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2020-12-11 騰訊網

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在大火後倖存,玫瑰花窗與耶穌荊冠也躲過火劫。

而遊客必看的那些滴水嘴獸(Gargoyle)和石像怪(Grotesque,或叫Chimera)也幸運地保存下來。這些來歷神秘又造型奇異的雕塑,踞坐塔樓俯瞰巴黎,它們或是傳奇怪物,吐舌銜肉,或是表情誇張的人像與動物,皆與教堂內美麗慈祥的聖母像形成了既衝突又平衡的美感。

巴黎聖母院人氣最高的「怪物界沉思者」

「思提志」(Stryge)

迪士尼動畫電影《鐘樓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ome)中搞笑又善良的石獸像,也是許多人的美好回憶;然而,你或許不曾想過,它們與聖母院到底有何關聯?

其實,這些石雕大有來歷。

聖母院石像至少分兩種

首先,須知「滴水嘴獸」與「石像怪」在本質上仍有差異。

「滴水嘴獸」主要功能是「雨漏」,主要有水平帶溝槽和俯臥兩種造型。它們自古就有,古羅馬時期蔚為流行,數量則在12~16世紀的哥德式建築時期達到巔峰。

「滴水嘴獸」主要功能是「雨漏」

而「石像怪」則是常見於教堂、學校等石造建築外的裝飾物,多為直立,造型不一,也可以為了紀念人物而以其肖像製成。

巴黎聖母院的石像獸俯視著日出時分的塞納河

「滴水嘴獸」和「石像怪」的主要功能

1. 具有疏排雨水的實用價值

「滴水嘴獸」的英文gargoyle源自法文gargouille,表示「喉嚨」。它們從13世紀(巴黎聖母院建成的年代)開始出現在歐洲的教堂,作為裝飾性噴水嘴,通過將雨水從屋頂向外疏洩來保護石牆,因而也有著「淨化」的寓意。

2. 法國「滴水嘴獸」源自屠龍傳說

在法國古代傳說中,「La Gargouille」是條惡龍,脅迫鎮上居民,吞噬船隻並淹沒了城鎮。一位牧師決定以屠龍換取市民信教,但惡龍雖死,頭部卻無法銷毀,於是市民切下龍頭放在教堂上。此後,「La Gargouille」的腦袋便成了對其它惡龍的警告。

3. 怪獸造型可以恫嚇壞人

由於大多數中世紀歐洲人都是文盲,神職人員為了鼓勵平民信神,會通過視覺藝術表現地獄的恐怖,而教堂外的滴水嘴獸,則可以強化「邪惡在外,神明在內」的意象。

4. 引起異教徒共鳴

異教徒不一定崇信神,其崇拜的對象可能是一般動物,因此教會將這些奇特造型的雕塑放在教堂外,可以讓信異教的人們感到親切。

巴黎聖母院奇造型特的動物石雕

滴水嘴獸、石像怪與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大門、外牆與哥德式飛扶壁上的滴水嘴獸,與塔樓著名的石像怪,年齡並非最古,卻最為知名,特別是位於南塔——「艾曼紐爾」鐘塔的石像怪。

巴黎聖母院有兩座建於13世紀的鐘塔,其中體積最龐大的低音巨鍾名為「艾曼紐爾」(Emmanuel),是1681年由法王路易十四命名、安置。

登鐘塔的樓梯共有387階,遊客拾級而上,便能看到各種石像怪。

其中人氣最高的是被稱為「怪物界沉思者」的夜梟「思提志」(Stryge)。

攝影界先驅查爾斯·奈格赫1851年的作品《吸血鬼》

前方即是「思提志」 | 巴黎奧塞美術館藏

曾經,巴黎聖母院的滴水嘴獸與石像怪飽經數世紀的風雨,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受損尤為嚴重,教堂遭到洗劫,大鐘、格柵和聖物被熔鑄成大炮,教堂成了倉庫;滴水嘴獸也在那時遭到損毀。

19世紀中期,法國建築師維奧萊-勒-杜克(Eugène Viollet-le-Duc)負責修復聖母院,他認為這次修復滴水嘴獸與其它石像怪是一個「完整重建(教堂)的方法,即便事實上這種階段在任何時候都未曾發生過」。而耗盡最多菲林的「思提志」,正是在這位建築師的修復期間增添上去。

