府對有功勞的党項族的首領,就給他們官職,甚至讓他們當州的刺史。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朝廷向全國發布檄文,命令天下各路兵馬入京勤王。當時的宥州刺史叫拓跋思恭,響應朝廷的號召,帶著人馬就參加平定黃巢的起義。最後起義被平定了,起義被平定之後,唐僖宗因為戰功就封拓跋思恭為定難軍節度使,封夏國公,賜姓李。

從此党項的拓跋氏就有了自己的封地,有了軍權,甚至有了自己的軍隊,他們漸漸地發展控制了五個州的土地。在唐朝末年,就形成了實際上的 一個藩鎮的一個狀態。到了五代時期就割據一方。

北宋建立之後,党項族人對北宋的朝廷時而臣服、時而反叛,構成了西北部嚴重的邊患。同時遼國也和宋朝政府爭奪對党項族人的控制,比如宋太宗就封党項族的首領李繼捧為定難軍節度使,賜姓趙。

可是遼國皇帝卻封李繼捧的兄弟李繼遷為夏國王,還招他為駙馬,在李繼遷的引誘和勸說之下,李繼捧就背叛了北宋朝廷,遼國就封李繼捧為西平王。

淳化五年,宋太宗派大軍討伐党項族人,李繼捧、李繼遷結果被打敗了,然後又歸順了北宋朝廷。可是不久,李繼遷他又反叛了,西北部再度陷入戰亂之中。到了後來,由於長期的戰亂,腹背受敵、兩線作戰,傷亡又很慘重,與北宋又沒有了這種外貿的聯繫,所以李繼遷臨終的時候,後悔了。他就對兒子李德明說:「從今往後,不要跟大宋作對,還是對宋朝臣服吧!」

李德明繼位之後,就表示對宋朝的臣服,宋朝政府就賜李德明為趙德明,封他為西平王,定難軍節度使,不但拿這個節度使的俸祿,還給他每年一萬兩白銀,一萬坯布,還有兩萬斤茶。有了這麼豐厚優惠的條件,這才使西北邊境恢復了暫時的和平。

