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島戰爭:阿根廷為福克蘭群島而戰

2020-12-25 戰爭事典

著:[英]馬丁米德爾布魯克(Martin Middlebrook)

譯:俞敏

本文摘自《馬島戰爭:阿根廷為福克蘭群島而戰》前言

戰爭結束後的阿根廷戰俘

為動筆寫成此書,我不得不等了整整五年。

當1982年福克蘭戰爭結束時,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用與我先前寫成的所有著作相同的方式來對這一段歷史進行全面描述,即儘可能做到不偏不倚,就事論事地描述雙方的客觀經歷。但阿根廷政府駁回了我的籤證申請,我的第一本福克蘭著作《全體行動》(Operation Corporate),經過修訂後由企鵝出版社在1987年再版推出平裝本,新書名為《特混編隊》(Task Force),其中來自阿根廷方面的材料僅有零星片段。我找到一些英方參戰部隊,並對其進行了採訪,還跑去福克蘭訪問島上居民,並對當年的戰場展開調研,但我始終認為該書存在缺憾。我心裡一直存著一個大膽的想法,就是有朝一日親身前往阿根廷,對那些在馬島戰鬥過的阿根廷軍隊指揮官和普通戰士進行採訪。這個想法到1987年才終於得以實現,我拿到了籤證,這也是英國軍事作家第一次獲得這種待遇。在此條件下,便有了此書的付梓。

我來到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後才清楚,我是被作為特例對待的,此事主要由阿根廷海軍負責運作,他們儘量滿足我的採訪申請。我甚至還搭乘飛機去到貝爾格拉諾港,那裡給我配了兩名翻譯,在他們的幫助下,我完成了之後所經歷的最為緊張、匆忙的三天採訪。第一天我採訪了海軍航空兵部隊,第二天是海軍陸戰隊,第三天是艦上官兵。我可以想問什麼就問什麼,他們也暢所欲言地給予答覆,而且這些回答都是由衷之言。雖然採訪已過去將近20年,我還是要這麼說。一開始並沒有人刻意要我接受關於阿根廷擁有福克蘭群島主權的觀點,但就在我的訪問快結束時,他們精心安排了一場會面,非要我就此話題表態,儘管我的個人觀點與他們並不一致。我一再強調自己只是個軍事史學家,並無政治背景,並表示我所寫的書只談軍事過程,在主權問題上秉持中立。

陸軍方面同樣幫了大忙,曾在福克蘭服役的退役高級軍官奧斯卡·路易斯·霍夫雷(Oscar Luis Jofre)準將,主動幫我把那些我所想見的人都找了來。另外要說的是,只要是能夠找到的人,通常都會露面接受採訪。霍夫雷準將還幫我找到了曾參與過福克蘭戰爭的所有主要部隊的軍官。我還可以與所能找到的每一位退役軍官或當年新兵約時間見面。阿根廷空軍沒有幫忙,儘管我反覆提出申請。至於為什麼拒絕,他們也沒說,這實在讓人掃興,也令我感到失望。不過就整個阿根廷武裝部隊大力合作的背景而言,這點缺憾確實不算什麼。關於1982年空戰的書很多,而我從對海航飛行員的採訪中也獲益良多。同樣使我感到慶幸的是,有一名阿根廷空軍飛行員在他自己的書中羅列了諸多同僚的個人陳述,並將其譯成英文提供給我,這正好填補了我空軍資料的空白。

能夠見到親歷這場戰爭中重大場面的大多數人對我來說是一種幸運,其中包括:制訂與執行福克蘭原始登陸計劃,參與奪取南喬治亞島(South Georgia)行動,以及參加造成「貝爾格拉諾將軍」號(Belgrano)戰沉的海上行動的那些海軍高官;「貝爾格拉諾將軍」號的艦長和多名部門軍官以及士官;用飛魚(Exocet)飛彈擊沉「謝菲爾德」號(Sheffield)和「熱心」號(Ardent)的飛行員;第一個在鵝原灣展開登陸作戰的陸軍部隊指揮官;負責斯坦利(Stanley)防空的將軍;守在斯坦利周邊幾個山頭,參與最後幾場戰鬥的軍官和普通士兵。前前後後,我一共完成62次採訪。我沒能見到加爾鐵裡(Galtieri)本人以及其他軍政府成員,他們在被軍事法庭判罪後遭到拘押。我也沒能與梅南德茲(Menéndez)準將見上一面,不過我把他的回憶錄譯成了英文,而且還與他的參謀長進行了談話,這對我很有幫助。