與此同時,也有許多造型怪異的石像出現在巴黎聖母院鐘塔的「怪獸走廊」上,它們是有著貪婪巨喙、大翅膀與尖角的蝙蝠和老鷹。不祥之鳥「思提志」手拄著頭,伸出舌頭,據說它會啖人肉。詭異詼諧的造型,不僅是觀光客的最愛,也是文藝之士創作時的靈感來源。

19世紀中葉,法國蝕刻畫家夏爾·梅裡庸(Charles Méryon)曾為這隻石像怪留下一系列創作,並寫下如斯文字:「我所呈現的這隻怪物真實存在,絕非想像力的虛構物;我在它身上看到了『貪婪』(七宗罪)的化身。」

夏爾·梅裡庸的蝕刻版畫作品《思提志》

教堂還有許多奇異的石像怪,如緩緩收攏翅膀、垂下長嘴的「巨鷺」(Heron),仿佛在禱告;

一系列狀似大象、山羊、表情猙獰的猴子以及三頭犬等的造型,更不必說野豬、老鷹、吃葡萄的石像鬼,還有啃噬人類靈魂的惡魔!

兩百多年來,這些半人半獸的石像仿佛成為「歷史見證者」的象徵。「從這個位置,你感到天主教堂那麼堅實靜定,看著歷史在下方一頁頁展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法國研究副教授凱薩琳·克拉克(Catherine Clark)說。

這場祝融之災,不過是它們見證歷史中的最新一頁——即便再黑暗的年代、再大的災難來臨,總有些東西是毀壞不了的。

木塔不再,火災兩天前拆下來

進行修復的十二門徒青銅像躲過一劫

附:有關滴水嘴獸的有趣事實

1. 美國賓州「世界鋼城」有大量滴水嘴獸

19世紀時,「世界鋼城」美國匹茲堡市有不少哥德式教堂、政府建築和其它建築物,不同造型的滴水嘴獸高踞其上。當地「歷史和名勝基金會」便利用這項城市建築特色,開發「都市巡龍」(Downtown Dragons)之旅。

2. 具有紀念意義的人型雨漏

法國的裡昂主教座堂(Cathedrale Saint Jean)以工程師穆罕默德·班齊辛(Ahmed Benzizine)的頭像作為雨漏,表達銘謝之意。

3. 美國「小精靈」跑上法國教堂

1990年代初期,法國伯利恆教堂進行修復時,雕塑家博伊斯特爾(Jean-Louis Boistel)想以美國《小精靈》(Gremlins)以及其它外星人電影造型取代古老的滴水嘴獸,許多當地人認為此舉「荒誕不經」,但是許多年輕影迷卻相當支持,因而獲得批准。

4. 星際大戰的要角高踞教堂

1980年代,美國華盛頓國家座堂(Washington National Cathedral)舉辦由兒童設計滴水嘴獸的比賽,那正是《星際大戰》三部曲膾炙人口之時。因此,13歲的克里斯多福·拉德爾(Christopher Rader)提交了他的方案,以大反派達斯·維達(Lord Vader)作為新一代的滴水嘴獸,結果被採用了!