相關焦點

  • 大西北之旅 黑水城的考古發現,復活了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主要以党項羌族為主,李元昊於公元1038年正式稱帝建立西夏王朝,歷經十帝,前後共經歷了190年,於公元1227年為元所滅。西夏王朝統治著現今寧夏、陝北、甘肅、內蒙古西部8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李元昊重用漢人,創立魔鬼天書——西夏文字,發明獨一無二的髮型——中間禿,兩邊留髮的党項男子獨特造型。党項人英勇善戰,尚武復仇,意志堅強,建國初期經常攻打宋朝邊境。或許真是這大漠風沙的艱難環境,才鑄就了他們的精神和意志。
  • 了解西夏國歷史,欣賞西夏王國文化藝術的勝地,武威西夏博物館
    武威西夏博物館就在武威的文廟附近,參觀完文廟之後,就來到西夏博物館,看看全國現存唯一的、保存最為完整的、西夏文與漢文對照文字最多的一塊石碑。西夏王國,神秘感十足,想當年,東盡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地方二萬餘裡,與中原大宋王朝,遼國,金國鼎足而立,長達近兩百年,後來的後來,蒙古鐵騎強勢來襲,這個創造了輝煌燦爛又獨特文明的王朝,最終被湮沒在歷史長河中而鮮為人知西夏王國雖然早已消亡,但党項民族轟轟烈烈的幾百年歷史是不可磨滅的,西夏文化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 西夏博物館開館——揭開西夏歷史神秘面紗
    西夏博物館基本陳列由西夏史、西夏文化、西夏宗教、西夏社會經濟、西夏陵、保護與傳承、海外藏西夏文物文獻以及西夏研究成果展8個部分組成。館藏文物近萬件,包括西夏建築構件、西夏石器石刻、磚瓦、西夏瓷器、西夏錢幣、銅鐵、繪畫、雕塑造像等,薈萃了西夏歷史文化遺存中的精品。遊客在西夏博物館中參觀。
  • 西夏王朝曾逝去的輝煌,被外國盜寶者一次次洗劫,只留下神秘文字
    今天小編帶大家走近曾經盛極一時的西夏王朝,它是在公元十三世紀突然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也給我們留下了數不清的難解之謎。對於這個王朝文化的研究,也被史學家稱之為「絕學」,對於這個王朝的神秘文字人們叫它「死文字」,但它卻記載著一個強悍王朝的文明。整個中國學術界不足十人,能識其言,解其意。
  • 黑水城雙頭佛:流失海外的華夏文明和稀世珍寶,展西夏190年歷史
    宣統元年(1909年),臭名昭著的科茲洛夫再次對黑水城進行強盜式挖掘掠奪,在幹河床大佛塔中找到大量西夏、宋、元不同時期歷史遺物,包括書籍、文書、佛像和繪畫等珍貴文物。西夏的絕世孤品雙頭佛就在其中,雙頭佛是佛教中絕無僅有的稀世珍品,目前所知的古代雙頭佛像作品,只有黑水城出土的這一件。
  • 十一假期探秘西夏歷史!
    《鬼吹燈之精絕古城》的熱播讓很多人對精絕國這種堙沒於大漠黃沙中的神秘古國和陵墓文化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其實在中國千年的璀璨歷史裡有不少類似精絕國一樣的神秘古國,而西夏古國便是其中之一。不久之後,他們終於肯定,這些雄偉的黃土堆正是西夏王家陵墓;在方圓53平方公裡的地區裡,一共發現了九座王陵,253座陪葬墓;這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千年之前,悠悠歷史長河之中驟然消失的西夏文明,突然又出現在人們的眼前!然而從此以後,西夏王陵的面孔一直是若隱若現,迷霧重重!由於文獻缺載,陵區每座王陵的主人是誰,至今難以確定。
  • 歷史上的西夏並非如今的寧夏
    西夏是我國十一世紀初以党項羌族為主體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興慶府(銀川市)稱帝建國,於1227年被蒙古所滅,在歷史上存在了190年,經歷10代皇帝。西夏國的建立對中世紀我國西北地區的局部統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及多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積極貢獻。上面是一段標準的西夏王國的簡介,如果不是特別感興趣或專業研究,西夏在大多數人的腦海中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印象,倒是「西夏王陵」更為熟悉,也由此還能讓人們想起曾經有過這麼一個歷史中的國度——西夏。
  • 西夏王朝我為你哭泣-寧夏遊歷記
    「西夏王朝我為你哭泣」!這是因為這次旅途中最讓人感觸至深的是西夏這段歷史……所以也將這次旅行命名為」尋訪西夏王朝之旅「。以下遊食君將努力還原從上海-寧夏的全過程:第一天上面這張飛機上飛臨上海上空的俯瞰圖,水網密布、高樓林立……
  • 在這裡你可以欣賞西夏王朝的歷史,你知道他在寧夏的什麼地方嗎?
    的景區是西夏風情園,位於寧夏銀川市西夏區北京西路1496號,您可以在景區內欣賞西夏王朝的歷史氛圍,在這裡您可以享受教學和放鬆。石井街仿照當時西夏的面貌,有各具特色的建築、商店,還有西夏的特殊字眼,令人耳目一新。
  • 西夏王國的九大歷史謎團:西夏究竟是被誰滅的?
    自元昊1032年建都稱帝至最後一位皇帝目見1226年投降蒙古,西夏王國屹立了195年,其間共有10位皇帝臨朝聽政。西夏是以党項羌人為統治民族建立起來的政權,與其他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相比,我們就會發現——西夏是歷時最長的!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權存在了171年,算得上是長的了。南北朝、五代十國時期的少數民族政權,或者幾年,或者幾十年,像走馬燈似的,都只能是歷史的匆匆過客。
