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三個90後傳承紙傘老手藝 轟動巴黎家居展

2020-12-19 騰訊大浙網

杭州餘杭有3個「90後」,傳承了爺爺的老手藝,窩在山坳的祖屋裡做紙傘,還鬧出了很大的動靜——今年巴黎MaisonObjet家居裝飾博覽會上,這把油紙傘被各種膚色的人,說了一遍又一遍,參展的10把傘被全部訂走,後續的訂單更是鋪天蓋地飛來。

這其中的故事要從26歲的劉偉學和他73歲的爺爺劉有泉講起。

爺爺劉有泉,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西塢村人,是當地餘杭油紙傘傳承人。1983年,劉有泉動了念想:想把餘杭紙傘這種傳統手藝留下來,不聲不響地買回了100把竹傘架,藏在家裡。

餘杭紙傘已有230餘年歷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遠九房開設杭州最早的油紙傘店。當時有漁船傘、文明傘、大紅傘等多個品種,算是當年的時髦貨,大家買來作為珍貴的禮物送給親友。

戴著老花鏡,劉有泉說起油紙傘則滔滔不絕。他一直堅持按照傳統做法:手工製作餘杭紙傘很講究,需要歷經70多道工序。出門尋覓優質毛竹,鋸成大小合規的竹筒,用定製的刮刀「刮青」,直至滑溜光淨,劈開做傘骨,而這只是準備工作。一根竹筒要被劈成50根左右的傘骨,老師傅再在傘骨上鋸槽、打眼、穿傘和倒骨等工序。經歷這麼一番折騰,傘骨才算完成。

接下來,輪到糊傘師傅忙活了。餘杭紙傘選用上好桃花紙作為傘面,通過浸入柿子漆,一張張黏貼在傘骨上,而剛黏好的紙傘不能直接在太陽底下曬,要在室內吊起來陰乾。等傘幹透了,就輪到上桐油漆的工序了,桐油和清油一層層均勻地刷在上面。這麼費時費力,自然產量低,成本又高,3米直徑的戶外傘需要2個禮拜才能製作完成。

堅持下去不容易,所有傳統手工藝師傅們都面臨工藝傳承的問題,村裡的年輕人進城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已經沒有年輕人願意窩在老屋裡做紙傘。

但劉有泉很幸運,畢業於杭州師範大學設計系的孫子劉偉學辭去工作,和高中同學湯薇一起,做起了傳承的事——設計紙傘系列產品及衍生品。沒多久,劉偉學的一個大學同學禁不住「誘惑」,也辭去工作加入進來。

就這樣,塘埠村餘杭紙傘有了第三代傳承人。三人小組憑著一股純粹的勁兒,以及開闊活躍的思路,為餘杭油紙傘帶來新的活力,讓老行當變得潮起來。

不久前,在塘埠村見到劉偉學時,他們正籌劃著成立「紙傘之家」設計工作室。工作室的一樓,以餘杭紙傘的製作工坊為主,呈現餘杭油紙傘和油紙傘的製作工藝進行。二樓則改造成3間包含紙傘元素的民宿房,延續餘杭紙傘的展示,將傳統紙傘文化融合在房間之中,睡覺的時候就能看到天花板上的油紙傘,像做夢一樣,煞是好看。「經常有外地設計師們趕來交流,可以在樓上留宿,和老師傅學技藝。」劉偉學想得很周全。

在「紙傘之家」的院子裡,矗立著一把直徑達3米的大型戶外紙傘。就是這把傘在歐洲三大著名博覽會之一的巴黎MaisonObjet家居裝飾博覽會引起強烈反響——剛一亮相的10把傘當即就被巴黎的一家設計店鋪全部預訂。

其實,讓「餘杭紙傘」重新煥發光彩的是在2011年的義大利米蘭設計展上。餘杭的文創企業「品物流形」的創始人張雷以餘杭紙傘為靈感,創作了「餘杭紙傘的未來」的作品,12件作品中包含3件紙傘設計,9件紙傘衍生品設計,獲得了「紅點至尊獎」。

而參展的紙傘作品中,正是劉有泉和夥伴們一起做的。看著孫輩們把老行當重新煥發出生機,劉有泉由衷地感到欣慰:3個年輕人,不鑽進高樓大廈,不做前沿高科技的事,卻在靜靜的手工中體會到最純粹的快樂。

如今,紙傘展示館有了,訂單也多了。3個小夥伴又在為找到、留住好的制傘工匠發愁。雖說劉有泉和4個老師傅一直在默默耕耘,也帶了六七個徒弟,可純手工製作耗時耗力,沒法批量生產,在規定工期內交貨也成了難題。

