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繼位之謎,到底是康熙傳位於他,還是他篡改遺詔

2020-12-12 百家號

雍正繼位之謎,到底是康熙傳位於他,還是他篡改遺詔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到這個題目,大家都可以猜出究竟是誰了。為了當皇帝而鬧得厲害的也就是康熙皇帝的九子奪嫡了,最後勝出的是雍正,當年的四阿哥。但是這個四阿哥的上位史可算是一個非常不輕鬆的,但是這個皇帝也是存在爭議很多的一個皇帝,至於他的皇位得來的是否合法,說法其實是很多的,但是很多的說法沒有一致的結論。但是在之前的那一段歷史中,存在的一點還是不少的,甚至於在後來的時候還涉及到了兩個重要的大臣,一個是滿臣,一個是漢臣張,這兩個人都是用雍正登上皇位的忠臣。

其實在尋找繼承人的這一路上,康熙皇帝的做法是不怎麼妥帖的。這個事情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人心浮動容易惹出事端。很顯然這個九子奪嫡就屬於第二種情況。康熙皇帝的孩子是不少的,但是早前出生的四個孩子都早夭了。康熙在位的時候他立了兩遍太子,但是都是同一個人。當年太子還是康熙最喜歡的一個人,在小的時候無論是武藝還是在學識的方面都是康熙親自盯著他學習,把他帶在身邊專門教導,在這個孩子身上花費的時間還有精力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很難有別的精力給其他的孩子。

但是他並不是一個很好的人選,康熙也是為他操碎了心。當太子當的時間夠久了以後他的心思就不是那麼的純正了,面對皇帝還有大臣們開始自我膨脹,所以很快他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被廢。但是因為這個孩子是康熙一手培養的,也是他最敬愛的女人生的孩子,所以他給了這個孩子第二次的機會。本來說實話這個事情就不好解決,因為你偏向一個孩子也得有點分寸,不能相差太大,這樣別的孩子會有想法。說實話這些個孩子的想法還是相當的大地。

太子並不是影視作品中的那個不靠譜的人,而且是一個相當有擔當有作為的人。後來皇帝和眾多的大臣們串通好了以後說這個孩子已經改好了,從大臣們的嘴裡說出來其實這個太子還是他來當吧。所以很快他當上了人生中的第二次太子,但是因為他爹在位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有六十一年的時間。他迫切想登上皇位,耐受不住想要造反,結果當然是失敗了。後來康熙再也沒有思考過繼承人這個問題,但是別的孩子們卻在著急這個事情,人心浮動的厲害。情況在當時的環境裡面其實還是非常的艱難的,這一場鬥爭的還是比較的慘烈的。成功的只能有一個,所以死得很慘的不是一個人。

當時還有一個八阿哥,但是因為親生母親是一個宮女,偶然之間生了一個孩子就是八阿哥。沒有什麼助力能夠幫助他,而且皇帝還是格外的討厭他。儘管朝堂上支持他的人很多,但是越是支持他的人越多,康熙更是討厭他。在歷史上比較有證據的一種說法是當時康熙看好老十四,但是後來隆科多改成了老四。但是在記載上卻是有著很多的疑點,比如說皇帝是在喝了一碗參湯以後去世的,而四阿哥剛剛好趕到了那個時候,這種巧合多半是人為造成了。清朝的詔書其實是兩種文字寫的,一種是滿文的,這個是他拿出來的,另一種是漢文的,這個應該是張延玉寫的。但是這兩個是有著時間差異的,後來張延玉把這個詔書給拿出來,情況還是比較的難解決的。其實這個事情在後世有著更直接的證據,張延玉這個人在後來的時候其實待遇並不好,在先前的帝王死了以後,他經常受到皇帝的責罵,但是卻不處置他。無非是因為他保守了雍正的秘密,一個漢文詔書的秘密。

因為這個事情損失了文人的品格,所以情況還是比較難解決的。皇帝雖然沒有把他貶官,但是他經常受到責罵最後給的牌位還是一個簡單粗製的,足以見的張延玉這個人在雍正的時候發揮的作用了。事實上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就是雍正的即位其實是康熙給他設置的障礙,只有成功跨過來算是成功的。但是事實上情況還真的是蠻複雜的,最後沒有一直的說法,這個事情是很難有定論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

