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歪寨村:百姓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2020-09-04 直播安順

今年,阿歪寨「舊貌換新顏」,成功打造出藤甲谷網紅景區、古村落民宿區、民宿研學區、布依風情一條街等農文旅結合的田園綜合體,各方人士慕名而來,藤甲之魅,穿越之旅,成為貴州西部黃金旅遊線上新的風向標,讓當地老百姓在家門口就吃上了「旅遊飯」。

在么鋪鎮阿歪寨村,記者看到,歷時半年多打造的三國風雲「藤甲谷」已完成近半,形態各異的石頭雕塑正在進行後期的製作,藤甲兵雕像正在進行吊裝,整個藤甲谷施工場面熱鬧非凡。

在滕甲谷一群村民正在編織藤甲兵盔甲,據記者現場了解,村民們全都是義務來編藤甲的,從早上八點,一直到晚上七點。這樣的情景已經連續堅持了好幾天。她們中還有剛剛服刑回來的村民,回來後她們無怨無悔的投身於家鄉的建設。

記者:

為什麼會想到要到這兒來義務服務呢?

歪寨村村民 伍仕英:

因為為了大家的發展,以後這些大家享受,為了我們村寨的美麗鄉村。

「藤甲谷」充分挖掘三國藤甲文化,利用阿歪寨村獨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優勢,由知名藝術家宋培倫先生精心設計打造,打造期間,宋培倫先生每天都在「藤甲谷」,隨著藤甲谷的日益完善,宋培倫先生也明顯的感知到了村民之間的氣氛正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藤甲谷設計大師 宋培倫:

前兩天我去看見一幫老頭坐在一起聊天,我就覺得他們感到了那種非常幸福的感覺,大家都非常高興,因為以前就很難看到大家集中在一起聊天、擺家常。

經開區引入資金改善阿歪寨村村容村貌,家家戶戶的舊房變成了新房,每家每戶的房屋都改造成了民宿,通過「藤甲谷」帶動旅遊業的發展,阿歪寨村的民宿、餐飲、康養、藤編手工藝及花卉、精品水果、水產養殖等產業正在極速成長,促進了當地村民就地就業,產業發展起來了,村民對生活重新燃起了新的希望。

記者:

現在覺得生活在阿歪寨村幸福嗎?

歪寨村村民 伍仕英:

