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襲珍珠港,南雲忠一為什麼不發動第三波攻擊

2020-12-14 戰爭事典

1941年11月17日,山本五十六登上機動部隊旗艦「赤城」號鼓舞士氣,強調了布哇作戰的重要性,並且指示:如果最後一刻聽到美日談判成功,即便是飛機已經起飛,也要馬上歸艦返航;不能做到的官兵,可以馬上辭職。11月22日,南雲機動部隊自單冠灣泊地拔錨,布哇作戰的大幕拉開。聯合艦隊之前便訓示機動部隊,本次作戰要如織田信長在桶狹間奇襲今川義元的本陣一般。敵在珍珠港!

日軍對這場偷襲可謂是計劃周密。偷襲前就安排27艘潛艇對珍珠港進行嚴密監視,空襲珍珠港的不僅有強大的機動部隊、熟練的飛行員、專門對潛水攻擊艦船優化的九一式航空魚雷,還處心積慮地安排了特殊潛艇——日本海軍暗中研製的微型潛艇「甲標的」。這五艘「甲標的」由伊16、伊18、伊20、伊22、伊24五艘潛艇搭載,它們的任務是潛入珍珠港,向美軍的艦船發射魚雷。這種潛艇一旦放出,就很難回收,可以說基本上沒有生還的可能性。山本五十六對此十分反對,但是在黑島龜人的請求下,他還是批准了計劃,並且要求探索提高回收及生還率的方法。到了戰爭後期,這種潛艇的後期型號「蛟龍」「海龍」就是徹徹底底的特攻兵器了。諷刺的是,在珍珠港偷襲中,這五艘「甲標的」毫無建樹,反倒全部沉沒了,十個成員死了九個。

(上圖)赤城號上偷襲珍珠港部隊起飛前最後一刻從艦橋望向飛行甲板的場景

1941年12月7日,夏威夷時間07:40, 183架塗著血紅「日之丸」的飛機打破了珍珠港上空的寧靜。那天恰逢星期天,正在休假的美軍怎麼也想不到竟然會有炸彈落在這個安全的港口,襲擊美國海軍的大本營!183架飛機中有43架零式戰鬥機、89架九七式艦攻(49架掛載炸彈,40架掛載魚雷)和51架九九式艦爆。艦攻隊負責摧毀艦船;艦爆隊負責炸毀機場;零戰負責擊毀美軍飛機,奪取制空權。

在看到毫無防備的美軍戰列艦之後,淵田美津雄興奮地發出了代表奇襲成功的信號:「虎,虎,虎」。這個信號一直傳遞,甚至傳到了柱島泊地內的聯合艦隊旗艦「長門」號上。戰爭開始了。07:58,羅根·C.雷姆賽上校於福特島向港內發出廣播:「珍珠港遇到空襲,這不是演習!」美軍才恍然大悟。

實際上,上帝並不是沒給美國人機會。早在1941年年初,美國海軍部長就曾經警告過陸軍部長,鑑於日美關係的空前惡化,美軍有必要重新研究珍珠港內太平洋艦隊的安全問題,並且提出日軍有可能通過轟炸機轟炸的方式來摧毀太平洋艦隊。11月27日,美軍陸軍參謀長和海軍作戰部長均對夏威夷的陸、海軍部隊提出了美日談判已基本決裂,要迅速整備珍珠港防務的要求。在日軍攻擊隊到達的80分鐘前(即06:30),美軍陸軍參謀長和海軍作戰部長在此發出追加警告,美、日斷交迫在眉睫。12月7日08:30伺機潛入珍珠港的日軍「甲標的」中的廣尾艇被擊沉,擊沉廣尾艇的「沃德」號驅逐艦對上級進行了匯報,但是沒有引起重視。同樣在07:00左右,瓦胡島上的雷達站發現雷達顯示北方有一大群飛機接近後,他們趕緊聯絡防空中心有不明物體靠近基地,但是他們沒有提及規模,所以值班的軍官認為這是北土飛來的轟炸機群。就這樣,在不在意和玩忽職守下,美軍錯失了發現日軍的機會。一切都無法挽回了。