參考資料:清實錄

參考資料:清史稿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系作者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康熙傳位遺詔」現身!雍正加筆篡改傳位遺詔真相被揭開
    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雍正加筆篡改「康熙傳位遺詔」,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早在明朝,中國人就繪製出了包括非洲在內的「世界地圖」……來自全國30餘家檔案館的200餘件珍貴檔案,將千年歷史抽絲剝繭,從多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
  • 雍正加筆篡改「傳位遺詔」?破案了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一直以來,雍正帝的背後總是籠罩著「殺父篡位」的陰影,在諸多影視文字作品的影響下,更有不少人質疑雍正為了順利登位篡改了康熙的遺詔。直到最近的一場展覽,這個「千古冤案」終於有了明確答案。
  • 雍正加筆篡改傳位遺詔真相 一份「康熙傳位遺詔」現身
    雍正加筆篡改傳位遺詔真相 一份「康熙傳位遺詔」現身時間:2019-12-05 17:11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雍正加筆篡改傳位遺詔真相 一份康熙傳位遺詔現身 中新網 近日,一份康熙傳位遺詔現身《中國檔案珍品展》,關於民間雍正加筆將傳位十四皇子篡改為傳位於四皇子的傳說,
  • 康熙遺詔,到底是「傳位十四子」,還是「傳位於四子」
    從而引發了雍正是否弒父奪位的爭論,民間認為雍正篡改遺詔,將「傳位於十四子」改為「傳位於四子」。康熙的皇十四子胤禎要想揭開謎底就要先了解一下皇十四子胤禎,胤禛和胤禎他們是一母同胞的兄弟,都是德妃烏雅氏生的,不過胤禛從小由佟貴妃收養。
  • 《中國檔案珍品展》開展 雍正未篡改遺詔繼承皇位
    據了解,本次展覽包括唐、元、明、清、近代的珍貴檔案,或記載某一重大歷史事件,或印證某一歷史史實,或記錄一段鮮為人知的秘聞軼事,從不同層面折射出從唐代到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從多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具有跨越千年時空、展現皇家珍藏、揭示曠世之謎、印證歷史結論的特點。
  • 雍正加筆篡改「康熙傳位遺詔」?《中國檔案珍品展》揭開歷史真相
    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雍正加筆篡改「康熙傳位遺詔」,歷史上是否確有其事?早在明朝,中國人就繪製出了包括非洲在內的「世界地圖」……來自全國30餘家檔案館的200餘件珍貴檔案,將千年歷史抽絲剝繭,從多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這場名為《中國檔案珍品展》宛如一本歷史書,課本裡見過的很多人名都在展品中出現。
  • 康熙到底傳位給了誰?如今傳位詔書出現,終於真相大白了!
    康熙帝平日裡喜歡十四阿哥胤禵,康熙原本要在胤禵和胤禛兩人之間選擇一個繼承人,但是最後駕崩前,最終選擇了四阿哥胤禛。胤禛繼位後,是為雍正帝。他從康熙手中接過來的大清江山,實則是國庫空虛,腐敗盛行的爛攤子。他奮力推行新政,幹的全是劫富濟貧的事,損害了廣大人的利益,因此落得個怨聲載道。但是他留給乾隆的東西卻是實實在在的。比國庫的銀子更重要的是,雍正給乾隆留下了一個相對清廉、高效的稅收和政務體系,為乾隆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為什麼康熙讓雍正繼位,理由非常簡單,其他皇子知道會吐血
    公元1722年,69歲的康熙老皇帝去世。康熙去世以後,其皇四子胤禛繼承了皇位,胤禛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雍正皇帝。在歷史中,關於雍正皇帝的段子一抓一大把。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就是更改聖旨傳位,在民間傳說中,康熙的皇位是傳給皇十四子胤禵的。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中,康熙皇帝究竟把皇位傳給了誰?
  • 雍正帝繼位之謎:5處疑點,或能證明雍正皇帝的「繼位不合法」
    康熙皇帝會刻意安排自胤祥以下的皇子,全部跪在寢宮外等候消息?將皇十三子胤祥作為寢宮內外的皇子界線,是巧合,還是後世改寫文獻時的刻意為之?繼位以後,為了皇權穩固,將皇十四子胤禵的西北帶兵之權剝奪,還可以理解,可是將胤禵浮腫的所有書信,尤其是硃批諭旨全部收繳,是幾個意思?唯一的解釋就是理虧,就是康熙皇帝壓根就沒想傳位於皇四子胤禛,而是屬意皇十四子胤禵。
  • 安排雍正繼位是不是康熙的本意,康熙最想把皇位傳給誰?
