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戰爭——馬島之戰

2021-02-23 綠葉青草

明天的戰爭——馬島之戰

作者:轅固小生

 

說起馬島之戰,軍迷們都知道。這是英國和阿根廷爭奪馬島的戰爭。

馬島,全名馬爾維納斯群島(Islas Malvinas),這是阿根廷稱呼的島名,而英國人稱之為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它位於南美大陸東南的南大西洋水域,距阿根廷海岸500多公裡,扼大西洋通往太平洋航道的要衝,但巴拿馬運河開通後,其戰略價值有所降低。群島由東西福克蘭兩個多山的主島(隔一條海峽)和約200個小島組成,總面積12137平方公裡,居民不到5000人,大多為蘇格蘭人後裔,半數集中在首府斯坦利港(Port Stanley,阿方稱阿根廷港)。

馬島地處南緯52度。一年有250天左右都是陰冷的雨雪天氣,多為毛毛細雨,僅九十月雨量較少。島民以牧業為主,人均百隻羊,吃羊肉,賣羊毛。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田園生活。由於地近南極,鯨魚、企鵝、海豹較多。斯坦利港建有英國南極觀測站。也有一些南極科學考察以此作為後方物資補給站。

這樣偏僻的小群島為什麼會引發阿根廷與英國的戰爭呢?說來話長。兩國爭端已久。

1592年,英國人首先發現馬島,命名為福克蘭群島。1764年法國人在島上建立了居民點,後來這裡成為西班牙領地。阿根廷從西班牙殖民統治下獨立後,繼承了對馬島的主權。1833年英國以該島最早為英國人發現為由,佔領了馬島。二戰後雙方把爭端提到聯合國,但未達成協議。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艦艇出其不意向馬島出擊,4000軍隊登陸,閃電般地佔領了這個群島。阿根廷舉國歡騰。而英國認為是奇恥大辱,首相鐵娘子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1925-2013)立即宣布與阿根廷斷交,並著手備戰。

4月6日,一支由30多艘艦艇,包括2艘小型航母,還有核潛艇,組成特混艦隊,加上70艘後勤支援船,從軍港樸茨茅斯起錨,南下大西洋。阿根廷也向馬島增兵防衛。一場即將來臨的大戰引起全球關注。

英國戰艦途經阿森松島(英國屬地,有英美空軍基地),遠航12800公裡,4月下旬到達馬島海域。25日先奪回馬島以東1000多公裡的南喬治亞島,解除阿軍側面威脅。

 

5月1日,英機狂轟馬島機場,雙方實施封鎖和反封鎖。隨後的日子裡,阿軍用價值20萬美元的飛魚飛彈擊沉英國先進的飛彈驅逐艦謝菲爾德號(4000噸級),其造價為1.5億美元。而英軍核動力潛艇用魚雷報銷了阿根廷萬噸級的巡洋艦。雙方軍艦和戰機都損失慘重。由於英國的軍事力量大大強於阿方,掌握了制海制空權,阿軍逐漸出現劣勢。

5月21日,英軍選擇阿軍防守薄弱的聖卡洛斯港登陸。經過多日激戰。6月14日,駐守斯坦利港的阿軍籤字投降。1萬多守軍成為俘虜。英軍重新奪佔馬島。但是阿根廷並未放棄對馬島的主權訴求。

馬島之戰是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海空和登陸戰。英軍損失艦船6艘,包括驅逐艦、護衛艦和運輸艦等,被擊傷12艘,損失飛機34架,英軍傷上千人。戰爭耗費27億美元。阿軍的損失艦船5艘,被擊傷6艘,損失飛機132架,阿軍傷亡1800人。當時阿根廷國內通貨膨脹,政局不穩,總統加爾鐵裡(Leopoldo Castelli,1926-2003)為轉移國民視線,冒險發動了這場戰爭,結果戰爭耗費了幾十億美元,馬島還是得而復失。加爾鐵裡被迫辭職,後來遭受逮捕。

從這場現代海陸空大戰中可以吸取很多經驗教訓。戰爭表明,在現代條件下,精確制導武器具有較大的戰鬥威力,對海戰樣式的變革已產生深遠影響,但傳統武器仍具有生命力。對海上艦艇編隊的主要威脅來自空中,編隊防空必須要有預警機、遠程截擊機和高效防空武器。電子戰系統發揮重大作用。後勤保障規模大,組織複雜。馬島之戰進入世界軍事史冊,而馬島這個地名也深深印入了人們的腦海。

 

有人說,英國打的這場戰爭是明天的戰爭,已經超越了現代戰爭的範疇,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然而,我們永遠祈求世界和平,希望戰爭的硝煙遠去,讓人類能夠安靜地繁衍生息,創造更多的發展成果與輝煌文明,放下沉重的歷史包袱,掀開將來美好的一頁!