- END -

相關焦點

  • 遊客必看:大火過後,巴黎聖母院倖存的「滴水嘴獸」和「石像怪」
    巴黎聖母院人氣最高的「怪物界沉思者」——「思提志」巴黎聖母院的主體結構在大火後倖存,玫瑰花窗與耶穌荊冠也躲過火劫,而遊客必看的那些滴水嘴獸(Gargolye)和石像怪(Grotesque,或叫Chimera)也幸運地保存下來。
  • 組圖:巴黎聖母院的「建築」與「雕塑」之美,第一座全哥德式教堂
    巴黎聖母院尖塔四方巴黎聖母院尖塔四方,環繞著12門徒和4位福音傳道者的青銅塑像。換個角度看,巴黎聖母院的屋頂上換個角度看,巴黎聖母院的屋頂上,復活天使吹響號筒,身後是守護教堂的石像怪。滴水嘴獸「滴水嘴獸」主要功能是「雨漏」,主要為俯臥造型。圖為巴黎聖母院外牆的「滴水嘴獸」。
  • 著名的巴黎聖母院石像鬼歷史之謎
    巴黎聖母院是最精緻的哥德式建築之一。這座教堂建於中世紀,數百年來一直受到朝拜者和觀光客的歡迎,其高聳的尖頂,縹緲的彩色玻璃窗和迷人的雕塑令人敬畏。巴黎聖母院合成獸在雕刻聖人和先知等聖像的雕像中,教堂外面還設有奇形怪狀的動物石像,目的是保護教堂免受惡靈的侵害。當這些雕像用作排水口時,它們常被通俗地稱為石像鬼。
  • 說文觀址 石像鬼 Gargoyle 你是天堂派來的逗比麼?
    第一次去巴黎,必去巴黎聖母院,你抬頭就會留意那些建築特別裝飾,中國建築飛簷或紋飾一樣東西,但是都是怪獸。這詞可以追溯拉丁語 gurgulio,gula;英文叫 Gargoyle,中文名叫做「雨漏」或「滴水嘴獸」,如果你是遊戲迷或者西方奇幻粉絲,可能會更熟悉他們的另一個名字——石像鬼。直觀建築功能就排雨水,不讓雨水侵蝕建築。
  • 巴黎聖母院修復重啟,預計5年才能修好,花費近2億美元
    就在前兩天的4月27日,法國巴黎聖母院修復工作重啟——這已經是延遲了一個月了,原本定於3月23日啟動的修復工程,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和延緩,如今終於開工。巴黎聖母院可謂整個法國最有名的教堂之一,這座因為雨果的同名小說而聞名的天主教教堂已有七八百年的歷史,敲鐘人卡西莫多和美麗的吉普賽女郎愛斯梅拉達的故事在全世界都流傳甚廣。巴黎聖母院的教堂內部十分華美。差不多1年前的4月15日,正值翻修的巴黎聖母院突然燃起大火,雖然主體框架在大火中倖存,但是標誌性的尖塔則被烈焰燒毀。巴黎聖母院的花窗十分漂亮。
  • 年久失修維護經費不足,巴黎聖母院為何一直不漲價
    作者於平,資深評論人巴黎聖母院大火,不僅燒出了800年古建築的脆弱,也燒出了這個世界知名景點的「家底」。由於支付不起未來昂貴的維修費用,巴黎聖母院需要向全世界募集善款。法國總統馬克龍將發起國際募款重建巴黎聖母院,目前,法國以及歐洲多個富豪表示願意捐助。
  • 中世紀雕飾現身閩南紅磚厝和番仔樓,閩南新晉網紅「滴水獸」!
    滴水嘴獸又稱雨漏,是建築輸水管道噴口終端的一種雕飾。它一般是雕刻成動物或鬼怪模樣,作用在於把屋頂上流下來的雨水通過嘴上的洞排出,以免雨水沿著建築物的牆壁流下來。這樣可以防止雨水侵蝕牆壁石塊之間的砂漿。一般來說滴水嘴獸的形狀是伸長了的神奇動物的樣子,雨漏的身體越長,水排出時離牆壁的距離就越遠。哥德式建築使用的飛扶壁上往往刻有溝讓水沿飛扶壁流出。沒有排水功能的怪物石雕實際上並不是滴水嘴獸,它們只有裝飾的作用,但是在外行中它們也被稱為滴水嘴獸,在建築學裡兩者一般被明確地區分開來。傳說滴水嘴獸能夠把惡鬼嚇跑,有保護作用。
  • 走近法國 | 不朽的經典 — 巴黎聖母院
    4月15日是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一周年的日子。我們依然記得中國人民和政府從災難次日就做出的諸多聲援行動!我們非常高興地歡迎兩位中國專業人士來到巴黎聖母院的修復現場,他們將在此與法國團隊並肩工作數周!巴黎聖母院的大火之所以令所有人扼腕嘆息,是因為她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她的雙塔、石像怪和玫瑰花窗是文學、電影、繪畫、音樂甚至遊戲中經常出現的畫面。她是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也因此在我們的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 隱藏在哥德式石像鬼中的現代文化
    編/譯:Kuma作者:LAETITIA BARBIER原文地址:https://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pop-culture-gargoyles-in-gothic-architecture在眾多哥特建築中時常會看見類似這樣或者那樣的怪獸形狀的石雕棲息在建築的屋頂,這樣的石雕在建築學上被稱作「滴水嘴獸