自始至終我都得到阿根廷人非常禮貌的招待,他們也相當配合,為我提供了很多便利。對在戰爭期間與阿根廷軍直接對抗的英軍部隊的細節,很多專業人士表現出極大興趣。有幾位提出要見見他們的對手—那些英軍的連長和排長。「我們什麼時候能夠見上一面?」有幾次就有人這麼問我。很少有人對這場戰爭感到有什麼遺憾的。大多數人都對參與1982年一戰感到自豪,給我的印象就是不少人很高興再打一仗。那些至今仍在服役的軍人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認出來,阿根廷現役軍人的常服上有一種藍白兩色的馬島戰役綬帶。最大的問題在於,由於部隊在戰時出現失誤,軍方有時候誇大其詞,軍政府有意隱瞞、編造戰況,因而有太多的阿根廷人連那些準確無誤的基本事實都不肯接受。戰後,阿根廷方面的相關書籍似乎抱定宗旨要一錯到底,他們寧願以訛傳訛,也不願將事實公諸天下。這其中摻雜了一種民族自豪感,一種不願面對1982年戰敗的具體狀況的心理,另外對於該如何審視近在眼前的戰爭歷史阿根廷人可能也並不清楚大多數阿根廷作家因此無法找到真相,結果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事實讓其尷尬不已;而在這方面,英國作家倒是大有可為。對於一些虛構的作戰情節究竟如何處理,成了擺在我面前的一道難題,在阿根廷進行採訪和後來寫書的過程中,我都碰到了這樣的情況。

我還要提到兩個因語言障礙而產生的小問題。在英文版中,我儘量不把阿根廷軍人的軍銜寫成西語形式。海軍和陸軍軍銜要翻譯成讀者看得懂的英文,一點兒不成問題,但有些空軍軍銜讓我犯了難。比方說,vicecomodoro若直接翻譯成「飛行大隊長」,看上去就會使人覺得彆扭,所以我乾脆保留了一些軍銜的原始形態。另外,「馬爾維納斯」(Malvinas)這個詞怎麼處理也讓我覺得有些棘手。所有的阿根廷人,不管說的是西語還是英語,都把福克蘭稱為「馬爾維納斯」。原版中我會用「福克蘭」的叫法,但如果是直接引用的阿根廷講述者的原話,我就用他們自己的名稱「馬爾維納斯」,這樣也就原樣保留了他們所強烈堅持的情感表達方式。我不能過於強調阿根廷人民對於福克蘭群島應該屬於他們的這一觀點是如何的刻骨銘心,但幾乎可以說是萬眾一心;這對於解釋我即將講述的這段戰爭故事的背景有所裨益。