相關焦點

  • 馬島之戰,阿根廷輸了戰爭和尊嚴,而大英帝國卻輸掉了未來
    在二戰中蒙受了巨大損失的各國都儘量避免著世界大戰的再次發生,但有利益衝突的地方必定不可能都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局部戰爭從來沒有從世界上消失過。在20世紀中後期發生的局部戰爭中,有一些是小國之間的戰爭或者內戰,有一些則受到了美國、蘇聯等軍事大國的插手,比如韓戰和越南戰爭。而在這些局部戰爭中,英國和阿根廷的馬島戰爭是二戰結束以來所發生的最大規模的圍繞海島展開的戰爭。
  • 資料:從馬島之戰看英國空軍
    ● 王維平 史軍  說起1982年的英阿馬島之戰,許多人驚訝於英國這樣一個老邁帝國,在國力業已衰微、軍力極度萎縮的困境下,仍然縱越大西洋,遠徵7000餘海裡,傾力一戰並最終贏得勝利。當然,成功主要屬於特混艦隊,但對於英國空軍,雖然出動規模有限,戰果有得有失,可他們依然體現了一支大空軍應有的價值。
  • 馬島戰爭告訴你,為何SAS堪稱特戰之王
    在馬島戰爭中,英國的特種部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南喬治島之戰1982年4月,隨著阿根廷派兵攻佔了馬島和南喬治島,SAS的作戰使命,也隨之轉移到這片從未涉足過的水域。SAS不僅要在登陸地域實施獨立的兩棲作戰,還要對抗裝備現代化飛彈的對手。當時,英國政府對馬島的戰事並沒有臨時預案。
  • 馬島戰爭:阿根廷為福克蘭群島而戰
    著:[英]馬丁米德爾布魯克(Martin Middlebrook)譯:俞敏本文摘自《馬島戰爭:阿根廷為福克蘭群島而戰》前言我心裡一直存著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有朝一日親身前往阿根廷,對那些在馬島戰鬥過的阿根廷軍隊指揮官和普通戰士進行採訪。這個想法到1987年才終於得以實現,我拿到了籤證,這也是英國軍事作家第一次獲得這種待遇。在此條件下,便有了此書的付梓。
  • 《對馬島之魂》背後的侵日戰爭
    今天伊芙想來分享的是一款叫做《對馬島之魂》的遊戲,這部作品講述的是抗元奇俠境井仁在1274年抵抗元朝第一次入侵的故事。說起對馬島這個地方,也許很多國人並不是特別了解,這是一個夾在朝鮮半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的小島。
  • 《對馬島之鬼》戰爭迷霧系統介紹
    在《對馬島之鬼》這款遊戲中,有著很多的設定,比如戰爭迷霧,玩家到達一處地方之後,該地區在地圖上才能顯示更多的信息。來看看「y五魁首」分享的《對馬島之鬼》戰爭迷霧系統介紹吧。 在《對馬島之鬼》這款遊戲中,有著很多的設定,比如戰爭迷霧,玩家到達一處地方之後,該地區在地圖上才能顯示更多的信息。
  • 《對馬島之魂》背後的侵日戰爭
    今天伊芙想來分享的是一款叫做《對馬島之魂》的遊戲,這部作品講述的是抗元奇俠境井仁在1274年抵抗元朝第一次入侵的故事。說起對馬島這個地方,也許很多國人並不是特別了解,這是一個夾在朝鮮半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的小島。
  • 球王背後的政治故事:從馬島之戰到「上帝之手」
    也許是潘帕斯雄鷹翱翔的天空太藍,上帝最終帶走了「上帝之手」。球王離去,阿根廷舉國陷入悲痛之中。馬拉度納之於阿根廷的意義遠超足球,在阿根廷人心中,馬拉度納是他們的民族英雄。馬島近代先後歷經多國殖民統治,20世紀油氣的發現及海洋資源利益的爭奪又加劇了馬島爭端的複雜性,馬島由此成為全球領土爭端歷史最為久遠的島嶼。阿、英兩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曾就馬島主權之爭進行了長達15年、約150次談判,均未能達成任何協議。阿方一直堅持英方應無條件承認阿對該島的主權。
  • 球王背後的政治故事:從馬島之戰到「上帝之手」
    也許是潘帕斯雄鷹翱翔的天空太藍,上帝最終帶走了「上帝之手」。球王離去,阿根廷舉國陷入悲痛之中。馬拉度納之於阿根廷的意義遠超足球,在阿根廷人心中,馬拉度納是他們的民族英雄。馬島近代先後歷經多國殖民統治,20世紀油氣的發現及海洋資源利益的爭奪又加劇了馬島爭端的複雜性,馬島由此成為全球領土爭端歷史最為久遠的島嶼。阿、英兩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曾就馬島主權之爭進行了長達15年、約150次談判,均未能達成任何協議。阿方一直堅持英方應無條件承認阿對該島的主權。
  • 戰後盤點,阿根廷人的馬島戰爭