「只要每個月可以拿到和外面打工一樣的收入,我相信一定能留住人,也會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劉偉學想得很實際,對於餘杭油紙傘的未來,劉偉學和他的小夥伴希望餘杭紙傘製作技藝繼被列為浙江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後,也能成功申請國家級非遺名錄。

他們早已打定了主意,這條路一定要走下去。在他們篤定的目光裡,傳承不只是傳承,老東西也並非暮氣沉沉。一代代技藝流轉,是手與心的相連,散發著情懷和生機。

相關焦點

  • 杭州祖孫倆的油紙傘情緣:傳統手工藝有了國際化夢想
    中新網杭州8月10日電(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陳笑樂)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有一對祖孫,做著傳統的餘杭油紙傘,延續著一段紙傘情緣。  餘杭油紙傘曾是杭州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必備雨具,至今已有230餘年歷史。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董文遠九房開設了杭州最早的油紙傘店,當時有漁船傘、文明傘、大紅傘等多個品種。
  •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湘潭縣石鼓油紙傘:歷經72道工序,用手藝傳承...
    以前的油紙傘作坊就像裁縫鋪、鐵匠鋪一樣,尋常可見,石鼓鎮上很多人家世代以製作油紙傘為業,距今約有600年的歷史。近日,百年非遺張新發「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欄目組來到湘潭縣石鼓鎮,走進湖南非遺文化代表性傳承人周漢宇,聽他講述一根楠竹是如何通過手藝和匠心變成一把精緻的油紙傘的。
  • 「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石鼓油紙傘:歷經72道工序,用手藝傳承中國韻味
    近日,百年非遺張新發「非遺傳承 有味發現」欄目組來到湘潭縣石鼓鎮,走進湖南非遺文化代表性傳承人周漢宇,聽他講述一根楠竹是如何通過手藝和匠心變成一把精緻的油紙傘的。周漢宇說,油紙傘的骨架要選用五年生楠竹製作,這樣的竹子不易被蟲咬壞,堅固耐用。他在後山挑選了一棵五年以上挺拔的楠竹後,去除竹子表面的青皮和結巴後,竹子被削成一段段傘骨架組件。
  • 「老人活路」即將消失的手工傳承油紙傘!
    目前,村裡做傘的只剩下五六個老藝人,當地人把這門手藝叫做「老人活路」。1927年出生的鄭映海是油紙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鄭映海老人從8歲開始幫助家人製作油紙傘,至今依然固守著這一古老的傳統行業。因為手工製作油紙傘耗時長、價格低、勞動強度低,年輕人每天打工的收入遠高於此。
  • 非遺傳承新機遇 油紙傘在抖音銷量翻番
    「我個人認為想要傳承好,首先得讓傳承人生存得足夠好。」定居杭州的餘萬倫是瀘州油紙傘的傳承人,他師父是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畢六福。餘萬倫稱,和很多傳統非遺項目一樣,油紙傘面臨傳承難的問題。他傳承的瀘州油紙傘完整工序有96道,如今全國只有不到10個人能整傘製作。
  • M&O巴黎展|六個新銳show room 帶你窺探家居潮流最趨勢
    時尚之都永遠在馬不停蹄的向全球發布著風向標,還沒從2017年設計圈回過神兒,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Object)已經開啟2018新潮流了。新浪家居再次受邀,奔赴巴黎帶你感受1月最新家居趨勢!
  • 2018全球家居裝飾設計第一展—法國巴黎家居設計展
    剛剛上期李R才介紹完:2018德國科隆國際家具展—室內設計趨勢(家具與燈光)。這次又迎來了2018全球家居裝飾設計第一展——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春季)。本來李R計劃寫一下燈飾照明的燈光設計這一塊,看來要給大展讓步了。文章末尾有重點!
  • 傳承老手藝
    12月18日,相山區三堤口街道慶相橋社區邀請傳統手工老師向轄區居民講解傳統虎頭帽的製作。據了解,虎頭帽是一種傳統民間手工藝品,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當日,三堤口街道慶相橋社區開展「做虎頭帽 傳承老手藝」活動。
  • 一把傘的起落與傳承 他想把油紙傘製作工藝傳下去
    瀟湘晨報記者 王歡 湘潭報導   很多年後,趙文超總會想起他15歲時的一個夜晚:爺爺傳授獨家祖傳手藝,從一勺油開始。   那一個夜晚,他接過祖傳手藝   趙文超15歲時,某一個夜晚,爺爺把他喊到一間偏房,裡面有一個大鍋爐,鍋爐下燒著火。
  • 傳承|煙雨朦朧,油紙傘下的旖旎時光