——馬丁·米德爾布魯克

本文摘自第一次世界大戰軍服、徽標、武器圖解百科

相關焦點

  • 明天的戰爭——馬島之戰
    明天的戰爭——馬島之戰作者:轅固小生 說起馬島之戰,軍迷們都知道。這是英國和阿根廷爭奪馬島的戰爭。馬島,全名馬爾維納斯群島(Islas Malvinas),這是阿根廷稱呼的島名,而英國人稱之為福克蘭群島(Falkland Islands)。
  • 阿根廷稱為馬島,英國稱為福克蘭,爭了數百年,到底是誰的?
    群島風光在南美洲的最南端,有一個面積為1.22萬平方公裡的群島,英國稱之為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之為馬爾維納斯群島,也就是馬島(為了避免爭議,下文統稱為「群島」)儘管阿根廷宣稱對群島擁有主權,但實際上由英國控制著。目前,群島的人口約為3300人,由東、西兩個大島,以及776個小島組成。主要經濟產業為漁業、旅遊業,以及高品質的羊毛貿易。另外,群島周圍海域可能存在石油,但由於英阿兩國的領土爭端,一直沒有探明石油的實際儲量。
  • 馬島戰爭讓阿根廷的軍人政治走到盡頭
    馬島戰爭,這場決定福克蘭群島主權歸屬問題的傳奇戰爭,總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福克蘭戰爭中,被俘虜的阿根廷現役軍人總數剛好超過12700 人。但是有655 人再也沒能回家,這就是那些陣亡的阿根廷將士。他們來自不同的部隊,具體情況可參見下文列表:士官等人,包括所有非現役職業軍人。
  • 探訪福克蘭群島
    上午8點,我們的郵輪抵達福克蘭群島的首府和唯一城市--斯坦利。 福克蘭群島:阿根廷稱之為馬爾維納斯群島,是位於南大西洋巴塔哥尼亞大陸棚的群島。整個群島包括東福克蘭島、西福克蘭島和776個小島,總面積12,200平方千米。英語是島上的官方語言。
  • 泛美團體錦標賽出事了,阿根廷要求福克蘭群島隊退賽
    但是泛美洲羽毛球錦標賽這兩天遇到大麻煩了,據英國媒體2月12日報導,阿根廷隊要求福克蘭群島隊退出這次比賽。2020年泛美洲羽毛球團體錦標賽,定於2月13日在巴西舉行。福克蘭群島羽毛球隊聲稱,「阿根廷隊對我們球隊施加了巨大的壓力,他們要求我們要麼退出比賽,要麼以'馬爾維納斯群島隊'的名義參賽。」「我們的羽協主席道格·克拉克與團隊一起,會見了泛美羽協總裁和賽事組織者。他告訴他們,我們不會向惡霸屈服,我們不會退賽,我們也不會以'馬爾維納斯群島隊'名義參賽。
  • 攝影之旅-探秘福克蘭群島
    福克蘭群島(Falkland)這是英國人的稱呼,阿根廷人則稱之為馬爾維納斯群島(Islas Malvinas)。群島位於阿根廷以東,靠近南極,扼大西洋和太平洋航道的要衝。全境由西福克蘭(大馬爾維納)和東福克蘭(索萊達)兩大主島及200多個小島組成。
  • 阿根廷想要英國想還,可為何馬島戰爭還是爆發了?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
  • 馬島戰爭前,誰控制馬爾維納斯群島?
    「福克蘭群島」,兩者的區別只在於由誰來命名,而其中反映的正是英國與阿根廷圍繞該群島主權的爭端。從地理位置上看,馬島距離阿根廷更近,但目前實際控制者卻是萬裡之外的英國,兩方甚至在上個世紀因為馬島的歸屬權爆發過一次戰爭。直至今天,阿根廷仍舊沒有放棄對馬島的主權聲索,那麼這組坐落在阿根廷家門口的群島究竟屬於其中的哪一方呢?
  • 初遊福克蘭群島
    2018新年前夕,有幸再次前往南極,在歸程中途經福克蘭群島,不僅飽覽了島上風光,還看到了三種可愛的企鵝,為此次南極之旅增添了不少亮色
  • 福克蘭群島還是馬爾維納斯群島?
    相信很多跟草根年紀差不多的人,對馬爾維納斯群島這個名字並不陌生。1982年英國和阿根廷為了這個群島打了一仗,那段時間廣播上電視裡天天馬島馬島地報導,讓人哪怕是不關心幾萬公裡外的那個地方的人,也對馬爾維納斯群島這個名字有了深刻印象。有些新聞報導也提到英國稱之為「福克蘭群島」,以示客觀公正。
  • 馬島戰爭擁有航母的南美小霸王阿根廷到底輸在哪?
    隨著實力的膨脹,阿根廷的野心也急劇膨脹,阿根廷決定收回和英國有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也叫福克蘭群島)。由於英國人態度強硬,因此阿根廷決定以武力解決。1982年,阿根廷出動航母艦載機、巡洋艦等大批飛機艦艇猛攻馬島,很快佔領了由200多名英軍駐守的馬島。阿根廷的行動引發了著名的馬島戰爭,英國迅速拼湊了一支特混編隊遠徵馬島,在阿根廷家門口將阿根廷打的落花流水,從此一蹶不振。
  • 阿根廷重申對馬島的主權要求