日軍第一波攻擊隊在抵達後確認所有船艦,共有8艘戰列艦、8艘巡洋艦、30艘驅逐艦、4艘潛艇、9艘布雷艦、14艘掃雷艦、1艘炮艇、12艘魚雷艇、2艘補給艦和2艘油輪。航母不在港內,這也證明了珍珠港並不是美軍勾引的誘餌,如果是美國的陰謀論的話,那應該在港的都是航空母艦,戰列艦出去躲避。因為在那個時候各國海軍都把戰列艦作為決勝力量,而不是航空母艦。各國海軍依舊是馬漢式的戰列艦決勝思維。不過眼下,面對毫無防備的戰列艦編隊,早已急不可耐的「海鷲」紛紛找上目標。08:02,「內達華」號中彈,並且差點堵住珍珠港進出口。08:10,被「加賀」號艦攻隊的炸彈擊中彈藥庫的「亞利桑那」號殉爆,短短九分鐘內,這艘龐然大物就沉入水中。今天人們還可以在「亞利桑那」號紀念館目睹戰列艦在飛機轟炸下的慘狀。

08:40,日軍第二波攻擊隊抵達。08:45,第一波攻擊隊抵達預定集合地點並開始返回母艦。第二波攻擊隊中,第2波日軍機隊共有171架,由島崎重合指揮。其中,零式戰鬥機36架,九七式艦攻54架,九九式艦爆81架。珍珠港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起火和爆炸是今天珍珠港的主題。

我們不妨對這兩波攻擊先做一個決算。日軍取得的戰果如下,美軍戰列艦四艘被擊沉(即「亞利桑那」號、「西維吉尼亞」號、「加利福尼亞」號、「俄克拉荷馬」號),一艘重傷(「內達華」號),三艘輕傷。輕巡洋艦兩艘重傷,一艘輕傷。驅逐艦兩艘重傷,一艘輕傷。一艘靶船「猶他」號沉沒。即使不算飛機的損失,機動部隊的戰果也不可謂不豐厚。在如此情況下,淵田美津雄的建議,發起第三波攻擊隊就成了許多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尤其是電影《虎虎虎》中,淵田美津雄的不解,源田實的無奈更加凸顯了南雲忠一外行、膽小、懦弱的形象。加上尼米茲的推波助瀾,似乎沒有發動第三波攻擊的南雲忠一就該切腹謝罪。而事實上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情況,日軍準備良久的兩波攻擊隊已經升空,如果要發動第三波攻擊,準備時間要更長,還要抽調航空母艦上空的直衛隊。以後人的角度來看南雲部隊是比較安全的,但是在當時,南雲忠一要考慮的是整個艦隊的安危。九段漸減中,機動部隊是漸減削弱敵人的重要力量,承擔著在決戰前消耗敵人的任務,如果機動部隊為了第三波攻擊損失了航母,毫無疑問對整體作戰會有很大的影響。

第二點,日軍在整場作戰中,飛機的損失是集中在第二波攻擊隊的。日軍飛機未歸艦的29架,74架中彈。在第二波攻擊中,美軍的高射火力的抵抗已經開始並且逐漸完善。在戰前,日軍就預計美軍的高射火力的抵抗會十分兇殘。和山口多聞把飛行員看作零件不一樣,南雲忠一對飛行員的愛護是出了名的,他不願意用這些精銳飛行員的生命冒險也是原因之一。