    用三層紙來糊傘要將紙刷平不能留有空氣在其中讓紙張全部完整的重疊在一起收 傘糊完紙後的當天是不能動的第二天來收傘定型如果遇到天陰需要到廠房中烘烤定型鑽 孔每根傘的支架上會鑽20個孔這樣用來穿線會非常密實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之一作為起源於中國的一種紙制或布制傘亦傳至亞洲各地如日本朝鮮、越南、泰國、等地,並在各地發展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油紙傘前段時間有一部紀錄片在B站的總播放量已達85.1萬網友評論它「粗糙但富有生命力」它就是《尋找手藝》
  • 傳承老手藝 「剪」出新生活
    原標題:傳承老手藝 「剪」出新生活 「老師,我這幅剪紙的周邊如何再加些花卉?」「老師,這裡如何添加中秋元素?」9月30日中午,在溫州市鹿城區老年大學內,一場「歡度國慶」為主題的剪紙課已結束,但同學們依舊興致不減。1989年出生的單溫克,被同他父輩一樣大的學生團團圍住,爭相請教剪紙技藝。
  • 傳統手藝「出圈」 融入生活才是活態傳承
    文化學者馮驥才先生曾撰寫大量文章呼籲社會關注民間手藝、非遺傳承。而今,也有不少90後、00後「後浪」們通過向年老的手藝人學習技藝,繼承傳統,他們同樣值得敬佩。來自鄉土社會的手藝,到底有什麼魅力,讓不少都市裡的年輕人著迷,又為什麼需要我們這一代傳承下去呢?
  • 「匠心」傳承老手藝
    習斌(右)、劉怡(左)分別來自山西大同和四川成都,「樂器張」在張俊國的努力開拓下,不斷傳承發揚光大,桃李滿天下。&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載著獨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而這些文化的傳承,離不開「手藝人」,他們中有很多人擇一事終一生,用漫長歲月書寫自己對傳統手工技藝的堅守與傳承。他們是手藝人,更是守藝人。
  • 王府中環攜手MAISON&OBJET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
    彰顯國際設計和生活方式 北京「王府中環 MAISON&OBJET 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 北京2018年1月26日電 /美通社/ -- 王府中環今天宣布與著名家居裝飾、室內設計、建築以及生活方式文化和潮流的國際權威
  • 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迎來「20歲生日」
    新華網巴黎9月5日電(記者尚栩)為期5天的法國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4日在位於巴黎北郊的北維勒班展覽中心拉開帷幕。來自6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3300多家參展商紛紛推出大量概念新穎、設計獨特的高品質家居裝飾產品,為這一世界知名展會慶祝「20歲生日」。
  • 好一把詩意的油紙傘
    本報記者 張曉欣 劉斐一把小小的油紙傘,一個生動含蓄的傳統文化符號。「白牆黑瓦青石板,小巷細雨油紙傘」,油紙傘從來不只是遮陽擋雨的工具,它還能給平淡的生活增添朦朧的詩意。江西婺源縣甲路村,世代制傘,名氣不小。有民謠唱:「景德鎮的瓷器,甲路的傘,杭州的絲綢不用揀。」
  • 2018M&O巴黎展新銳設計師出爐|義大利設計又要回潮了?
    時尚之都永遠在馬不停蹄的向全球發布著風向標,還沒從2017年設計圈回過神兒,巴黎時尚家居設計展(Maison&Object)已經準備開啟2018新潮流了。新浪家居再次受邀,即將帶你感受1月最新家居趨勢!
  • 第12屆巴黎展(CTAF)三特點凸顯
    核心提示:本報訊 (記者 席萍)第12屆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巴黎)(CTAF)暨巴黎國際服裝服飾採購展(APP Paris)(以下統稱「巴黎展」),於2014年9月15日~18日在巴黎布爾歇展覽中心與歐洲知名的Texworld服裝面料展同期同地舉辦。
  • 福州油紙傘:三坊七巷穿越千年的浪漫
    現在除了在古裝影視劇中還能看到它的身影,身邊幾乎已經消失了,生在北方的我一次都沒有親眼見過這種江南韻調的油紙傘。然而在朦朧煙雨裡穿梭而過的油紙傘,卻是福州街巷裡深情的符號之一。曾幾何時,撐著油紙傘,在雨巷深處徘徊的情景還俯拾可見。在很久以前,古老的坊巷、輕盈的紙傘,就伴隨著福州城的煙雨,浪漫了無數的歲月。我的人生第一遇見這種傳統的油紙傘就是在福州的三坊七巷裡。
  • 你真的了解法國巴黎家居裝飾展嗎?
    法國巴黎家居裝飾展(Maison & Objet)是歐洲三大著名博覽會之一。這個具有國際創意與超時代設計的盛會,對於所有專業人士來說,它不僅僅是一個高品質的商業博覽,更是一個家居世界的魅力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