    1982年6月14日,隨著梅南德茲(馬島陸海空軍指揮官)大筆匆匆一揮,潦草地在投降書上簽了名,算是代表全軍投降。馬島戰爭,這場決定福克蘭群島主權歸屬問題的傳奇戰爭,總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阿根廷空軍在福克蘭地面戰中也有14 人戰死,具體來說,應該是1 名軍官和10 名士兵死於轟炸和炮擊,另有3 人是在鵝原灣之戰中陣亡的。胡吉克中尉在試圖駕駛「巖堡」飛機從鵝原灣起飛時,被英軍炮彈炸死,計入機組人員傷亡名單。陣亡人員的屍體,還有很多墜入大海的飛行員的遺骸,都沒能找回。死於福克蘭地面戰的那些人,就一直長眠於島上了。
  • 《對馬島之魂》對馬而戰怎麼過 對馬而戰通關流程攻略
    導 讀 對馬島之魂背景設定於13世紀末的蒙古帝國東徵,武士境井仁必須打破傳統,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殘破的家園
  • 馬島戰爭始末
    但是,英國既未向馬島派遣駐軍,也沒有委任總督;觀島處於無政府狀態達十多年之久。  1810年,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區人民起義,成立了拉普拉塔臨時政府。1816年,「拉普拉塔聯合省」正式宣布獨立,並聲明繼承西班牙對馬島的主權。1820年11月,戴維·朱厄特海軍上校在索萊達港把阿根廷國旗插在要塞頂上。並宣布行使從西班牙繼承來的主權。自1823年起由巴勃羅·阿雷瓜蒂任總督。
  • 《對馬島之魂》主線——序章小茂田之戰怎麼玩 小茂田之戰玩法攻略
    導 讀 對馬島之魂背景設定於13世紀末的蒙古帝國東徵,武士境井仁必須打破傳統,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殘破的家園
  • 深度:英國為何一定要打「馬島戰爭」?
    關於戰爭進程,本文不述,網上已經很詳盡了。重點寫一下戰爭的起因和後果,馬島戰爭說明:當一個大國需要開戰時,它會製造一切開戰理由,並拒絕談判和調解。阿根廷最偉大的作家,哲人,詩人博爾赫斯後來對戰爭有過最經典的總結:「兩個禿子爭一把梳子」。
  • 馬島戰爭——二戰後英國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一方面,英國已經在該島苦心經營了150餘年,有了一定的文化和政治基礎;而阿根廷一直沒有忘記將其置於自身版圖之中,難以調和的矛盾,最終爆發了這場激烈的世紀大戰,史稱"馬島戰爭"。軍政府的新任領導人萊昂納多·加爾鐵裡上臺後,為了轉移國內日益嚴重的內政矛盾,決定發動一場戰爭去解決這一問題。而戰爭的發動之處,就是英阿兩國角力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福克蘭群島)。 作為大西洋上生物資源和自然資源較為豐富的島嶼,馬爾維納斯群島一直以來都是英國的心頭肉。而阿根廷也因為地理位置等原因希望將馬島據為己有,因此雙方的矛盾也開始逐漸激化起來。
  • 《對馬島之魂》的敵人,其實是韓國人?
    按照目前玩家們的反應來看,這榮譽無疑要歸屬於《對馬島之魂》。這部作品近期究竟有多火呢?甚至就連日本長崎縣官方的旅遊宣傳網站上,大家也能在顯眼的地方赫然看到,有個專欄的位置正屬於遊戲《對馬島之魂》。而在點進專欄連結以後,大家可能會誤以為自己被傳送到了《對馬島之魂》的官方網站。
  • 《對馬島之魂》日文預告發布:化身戰鬼 為故土而戰
    《對馬島之魂》日文預告發布:化身戰鬼 為故土而戰 IGN官方發布了一段《對馬島之魂》日文版發售預告
  • 阿根廷「馬島之傷」,65萬頭羊都沒守住,何談守島?
    很多人說,1982年阿根廷的馬島戰爭失敗,主要因為武器彈藥不行不夠,國家不發達,難度就真的如此簡單就敗給了萬裡而來的英國?恐怕遠不止這個原因吧!據專業媒體曾分析說,在戰爭初期,阿根廷軍隊將13000名士兵送上了馬爾維納斯群島進行布防,結果?
  • 馬島戰爭讓阿根廷的軍人政治走到盡頭
    馬島戰爭,這場決定福克蘭群島主權歸屬問題的傳奇戰爭,總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福克蘭戰爭中,被俘虜的阿根廷現役軍人總數剛好超過12700 人。但是有655 人再也沒能回家,這就是那些陣亡的阿根廷將士。他們來自不同的部隊,具體情況可參見下文列表:士官等人,包括所有非現役職業軍人。
  • 《對馬島之魂》序章-小茂田之戰攻略 任務詳解攻略
    導 讀 《對馬島之魂》已經正式上線與小夥伴們見面啦~那麼還有很多新手玩家不太清楚序章-小茂田之戰怎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