第三點,眾所周知,日軍對作戰計劃的執行向來嚴格,有時候甚至死板,這也是中途島海戰慘敗的原因之一。先前聯合艦隊制定的作戰計劃原文是這樣的:「空襲結束後,機動部隊應迅速擺脫敵人,暫時返回國內,進行補充和修整。然後就第二階段的作戰進行部署。」作戰計劃也提到第一波第二波部隊返回後應該為下次攻擊準備,但是第三波以及後續攻擊發出的基礎是對敵人基地航空兵殲滅順利,如此才能進行反覆攻擊。當時的情況下,美軍航母位置不明,日軍飛行員的疲勞度也在增加,機庫內整備飛機的機械師的工作量在不斷增大,美軍在外圍機場的陸基飛機不斷起飛,放棄進行反覆攻擊是正確的抉擇。用後人的視角看,此時「企業」號的偵察機已經發艦,不做出第三波攻擊的決策,也是正確的。最小的代價換最大的戰果才是奇襲的目的,用生命換最大的戰果是特攻。

第四點,這和南雲忠一個人的性格也有關係。南雲忠一性格謹慎,年齡的原因使得他沒有什麼進取心。宇垣纏在自己的日記《戰藻錄》中認為他精神有缺陷,整日精神緊張。這實際上就是因為南雲沒有進取心,有他對航空母艦作戰這個新奇且威力不確定的東西沒有鑽研的欲望,所以對於使用這把寶刀,也是心存疑慮。他的參謀長草鹿龍之介也是一個謹慎的人,可以說整個南雲機動部隊的決策是保守的。加上聯合艦隊慣有的保船思維,南雲忠一做出這樣的決定可以說非常正常。

退一步講,如果南雲忠一放出第三波攻擊隊,會怎麼樣?深入人心的說法是尼米茲的話,如果日本人轟炸了修理船塢和油罐,那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將會癱瘓,太平洋戰爭少說還要再打兩年。那,實際上呢?

第一,對船塢的轟炸難以畢其功於一役,一次攻擊難以癱瘓船塢,對於奇襲而言,這是不符合實際的,美國人並不是毫無還手之力。他們的航母,基地航空兵,高射火力的損失都不是毀滅性的。無法反覆攻擊下談轟炸船塢是痴人說夢。第二,美國人對油罐的保護良好,分罐儲存的油料可以保證不會一次損失所有,油罐外有土壘起的隔離牆,保證不會出現油罐的連環引燃,所以摧毀珍珠港存油難度不低。即便是摧毀了,美國在西海岸的油田可以保證石油的供給,日本的潛艇是艦隊艦艇,破襲方面疲軟,美國的油船可以大搖大擺地運輸石油。所以想藉此癱瘓太平洋艦隊是無稽之談。