    新華社布宜諾斯艾利斯1月3日電(記者趙燕燕 葉書宏)阿根廷外交部3日發布公報,重申阿方對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英國稱福克蘭群島)的主權要求,並呼籲英方重啟對話,解決馬島主權歸屬問題。  公報說,今年1月3日是英國侵佔馬島183周年紀念日,阿根廷人民和政府再次重申阿根廷共和國對包括馬島在內一些領土及其周邊海域所擁有必不可少的主權。  公報指出,1833年1月3日,英國軍隊侵佔馬島並驅逐島上合法駐留的阿根廷官員和居民,「阿根廷共和國在任何時候都沒有認可這一侵佔行為」,聲索馬島主權是一項國家政策,「順應全體阿根廷人民的意願」。
  • 英國和阿根廷誰才是馬爾維納斯群島的主人?
    文/寂寞的紅酒 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英國人稱為福克蘭群島。該群島位於大西洋西南部,距離南美洲巴塔哥尼亞南部海岸以東約500公裡,是一片風景秀麗、戰略位置重要的島群。由於歷史原因,阿根廷和英國都宣稱擁有該島主權,兩國甚至還曾大打出手。
  • 如果「馬島戰爭」阿根廷勝利了,英國會失去五常位置嗎?
    我先為大家說一說「馬島戰爭」是怎麼一回事?馬島戰爭全稱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是英國和阿根廷爭奪馬島主權的戰爭。有的歷史教材譯為南太平洋戰爭,福克蘭群島戰爭以及福島戰爭,其實說的都是一回事。馬島戰爭是冷戰時期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具有海陸空現代化聯合作戰的特點,因此打擊更精準,場面更慘烈。馬島戰爭發生在1982年4月到6月間,歷時74天,以英國最終戰勝阿根廷而籤訂停火協議,戰爭隨之結束。
  • 馬島戰爭始末
    爭議的焦點是,誰先發現和有效佔領這些群島。根據現有文字記載,英國「幸福號」船船長約翰·斯特朗於1690年發現兩主島之間的海峽,並以當時英國海軍司庫福克蘭子爵的名字把它命名為「福克蘭海峽」,而且首次登上該島。後來,英國便稱該群島為「福克蘭群島」。  十八世紀初,許多法國人陸續到過該島,並將它命名為「馬洛於內群島」。
  • 體驗野性的福克蘭群島
    福克蘭群島是一座有爭議的島嶼,福克蘭是英語音譯,英國人的叫法,馬爾維納斯是西班牙語譯音,阿根廷人的叫法,兩國都表示對該島擁有主權,還因此爆發過戰爭。現在該島由英國佔領,我們從阿根廷乘船進入福克蘭群島的斯坦利港,還要過關加蓋籤注入境章。福克蘭群島是完全自治的英國海外領土,有自己的憲法和國徽、國旗,首都是斯坦利港,雖然只有2000多居民。
  • 為解決國內政治經濟危機,阿根廷發起馬島戰役,軍政府卻因此倒臺
    他的反動統治引起人民不滿,面對嚴重的國內的經濟問題和人權問題,為了轉移國內民眾的視線,決定要通過發起一場戰役,收復馬島,激發民眾的民族情感,通過戰爭的勝利來轉移公眾的焦點,緩解國內危機,維護自己的統治。馬爾維納斯群島,是一個位於南大西洋的群島。主島地處南美洲巴塔哥尼亞南部海岸以東約500公裡,南緯52°左右海域。
  • 阿根廷有沒有能力重新奪回被英國控制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南緯51°40′—53°00′、西經57°40′—62°00′的大西洋海面上分布著由東福克蘭島、西福克蘭島和776個小島組成的總面積12200平方公裡的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位於阿根廷領海內的馬島距離阿根廷陸地領土500多公裡,然而就是這個阿根廷家門口的群島卻實際處於英國的控制之下。1982年4月到6月間英國和阿根廷還為爭奪馬島的主權而爆發過一場戰爭。
  • 馬島問題是如何產生的,當時是怎麼解決的,馬島近況如何
    英阿兩國馬島戰爭至今已過去近40年,但圍繞著馬島的主權歸屬問題卻依然是兩國關係的焦點。雙方近年來動作不斷,口水戰日趨升級,爭端從未停止,馬島問題的解決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那麼,馬島主權爭議是如何產生的?戰後的馬島現狀又是怎樣的呢?
  • 英國位列世界五大強國,為何阿根廷敢虎口拔牙攻打馬島
    阿根廷攻打馬島,有著幾個必然的原因的。分別是加爾鐵裡政府禍水東引,阿根廷民族主義甚囂塵上,馬島附近發現了大量石油等。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一下。馬爾維納斯群島,英國稱為「福克蘭群島」,英國說最早發現馬島的福克蘭,是一位英國的航海家,他在1592年第一個發現馬島。英國佬毫無疑問是大航海時代到來最大的受益者,荷蘭也罷,西班牙也罷,最終都曲終人散,大英帝國在全世界建立了日不落的殖民地。正所謂,英國人所到之處都是女王皇冠上的明珠,馬爾維納斯群島自然也不可能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