幸福,比以前幸福多了,每個人出來都很開心。

記 者:吳倩

編 輯:田褀琪

安順市廣播電視臺

外宣民生中心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家門口就業生活美丨安順經開區么鋪鎮阿歪寨村...
    上午8點,在家煮上一碗熱騰騰的麵條,用過簡單的早餐後,我和弟弟一起換上公司發的制服準備出門。  我們上班的地點就在村子裡。我叫韋永堂,是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么鋪鎮阿歪寨村村民,今年57歲,負責村內公共環境衛生的清潔工工作;我的弟弟叫韋永田,今年49歲,在村裡引進的旅遊公司擔任保安。
  • 好日子就在家門口——元氏縣東韓臺村發展旅遊富一方百姓
    隨著石家莊市第六屆旅發大會的成功舉辦,這裡成了眾多市民的「打卡」之地,更讓一方百姓端起了「旅遊碗」,吃上了「美麗飯」。●遊客誇讚特色足 村民爭說發展好行走在漢風小鎮的長廊上,廊道頂端懸掛著數不清的暖黃色燈籠,東西兩邊是繪著彩色圖騰的柱子。漢代特色的街巷裡,叫賣聲此起彼伏。
  • 家門口吃上旅遊飯「空心村」變「網紅村」
    走進安順市經開區么鋪鎮阿歪寨村,高大魁梧的藤甲兵塑像站立道路兩旁,村間小道上總能聽到當地人說起家鄉文化。當地幹部群眾結合自身歷史文化特點和地理環境優勢,將目光投向鄉村旅遊和民宿產業。按照「共同締造」試點村發展思路,阿歪寨村採取「農民資產入股、村合作社集中管理、企業出資認購、公司建設運營」模式,動員本寨村民無償出讓老舊危房20年的使用權給合作社,合作社再引進社會資本(愛心企業家)對老舊房屋進行認領、修繕和改造,最後統一交給旅遊公司進行布局和管理運營,盤活業態,實現合作共贏。
  • 樂業縣貧困戶脫胎換骨:在家門口「遊山玩水」還能吃上「旅遊飯」
    家門口吃上「旅遊飯」村民增收有信心踏上層層石梯,來到了氣派的觀景平臺,平臺分上下兩層,設有咖啡服務廳、遊客大廳、觀景臺等設施。走進雲海咖啡廳,一股濃鬱的咖啡香撲鼻而來。據悉,這座海拔高達1466米的咖啡廳是全廣西海拔最高的咖啡廳。
  • 離石區信義鎮:家門口吃上了「旅遊飯」
    現在不一樣了,旅遊的人多了,做生意的人家也不少,不僅人氣旺,而且財氣也來了。」8月10日,立秋剛過,晌午時分,離石區信義鎮王村57歲的村民李鳳萍一邊在院子裡面採摘新鮮蔬菜,一邊與記者嘮著這幾年村裡的變化。說話間,李鳳萍將剛剛採摘好的新鮮蔬菜放入籃筐,準備送到村裡的農家樂飯店。「我們這兒的農家樂用的食材都是村民們自家種的蔬菜,健康環保,城裡人可喜歡吃了。
  • 打造「拉薩人家」品牌 百姓吃上「旅遊飯」
    原標題:奪底街道立足自身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打造「拉薩人家」品牌 百姓吃上「旅遊飯」一直以來,鄉村旅遊是城郊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奪底街道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積極打造拉薩近郊鄉村旅遊景點,在給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的同時也讓當地百姓吃上了「
  • 兩個5A級景區帶旺人氣 三亞南山村民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兩個5A級景區帶旺人氣  南山村民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三亞日報訊(記者 林志猛)「目前,南山村藉助兩個5A級景區的旅遊資源,已帶動南山村民在景區公路周邊開設18家農家樂飯店和水果店等。」6月30日,南山村黨建專幹邢雄榮告訴三亞日報記者,正是依託景區聚高人氣,村民圍繞「吃、住、娛」做文章,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這裡的農村生產方式、農民生活方式由此有了很大變化。
  • 吃上「旅遊飯」,邁上小康路
    經過幾年發展,戴建偉的種養殖基地從過去的50畝擴建到150餘畝,從單一的養魚到種養殖、觀光旅遊,從個人單幹到吸納7名社員共同創業,幫助了周邊村組20餘人在家門口就業。「觀音湖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讓鄉村、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村民吃上了『旅遊飯』,走上了小康路。」觀音湖區黨工委副書記張晶說。
  • 磐安三畝田村村民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磐安三畝田村村民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發布日期: 2020-07-14
  • 湖北孝感剝岸村民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今年6月,雙木旅遊路通車;10月,村裡的房車露營地開營。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對剝岸村人來說,正在由夢想變為現實。望「景」興嘆剝岸村位於孝感市雙峰山旅遊度假區,地處黃孝河源頭。近幾年,鄉村旅遊日漸升溫。看木蘭山、雙峰山紅紅火火,自己卻守著風景受窮,剝岸村人著急:啥時才能吃上「旅遊飯」?重新定位剝岸村的困惑,同樣困擾著周邊的洪益村、上灣村、滑石村、大砦村。