不管怎樣,美國太平洋艦隊已經癱瘓,南方作戰也已經開始,下一個目標就是印度洋的英國人了。如何掃蕩英國人,奪取資源產地,為大東亞戰爭提供物質保證,這是個嚴肅的問題。

本文摘《戰爭事典之熱兵器時代5》

相關焦點

  • 偷襲珍珠港,南雲忠一怯戰才放棄第三波空襲?其實做法很聰明
    二戰後期執行偷襲珍珠港命令的是南雲忠一,作為當時日本海軍執行偷襲計劃的主帥,帶著山本五十六的命令,前往美國珍珠港附近進行偷襲,在此次戰役之中取得了完勝的成果。不過後世很多人對於南雲忠一的評價卻不高,甚至不少人覺得他就是一個怯懦的小人,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南雲忠一在偷襲的時候放棄了第三波空襲,讓人覺得他是怯戰了,那麼真實情況是這樣的麼?其實這是一種聰明的做法。
  • 如何評價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名將南雲忠一
    作為山本五十六的嫡系,山本五十六顯然高估了南雲忠義一的能力和水平。他也辜負了山本五十六對他的鐘愛。從他的指揮水平上也看得出山本五十六也絕非高明。謹慎是南雲忠一的長處也是他的短處。海軍名將四個字與南雲忠一無關。
  • 山下奉文登陸馬來亞,為什麼比南雲忠一偷襲珍珠港早2小時?
    熟悉二戰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日本的「南進」政策中,偷襲珍珠港和進攻東南亞地區是同時進行的。按照他們的計劃,是首先由海軍發起對珍珠港的偷襲,而後再由陸軍進攻馬來半島、關島和威克島等地。 但是歷史的長河中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太多了。
  • 二戰日本成功偷襲珍珠港後,為何不乘勢直接佔領夏威夷?
    既然日本知道珍珠港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核心基地,那日本當初為什麼在成功偷襲珍珠港後,不順勢佔領珍珠港或者整個夏威夷,徹底斷絕美國海軍的後路,以絕後患呢? 所以日本偷襲珍珠港只是為了能夠阻止美太平洋艦隊能夠從容地增援東南亞地區的英美海軍,來以此為自己佔領東南亞獲得空間和時間。
  • 被挖苦諷刺,評為廢物的南雲忠一,是否真的只是一個廢物?
    而事實上,南雲也確實做到了,第一航空艦隊在11月26日出發,12月2日大本營發出了「攀登新高山1208」的作戰命令,於是艦隊在美國時間12月7日,對珍珠港發動了空襲。美軍被擊沉包括戰列艦在內的十二艘戰艦,超過300架美軍軍機被毀,可以說是空前的勝利。然而南雲卻在這個時候下令返航,放棄了第三波攻擊。
  • 二戰時,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指揮官南雲忠一,最後是什麼下場?
    1941年12月初,戴笠所領導的軍統已經提前破譯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事情,並且通知了美國,但美國並未重視,12月7日,日本名將南雲忠一指揮著海軍偷襲了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
  • 老師不會告訴你,日本偷襲珍珠港,其實是被逼無奈下的選擇
    曾經有人說,二戰中日本最大的錯誤就是去偷襲珍珠港,招惹美國。日本如果沒有偷襲珍珠港,或許美國會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根本不會參加二戰。你覺得日本人真有那麼傻嗎?他們就沒有考慮過美國參戰之後的影響?日本人很清楚,惹上美國,絕對是一個大麻煩。
  • 日軍慘敗中途島,全是因為南雲忠一的指揮失誤嗎?還有哪些原因?
    中途島海戰,日本聯合艦隊最終慘敗,僅僅是因為南雲忠一戰略上的指揮失誤嗎?當然不是,除了南雲忠一戰略上的失誤,還有其他更多主觀因素所導致。 本期作者從三個方面闡述下,日本慘敗中途島。除了南雲忠一指揮上的失誤,還有其他哪些原因所導致。 一、中途島海戰發生的歷史演變。 二、日本慘敗中途島的原因。
  • 關於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真相,難道真的只是走入絕境後的無奈選擇?
    回顧二戰歷史,二戰中日本最大的錯誤應該就是去偷襲珍珠港,招惹了美國,最終為自己帶來了一個強大的敵人。 其實關於偷襲珍珠港,不排除當時日本有賭的成分,他們在賭日本海軍可以在太平洋戰場上速戰速決,快速的擊敗美軍。日本的賭運一直都很不錯,甲午戰爭,他們賭贏了,日俄戰爭,他們又賭贏了,九一八,他們還是賭贏了。所以他們很自信,自信到這一次肯定又將會是同樣的結果。
  • 夏威夷遊記之二-珍珠港的炮艦
    珍珠港的出名與日本偷襲珍珠港高度相關,因此珍珠港炮艦的故事自然是繞不開的話題,這也是夏威夷旅遊繞不過的打卡地,非寫不可的內容。(日軍偷襲珍珠港-電影畫面) 350餘架日本飛機對珍珠港海軍基地實施了先後兩波攻擊