  • 【專題】西夏王朝為何沒有被載入史冊?
    西夏,作為中國歷史上沒有正史資料記載的王朝,很長時間以來,都給人以神秘陌生的印象。然而,作為中國歷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頁,人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對於西夏王朝的探索和揭秘。日前,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聯合製作的大型史詩紀錄片《神秘的西夏》正在央視科教頻道熱播,這無疑再次會把西夏學這門冷僻的學問推向公眾視野。
  • 消逝的王朝·走進西夏王陵墓群
    西夏王陵位於 寧夏 銀川 市西邊, 賀蘭山 以東,這裡埋葬著西夏王朝的九位帝王,西夏政權統治長達189年,前後歷經十帝,曾經先後與同時代的宋、遼、金相抗衡,還創造了党項民族的輝煌。在 蒙古 人的鐵蹄下,西夏的一切輝煌都化為了煙雲。至此,党項人以及他們建立的國家就逐漸消失在浩瀚的歷史中。走近看西夏王陵非常壯觀,當地人都說是遠看一堆土,近是土一堆。 但在陽光的照映下,這些見證時代變遷的土堆,是一個往常的印記。景區由西夏博物館和西夏王陵遺址區兩個部分組成。
  • 荒涼黑城在細訴著西夏王朝曇花一現的豪華落幕。
    蒙古攻破西夏之後在此屯田,將軍哈日巴特爾(黑英雄)鎮守,人們稱為黑將軍,稱此城為黑城。雖然黃沙迷漫,但仍然能從石牌標註中分辨出十字形主街道向四個方向延伸,兩邊是王宮、官署、佛寺、兵營及民房,當初的繁華略見一斑。
  • 龍嶺迷窟鷓鴣哨上線 探尋西夏王朝黑水城
    本周將要解鎖新劇情,搬山道人鷓鴣哨將要出場,與了塵大師一起解鎖西夏黑水城探尋雮塵珠。小說中的出現的黑水城曾經是西夏王朝的邊防要塞,位於額濟納河的下遊北岸的荒漠上,距離現在的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鎮政府達來庫布鎮25公裡。黑水城之所以被稱作「黑水」,是因為這裡屬於黑水河流域,黑水河在這裡形成了著名的內陸湖居延海。
  • 探究西夏陵
    據說西夏陵是中國最「硬核」的王朝,硬抗宋、遼夾擊,如今卻只留下一座皇陵高空俯瞰西夏陵,這賀蘭山的山腳下,佔領了大片面積的皇陵十三陵相當,其規模和統計,眼睛看到的帝陵中原,帝王的關心也沒有西夏王朝的歷史,要知道西夏陵的意義,只有從整體的視覺傳達效果,西夏陵的一個初步的印象,夏天是綠色的西夏陵都可以看到,整個秋天,皇陵是荒涼的,這個時候,遊客很多,有時是景觀區後,感覺涼爽的風的狀態不是很好。
  • 懸疑探險作家顧非魚推出《西夏死書·黑溟島》
    繼現象級神作《西夏死書》系列之後,懸疑探險作家顧非魚又一部新作《西夏死書·黑溟島》面世。《黑溟島》是《西夏死書》系列番外終篇,雖然仍然冠以「西夏死書」之名,但其實是一個完整獨立的故事,只是主人公依然是《西夏死書》中的唐風、韓江,兩人的形象更像是《西夏死書》的前傳。
  • 西夏王朝首都鳳凰城——寧夏銀川
    銀川歷史非常的悠久,也是寧夏的首府,簡稱銀,古稱興慶府、寧夏城,它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的首府,地處中國西北地區的寧夏平原中部,西邊是賀蘭山這座歷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曾經是西夏王朝的首都。自古就有鳳凰城的美名,傳說很久很久之前,長江以南住著鳳凰七姐妹,造福百姓,其中最小的七妹來到地廣人窮的寧夏開渠引水,帶來了江南風光。後來為了阻止異族部落的入侵,鳳凰七妹就變成了一座城來保護寧夏百姓。這就是後來的銀川東門口外面的高臺寺。
  • 銀川,西夏王朝的首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銀川銀川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三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這裡的水洞溝和鎮北堡、暖泉等處就有人類活動。殷商、春秋戰國時期這裡是北羌、燻育(葷粥)、匈奴等民族活動、遊牧的地區。到北宋時期(一零三八年),党項人李元昊在此稱帝,建西夏國,與宋、遼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後被大蒙古國所滅。
  • 什麼是西夏王陵?
    中國西北的一連串綠洲由於歷史變動,繁榮與衰退交替,環境惡劣導致大量歷史遺蹟處於「封存狀態」(底圖來自:shutterstock)▼而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南郊賀蘭山中段東側山麓洪積扇中上部這裡是中原王朝在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同時也是戰爭頻仍的農牧過度地帶各類民族因各種原因匯聚於此▼五代戰亂後,党項佔有河西之地,西起敦煌,東到黃河河套兩岸,控扼了河西走廊,建立了西北地區國祚兩百年、歷經十二帝的地方民族政權大白高國,也就是中央王朝史書上著名的西夏國
  • 海原天都山石窟:西夏王朝的皇家寺院
    天都山之名,起於西夏。有一種說法,「天都山」是西夏語「上吉之地」之意。單從漢語字面理解,「天上的都城」也極為霸氣,有自立山頭、與宋分庭抗禮之意。因民間傳說在山中發現過金牛,故天都山石窟又叫金牛寺,當地人又因石窟中有神佛塑像亦稱之為老爺寺。另外,古代還有「榮光寺」之稱。全山共有石窟9處,大小殿宇1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