    雍正皇帝,可以說是清朝歷史上最富有「神秘感」的帝王,直到今天,在他身上還有這許多尚未破解的歷史「謎團」,而這其中,影響最大、爭論也最為激烈的,便是所謂的「雍正繼位之謎」。那麼雍正到底是繼承的皇位,還是篡奪的皇位,他是不是康熙最為心儀的繼承人,而的繼位是不是康熙的本意,這裡為大家進行了一個的梳理和解讀。
  • 康熙到底想把皇位傳給誰?真實遺詔被公開,解開百年的誤會
    康熙、雍正、乾隆這三個皇帝是大清王朝裡面故事最多的人,特別是康熙和雍正之間,不管是正史野史,都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導致後人對他們的看法很不一樣。雖然大家都公認康熙皇帝是一個好皇帝,是一個千古一帝。但是雍正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因為可能存在的得位不正的關係,所以,很多人都對其很不感冒。
  • 康熙究竟要傳位給誰?看看真實遺詔,解開百年誤會
    康熙大帝是清朝最出色的皇帝之一,康熙與乾隆統治時期,清朝呈現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在歷史上被稱為康乾盛世。其實在康熙和乾隆中間,還有一位優秀的皇帝,就是雍正皇帝。雍正是康熙的四兒子,當年康熙傳位一事可是鬧出了不小的風波。康熙究竟要傳位給誰?
  • 康熙傳位遺詔終於亮相!專家:別再給雍正皇帝潑髒水了!
    康熙傳位遺詔終於亮相!專家:別再給雍正皇帝潑髒水了!當時康熙在位的時候,他的年輕有為,朝野理事都能被大臣和子民敬仰和欽佩。但是畢竟人總會老去,也總要跟這個世界做告別,他自己心裡也知道不久以後自己的江山需要更加合適的人來繼承,於是就悄悄的物色人選。
  • 雍正王朝:康熙駕崩,為何隆科多等十三爺到暢春園後才捧出遺詔?
    在康熙即將駕崩的前夕,作為九門提督的隆科多成了最炙手可熱的人,八爺胤禩在掌控了豐臺大營之後,又曾試圖爭取隆科多。可以說,在當時的狀態下,誰得到了隆科多的幫助,誰就控制了整個北京城。隆科多沒有立即答應,但肯定也沒有完全拒絕,他手足無措地找到佟國維指點迷津。佟國維告訴他,等康熙找他,看康熙支持的是誰,然後就把所有的寶都押上。
  • 康熙傳位遺詔等200餘件展品「亮相」
    10月21日,北京市檔案館,展覽展出清代康熙皇帝傳位遺詔複製件。「中國檔案珍品展」近日正在北京市檔案館展出。該展覽展出來自全國30多家檔案館鎮館之寶的複製品,比如唐檔六件、清代金榜、康熙傳位遺詔、金書鐵券等,呈現了從唐代到近代的中國歷史的諸多側面。
  • 雍正皇帝到底是不是篡位,數百年爭論不斷,答案卻在臺北博物館中
    雍正這個皇帝在歷史上留給後世爭論比較多的,大概就是他的繼位之謎了。從他繼位之初到現在,此事引起過很多的猜測和爭論,民間更是一直流傳著種種關於他篡詔奪位的傳說。當初擁立他登基的最主要人物是隆科多和年羹堯,因此,這倆人就被懷疑為修改康熙遺詔的主要操作者。其中,隆科多被認為嫌疑最大。有說他直接拿梯子爬到正大光明匾那兒,把康熙的詔書取出來修改後又放回去的,有說是康熙臨終時刻命他傳十四子回京奉詔繼位的,然而隆科多故意拖延不傳旨,一直拖到康熙咽了氣,這才放心地擬了一份假詔立了老四。
  • 雍正王朝:康熙帝在暢春園駕崩當晚,雍正帝繼位的危機在哪裡?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精彩不斷,關於雍正帝篡位一說似乎在這部劇中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可是無論如何解釋也避不開他們兄弟之間對於皇位的爭奪,最終還是通過軟暴力手段上位,那麼作為雍親王的皇四子胤禛在康熙帝駕崩的當晚,雍正帝的靈前繼位是否存在危機,這些危機又在哪裡?
  • 康熙到底是不是雍正害死的,清史原來比明史更不可信
    康熙的第四個兒子雍正即位後,民間就一直有人說看康熙不是壽終正寢的,他是被雍正皇帝害死的。真的是這樣的嗎?從康熙晚年言行來看,他的建嗣計劃中培養的對象是胤禵而不是雍正。他說:清聖祖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皇考命誠親王允祉、淳親王允佑、阿其那、塞思黑、允俄、公允祹、怡親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書隆科多至御榻前,諭曰:『皇四子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即皇帝位』」。當時他未在場,等到他來到暢春園時,「皇考告以症日增之敵……其夜戌時,龍馭上賓……隆科多乃述皇考遺詔」。
  • 雍正到底有沒有篡位,臺北博物館裡有一證物,可以解釋清楚一切
    雍正是皇帝是清朝受爭議最大的皇帝,主要是他的登基繼位,顯得不太那么正規,在野史中有許多關於雍正篡詔奪位的說法,而且說得神乎其神,好像真有那麼一回事,雍正之所以能當上皇帝,離不開隆科多和年羹堯的鼎力支持。
  • 他是康熙的皇子,受胤祥關照,被雍正重用,連乾隆都讓他御前免跪
    康熙去世後,在非正常狀態下,雍正繼承皇位。由於繼位有程序上的「瑕疵」,雍正的合法性飽受質疑。某種程度上而言,雍正皇位的穩固性,遠超康熙在位的任何時期。雍正的對手是諸位皇子,雖說都是親兄弟,但兄弟之情不會就此淡化權力爭鬥的殘酷性。