  • 日本當年為什麼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呢?
    二戰時日本是亞洲最強大的法西斯國家,二戰開始之前日本就對周邊國家發動了侵略戰爭,當時日本在中國戰場上陷入長期的消耗戰,由於日本本土的資源嚴重不足,所以為了負擔起中國戰場上的消耗,日本不得不向其它國家發動戰爭以便掠奪資源。
  • 日本距珍珠港3500海裡,它是如何瞞天過海,千裡偷襲珍珠港?
    日本偷襲珍珠港然而,這場偷襲卻為日本海軍贏得了在太平洋的制海權,從而打開了南下太平洋的大門。為了奪取珍珠港這一夢寐以求的戰略目標,贏得這場在太平洋上的瘋狂豪賭,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使出了自己的一個制勝籌碼——海軍航空兵。為了保證偷襲珍珠港計劃的成功,1941年4月,山本五十六對Z計劃進行了更為周密的部署。
  • 因指揮偷襲珍珠港一戰成名的南雲忠一,最後的下場是怎樣的
    說到南雲忠一的最後下場,塞班島戰役是繞不開的話題。1944年3月的某一天,美國海軍上將尼米茲和他的上司,時任海軍作戰部部長的金上將一道,敲開了總統羅斯福辦公室大門。兩人興奮地向羅斯福匯報說:「日本人即將完蛋了。」為什麼兩人會做出如此肯定地預測呢?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偷襲珍珠港?美國的巨大威脅,他不得不為之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了珍珠港,將美國拖入了太平洋戰爭,也將日本逼入了一條絕望。 回望歷史,面對日本這樣瘋狂的舉動,我們不禁反思,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呢?
  • 日本當年為什麼執意要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呢?
    長時間的交戰讓日本在亞洲戰場陷入劣勢,但誰也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日本選擇了偷襲珍珠港,甚至連希特勒在收到消息後都是大為不解,認為日本已經瘋了,那麼當年日本要執意偷襲美國珍珠港呢?美國的這一手操作,讓日本的戰爭機器陷入癱瘓,日本面臨的局面就是慢性等死,加上日本也擔心美國對他們發動攻擊,於是謀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消滅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力量,隨後就可以去佔用東南亞的資源。美國在發動偷襲珍珠港之前,也意識到會遭受到美國的報復,但它始終堅信美國恢復的這段時期,日本可以做好十足的準備。
  • 二戰日本為何要偷襲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示意圖。網絡圖為此,日本1939年擬定了分別為「南下」「北上」兩個取向的作戰計劃。日本最先看重蘇聯豐富的戰爭資源,於1939年5月至9月,按計劃向位於中蒙邊境海拉爾以南200公裡的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大規模試探性戰略進攻。
  • 二戰時期,日本為什麼敢去偷襲美國的珍珠港?
    一般人都認為,美國參戰,是因為日本當時正打算偷襲珍珠港,正好讓美國有機會參戰。儘管許多人說日本的這一舉動是荒誕的,但不知是誰給了他們勇氣。但實際上,這只是日本在走出國門後的無奈選擇,如果他們想讓戰爭繼續,只能選擇偷襲珍珠港。
  • 美軍進攻塞班島日軍飛機不堪一擊,南雲忠一的損命之戰
    此次戰役美軍的指揮官斯普魯恩斯上將,他與南雲忠一在日軍偷襲珍珠港時就已經結下了梁子,所以這一次在塞班島的登陸戰中,他就暗暗發誓一定要終結南雲忠一的軍事生涯。6月14日美軍第58特混艦隊的火力支援艦將所有口徑的大炮都對準了塞班島,開始了地毯式的炮轟,這一天美軍一共發射了1萬5千發的炮彈.
  • 二戰最愚蠢的決策,日本為什麼要偷襲珍珠港?一為續命二為翻身
    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將美國推到自己的對立面,真是因為愚蠢嗎?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將美國這個強大的戰爭機器拉到了自己面前。很多人認為這是日本二戰中最愚蠢的一次戰略決策,加速了自身覆滅。
  • 揭秘|日本真的成功偷襲珍珠港了嗎?
    日本為什麼能夠成功偷襲珍珠港?難道美國真的沒有任何防備嗎?美軍的情報部門事先沒有察覺到任何疑點嗎?還是說美國政府一手導演了這場震驚世界的所謂的「偷襲」?然而,恰恰是這最後一步,讓美國政府犯了難,因為美國民眾根本不願意為政府打仗。美國民眾為什麼不願意為政府打仗?要想搞明白這一點,就必須談一談美國的人權問題。美國公民的人權和民權受到憲法及各種法律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