  • 從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來看法蘭西民族的微縮史
    誠如旅法作家張佳琦所說,過去8世紀中,巴黎聖母院一直矗立在塞納河中的西岱島上,與巴黎市政府和羅浮宮隔河相望。來往行人總是會在入口附近停下來,低頭尋找一顆鑲嵌在人行道上的青銅星星。那是法國道路的零起點——人們總是由它開始,計算巴黎到法國其他城市的距離。在歐洲建築史上,巴黎聖母院是一個劃時代的標誌。
  • 今天是,想起了一年前被燒的巴黎聖母院
    Patrick Zachmann, 2019 巴黎聖母院的大火之所以令所有人扼腕嘆息,是因為她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她的雙塔、石像怪和玫瑰花窗是文學
  • 巴黎聖母院災後18個月後重開,地下室辦展致敬雨果
    開放期間,主辦方還舉辦了一場展覽,向法國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Victor Hugo)和建築師維歐勒·勒·杜克(Viollet-le-Duc)致敬,並追憶他們在19世紀大教堂修復中所作出的貢獻。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遭受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嚴重火災。大火吞噬了聖母院的內部,並摧毀了其著名的尖頂。
  • 巴黎聖母院背後故事,是幾個世紀的顛簸
    巴黎時間 15 號傍晚,原本柔和的晚霞突然被團團煙霧壟罩,巴黎人抬頭張望,竟見到無法令人置信的景象 —— 代表了法國歷史、藝術與身分認同的標誌建築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竟然在紅火烈焰中被熊熊吞噬、燃燒。有人張嘴呆視,有人掩面啜泣,有人忙著錄相,但所有人都對火勢蔓延束手無策。
  • 巴黎大火之後,該怎麼和孩子介紹巴黎聖母院?
    今天整合了關於巴黎聖母院那些可以給孩子講的知識,分享給爸爸媽媽們!巴黎聖母院和別的建築有什麼不同?巴黎聖母院的歌特式建築由莫裡斯·德·蘇利提議興建,從1160年起建,歷時40年,於大約1250年時,尚·德·謝耶建造北面立面,然後開始興建南面立面,最後由蒙特厄依完成。
  • 《巴黎聖母院》成都上演
    「這個故事發生於美麗的巴黎,時值一四八二年,敘述愛與欲望的故事。我們這些無名藝術家,運用意象和詩韻,試著賦予它生命,獻給各位及未來的世紀……」12月13日晚,一首強烈而具有震撼力的《大教堂時代》拉開了法語原版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成都首演的序幕。  作為吉尼斯史上「最賣座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盛演21年經久不衰,是法語音樂劇的裡程碑作品。
  • 今天是『國際古蹟遺址日』,想起了一年前被燒的巴黎聖母院
    2019年4月15日夜晚至16日,人們眼睜睜地看著巴黎聖母院這座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在熊熊烈火中燃燒,標誌性的尖頂在濃煙中倒塌,巴黎最古老的木質結構屋架也被燒毀。巴黎聖母院的大火之所以令所有人扼腕嘆息,是因為她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她的雙塔、石像怪和玫瑰花窗是文學、電影、繪畫、音樂甚至遊戲中經常出現的畫面。她是藝術家創作的靈感來源,也因此在我們的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
  • 有課│餘中先:巴黎聖母院與《巴黎聖母院》
    我很高興在這給大家講巴黎聖母院和《巴黎聖母院》,從雨果的《巴黎聖母院》到真正的巴黎聖母院,這是我走過的第一步,因為我去法國看到巴黎聖母院之前已經讀了漢譯的小說譯本雨果的小說《巴黎聖母院》的漢譯本。對我來說是先有小說,再有建築,對我個人來說,確實是這樣。沒有看到巴黎聖母院的時候腦子裡的印象就是雨果的那部小說,給我一種想像,一種固定的形象,可以說揮之不去。
  • 巴黎聖母院浩劫過後,還留下了什麼?
    這場毀滅性的大火摧毀了巴黎聖母院頗具標誌性的哥德式尖頂,以及三分之二的屋頂。幾個世紀以來,巴黎聖母院作為重要的基督教聖地,收藏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和藝術品。這場大火不僅破壞了一個深受人們喜愛的歷史地標,還危及該建築頗具藝術史價值的設計及內部收藏的大量基督教文物和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