  • 【湖北日報·孝感觀察】剝岸村民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 一個...
    孝感市雙峰山旅遊度假區打通雙(雙峰山)木(木蘭山)旅遊公路,規劃建設環山鄉村旅遊度假帶,連片開發剝岸村及周邊村,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走上致富路。
  • 湖北建始店子坪:紅色引領 百姓吃上了旅遊飯
    店子坪村結合「愚公」精神,打造紅色教育基地、紅色旅遊基地,鄉村旅遊、紅色旅遊也在店子坪村悄然興起。一撥又一撥的基層黨員幹部到這裡觀摩、培訓,聆聽、感受店子坪人「愚公移山」的動人事跡。1戶農家樂帶動周邊4戶及以上農戶就業,周邊農戶通過自己勞作,滿足了自己的需求,還提供自家的土豆、蔬菜、土雞、臘肉、水果等給民宿,實現了在家也能致富的夢想。店子坪村景色。(建始縣文旅局供圖)店子坪村的村民周瓊以往都是在海南三亞打工,路通了之後看準機會的她回家開起了農家樂。
  • 陝南地區堅持農旅結合 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聊起未來的打算,劉自秀說:「我小時候家裡窮得吃不上飯,讀到四年級就輟學了。我從心底裡喜歡上學。現在就想穩穩噹噹辦好農家樂,供兩個女兒好好上大學。」旅遊+親子,脫貧新路子從陝西省商洛市鎮安縣城出發,往東南方向行車16公裡左右,便到達了磨石溝美麗鄉村。磨石溝隸屬鎮安縣青銅關鎮豐收村,全村有608戶村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77戶。
  • 太原東山旅遊公路基本建成,農戶有望家門口吃上「旅遊飯」
    更為重要的是,這條路盤活了曾因交通條件制約而「猶在深閨」的旅遊資源,今後遊客多了,沿途的農戶也有望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路好風景美6月16日,記者驅車來到東山旅遊公路的三標段,這裡的各項建設已經完成,一條嶄新的瀝青路面蜿蜒向北延伸。
  • 三亞天涯區西島美麗漁村建設讓村民在家吃上「旅遊飯」
    三亞天涯區西島美麗漁村建設讓村民在家吃上「旅遊飯」 2020-04-30 0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石家莊元氏縣東韓臺村:好日子就在家門口
    隨著石家莊市第六屆旅發大會的成功舉辦,這裡成了眾多市民的「打卡」之地,更讓一方百姓端起了「旅遊碗」,吃上了「美麗飯」。  遊客誇讚特色足  村民爭說發展好  行走在漢風小鎮的長廊上,廊道頂端懸掛著數不清的暖黃色燈籠,東西兩邊是繪著彩色圖騰的柱子。漢代特色的街巷裡,叫賣聲此起彼伏。
  • 【市民身邊看變化】市民政局:「長者食堂」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
    【市民身邊看變化】市民政局:「長者食堂」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吃上「熱乎飯」 2020-12-24 1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安順阿歪寨村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
    8月30日陽光明媚,走在安順經濟技術開發區么鋪鎮阿歪寨村,石頭的房子、石頭的牆、石頭的碾子、石頭的磨,高低錯落的石牆石屋已成為遊客們的打卡點,拍照合影絡繹不絕……翻看著剛剛拍的小視頻,來自清鎮的張光豔女士發了個抖音視頻,開心地說:「之前就看朋友發過圖片,沒想到就在離我老家不遠處,這次回家還順便和家人來一日遊,感覺風格很獨特,環境也不錯,非常開心!」
  • 吃上「旅遊飯」韋橋村村民喊「香」
    縱橫交錯的古渠系、古樸的田園美景以及毗鄰黃河大峽谷的地理位置,讓韋橋村發展鄉村旅遊具備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韋橋村以優美的田園風光為基礎,附帶水果採摘、觀光遊玩等怡趣農事活動為一體的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景點,全力打響漢唐古渠第一村鄉村旅遊品牌,走出了一條文化旅遊富民新路子。
  • 忠縣:借力田園風 吃上「旅遊飯」
    2019年7月,駐村工作隊駐村後,通過實地踏看、走訪村民發現,鳳凰村毗鄰長江,背靠青山,村裡保存有文廟、胡家寺等豐富的旅遊資源。駐村幹部帶領農戶實地查看旅遊項目。駐村工作隊進一步了解到,村委會期盼打造「百鳥朝鳳景點」,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吃上「旅遊飯」,卻苦於沒有資金投入而一直擱淺。「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要想方設法把產業項目搞起來,讓村民收入多起來。」王慶華和駐村工作隊隊員用半個多月時間,收集整理村裡的旅遊資源目錄,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